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09-08-03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鸚鵡螺小房子 社區參與工作坊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8-0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8-0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 社論
【左右看】 向國中生灌輸理財意識形態
  哈巴狗電台:波蘭醫師掀波瀾(二):我們vs.他們
  看守台灣:風險管理的能力



【社論】 社論
   

經濟部ECFA研究報告公布,再次引起正反兩方意見針鋒相對,報告指出兩岸開放商品貿易自由化,可使台灣的GDP上升約1.6%至1.7%,如果再加計服務業與投資的影響,GDP上升的比例尚不止於此。當中國知識界與全球都在對「唯GDP論」提出反省和批判時,台灣政府的研究報告卻渾然不覺,還在以GDP增長作為政策說帖的主要內容。不過有一個正反雙方皆支持的論點,就是台灣應該與國際市場接軌,也就是支持市場開放,只不過正方認為台灣可藉由ECFA而走出去,發展其產業優勢;反方則認為ECFA會將台灣局限於中國市場,不利於和其他各國簽署FTA,有違當初加入WTO時的多邊原則。
反方的意見固然還有主權矮化的疑慮等等,但那已經是雙方僵持不下、爭論最多的焦點,各說各話,姑且不論。我們關心的是「台灣」為什麼要走出去?走出去之後要做什麼?準確的說,應該是「台灣的財團」要走出去,同時也要開放本地市場讓外國資本走進來,以全稱的「台灣」作為主詞,只是模糊焦點,釐清這一點,上述問題的答案即昭然若揭。自由市場的支持者篤信:資本的流動會帶來就業機會與利潤,進而嘉惠所有人,這也是正反雙方的共識。不過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指出,ECFA目的在確保兩岸公平交易,將力行「四保」與「三不」,即保就業、保出口、保台商與保傳產;堅持不矮化主權、不開放大陸勞工,以及不擴大農產品進口。由此可知,資本流動其實並非如此美好,常會帶來失業、衝擊傳統產業和農業,ECFA反而是作為配套與補救措施,節制資本流動造成的傷害。

在資本主義全球化幾乎獲得全面勝利之時,以這個角度來理解ECFA,不啻為一種進步,至少比全然拒絕談判、任由這種趨勢發展來得好。若ECFA可側重於防禦和保衛機制,戮力回歸貿易互通有無、彼此合作的本質,而不僅是協助資本四處流動剝削得利的工具,這才能重拾政府的角色。可惜經濟部所理解的ECFA仍是唯GDP增長,以及為資本開拓市場的利器而已;反對者批評的重點也是殊途同歸,只是認為ECFA未能有效達成此目標,應該以不同的方式(例如FTA)為之。

向貿易自由化過程中受害、遭衝擊的民眾與產業,說明ECFA在促進自由化之外的另一個側面,甚至主動協助發動或主張其中的防禦和保護機制,捍衛弱勢民眾與產業的權利,才是政府的責任,而非將資本的利益當作全民利益來宣導。

(回目錄)



【左右看】向國中生灌輸理財意識形態

【左看】 教育已成資本禁臠
李亮/文字工作者

德國哲學家馬克思有句名言: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一個階級是社會上佔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佔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馬克思這話,在今天的理財論述中再清楚不過。

在1950到1970年代,人們照樣存款、投資,但並沒有今天這種要求個人記帳、精算效益風險、從一出生就要為死亡累積老本等等無孔不入的「投資理財」論述。直到1980年代後人們的工資增長逐漸停滯,社會福利體系一一瓦解,金融資本日益活躍,人們被迫透過金融資本尋求滿足住房、醫療、退休等等需求,此類論述遂應運而生,成為所有人頭上的緊箍咒,透過媒體、理專、朋友、家庭等各種管道持續灌輸。如今政府研擬在國中公民課加入理財課程,讓義務教育也加入此一行列,只是讓金融資本的意識形態統治更行深化。

事實上,比起理財,與學生日後的財富更加息息相關的東西太多了,諸如勞動法規、工會組織、社會福利、國家稅制預算等基礎知識,絕大多數學生皆迫切需要認識。這些內容的長期空白,說明教育成為資本的禁臠,早非一日之寒。




【右看】 公民課教理財?別鬧了!
王放/政治評論員

台灣政府乃至一般民眾的最大迷思,就是寄希望教育。政治亂象,寄希望於教育來導正;經濟不振,怪罪學校沒把學生教好以致競爭力低落;犯罪率上升,則寄望教育導正人心道德。這些作法也許初衷良善,但都給學校教育太多它無法承受的重擔。

由此觀之,寄望於國中公民課加入理財課程,來導正民眾的理財觀念,減少卡奴、債奴、金融詐騙等等問題,完全是搞錯了方向。首先,這些問題產生於社會,就該解決於社會,寄希望於學校教育不過是主管機關在推卸責任。其次,台灣的學校教育與社會上的投資理財領域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學校是按部就班、考試成績掛帥,又有升學壓力的箝制,投資理財則講究個人選擇、靈活創意、承擔風險,兩者格格不入。第三,也是最根本的,理財需要專業知識與實戰經驗,而學校的老師幾乎完全沒有財經的背景知識與實務經驗,要國中老師教理財,根本是問道於盲。

退一步說,若真要透過學校進行理財教育,最起碼也應該讓市場上合格的專業理專進入學校來授課,並輔之以適合學生的理財商品,方可收效。

(回目錄)


  哈巴狗電台:波蘭醫師掀波瀾(二):我們vs.他們
■陳真

俗語說人不可貌相,但我倒認為相由心生,看其模樣,便知其人,問題只在於你會不會看。平常上街覓食,我會先觀察老闆眉宇氣質良善與否,若覺品性不端就不買,因為我不相信他會把碗盤食材洗乾淨,我也不敢保證他擤完鼻涕會洗手而不是直接抹在你要吃的麵條上。麵店老闆的品性很重要,醫師也一樣。在台灣,這是一群在品性上跟一般人沒兩樣或甚至更糟糕的人,因此除非你都不生病,否則便有可能把生命託付給一個不會把你的利益當一回事的混蛋。

台灣人個個是選舉高手,特別是四下無人之處;講道理不在行,羞辱抹黑卻很行。彷彿只要把你這個「人」給鬥臭,便在道理上獲勝了似的。也因此,我對台灣任何議題,特別是「愛台灣」的議題,一概敬鬼神而遠之,儘量不聽不講不看不想不接觸,以免把持不住惹禍上身。但最近忍不住批評了一下台灣醫學生之自我表揚,卻如政客般任意抹黑侵犯一個個無法為自己辯護的當事人。

波蘭醫師認證事關飯碗,不免要掀起波瀾;此事理應檢討,不在話下。可悲的是,明亮處冠冕堂皇,匿名時為所欲為。我雖刻意迴避這則熱門新聞,但還是不小心看到一些網路匿名文字,赤裸裸的歧視羞辱造謠抹黑,不堪入目,例如什麼「這群血統不好的波蘭雜種醫師」;甚至一一點名攻擊那些無法為自己的名譽辯護的非公眾人物。各位不要以為這與你無關,一個社會的成員之普遍道德素質肯定跟你息息相關,更何況是一群準醫生。

這些醫學生的想法簡單說就是:我們vs.他們。「我們」天資聰穎好學不倦,分數高血統優,而「他們」呢?#%*&$#$@*……如今大家卻平起平坐,青蛙癩蛤蟆竟然想和公主王子一塊幹活,是可忍孰不可忍?許多人骨子裏的思維大概就是這樣。但事實上,當醫生不需要什麼智商;在「當醫生」這事的技術層面上,「我們」和「他們」是不會有多大差別的。就算有點差別,也很容易藉著制度修改來弭平。若真有「我們vs.他們」之差別,恐怕不在智力,而在階級。

問題是,純屬理念或制度問題,竟以卑劣的歧視語言及更為下流非法的獵巫式人身攻擊來表達,企圖維護一種純屬虛構的高貴血統。簡單說就是癩蛤蟆從那頭跑過來,跨越了某種純屬虛構的神聖界限,跑到王子公主這一頭來了,高貴菁英血統遭到玷污,是可忍孰不可忍?

或許這就像一些篤信「人之高貴獨特性」之宗教人士,當他們聽到有人說猴子是我們的祖先時,不禁要咬牙切齒幹聲連天,因為「我們」和「他們」之間的界限被混淆了,獨特的神聖血統被玷污了。這似乎是台灣許多醫生或醫學生的基本心態。要改變這樣一種莫名其妙的自大妄想,恐怕是在很遙遠的未來。

(醫師)

(回目錄)


  看守台灣:風險管理的能力
■謝和霖

在經濟不景氣、光電與半導體產業前景不明之際,國科會仍然大力推動產業擴張,要在彰化二林開發佔地635公頃的中科四期園區供廠商進駐,不僅不顧整體國家資源集中化的經濟風險,且衍生出大量的空污、水污、溫室氣體排放與用水等問題。自該開發案環說書4月初送環保署審查以來,即受到環保團體強烈批擊,在開發單位無法澄清眾多疑慮之下,環署只選擇了放流水一項進行其認為可以「釐清真相」的專家會議。現在專家會議已結束,然而真相是否已釐清?

會議進行過程中,開發單位只就放流水標準中幾項重金屬及其他一般水質項目進行污水放流後的水質推估,再與丙類水體標準比較,然而光電與半導體產業使用了眾多有機溶劑與特殊的重金屬,則未列入評估;連最常見且亦為放流水管制項目的砷也沒有計算。

另外,開發單位援引美國1980年代公布之30種針對電子業之總毒性有機物與日本環境廳1997年提出之70種疑似環境荷爾蒙,還有斯德哥爾摩公約所管制之21項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及歐盟REACH新近公告之高度關切物質清單,強調廠商所使用之物質沒有幾種列在這些名單裡。然而美國之總毒性有機物質名單已年代久遠,在電子業技術日新月異之下,當初之評估範圍恐無法涵蓋中科四期廠商所使用之物質,況光電產業是新興產業;日本環境廳所列出之70種物質則多是殺菌劑、殺蟲劑以及塑膠品所使用之添加劑,與本開發案相關性更低;而斯德哥爾摩公約與歐盟REACH名單更是因為其為一國際性或區域性的管理機制,而只看寥寥數種超級毒物。幾場專家會議下來,開發單位就是不列出廠商所使用之化學物質、使用量與可能之排放量,以利環評委員與專家進行評估。

在基礎資料不明的情況下,環境風險可以釐清嗎?在風險不明且依照過往經驗可能會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情況下,只見眾委員與專家在討論的是要排舊濁水溪、濁水溪、還是直接入大海好,卻沒有不開發、不排放的選項,宛若開發已成定局。縱使未來環評委員對放流水的水量與水質設限,也只是憑直覺,或是私下的政治角力,而非立基於避免沿海生態、農漁業與人民健康受到不利的影響;而這些條件更不可能針對性的限制或禁止廠商所使用的眾多化學物質。

在環保署縱容開發單位打混仗的情況下,也就難怪之前有廠商放流水中被發現含有PFOA等最近為斯德哥爾摩公約所禁止的毒化物,卻因為放流水管制標準沒有這一項,環評結論又未予以特別限制,而面臨無法可罰的窘境。以人力、物力及法規的侷限來看,環保署根本欠缺化學物質風險管理的能力,卻未善採預警原則以避免風險,此實無異於環境破壞者之幫兇。

(看守台灣協會理事)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8-03』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