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8-13─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8-1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08-13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
【社論】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左右看】 | 如何防治八八水災 |
井邊之蛙:科技大廠前瞻作為與美國勞工政策 | |
咄咄集:朱立倫的挑戰與機會 |
【社論】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迄今已知死亡人數63人,農損逾88億元,而由於山區有好幾個村落慘遭土石吞沒,失蹤者、受困者尚難以估計。如是巨大天災之後,台灣政府和民間難免又是一片檢討、怨怒之聲,這其中以監察院長王建●的說法最為傳神,他說:「想罵人,不曉得罵誰;想拿刀砍人,卻找不到人!」 |
|
(回目錄) |
【左右看】如何防治八八水災 |
【左看】 | 先有人禍,才有天災 |
文 | 許若仁/社會評論者 |
這次八八水災重創台灣中南部、東部之濱海與偏遠鄉鎮,表面上天災,但深究起來,人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不亞於天災的直接因素。 |
【右看】 | 提升災害救難能力 |
文 | 陳安君/大學教師 |
莫拉客颱風帶來的豪雨,重創了中南部,這暴露了我們社會的許多問題,必須深入檢討、掌握癥結。 |
|
(回目錄) |
井邊之蛙:科技大廠前瞻作為與美國勞工政策 | |
文 | ■徐世輝(企畫人員) |
日前,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表示,有意成立工會。媒體將這個訊息解讀為,這是科技大廠從今年年初的員工資遣事件獲得「啟示」,開始注重勞工權益。 雖然,這樣的解讀看似合理,但是,要觀察科技業者對於工會態度的未來走向,就不能只侷限在台灣的內部經驗,而必須注意美國方面的動向,特別是美國國會已經排入議程的「受雇員工自由選擇法案」(EFCA)。 因為,過去的經驗顯示,台灣的高科技業者所提出一些看似前瞻、宣稱「與國際接軌」的主張,事後卻證明,這些被媒體譽為「高瞻遠矚」的作法,實際的源頭常是國外投資法人的強烈要求。這些例子屢見不鮮,最近幾年的「財報會計準則向最嚴苛的美國新頒標準看齊」、「公司治理」、「員工分紅認股費用化」,以及「盈餘公積分配予股東」等議題,都是來自於外資法人的直接要求,或是科技業者為了滿足外資法人的主動作為。 最知名的案例,應該是「員工分紅費用化」。本地媒體、投資者對於此議題早有討論,然而,直到外資法人、投資銀行透過美國《商業週刊》等雜誌直接點名台灣的業者後,業界才開始認真的討論此事,而當時董事長們的各種發言,對話對象顯然是在太平洋對岸。 此次的勞工議題,也有類似情形。本地科技業實施無薪假、解雇資深員工時,正是美國政界、商界對於EFCA的「混沌期」。當時,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尚未就職,國會對於這個法案沒有共識,唯一強烈表態的就是業界,Wal-Mart等大廠反對EFCA,認為這個法案會讓工會人數暴增、強化勞工的談判實力。業界甚至動員就業政策學院(EPI)等智庫,發表論文反對工會。 直到本地無薪假的高峰期,EFCA才開始排入美國的政治議程。這時,歐巴馬政府對於經濟衰退的處置暫告一個段落,開始有餘力處理EFCA。之後,為了回應工會的強烈要求、擺平業界反對聲浪,歐巴馬政府開始將EFCA、健保改革結合,成為經濟復甦政策的一環。 這時的美國媒體,包括華爾街日報,都開始出現「EFCA對於勞工權益的照顧,從長遠來看是有利於美國整體經濟」的發言。大約在同一個時間,本地科技廠商的高層,也開始發表「員工是公司的資產」等發言。 這些對應,當然不是台灣科技業界,對於企業社會責任、勞工議題已經趕上美國的水準。仔細檢視台灣科技廠商在股東會年報所記載的股權結構、外資持股比例,就可以理解,這些向「國際趨勢」看齊的作為,是有現實意義的。 |
|
(回目錄) |
咄咄集:朱立倫的挑戰與機會 | |
文 | ■吳忠泰(教師) |
都說朱立倫是明日政治領袖,前途可期。但前途也者,豈是官位等著他去坐?而是國家社會的挑戰遙遙望著他,愈逼愈近。而以其發言份量,以及其掌握資源之厚,在此次八八水災中,豈能像幾個縣市首長發動募捐、雪中送炭便罷?於是在此建言朱可做的一件事。 此次水災最嚴重地區,多在偏遠區域,不是位處低窪海邊,就是土石流好發區,至於太麻里數村,根本是座落在太麻里溪出海口的沖積扇上;雖屢有遷村之議,但歷經精省之前及民進黨執政,也都沒有成就,問題在於沒有適當的土地,也沒有整體遷村的企劃與執行意志。但台灣真的沒有遷村經驗嗎?完工於民國50年代的石門水庫,使一群由住戶由山中集體遷往海邊;大陳義胞不是也進行整體安置嗎?開闢二重疏洪道不也遷置過大量住戶嗎?個人不贊成中國三峽水庫,但建水庫的搬遷工程難度,豈不高於安置台灣自然災害的高危險群10倍以上? 桃園台地少見風災,用水問題已隨著石門水庫改良工程而減緩,居民平均年齡最年輕(約35歲),就業勞動力需求豐富而多元,而可開發土地非常廣大,以至於從國家航空特區(約6百公頃,93年闢成,位於大園南方),直到2008年又提出8倍於前者的航空城。國家航空特區尚待問津的3百公頃也好,還在規劃細部的桃園航空城也好,乃至新屋、觀音兩鄉,都有相當大的腹地可以先用以安內。簡單的說,如果有辦法將全台近萬戶處於土石流紅色警戒區域、地質敏感區域的人民透過遷移、安置到桃園來,朱才能證明自己是治國之才。 設想以前述地區,取1百到2百公頃土地(尤以國家航空特區已完成道路、公設)規劃國宅,約可安置一萬名居民,並可提供建設桃園航空城之勞動力。安置費用約4百億,一半來自防洪治水費用,其餘來自民間捐獻及編列特種基金。如治水名人李鴻源所說,類似神木村、豐丘、同富……一再重建一再被毀,不僅不經濟,也違反自然。 上述計劃分年分期完成,初期則結合各類專家,就此專案特區內民眾之就業、就學予以妥為安置,勿使其成為早期克難國宅之翻版,反而成為新興重生的典範。 桃園人口內涵最豐富,要容納這一萬戶很難嗎?如果兩蔣都可以長期安厝在桃園,我們想不出朱立倫幫不了全台水災高險群在此找到新生的理由。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