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09-10-22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102年最新活動大事曆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10-22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冷戰結束,歷史開始
應否徵收能源稅
  井邊之蛙:保險業與金融危機
  咄咄集:工會站對邊了嗎?



【社論】
冷戰結束,歷史開始
 
 

德國范維爾郡贈送台灣一小堵柏林圍牆,目前已由長榮海運運抵台灣,預訂11月9日在台灣民主金基會辦公室庭園盛大舉行致贈儀式,當天總統馬英九將站在圍牆前發表講話。

柏林圍牆於1989年11月9日到10日的晚間被推倒,東西兩大陣營地緣政治上象徵性的界線被抿除,冷戰就此畫下終點。做為人類歷史重要遺跡的柏林圍牆,能夠在崩倒20週年之際來到台灣,這當然值得紀念,也值得我們為人類未來的命運走向做更深刻的思考。

我們無法預知馬英九將在柏林圍牆前發表什麼樣的感言。柏林圍牆倒下,一方面是冷戰的終結,另一方面就是東、西德的統一。然則,台海兩岸當今的狀態,當然也是冷戰的產物。兩岸之間,從歷史記憶、經濟模式到意識形態,都有一堵無形的柏林圍牆相互阻隔,而且這一堵兩岸之間的圍牆並未隨著冷戰的終結而完全崩解。兩岸或許不必然像兩德一樣走向終極統一,但是,歷史總會向我們索求出路,這是兩岸領導人不得不去思考的課題。最近,兩岸之間再度拋出「政治談判」的試探性汽球,或許是因為彼此都已感受到歷史發展的沉重壓力。

然則,歷史也有其弔詭、懸疑之處。20年前伴同柏林圍牆崩解的,還有社會主義陣營。歷史上曾經點燃無數人民熱情的共產烏托邦也隨之消散。但是,做為反共陣營首腦的美國,一方面既要宣示意識形態戰爭的最終勝利,另一方面又在冷戰結束之後擴大軍事規模,藉由「反恐」的懲罰性戰爭確立其軍事上的超強霸權地位。而原屬社會主義陣營的東歐國家,才剛從蘇聯老大哥的鐵拳下解放出來,馬上又套入所謂「華盛頓共識」的桎梏之中,更多的平民百姓在高昂的物價之下苟延殘存,政治壓力被經濟壓力所替換。冷戰終結20年之後,還是有無數人被迫要另尋出路,探索替代的方案。但是,如果意識形態的道路都已被歷史證明失能失效,那麼,哪裡才是人類真正的出路?

除此之外,從國際社會的角度來看,冷戰結束,當然就意味著新世界秩序的來臨。而依據目前的國際架構,新的世界秩序顯然只能以聯合國做為依歸。但是,近幾年來,聯合國權力架構的重整卻又是喧嚷不休的話題。安理會的成員、決策的機制、經費的分攤……迄今依然讓這個國際體制陷入國家集團合縱連橫鬥爭角力的泥淖。因此,即使是聯合國這個冷戰後唯一可信的機制,也依然在不確定、衝突的氣氛下游移。20年前,冷戰剛結束時,美國學者福山留下「歷史終結」的名言;於今,眼看世局的風雲詭譎,我們不禁要說:冷戰結束,歷史才剛開始!

(回目錄)



【左右看】應否徵收能源稅

【左看】
立即徵收,全面改革
許若仁/社會評論者

近日對於政府擬議於兩年後徵收能源稅的爭議,反映的不僅是能源稅應否徵收的問題,而更是我們稅制是否需要於近期內大幅調整的基本問題。

對於台灣當前的政府財政赤字危機,以及過度偏低的租稅負擔率,朝野雖已有共識,必須透過擴大稅基等方向來解決。但究竟應採取何種主要方案,政府卻始終瞻前顧後,毫無定見可言。

這次行政院賦改會好不容易提出未來開徵能源稅,政府卻在主流媒體一片反彈聲中,迅速退縮。相對於去年底同樣是賦改會研議的大幅調降遺產稅(由過去的最高50%的10級稅率,劇降到單一稅率的10%),行政院卻以超高效率立即送請立法院審議,並於今年年初三讀通過!換言之,即使到了今日政府財政赤字惡化到難以為繼的地步時,我們政府的稅收政策,實際上仍是嚴重地向減稅方向傾斜。

以官方數據來說,去年全國(中央與地方政府)財政赤字已高達4.62兆,若加計算各項隱藏性債務,合計全國負債總額達14兆元,即台灣每人平均負債約60萬元。面對這如此險惡的財政危機,我們必須沈痛的呼籲:此時,不僅有必要增收能源稅,而且是整體稅制都須立即改革了。




【右看】
不宜徵收,發展新產業
陳安君/大學教師

近日行政院賦改會提出兩年後開徵並逐步調高能源稅之計畫後,社會爭議頗多。在今日全球氣候暖化危機的趨勢下,這新稅目固然有其進步意義,但在台灣當前社經處境下,這新稅目不僅不合宜,而且任何的加稅方案恐都不宜在此不景氣時機中提出。

首先,能源稅會大幅衝擊汽機油品價格,一般民眾的民生物價都會全面受到影響,增加負擔。一旦開徵這新稅目,直接的結果就是物價全面飆漲。這惡果,我們目前才剛從金融風暴中緩步復甦的經濟豈能承擔?

其次,若真要徹底改善台灣生態環境、節約能源,最直接有效的方案,其實不是針對使用汽車的民眾來增加稅賦,以增加成本的手段來達到遏制能源消耗的目的。相反的,我們應積極發展新的能源產業或高科技技術的環保工程產業,以帶動相關產業的連鎖變動,而大幅增加新的經濟活動。例如,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我們應積極鼓勵風力、太陽能發電等新興產業。而汽車業也應積極發展電力車,以相對性地降低對環境的污染。這些都是新的產業效益,不僅能大幅轉移我們目前對石油的依賴與使用,也能拓展新的市場商機。

這才是既有經濟效益又達到環保效果的最佳方案。

(回目錄)


 
井邊之蛙:保險業與金融危機
■徐世輝(企畫人員)

保險業在最近有逐漸受到重視的跡象。首先,是美國政府正在推動的健保改革,讓保險業的未來發展成為各界關注焦點;上週,本地的頭條新聞是香港四大富豪,聯手買下外資保險公司所衍生的「陸資疑雲」;兩日前,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公開建議,美國與亞洲國家避免貿易失衡、經濟危機的作法,應該是要調整體質、降低經濟對於出口的依賴,具體作法就是實施社會保險。

保險業之所以受到注意,最主要的社會基礎在於,二次大戰後的嬰兒潮世代退休、人口結構高齡化,所衍生的老年人照顧議題;此外,世界各國為了收拾金融危機的殘局,而開始注意社會福利、失業救濟等議題。有些人將這種趨勢,以「社會民主全球化」(GSD)來歸類。

然而,GSD所帶來的商機,並不足以讓「保險」成為快速成長的產業。美國保險業者對於政府推動的健保改革方案,採取抵制措施,就是反例。保險業之所以一夕翻身,最主要的背景還是來自於金融產業對獲利的渴求。

金融危機讓金融業的經營手法現出原形。依照業界的慣例,現有的金融經營模式,要再重新獲得信任、恢復活力,至少是數年之後的事情。然而,在投資人對於既有金融商品存在疑慮,再加上聯準會的利率沒有再降空間,讓金融業的資金來源陷入困境時,業界就需要尋找新的經營模式。於是,業者在販售保險、給付給客戶過程,所具備「資金流入穩定、資金流出期程長」的特性,就讓相關產業具有明日之星的態勢。

這其實有前例可循。上一波的金融業不景氣,是來自於2000年的網路業泡沫,當時,基金、期貨、衍生金融商品都隨著股市大盤沈淪數年,唯一逆勢成長、殺出重圍的,是對沖基金(Hedged Fund)。

對沖基金是個矛盾的金融業種,字面上是「已避險」,但實際的操作卻是高風險投機。對沖基金的優異表現,對當時陷入創意枯竭、經營泥沼的金融業,帶來了一線曙光。之後,對沖基金的高報酬率被連捧數年,操盤手成為媒體寵兒,高風險則被刻意忽略,對沖基金的運作模式還激發出各種經營手法的創新,相關產品陸續被開發出來,最終創造出次級房貸,引發此次的金融危機。

保險業在此的「潛力」,目前還看不出來。主要的變數在於,金融業界所期待的幾個「救世主」,發揮作用的時間都在兩、三年之後,如果保險業無法搭上GSD的風潮,在這段時間有所斬獲、成為產業創新的龍頭,那麼,它很快會退回到產業內的傳統位置。

(回目錄)


 
咄咄集:工會站對邊了嗎?
■吳忠泰(教師)

為了反對私校教職員由公保轉回勞保,某些民意代表至今仍然根據錯誤資訊,在立院殿堂裏放話。這不足為奇,奇怪的是工會的表現。

當過戒嚴時期義務役的男生都知道,新兵訓練完畢,接下來服役地點的決定是靠抽籤,當時有所謂外島、本島之分,更有高司單位和野戰部隊之分,於是一般的價值是:抽到本島高司單位的人(例如到軍團、軍種司令部)宛如中了頭彩,紛紛笑臉盈盈的看著那些抽到金、馬澎等外島野戰師的「可憐蟲」,然後到了外島,金門、馬祖防衛司令部還有一次抽籤,有人會抽到像烏坵、大二膽等「上上籤」,有人會留在南竿或大金門,後者又立刻可以笑臉盈盈的看著那些「被發配邊疆」的同梯弟兄。

人類的故事循環不已,不是想著面對眼前的處境如何自處,不是想著跳脫一已的處境而做超越共同命運的思考;只要有比我處境更倒霉的人,自己就得到安慰。團結永遠比製造階梯式幸福感更困難,統治者遂可以久久控制分化大家。

各工會難道不知該搶救勞保財務嗎?各工會對於公保、退撫基金的財務有過深切了解嗎?當部分工會幹部附和民代及文官,把重心放在防堵私校教職員回勞保,呈現的正是如同抽到非外島籤一樣,上演保守而被官方操弄的悲劇!去年立法時既未對喊價式的勞保年金替代率發出正義之聲,現在跟著官員抱殘守缺,難道堵住這6萬私校教職員就可以讓勞保財務健全嗎?難道不能趁私校教職員回到勞保之際,要求政府以對待公保的態度對待勞保,將舊勞保負債的撥補予以入法嗎?

民國88年5月,公保和私校教職員暨眷屬保險合併,成為公教人員保險,修改後的第5條規定:「88年5月30日以前之虧損及潛藏負債,由財政部審核撥補」這一條文實施10年後,到民國98年8月國庫共撥補3千1百億!同樣是社會保險,勞保財務的缺口卻不進行處理,於是原本是好事的勞保年金化,變成用來解決養老一次給付可能壓垮勞保基金的救命浮木,之前的缺口僅用一個附帶決議帶過「10年內由主計處分年撥補一兆」。由於每年分攤額度太大,政府這兩年拚經濟、救消費都已捉襟見肘,連續兩年(98、99)中央預算都毫無編列撥補的動作。

部分工會幹部對上述情形如果無知,就是失職;如果沒有動作更是枉為工會!為什麼不能要求政府以對待公保的態度來對待勞保(至少去年以前的財務缺口有其正當性)?不去推動將「舊勞保財務缺口之撥補予以入法」,卻附和勞委會官員拼命罵私校教職員?

歷史的轉折時刻,工會不能站錯邊。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10-22』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