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09-12-03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人才招募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12-0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12-0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會科學不可偏廢
台灣縣市長選戰的意義
  井邊之蛙:在泡麵與雞腿之後
  咄咄集:湯圓節與全球化



【社論】
社會科學不可偏廢
 
 

明年大學指考的採計科目發生重大變化。根據99學年度簡章,各大學採計的學科普遍縮水,在社會科學領域,全面採計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公民6科的校系從254系減少到104系,其中尤以地理受到的衝擊最大,高達52個校系取消採計。

根據媒體報導,這是教育部向各大學「道德勸說」的成果,理由是「大學一味追求全才,罔顧學生負擔」。若是此說法屬實,那麼,在考試領導教學的大環境之下,教育部的政策指標就是要減少社會科學在高中教育上的比重。我們認為這是國家教育方向的大問題,必須嚴肅以對。

高中銜接初中和大學,是青少年知識和品格發展的關鍵階段,學習方向的擇取必然會影響到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和世界觀的形成。自然科學和語文教育在初中已有基礎建構,高中階段,學生已接近18歲的公民年齡,而成熟公民的養成,實有賴於社會科學的訓練。歐洲各國在中學階段普遍設有「哲學」科,在高中會考時,不管怎麼分組,哲學都是各組必考。這對於青少年「獨立思考」習性的養成,有很大的幫助。台灣的中學教育從未有「哲學」科目,如果指考再取消地理、公民、歷史等學科的採計,那麼,真難以想像我們未來公民的知識領域和思考訓練將是如何的偏狹與欠缺!

台灣的中學生不僅缺乏哲學的思維訓練,也嚴重缺乏經濟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的基礎知識,從而欠缺認識世界和人類社會的基本工具。尤其是這些年來,經濟危機、糧食危機、能源危機、氣候危機等問題鋪天蓋地而來,我們的教育有義務提供學生進一步認識全球議題、解析當代社會的鑰匙。日常生活中有關經濟成長、企業運作、市場規律、股市機制,乃至消費、勞動、就業、家庭、社會團體、媒體、政黨等議題已經無所不在,一個欠缺基礎社會科學訓練的學生,如何期待他未來可以成為有自律、自主能力的公民?

台灣的中學教育已經普遍缺乏哲學、經濟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的訓練,大學指考再降低原有的社會學科比重,不僅不利於自主主體公民的養成,也極不利於高等教育的發展。因為,良好的基礎社會科學教育,可以讓學生理解自我與他者的關係,可以培養青少年對新知的興趣,擴大他們的心胸眼界,強化他們分辨是非、掌握社會現實的能力,而這些,其實也是高等教育深化知識、培育人格之所需。中學教育就像三腳架,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以及語言文化是三隻腳,缺乏任何一腳,必然立不穩。如今,教育部居然在政策上鼓勵偏廢社會學科,如此短視,恐怕正是長期以來台灣教育忽視社會科學的惡果。

(回目錄)



【左右看】台灣縣市長選戰的意義

【左看】
乏善可陳
許若仁/社會評論者

這次地方縣市長與地方民意代表的選舉,雖說許多主流媒體視之為對馬英九執政任期的期中考試,但從自主性的公民社會發展角度來說,卻是乏善可陳。

首先,就台灣的現實政治運作來說,地方縣市的行政其實是大幅受制於中央政策與財源分配的限制,實際可發展的自主空間不多,更別提什麼地方自治的願景。

其次,台灣地方政治之運作更是受限於台灣傳統的人情文化,再加上傳統社會中的地方派系、家族政治、以及中央與地方勢力之間長年之侍從式(或恩庇式)的模式,都使得地方性選舉鮮少是理念式、政策方向的選戰,而流於人情、鄉親、血緣等傳統取向的選舉。

其三,台灣政治還牢牢地受限於兩大黨的格局,地方性政治人物即使能以獨立身分當選,但幾乎都不是以兩大黨之外的政策理念來當選,而是以被政黨排擠的哀兵之態來造勢,一旦當選,其利益與政策取向,也立即回歸兩大黨格局中。

正是台灣地方選舉,多年來,一貫被這種傳統價值觀、地方人脈關係等因素所界定,所以絕大多數參選者所訴諸的支持,鮮少能突破地方政治的客觀局限。

以此來看,這次選舉的過程與結果,對於台灣沈悶的政局,是不會有什麼衝擊的。




【右看】
趨勢指標
陳安君/大學教師

這次台灣地方縣市長與地方縣市議員的選舉,雖說是地方性質的選戰,但在當前時空背景下,有其特殊重大的意義。

這次選舉,有兩方面值得深入分析。

其一,這次選戰標誌著國民黨中央政權在全台地方民眾的認同度的高低變化,也同時是未來民進黨能否東山再起、重奪政權的測試指標。因為,在當前的兩黨政黨政治中,台灣地方勢力、首長主要掌握在籃營的國民黨人脈關係中。除了南部幾個縣市外,幾乎都是國民黨長期耕耘、主導的政治實力基礎。

因此,若這次選戰國民黨既有勢力能有所鬆動、轉換,則在兩大黨的格局下,此消彼長,則勢必是由綠營所收穫。例如,宜蘭縣長、桃園縣長的兩大黨候選人一對一之激烈爭戰結果,就是兩大黨未來實力消長變化的重大參考趨勢。

其次,這次選戰不僅是馬政府任內的首次大型選舉,而且也是馬英九重任國民黨主席之後,立意改革國民黨地方派系政治生態後的首次實際測驗。在國民黨中央不再提名有案在身或派系利益過強的候選人之後,某些地方政治人物的執意參選,也是對馬英九新的政治方向之現實考驗。

因此,無論就政黨政治趨勢與國民黨銳意改革的成敗來說,這次選舉非常值得我們關注。

(回目錄)


 
井邊之蛙:在泡麵與雞腿之後
■徐世輝(企畫人員)

數日前,台大學生針對師長批評他們在課堂上吃泡麵所引發的關注,而辦了一個座談會予以「反省」。媒體報導的觀點顯得很混亂,幾乎都集中在座談會的「反諷」意涵,以及會中出現的雞腿等食物上。

這種混亂,是因為我們覺得學生被批評的似乎有點道理,可是,內心又感受到一些說不出的異樣感,而且,學生的反應看似惡搞,卻又閃出一點智慧的火花。

因為,「上課吃泡麵=學習不敬業=沒有競爭力」的邏輯,算是媒體報導中的「主流意見」。這些意見常常都將一些道德規範,直接和能力、競爭力進行連結。例如,「出國留學意願降低導致學術競爭力下滑」、「大學生不知××事,顯示求知慾低落」。

形式上,這樣的諄諄教誨頗有「過來人告誡後輩」的苦心,卻與十幾年前時常出現的「不奇裝異服=守規矩=好學生」、「埋首書堆=學習認真=好孩子」之類的說法,在邏輯上有類似之處。

然而,教改改變了這一切。教改強調學習的多樣性、不要用一個標準來評斷學生,然後,這些跟著教改一起成長的「現役」大學生,當他們聽到一個在形式、內涵上,與他們成長經驗完全不一樣的論述時,尤其是「上課吃東西=沒有競爭力」這樣的說法時,似乎很少人去注意,他們心中作何感想。

如果勉強要類比這種反差,它就像是師長一直鼓勵年輕人要勇敢作自己、要展現自我,結果,當年輕人勇於表達自己所經歷的受挫感時,卻又被長輩歸類成「草莓族」、「抗壓性低」。如果長輩這時還要去規範:「勇敢作自己指的是要在X領域,而不是在Y領域」,那簡直就是提汽油去救火。

不論社會中的所有人是否同意,我們都必須接受,從教改之後,所有的事情都不一樣了。

在教改之前的社會共識,對於生活規範、學習態度的必要性,有許多的細緻論述,例如,髮禁、裙子長度、制服顏色等行為規範在道德上的必要性,就曾經被強化,甚至在教改的過程一再被提出討論。然而,大環境終究改變了這一切,類似「分數、行為是評斷學生的唯一標準嗎」之類的議題,開始被正視。

相對的,大學老師、學者對於世界百大排名、學術競爭力等領域的焦慮,幾乎都集中在「如何做」、「如何學習」等議題,「學術競爭力是大學的主要任務嗎」鮮少被處理。

因此,在泡麵、雞腿之後,我們的大學教育,可能需要一個與十幾年前的國中、高中教改,在文化、價值觀上有相同規模的變革。

(回目錄)


  咄咄集:湯圓節與全球化
■吳忠泰(教師)

冬至和清明,是夏(農)曆中尚被國人接納的節氣之一,由於冬至、秋分、春分、夏至都有天文學上的意義,日期固定,到了全球曆法漸以陽曆為尊的時代,不僅不應式微,甚至應該重新擦亮才是。

冬至當然不是字面上的「冬天到了」,至是當「最」來解,如同止於至善的至,這天北半球各地夜最長晝最短,過這一天之後晝長夜消,所以冬至在北半球是晝夜消長的逆轉點,當你在秋天感受秋涼日深,而出門可能在路燈未滅,回家夜色特別濃時,你可曾期待一個時光逆轉點?你的運氣不也需要一個否極泰來的時間點?自地球生成至今,由於公轉、自轉的天體互動,早就為你我準備冬至這樣一個時來運轉的好時辰,不是嗎?

農業時代,冬至大如年,冬至是春節的前奏曲,吃了湯圓就算長了一歲,壓歲錢已遙遙在望。光講吃湯圓,昔時並不時興在市場買現成,而是家中小兄弟們前一天清早合力挑著浸過的糯米,到村內有小磨漿機的人家去排隊,天明再挑著糯米漿,走碎石路回來,白天用椅條、磚塊壓實結塊,傍晚炒成粿胚,大人用力推捏,一番折騰,這才到了全家動手搓湯圓的時刻,大家庭要搓數百個;年齡不同,手藝不同,大小不一,顏色紅白參差,隔天清早,睡醒之間聽到廚房大灶下柴火嗶剝聲作響,已是眾「圓」被普渡──水霧氤氳中一一浮起,媽媽一鍋一碗的盛起,分別是拜灶公的、拜神明的、拜水井的、拜豬舍羊舍的;我輩小鬼想貪吃,也得先敬天拜神感恩完畢再說。

跨年要倒數,學生基測天數要倒數,舉辦奧運要倒數,花卉博覽會倒數,升格直轄市也要倒數,自己的人生不用倒數嗎?至少為一個天文上的理由期待一下、沈澱一下嘛!弄不懂可以瘋日偏食、算流年的國人,卻對具有全球性,具有天文意義的冬至不屑一顧,難道是因為和耶誕節太近嗎?冬至是一個和大自然變化密切相關的節日,回到節慶初衷來思考,還有多少節日可以讓我們天人感應呢?還有什麼日子是這麼全球化(至少是 北半球)呢?透過網際網路,每個人都可以輕易蒐集到各國國家、各國華人地區在冬至的習俗,何不取些來效法呢?

更重要的是:大自然的循環若和個人對生命有如四季的感悟相通,則生命的信仰更和節日可以結合:「成住滅空」如果信得真切,則人生可以少些我執,多些成全他人,少佔住年輕人該有的位置,多趁該發光發熱就燒盡,那就不需要這麼多永遠的「天王」「大師」來佔住我們的視野,掏盡我們的寄望吧!

今年冬至請你一定端詳清楚:究竟地球是大湯圓,還是湯圓是小地球。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9-12-03』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