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05─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05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05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
東協與中國自由貿易區啟動 | |
誰的綠能產業 | |
寰宇縱橫:弗格森與克魯曼 | |
扣問求音集:新的政治共識與領導 |
【社論】
|
東協與中國自由貿易區啟動 |
|
|
從2010年元旦開始,東協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中國對東協國家貨物的平均關稅將從9.8%降到0.1%;而東協的6個創始國將從12.8%降至0.6%,其餘4國則從5年後才對中國的90%進口貨物採行零關稅。這個自由貿易區有19億人口,接近世界的3分之1。國民生產毛額6兆美元,國際貿易總額高達4.5兆美元,其中東協國家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高達2千3百億美元以上,近年來並且以每年大約25%的速度增長。自由貿易區啟動後,預估增長速度將超過3成。就人口總數而言,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就貿易總量而言,是僅次於歐盟與北美兩大貿易區的第三大自由貿易區,並且估計不久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
|
(回目錄) |
【左右看】誰的綠能產業 |
【左看】
|
節能減碳肯定厚此薄彼 |
文
|
康世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
元旦前幾天,吳敦義先生到中部工業區走訪時又強調台灣要發展綠能產業。他說「節能減碳」是全球產業趨勢,包括綠能建築、智慧電動車,都是國家要推動的重要產業,以協助振興台灣的經濟。但是,最早要求產業結構調整、減少耗能產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環保團體,並不是為了替產業集團解套,不是要振興經濟,而是要對已經造成環境大負荷的污染產業耗能產業進行規範。 |
【右看】
|
綠能產業打造新藍海 |
文
|
吳立瑪/公務員 |
國科會委員會在2009年6月通過審議定案,正式啟動「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5年內將編列高達303億元預算,發展低碳家園與綠色能源產業,其中近150億元投入能源技術發展,包括太陽能、風力發電、生質能源、海洋能源、氫能系統、新核能工程及地質能源7大項,根據委員會的成員表示,太陽能產業發展是投入最多預算的技術。這其中不無是對台灣已逐漸群聚的太陽能產業的回應。 |
|
(回目錄) |
|
寰宇縱橫:弗格森與克魯曼 |
文
|
■王北固(社會評論者) |
台灣幾家大報譯載2010年元旦克魯曼的評論,又一次提到人民幣應否升值的問題,焦慮地說中國貨幣緊盯不斷貶值的美元,將影響美國百餘萬人失業云云,並且歇斯底里說這算是「掠奪」。前年10月克魯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台灣的《商業週刊》專欄就評價過他立論的基本立場,是僅為美國設想而並非關心全球。「掠奪」一辭向來專屬西方霸權,如此惡言栽誣,不值一笑。 克魯曼顯然忘了:元旦當天生效的「東協10加1」,將使得已試行半年效果良好的人民幣國際結算,迅速擴大進入東南亞,也就是將在全球第三大自由貿易區流通,亦即成為區域性國際強勢貨幣;以東協與美國、歐盟的龐大貿易額來看,人民幣大量流通東南亞,而與美元、歐元有新的複雜外貿外匯關係之後,不可能再堅守對美元不升值。 元旦台灣的旺報,評介了哈佛大學教授弗格森去年底在倫敦金融時報的評論,該文表示「西方霸權已邁向盡頭」、「中國將取而代之」。弗格森的立論觀點比克魯曼開闊,以相當宏觀的視野,指出中國取勝的六大優勢,以及美國「財力不足」而要依賴東亞資金的脆弱點;並且語帶謙遜地感喟「西方5百年來對全世界的統治已走到盡頭」──雖然這個說法仍有些優越感的誇張,西方的優勢並不到5百年,「統治」全世界更不到250年。 弗格森含括近5個世紀的觀點,要比克魯曼的急促短視舒緩而中肯得多。他的另一個看法更為一針見血:「勤儉節約的中國和肆意揮霍的美國之間無法維持的危險關係,很快便將重整全球秩序。」這個深論告訴世人,過去一年多美國因為金融與經貿太脆弱而傾向中國,其實只是一個開端,未來這個趨勢還會有更大更深的發展。 根本的關鍵在於弗格森的一段形容語:「2007至2009的金融危機期間,亞洲最新、規模最大的工業化革命也幾乎沒有停下稍事喘息。」這段話的精闢之處有兩點:一是西方因近代工業革命而「統治」世界的歷史經驗,正在轉移到亞洲;二是這並非僅中國一國與美國或西方的全面關係發生變化,而是整個東亞──日本最近一反過去60年而對美、中關係立場的劇烈激變,可以為證。 僅從金融、經貿、匯率來看最近兩年全球之變是不夠的。兩百多年前英國工業革命並帶動整個歐美,而徹底改變了全人類文明,現在正形成這件事的「第二輪」,只是主角換了,世界就不得不再次巨變了。 |
|
(回目錄) |
扣問求音集:新的政治共識與領導 | |
文
|
■姚欣進(社會評論者) |
近年來的政治科學研究公認,在一個多元而開放的社會裡,政治領導格外重要。這政治領導能力,不再是單純的利益分配者,更是能整合各方歧見、溝通無礙,而且心有宏觀願景或堅定立場的政治人物。而這些願景、立場不是個人主觀偏好,而必需切中時弊、符合群體最大利益的大方向。 換言之,一個稱職的政治領袖,必須兼具提出正確政治方向、堅定不移的立場、卓越溝通說服能力以贏得群眾支持政策、有效執行政策來整合各方大小利益衝突等條件。以此來看,當前檯面上的兩大主流政黨的主要政治人物,可說是離此基本標準甚遠。 民進黨一向較能貼近群眾,政治風格剽悍;上述標準中的溝通能力與堅定立場可說是格外凸出。然而,民進黨近乎於愚民政策的法理台獨、戒急用忍政策,大有可議之處,在現實中也難以落實執行。方向錯誤,其餘能力再好,也是枉然。 而國民黨陣營的領導能力,更在這兩次的政治事件中,美國牛肉進口與陳雲林訪台,充分暴露出拙劣不堪的領導危機。美牛進口牽涉三方不同利益的衝突,即台灣民眾生命安全利益、美國農業外貿利益,與台灣維持中美台中間角色之整體國安利益。這並不複雜也並不是根本性的政治問題,卻在馬團隊一貫菁英心態漠視民意的運作下,弄到裡外不是人的地步。 可想而知,台灣社會內部基本政治共識猶待深入整合,期待馬英九發揮溝通領導以達成共識,無異於緣木求魚,毫無希望。這次國民黨上下逢迎陳雲林的表態,更是嚴重缺乏台灣整體安全意識,對於中共政權也毫無民主批判。這都與台灣民主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馳。 總結來說,即使在現行資本主義社會的利益架構裡,這兩大黨都缺乏宏觀的政治遠見、過人的溝通技巧與細膩而耐心的政治執行來整合台灣政治歧見。 無從整合、凝聚台灣基本政治共識,就不可能穩定執政,更不可能在此關鍵轉變時刻中,成為民眾信賴、支持的政治領導中心。而一個長期缺乏領導中心的社會,其民心之渙散、進步力量的整合也將日益困難。 從政黨的歷史性格與當前客觀角色來看,筆者認為,這兩大黨已喪失掌握歷史轉變契機的能力,已不足以擔負起未來更加艱鉅、複雜的台灣政治前途發展的領航員。 今日台灣社會的各方進步力量,應自我期許,責無旁貸地思考台灣應有的正確社經發展方向,向民眾負責地提出基本社經政策,尤其是兩岸關係政策。唯有不斷將台灣政策理念,擺在公共論壇上,接受公共論辯的考驗,才能逐步形成出深刻而具共識的政治領導。 |
|
(回目錄) |
|
長期徵稿啟事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