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01-20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守護獨老,按<讚>助建站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20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20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民族主義與中華意識
全球原物料悄悄漲價
  衛報週評:海地重建需長期規劃



【社論】
民族主義與中華意識
 
 

一個多月前的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撕碎了歐盟20年偽善面具,並且因為美國迎合中國所領導的第三世界立場,不但使地球環保道德盟主易手,同時又形成落後國家為求現代化、而向歐美工業國家強力抗爭的新對立。

於是,不知不覺間,西方國際社會一方面釀醞出中國的「責任承擔」論,一方面又出現輕微敵視中國的氛圍──但因為全球經濟復甦與金融平衡還須仰賴中國,所以這兩方面前者較重後者較輕。緊接著就是谷歌公司對華齟齬,與中國中距離反飛彈試射成功、引來美國疑慮而輕微詰問。

這些風波漣漪,大約至多維持兩個月,到5月1日上海世界博覽會前一個多月的國際熱潮時,就會自動消散(谷歌應該也是捨不得這個大商機利益,而在作態撤離中國的聲語後,又扭捏回頭)。不過卻引來大陸思想界知識界對於民族主義的反思,堅持與「撤退」兩說並論。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先,要強調一個中國至今尚居於「相當落後」的前提問題:國際解釋霸權。西方列強玩弄這一套詭論,從20世紀初巴爾幹險惡風雲的爾虞我詐開始,迄今至少已有一個世紀以上的經驗。時至今日,他們又發展出「軟式」解釋霸權媚功,如G2論之類堂皇陷阱的糾纏不休。中國對西方自忖民族主義時,絕不能像對日本那樣「單純」;若不先修習這門西方解釋霸權學,將被誘墮入思維迷魂八卦陣,自我踉蹌狼狽不堪。

民族主義這件事,大致可以與馬克斯主義等量齊觀:都是舶來品,都是西方社會近代產物,也都在近百年來中國積弱不振時救了中國。傳統中國從來不講民族主義,蘇武、班超、岳飛、文天祥、鄭成功都不算是民族主義者,都是管仲、孔子的「華夏夷狄主義」者;直到近代受西方啟示鼓吹民族主義的孫中山,仍有相當強烈的華夷主義色彩。

民族主義有如疾病與虛弱時的特效藥,國家民族危亡垂死掙扎時它可以救命,大病初癒後仍可小服調補,但身強力壯時不宜再服,因為可能會產生副作用。今天中國國勢正處於大病初癒到身強力壯交替之際,所以這劑特效藥一時難捨但又不好多服。

而華夏夷狄主義,傳統中國用了近3千年。到了近代講民族平等,避提「夷狄」瑕論,於是更上層樓,成為「中華意識」;「意識」比「主義」溫和,「主義」太過綱領與剛性。「中華」的「中」是世界(或國際)中心的意思,「華」是文化輝煌燦爛的意思,中國3千年來一直如此,所以稱為中華民族。

然而,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之後,中國既失去了國際中心地位,文化也不再輝煌燦爛。檢查世界史,「中華意識」不獨中國有,西洋的古埃及、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庭到近世法國都曾有;但也都一一消逝或衰落。再檢查中國與西洋兩種「中華」的不同,可以發現中國的特色。在這「中」之內有道德承擔的王道主義、與「華」之內有修文德尚禮儀的內涵華美。

近代中國衰落積弱失去中華地位之後,是以王道主義結合第三世界反抗西方強權,而恢復國勢與國際地位的。過激民族主義,在歐洲先有二戰納粹德國慘敗,後有後冷戰塞爾維亞的悲劇。今天漸趨強盛的中國迫切要追求的,不是張牙舞爪稱霸,應是修文德尚禮儀,恢復中華泱泱大邦風範。

(回目錄)



【左右看】全球原物料悄悄漲價

【左看】
被忽略的危機
李亮/文字工作者

全球經濟景氣究竟復甦了沒,目前依然眾說紛紜,但是全球原物料的價格卻已經悄悄上漲。到2009年底,糧食價格已經大致回升到2007年的水平;原油價格也回到了2007年的一桶80美元上下;鋼鐵與其他工業原料雖然目前漲幅較小,仍在2006年的水平,但未來的趨勢依然是上漲的。

在景氣尚未真正復甦的此刻,全球原物料的漲價反映出,不論是之前的漲價、暴跌與現在的回漲,與實體經濟景氣的關聯皆不足以完全解釋其波動,相當程度上還是受到金融機構投資者的操作影響。當金融機構投資者透過槓桿操作大舉湧入,原物料即隨之上漲,當這些機構因金融危機而發生去槓桿化,原物料即隨之下跌,隨著這些機構逐漸恢復元氣,即便實體經濟還未復甦,資本便已迫不及待尋找可以炒作獲利的標的。尤其目前各國應對危機的方案多半都是增加貨幣供給、由政府對金融機構大力紓困,更推動了金融機構投入原物料市場。

糧食、能源等原物料價格的暴漲,堪稱本次經濟危機中最兇險的部分,直接威脅著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民生命。任何危機後的金融改革都應正視此一問題。




【右看】
莫杞人憂天
王放/政治評論員

2008到2009年的原物料市場相當戲劇性。先前衝上史無前例高點的糧價、油價,在危機爆發前後紛紛暴跌,一口氣回到數年前的水平,但一進入2009年,當世界經濟景氣復甦依然渾沌不明時,原物料市場卻快速翻回,而且漲勢驚人,糧價、油價等紛紛回到2007年的水平,且大有繼續上漲之勢。

此種情況自然引來許多人士的擔憂,怕前幾年那種超高糧價、油價的情況再度重演,疾呼要對原物料市場進行更嚴格的管理,杜絕炒作。但以當時的高糧價而言,成因其實相當複雜,既有全球重要產地的歉收、美國以玉米製酒精的排擠效果,也有新興國家飲食習慣變化需求增加等等因素,完全推給炒作是說不通的。

目前景氣復甦尚在未定之天,通貨緊縮的危險依然大過通貨膨脹,前述擔憂未免言之過早。而且目前實體經濟欲振乏力,缺乏好的投資標的,資金自然要往原物料市場走,絕非任何陰謀炒作,不過是市場的自然規律。再過幾個月,等到景氣全面復甦之後,其他投資機會開始增加,這些資金自然就會流向其他投資管道,大宗原物料與糧食價格也將隨之下降。

(回目錄)


 
衛報週評:海地重建需長期規劃
節譯■葉興台

由於地震發生的時間和規模無法準確預測,因此可以將地震視為不幸的天災,但根據英國衛報報導,最近海地發生芮氏規模7地震之後的災禍,部分原因是人為的。

將海地首都太子港摧毀為瓦礫堆的地殼結構移動確實是天災,但衛報認為,這場恐怖災禍的規模也反應出海地極度脆弱的一面:貧窮、基礎建設薄弱、政治危機不斷、環境惡化和國際社會忽視。

這場地震造成預估的傷亡人數目前說法不一,但至少是10萬人,而且可能會多出一倍,預料數十萬人受傷和無家可歸,造成傷亡慘重的原因並非地震本身,而是建築物,此次海地地震震央距離城市較近,是傷亡慘重的一個重要原因。

法國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學家克林惹表示,此次震央位於太子港西南方15公里處,屬於淺層地震,這裡的人口密集,遺憾的是,海地很少發生地震,而且因為政治動亂,建築法規形同虛設,房屋多半是由品質低、未強化的鋼筋建成,一旦發生強震,災難無可避免。

海地也缺乏清除瓦礫堆和治療傷患所需的設備,這根本是貧窮和缺乏投資在殺人。

在此同時,海地的公民社會已因數十年的貪腐而遭損害,該國的經濟被專橫的杜華利(Duvalier)政權搞砸,法治也因外國勢力入侵、頻繁的軍事政變和全球毒品交易而蕩然無存。

因此,國際救援機構擔心,海地會出現徹底的法律和秩序崩潰。目前的救援行動高度仰賴派駐在海地的聯合國維和部隊的維安工作,以及後續抵達的美軍。

持續湧進的援助物資將逐步送到災民手中,聯合國預估,太子港3百萬居民有近半缺乏食物、飲水、暫時居所或電力。在太子港郊區,幾乎所有民眾都已撤離,面對如此慘烈的災難,前幾天的緊急物資供應最多只能幫助幾千人,若要增加物資供應,還得看基礎建設能不能配合。

這當然會令災民感到挫折和憤怒。但災民很難接到物資,並非外界缺乏愛心,而是海地所面臨的問題之嚴重,事實上,早在地震發生之前,海地這個國家就已經支離破碎。

在這種環境下,該如何解決海地所面臨的絕望困境?答案是應把海地整體的破敗視為整體重建的重要一環,不要只是重建基礎建設,而是重新打造海地的政治和經濟基礎。

第一步應是沒有任何條件地完全赦免海地的負債,新海地若要有成功發展的希望,必須要有一份徹底打銷負債的政府預算表。至於要恢復都市空間,可從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後的復原工作習取經驗,民間的重建原則很簡單,那就是原地重建最好。

並非每個災後重建都是原地重建,但目前最成功的重建方案,都有當地居民參與每個階段的規劃,對於援助進行公平的社會分配,並與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在海地,這點甚為重要,因該國民眾非常不信任政府和外國勢力,對地方政府貪腐的懷疑,可能很快就會轉移到救援機構身上,倘若兩者又互通一氣的話。

海地的重建需要長期規劃,想像力和企圖心應該大到與這場地震的規模相當,而重建和民主化也缺一不可。

海地是北半球最貧窮的國家,也是西方世界良心泯滅的後果,該國位在地震斷層線上是運氣不好,但該國的社會和經濟脆弱,與運氣不好沒有關係。

此時此刻,海地恐怖的景象觸動我們的同理心,也促使我們伸出援手,這是人性,但要長久維持這份關懷,難度相當高,這也是人性。外國的災難很快救會被拋諸腦後。海地的問題在於如何求生存,我們的問題在於不要遺忘。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20』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