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07-05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這不是真的!!請協助澄清網路謠言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7-05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7-05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詐騙社會的基礎

消基會抽查曾為特定單一產品或商家寫「薦證文章」的部落格,發現這些文章皆沒有清楚的標明為「廣告」,僅以文章分類或在內文中提及「廠商提供試用」等,要求公平會及NCC應負責監督和開罰。這類強調親身體驗的薦證式行銷,從直銷、購物頻道延燒到部落格已行之有年,手法雖陳舊,但將「行銷環境」搬到部落格,最創新之處,正在於它不容易讓人察覺是廣告。賣家不必如直銷人員矯情賣笑或購物台演員生動表演,由於部落格的特性,消費者就容易相信那是真實的體驗分享。

行銷乃源於交換,是以交換雙方的利益為核心,也就是能夠讓彼此各取所需。然而,資本主義社會的市場不可能受限於需求,所以行銷必須創造需求,而不再只是簡單的滿足消費者需求。因此,行銷人員絞盡腦汁創造各種抽象或具體的需求,連品味、氛圍和價值觀都可以成為消費的理由,其中當然不乏顛倒是非、刻意隱瞞,將社會運作的規則模神秘化,使之更加不透明。例如:所謂的「綠色消費」就是箇中翹楚,用環保的價值、品味和氛圍來包裝以擴大消費──我們不可能期待綠色消費只是「取代」非綠色消費而不擴大市場規模──本身就充滿矛盾,但是藉由行銷的包裝,可以讓人無法理解其中的矛盾,或對它視而不見。

不僅如此,行銷還經常滲入並瓦解社會信任的基礎。現代社會是以各種不同的系統整合為主,因此專家、媒體名人推薦是最常見的行銷手法,利用人們對專家系統和媒體系統的信任行銷。久而久之,人們雖然還是必須依賴這些系統,才能順利在現代社會生活,不過對系統的信任卻漸漸降低。為害最烈者,莫過於置入性行銷,它是佯裝成節目、新聞或研究報告,因此破壞的不僅是人們對專家和名人的信任,而是對整個系統的懷疑;甚至置入性行銷也入侵了生活世界,像是以部落格分享的方式(固然網路也是一種系統),讓原本屬於個人的網誌(相對於官網)也成為行銷工具,使人無所適從。

行銷使社會運作的規則和邏輯神秘化,又不斷入侵和破壞人們生活中信任的基礎,這造就了詐騙的溫床;換言之,行銷普及社會各個角落,就是詐騙的社會基礎。行銷社會就是詐騙社會,人們不知道什麼可信、什麼不可信,不瞭解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邏輯,就是讓詐騙暢行無阻的前提。

(回目錄)




左右看:解密ECFA

左看:六二九 國際愚人節

2010年6月29日,台灣海峽兩岸於重慶締約ECFA,這一天該當定為國際愚人節,因為國際上愚弄黔首蒼生的,莫過於此。

請看!明明兩造談判的,全屬國家主權所繫的關稅減讓,怎麼任由兩個詭稱為民間團體的海基、海協來洽商,終而落款簽字生效呢?這又不是通商、通郵、通航,那樣還可諉由公司對公司、行業對行業、商會對商會去專擅;ECFA乃官方對官方無可迴避的權責,哈!竟由汪、陳兩介平頭淨丑頂替,太阿倒持至此,敢問中外古今歷史得曾見過?尤其予人荒謬感的是,兩岸政府最講正統、最重正名,結果是去盔曳甲,赤條條相周旋。

然則這是中國人的實用主義在發作?未必,兩岸看似戮力打通經貿的任督兩脈,其實台灣輸大陸早已直通,多係企業內部產品轉移,而非真正的外貿,大陸銷台灣固然門禁多,門檻高,但繞道港、澳也就無礙了,唯馬英九執意於此,主要是過北京關才能通世界,而胡錦濤願意奉陪,是提高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未嘗不可為統一另闢新途徑──花錢買下。總之,ECFA的簽署人是冒充的,內文是虛撰的,協議還在經貿之外、之上。

趙萬來/大學教授

右看:大模糊 戰略大博奕

分斷61年的台海兩岸,上周二正式簽定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但是簽約人非政府及其官員,創了世界先例,也可說是將「創造性模糊」發揮到極致,因為不但繼續讓雙方的子民糊裡糊塗,免生政治風波,更讓國際的眾多第三方也糊裡糊塗,迄無異議。

按理說,任何兩國的自由貿易協定都會對排擠第三國,自會引起關切,所以WTO第24條就規範任何FTA都要上報核備,以期將不公平貿易待遇減至最低。如今,兩岸公然私通,既非政府對政府,又非WTO的成員對成員,而兩岸這種私通行為並非第一波,兩岸直航的性質,兩岸當局夥同定位為非國內,非國際的「境外航線包機」,成為兩岸航運業者的禁臠,不容第三方染指,ECFA不過是兩岸再一次,眾目睽睽,然眾口噤聲。

不能不問,何以眾國自甘利權喪失而噤聲不語呢?當然是緘默當中已經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所以海峽之事不過問,更不敢要求湊一腳,但各國靜觀待變,都知道馬英九推ECFA,是要推過北京障礙而與各國簽訂FTA,最終台灣對大陸傾斜或背離,尚在未定之天,唯有民進黨不解戰略的大博奕,才是真正的糊塗人。

甘向西/政治評論家

(回目錄)



看守台灣:以競爭為本質的自由貿易

■謝和霖

ECFA這半年奪取了國內所有媒體與政治人物的目光,執政黨一再強調其效益,當然看中的是中國內需市場;在野黨則指出,ECFA將讓台灣經濟更加依賴中國,部分產業將因此受到嚴重衝擊,未來失業將更加嚴重。雖然數據有虛有實,但兩者綜合起來,約略就是ECFA對台灣的經濟影響。儘管針鋒相對,但顯然朝野政黨對於ECFA所依循的自由貿易原則,都是由衷支持,皆同意台灣應該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然而,貿易的目的原應該是互通有無,互助合作;但是現在的貿易,不管有無關稅壁壘,強調的皆是自由競爭,強者生存。這種競爭的本質,驅使了商品、服務與金錢的全球流動,企業的逐水草而居,人民的遷徙。在這種全球化的洪流下,人與土地、與社區的關係都被解構,生產的目的是錢,而不是為了服務您的鄰居、朋友、社區;為了搶佔遠方廣大的市場,對於腳下土地與附近居民及其他生命所造成的傷害,皆不屑一顧。企業的社會責任,只化成一本本書面報告,舉辦的公益活動,本質上是為了提升企業形象;甚者,一方面大排毒氣戕害人民健康,一方面開醫院大賺人民醫療費用,同時捐贈給自家醫院的錢還可抵稅。

這種以競爭為導向的貿易,就資源使用角度而言,也是沒有效率的。本來可以在地生產的東西,只因遠方企業的生產規模龐大、能夠取得低成本的土地、人力及原物料,就轉為依賴進口,浪費額外資源在運輸上。再者,這種以大量生產為基礎、環境與社會成本外部化為手段的所謂強者,成功壓低成本後,往往創造不必要的消費,加上大部分產業消耗非再生資源,結果就是大量浪費地球資源。

如果貿易是互通有無,就不用在意關稅壁壘。而當前這種以競爭為基礎的國際貿易,在去掉關稅壁壘後,卻未正視彼此間社會、經濟、法規等方面的不平等,因此表面上看來是公平競爭,卻是鼓勵雙方向下看齊、不公平的惡性競爭。台灣與中國的產業互補性不強,將來兩國產品與服務的貿易逐一開放後,這種惡性競爭將因而強化。

去年底的《商業週刊》指出,簽署ECFA「是全球化的大趨勢,我們無力、也不必抗拒」,並建議企業「加速產業升級,做別人無法競爭、抄襲的產品」。這種思維仍是基於競爭,而藍海也沒有多少人找得到。其實,要避免淹沒在全球化洪流中,並非別無他法:加強社區意識,鼓勵基於社區真正需求的良性在地企業,加強社區的連結與合作,以最少資源滿足社區需求,以願景、合作取代競爭,即可築起一道抵禦全球化的高牆。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回目錄)
哈巴狗電台:秋的氣息

■陳真

安全玻璃隔出牆裏牆外,同時也在人心之間,隔出個安全距離。牆的那一頭,時空扭曲,連邏輯也失去了作用,但這一切並不使我感到驚奇。在這不可測的精神病房裏頭,我卻彷彿知道了一切;剩下的,只是一些似曾相識的記憶與等待。

二十幾年前剛上大學時,得了腦瘤的好朋友小胖,開刀成功,出院那天卻傷口突然出血喪命,一位素昧平生的住院醫師幫忙推著遺體離院時竟偷偷拭淚。我常想起這個不知名的小醫生,二十幾年過去了,想必已功成名就,但他還落淚嗎?當了這麼多年醫生,人世悲歡早已猶如日月陰晴般平常。

舉起理性大旗,在正常與異常間畫下一道鴻溝,同一個太陽底下,卻住著兩種子民。我像兩軍交戰的使者般穿梭,沒有帶來福音,卻總是攜來警訊、惡耗與審判。穿起白袍,依例來到病房,逢人訴說正常的道理。大部分病人都唱歌去了,清靜的病房反倒顯得異樣。

還剩最後一個病患,是個女孩,用專業術語來講叫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合併憂鬱情緒。幾天前的深夜,我從急診收她入院。她也去唱歌了,我傍著牆角等待她的出現。迎著晨曦逆光,我看見窗戶上有人畫了朵大紅花;用不明液體畫成,像血,卻又太淡。還來不及仔細研究,病患已來到眼前。

她因企圖跳樓而被父母送來就醫,在急診室用棉被蒙著臉,不應不答,許久才微微點頭搖頭。幾天過去,依然憂鬱,說到傷心處更淚流滿面。她總妄想著父親在母親協助下幾度強暴了她,幾年來因此離群索居,過著孤獨陰暗的生活。我試探性地詢問說,這是一種感覺或記憶?她說是記憶。我說會不會妳記錯了?有沒有可能根本無此事?她先是搖頭,接著點頭。我趁勝追擊,刻意用了些腦部生化術語說,那些很可能是幻覺,就像一場夢。

我所言若為真,那她便是精神分裂症,但她卻似乎寧願如此也不願被父親強暴是事實。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她的微笑,不過她還是問了一句:「為什麼我會得到這種病?」我一時啞然。這其實沒有什麼「為什麼」,這只是生命的一種常態,每個人總會得到這樣那樣一些病。如果你要把每一個「為什麼」一直問下去,終究會有個盡頭是你所無法回答而只能接受的。我不知道自己是帶來惡耗或喜訊,看樣子是後者而非前者。她三十多歲了,卻有著一種少女神情,也許時光就像個破碎的時鐘般定格在她生命的某個點。

談話完畢,她轉身離去,輕快的步伐,像隻小鳥般跳躍著回到病友當中。炎炎夏日中,我最近總想起柏格曼在《哭泣與耳語》裡那段話:「空氣中充滿了秋的氣息,輕柔而美好。」

(醫師)

(回目錄)



討論區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7-05』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