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07-21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歡迎加入傑瑞粉絲團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7-21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7-21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謊言不該是台灣的宿命

日前,台灣的藝術家團體在臉書發起「每天打電話,告訴陸委會不給6萬3」活動,發起者以簡約文字說明:「提供大陸45歲以下的藝術家來台駐點,一個月給6萬3的生活費,晚宴費、接待聯繫費、行政管理費、雜費,還可以外加申請,最高100萬。提供大陸研究生來台寫論文每月補助生活費新台幣3萬元。台灣的社會新鮮人每月平均薪水不到2萬5,國藝會給藝術家的補助最高平均一個月3萬元,台灣有多少家庭月收入遠遠不到6萬3!」

發起者呼籲網友:「如果你很不同意、很不高興這件事,如果你很不喜歡你納稅的錢被這樣用,請大家一起在這個月內想到就打電話、發email給陸委會表達我們的抗議。」這個活動引來綠色媒體、名嘴的呼應,對陸委會群起攻之。

陸委會則表示,大陸藝術家來台,需要台灣本地藝術團體具名邀訪,因此相關經費事實上是補助台灣藝術團體,絕不是直接給來訪的大陸藝術家。至於大陸研究生來台,政府不是單向補助陸生來台,也補助台灣研究生到大陸,且台生赴陸所得補助比陸生來台還高。陸委會指出,活動發起者在網路揭露的訊息並不完整,學者和專家在節目中的發言悖離事實。

如果詳細檢視陸委會轄下之中華發展基金發佈的兩個相關計劃,不難發現,活動發起者及綠媒的控訴,確實有片面取材、局部誇大之嫌。

譬如,他們並未提及那1百萬是補助台灣的藝術團體;又如,他們只提「一個月給6萬3」卻不提它僅以2至4個月為期。此外,台灣藝術家獲得補助的來源不只國藝會一端,還包括文建會及各地方政府文化局。來自世界各地在台研習的學生,政府一年共補助約新台幣4億元,而大陸研究生來台,目前一年約40名,每名只補助2個月,每月3萬元,總額約2百餘萬元,前者逾後者近2百倍。

由此可知,發起者刻意拿了些抽離實質內容的失真數據,來跟台灣社會新鮮人的薪水及一般家庭的收入作對比,這是一種不倫不類、建立在偏頗基礎上的謬誤比喻,純屬論述上的「毒樹毒果」,不足採信。

所謂「毒樹毒果」,源於刑事訴訟法學,簡言之:違法取得的證據為毒樹,基於該違法取得的證據而取得的其他證據或進行的推論,則如同從毒樹長出來的毒果,不得使用。

遺憾的是,在這「不給6萬3」的活動中,發起者卻運用這種「毒樹毒果」號召網民,並在綠媒助攻下,把大陸藝術家、研究生視如寇讎,築起虛構的矛盾關係,樹起虛構的假想敵,讓整個活動淪為另一場逢中必反、泛政治化的民粹操弄。

其結果,凡事只剩立場而不問是非、只顧表態而不求真相。立場只有一個,就是反中。表態只能徹底,就是兩岸最好打死不相往來。至於貫穿其中的謊言基調或許跟泛綠陣營長年以來反三通、反直航、反ECFA等訴求同屬一個大傳統,差別只在於這回反的是兩岸的藝術與學術交流。

但我們不禁要問:面對這種扭曲、栽贓、積非成是,台灣人民究竟還能忍多久?

網路世界,虛虛實實,據說這場活動的響應人數成千上萬,但既是奠基於偏頗與謬誤的立論,不管人數多寡,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以謊言來打擊對手,拿仇恨來鼓動群眾,不該繼續成為台灣的宿命。

我們須正告發起這場活動的藝術家們,切莫讓自己淪為政治的打手。我們也須正告馬政府,切莫被民粹綁架,也切莫屈服於一場奠基在謊言之上的行動。毒果傷不了人,除非你真的把它吞下去!

(回目錄)




左右看:10分上大學

左看:一個也不能少 大學指考成績公布,許多媒體又將焦點放在低分即可錄取的現象上,而今年的標題是「10分就可上大學」。儘管眾人對此批評有加,但冷靜想想,10分上大學究竟有何不可呢?

從個人的生涯選擇而言,這些學生選擇念大學,自有他們的動機,不勞他人操心。而且他們多半也明白自己選擇的結果,畢竟社會上對於學歷的計較,絕不僅僅是大學或非大學,後段班的大學教學素質好壞,在社會上自有評價。

再者,從公共資源使用的角度來說,這些後段班的私立大學生的受教成本主要由自己負擔。相反,享受高額補貼的國立大學學生,恐怕更該被檢視其學習與言行是否符合公共資源使用的效率與社會公義。

在這種種批評背後,其實真正存在的恐怕是再傳統不過的菁英迷思,即瞧不起這些分數不如人者,認為應該維持某一高等教育的門檻以維持學歷的價值。

念大學的門檻降低,本身絕非壞事。如果大家真的憂心大學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能力,那更該作的或許是仔細研究如何將有限的經費資源投注在正確的地方,以提高這些學生的真正能力。台灣年輕人越來越少,就更加「一個也不能少」!

李亮/文字工作者

右看:政府干預的荒謬 今年大學指考成績公布,只要10分便可上大學,儘管由於各系採計的科目不同,實際錄取分數不會如此之低,但這種低分即可念大學的現象,已是近年來高等教育的趨勢。當大學幾乎變成只要付錢就可以就讀,任何崇高的大學理念都成為空談,甚至大學與未來薪資的關連性也將進一步減弱,不能不說是高等教育的危機。

台灣因為種種因素,私人興學的傳統向來薄弱,高等教育基本上都由政府掌控,使得過去得高等教育淪為黨國控制的重要環節,配合聯考制度扭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後來的教改運動亟欲打破此一制度,政府開放廣設大學的同時,卻又無能預見到台灣生育率的下降,將導致高等教育的受教人口銳減,導致今天的私校經營困難、大學生素質低落等等問題。而且,分數高能上國立大學者依然是家庭背景較好的一群人,於是就形成了一般納稅人補貼有錢人子弟,不會唸書、社經地位較差的反倒要付出更昂貴的學費的荒謬現象。

可以說,政府先是專制地扭曲教育的本質,後是對人口趨勢做出錯誤的判斷,接著還一手維持了所得的逆向重分配,不智、不公、不義,莫此為甚!

王放/政治評論員

(回目錄)



衛報週評:無條件地援助北韓,不能太天真

■葉興台

國際特赦組織上週發布一份報告,內容詳述北韓持續面臨糧食和健康危機,報告譴責北韓政權拒絕快速和公平地分配糧食,並指出北韓政權現在資訊和遷移方面的限制,使得北韓人民更難找到已經很稀有的糧食。國際特赦組織結論指出,北韓政權的行為,對人民的健康造成嚴重的衝擊。

儘管有證據顯示,北韓政權既不願也無能幫助該國民眾,也拒絕讓國際機構監督如何使用所接收的援助,國際特赦組織仍呼籲國際社會確保對北韓的人道援助,但必須建立在北韓民眾的需求上,不要屈從於政治條件。

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認為,國際特赦組織呼籲人道援助應優先於其他因素(如政治改革),這種觀點雖然可以理解,卻目光短淺,與國際社會日益形成的共識──不受限制的援助可能產生料想不到的後果──背道而馳。

事實上,調查報導記者和援助專家琳達‧波爾曼(Linda Polman)在她的著作《戰爭遊戲》(War Game)中寫道,從多起案例可知,有欠考慮的人道援助最終不是延長危機,就是導致危機惡化。

例如,1980年代透過四海一家演唱會(Live Aid)對衣索比亞的援助,反而協助衣索比亞政府迫使民眾遷移到政府農場,數十萬人在途中死亡。同樣的,聯合國維和部隊未能有效監督對蘇丹的糧食援助,讓蘇丹政府將援糧用來資助軍隊,平民百姓繼續飢餓。相較之下,波爾曼強調,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推出歐洲復興計畫(俗稱馬歇爾計畫),但僅對民主國家進行經濟援助,而且美國嚴格管控執行過程。

波爾曼的觀點相當極端,衣索比亞和蘇丹只是特例。多數的援助計畫最終都使獲救者受益,但越來越多國際和非政府機構坦承,短期的援助若缺乏透明度和管控,可能產生反效果。

人道援助者逐漸認知到,無論喜不喜歡,他們是政治遊戲的一環:重點在於,如何在援助行動中管理他們的角色,好維護受害者的利益。事實上,諸如無國界醫生等援助機構現在開始了解,人道救援並不只是無關政治的慈善之舉。

若沒有管控、條件或責任,對北韓的援助最終可能鞏固北韓政權,扣住應分配給異議人士的糧食。事實上,北韓政權貪污腐化,意味了國際援助的糧食最後可能落入共黨高層或安全部隊之手,甚至用來供養研發核武的科學家,危及東亞區域的穩定。

即便大部分的援助確實發到民眾手中,外國提供的醫療和糧食援助,可能使北韓政權把用於解決饑荒和醫療的微薄經費,轉移到軍事和核武野心上,無條件的援助也可能弱化目前在北韓服務的人道機構談判能力。

那麼,國際機構在提供人道援助時應設下何種最低條件?衛報的評論認為,任何援助計畫應由援助組織直接經手,北韓政權不得干預,北韓軍事和警方也需排除在援助之外。

這篇評論呼籲,北韓政權應取消對現存援助計畫的限制,聯合國人權觀察員應不受限地檢查北韓監獄和所有國營機構,北韓政權應釋放政治犯,並廢除禁止遷移的命令。北韓政權也應承諾削減軍事支出,停止核武計畫。

當然,北韓政權不可能配合上述所有條件,尤其是最後一項。無論北韓政權設下多少現制,若干國際組織仍設法拯救無數生命。

然而,那些呼籲對金正日政權提供立即額外的援助,無須考量這些援助行動後果的人,想法可能太天真。當然,有限的援助預算可以用於其他需要的地方。推動北韓這個「人民民主共和國」政治轉型,是解決這個長期問題唯一方式,應是國際社會的最高優先。

(回目錄)



討論區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7-21』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