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8-17─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8-1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8-17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恐怖主義國家幫兇 |
誰是世界頭號恐怖主義國家?誰又是這個惡霸的幫兇?根據美國著名公共知識分子、蜚聲國際的語言學家杭士基的說法,前者正是他的母國:美國;後者不止一個,台灣包括在內。這是杭士基最近在中央研究院公開演講中指控的。 杭士基是在故意挑釁台灣嗎?非也。他對自己國家的批評強烈得多。而且這不是他第一次公開批評美國的外交政策,事實上,從1976年他發表《知識分子的責任》(The Responsibility of Intellectuals)開始,杭士基對美國的外交乃至內政,便進行尖銳而嚴謹的分析與批判,而且多數都在自己國家內。杭士基是偏激的反美分子嗎?非也。他是當今最受重視的公共知識分子,是20世紀科學巨人如雲中,美國《科學》雜誌評選前十大最偉大科學家之一。以他在學術中崇高的地位,他不會作沒有根據的批評:以他長期深刻而不留情面的批評時政,如果杭士基信口開河,早就被美國政府與保守人士打入十八層地獄了。 因此,台灣社會有必要認真傾聽這位21世紀碩果僅存,最有良心與道德勇氣,也最具知識深度與智慧的學者與公共知識分子的讜論,儘管他的讜論令我們覺得十分刺耳。 杭士基的讜論之所以可貴,不僅在於他敢於講真話。他受台灣最高學術機構中央研究院,以及頂尖大學新竹清華大學的邀請來台,並被頒與榮譽博士學位,以及聘為榮譽特聘講座教授。主人如此盛情招待,他卻不知好歹,批評台灣是惡霸的幫兇,這樣不鄉愿、講真話的態度,的確十分可貴。但是,更可貴的在於他分析戰後國際局勢的眼光與格局。 杭士基能夠從非常宏觀而多領域的角度,看待二戰後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而不至於被片面的、膚淺的論述所迷惑。他不會因為身為美國人而忽略美國的惡行,正如他不會由於身為猶太人而看不見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暴行。 杭士基不愛美國嗎?絕不!他不關懷猶太人過去的悲慘命運嗎?更不是。他曾經是猶太復國主義者,但是他知道愛護猶太人不能以犧牲巴勒斯坦人為代價;同樣,愛護美國不能盲目地支持美國的惡行,惡行可能得逞於一時,卻會引起受壓迫者內心的憤怒。被壓迫者也許暫時不敢反抗,但絕不會是美國真心的朋友,未來難保不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抗。真正的愛國者,絕不應該縱容政府胡作亂為。我們認為,杭士基的做法,才是真正愛護美國的方式。 杭士基的讜論,更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台灣社會的原形。台灣是惡霸的幫兇,更糟糕是,居然還得意洋洋;整個社會缺乏像美國杭士基這樣有反省力、有勇氣的公共知識分子。這是台灣需要特別努力的地方。 |
(回目錄) |
左右看:高教的意義與責任 |
左看:教育商品化的警訊 大學放榜後,開學在即,沈重的學費成了許多父母目前最頭痛的問題,高學費也再度成為焦點。 根據近日的外電報導,全美和英國的大學畢業生,除了面臨高失業的大環境外,還得面對高負債的窘境,有人甚至需要20年才有辦法還清就學貸款。台灣的大學生亦遭遇同樣處境。台灣於10多年前,在教育鬆綁、大學財源自主以及教育自由化的口號下,採取高學費政策。教育所依循的不再是理念,而是市場機制,強調與企業接軌,各個大學開始巧立名目的變相收費,開設「實用」課程,教育從此變成了秤斤論兩的商品,每個環節都有它的價格,學校成為了市場。 更需注意的是,高學費造成的不僅是教育商品化的問題,它亦使青年貧窮化,並更加地阻礙社會流動。高收入家庭的小孩可以參加不同活動,透過各式管道累積文化和社會資本,以便畢業後具備更高的競爭「能力」;相對地,低收入的小孩必須背負高額就學貸款,在學期間除了不停打工支付生活所需外,畢業後,面對低薪資的就業環境,大部分收入必須用以償還貸款,成了標準的新貧窮階級。此亦將連帶產生家庭、人口等社會結構問題,各界對此皆需深思。馬禮善/文化工作者 右看:及早培養競爭力 最近青年95聯盟一份針對青年失業和貧窮的問卷,除了要求保障打工學生的勞動權益外,亦呼籲正視高學費的問題。 然實際上,相較於歐美先進國家的學費,台灣的學費並不算太高。這些國家的大學生打工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相較於歐美國家的大學生,台灣的學生除了被過度保護,以至於沒有獨立的精神與能力外,更因為缺少工作經驗,導致畢業後,無法立即投入就業市場,更無法承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企業除了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訓練新人外,也必須面臨沒有專業能力所帶來的風險。 此外,教育本身就是一項投資,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每個人若想要在未來的職場中,獲得更好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在求學期間,多增加自己的工作經驗,多方嘗試各種不同性質的工作,一方面激發潛能外,另方面可以發掘自己的專長,及早開始生涯規劃。 再者,雖然學費較以往更高,但因獎學金制度,家境清寒的學生若表現優異,不但不需要貸款,反而有另一項收入。這不但強化了個人的競爭力,也讓每個人立足點平等,不因家境條件,失去受教權利。這整體配套的措施,都讓大學生擁有專業的知識以及更強的競爭力。羅克齊/國小教師 |
(回目錄) |
扣問求音集:列寧論孫中山 |
■姚欣進 近日,台灣執政黨要籌拍孫中山先生的傳記紀錄片,引發一場爭論。前新黨籍立委的周陽山監委與自由派文化人平路女士,為了與孫中山同時代、蘇聯國父級人物列寧如何評價孫中山,各自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兩人的爭論,主要是環繞在孫中山的歷史地位,列寧評論的不同解讀,不過是這場爭論中附帶的議題而已。然而,筆者認為,列寧當年的評論〈中國的民主主義與民粹主義〉(發表於1912年中,幾乎是孫中山剛革命建國之後),才是掌握孫中山真正應有歷史地位的關鍵。不了解列寧對孫中山評論,就不可能準確地體認到孫中山歷史角色。 列寧是將孫中山的革命,放在當時落後國家(封建與半封建社會)的普遍性與世界範圍中來論析的,並特別將孫中山的政治與經濟訴求(民主革命與土地革命),與當年俄國民粹派相互評比,精確地評價孫中山政治綱領的進步性與落後性。 一方面,列寧認為孫中山是真誠無比的民主革命者,勇敢無畏地要推翻封建體制與其社經基礎。另一方面,列寧指出,孫中山畢竟不是社會主義者,而是幻想能在資本主義體制下,以各種方案避免資本主義弊病,如土地政策上以單一累進稅來實行土地國有,實際上是將土地從封建地主手中奪出,來全力適應私人資本的運作邏輯。孫中山土地綱領的進步性,乃是完全要服務於他所嚮往的資本主義新生產關係、新生產力的發展。即使如此,列寧仍然非常高度讚揚孫中山,因為正是他徹底的民主革命精神,才讓他會以當時最進步的土地綱領來全力對抗封建的經濟體制。 列寧在文末非常準確預言,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會在廣大農民群眾無比澎湃的政治動能中,找到未來「復興中國的道路」;另一方面,中國社會內部階級矛盾必然會帶來社會主義革命政黨的出現,而這社會主義政黨應「細心地辨別、保存與發展」孫中山革命民主主義的內涵,來發展自己的革命左翼運動。言下之意,未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乃是在吸納孫中山進步的革命民主主義基礎上昂揚發展的。 後來的歷史發展,幾乎完全印證當年列寧的政治判斷。一方面,孫中山的民主革命路線越來越左傾,造就了當年國民黨的左翼派別,也開啟了北伐前國共合作。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果然是在廣大農民群眾中找到自己的政治力量,保存也創造性地發展了當年孫中山的革命民主主義,完成了後來所謂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而這一切,都可在列寧這篇短文中找到發展的線索!列寧當年精準、深遠的政治判斷,何以致此?我們未來會繼續討論這問題。(社會評論者) |
(回目錄) |
寰宇縱橫:美國砲艦催生中國航母 |
■王北固 號稱連續10次的美國與南韓聯合海軍演習,7月25日在日本海舉行第一次之後,美方即不斷放空氣試探:下一次仍將進入中國黃海,並且派核子動力航空母艦參加。北京軍方九度高聲反對之後,8月12、13兩日《解放軍報》連續署名的文章,指責美國進行砲艦活動,是霸道行為。 而此前一天,美國與越南為慶祝建交15週年,也舉行聯合海軍演習──國際媒體形容,這是南北鉗形的美國海權對中國的示威。美國企圖勾搭越南,是7月23日河內的東協區域論壇上,挑起南海問題,緊接的後續動作。 所謂「南北夾擊」的模式加上阿富汗,可說是後冷戰以來的「新圍堵」,它不同於冷戰時期的舊圍堵,有三方面:第一是中國已從市場經濟全面進入西方模式的世界體系,經濟生活與意識形態上美國圍堵不了;第二是冷戰時期在經貿上對中國保持鴻溝的東協與南韓,現在是中國密切合作的夥伴;第三是冷戰後期中蘇有尖銳矛盾對立,現在則以上海合作組織(SCO)共同經營中亞,防堵美國滲透。 至於第四方面,中國手握8千多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以及2兆5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有人可能會問:必要的時候,北京會用這些銀彈來嚇阻美國砲艦嗎?回答是:現在的美國砲艦,正是這3年來受足了中國銀彈壓力,用來反彈的姿態。下一步要如何,美國其實是在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所以美國要安排十次演習。 這個走一步算一步,在時間表上而言,美中雙方共同有一個焦慮:中國的航空母艦什麼時候造好正式下水服役?國際媒體的猜測,有2012、2015兩種時間表,第一次下水2艘或6艘。不論如何,美國海權要在這些時間表之前,擺足了威勢──尤其在美國經濟復甦無望與美元繼續看衰的趨勢之下。 中國的航母焦慮,並不在海權本身,而仍在陸地上的兩個方向:過去10年積極進展的由雲南出緬甸、由新疆出巴基斯坦,兩片海域接上波斯灣油路,以擺脫麻六甲「卡脖子」隱憂;最近又與中南半島各國合作,建設由昆明直下新加坡的經濟走廊交通路線。這兩個方向的「陸上」油路都搞定,之後航母下水,就不必單純用於保護海上油路,才可以在西太平洋抗衡美國海權。深層遠程戰略是這樣設計的。(社會評論者) |
(回目錄) |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