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8-26─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8-26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8-26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權力與紅利 |
金管會開放保險業投資中國有價證券之後,銀行業界要求比照辦理。一旦開放,金融集團的資金運用彈性和獲利能力勢必大幅提升。由於ECFA早收清單中,金融已經在列,往後隨著開放項目和投資比率的增加,銀行擴張腳步加速,業界競爭加劇,各類衍生的金融商品必然不斷推陳出新,銀行操作槓桿增多加長,博奕額度加大,隨之而來的就是危機。 金管會主委陳裕璋25日約同15家金控、大型銀行董事長「聚餐」,如此不尋常的金融高層會談,有人說是「摸頭會」、「鴻門宴」,不管怎樣,都顯示政府管理階層和金融業界之間的張力。美國自2007年次級房貸問題衍發金融危機以來,各大金控金融集團就像埋藏的地雷,隨時可能因弊案而引爆,最近的案例就是涉嫌作假套利的高盛集團。然則,金融主管和業界之間的關係,時或監管,時或護盤,這恐怕也是金融體系模糊地帶不斷擴大的原因之一。 以高盛集團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近的角力為例,SEC於4月16日主動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高盛集團的衍生金融商品有設局詐欺投資者的嫌疑。這一起舉世矚目的官告民訴訟案7月中旬落幕,結果是高盛認罰5.5億美元,SEC撤銷告訴,雙方達成和解。表面上看,這是美國證交會有史以來最龐巨的一筆罰款,而且參議院也配合同時通過《Dodd-Frank》法案,宣示當局推動華爾街改革和保護消費者的決心,過去被批評過度軟弱消極的SEC漂亮出擊,官方面子、裡子都要到了。 然則,若是深入來看,高盛認錯賠款的金額,只不過兩週的營業利潤,或者2009年紅利分配的3%,如此箋箋之數買來一紙平安符,儘管傷了點皮毛,卻強健了筋骨。高盛集團就這樣和美國當局玩了一場虛虛實實的權力遊戲。 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讓人意外,因為美國政府的財經、金管主管幾乎都曾經名列民間金融集團高層,都分享過巨額紅利,當然也都是昔日吹大金融泡沫的共犯。如此血脈同源的政商體系,也就是次貸危機爆發後,美國政府編列大筆國家預算「營救銀行」的決策來源,當然也就是高盛訴訟案最後以「皆大歡喜」形式落幕的主因。 這樣的結果告訴我們,政府金融主管普遍是銀行集團紅利的分享者,而金融業界高層也正在運用他們的方法,「分享」政治權力。台灣也不例外。譬如,陳裕璋在出任金管會主委之前是第一金控董事長,而他的上一任陳●(二中),則曾經是永豐金控董事長。也因此,陳裕璋25日與金融業界董事長們「聚餐」,既談不上「摸頭」,也無所謂「鴻門」,而只不過是金融決策的閉門小灶,是政商之間權力與紅利的分享的設計。 |
(回目錄) |
左右看:如何改革司法 |
左看:改造司法制度 真正步上軌道的公民社會,它的基礎不僅僅是民主,而是法治。法治,才是民主政治的真正基礎。所謂法治,不僅僅是依法而治、依法行政這種表面論述,而是人人都能認同這法律,願意依照法律規範的約束與指引,來做為是非判斷的根據,也依此來處理社會中各種利益衝突。 在人人認可的法律架構內,不僅社會行為有其根本脈絡依據,而且政權的建立與運作也必須依此而行,否則就難謂有正當性。 以此來看,法律可說是公民社會的最後防線。若司法體制不能依法行事,或尊重、維護法律權威,則包含司法體制的整套政治架構,都遲早會失去群眾的信賴,這就會帶來最後的合法性危機:即群眾不再認為這政權有其內在正當性,而遲早會以各種體制外行動來抗爭。 台灣近日所不斷爆發的司法界的醜聞,從高等法院法官的貪贓枉法、關說情事、到法官違背基本常理的胡亂判案等等,都是一點一滴地打擊民眾對於政權、對這民主體制的基本信賴與認同。要重新建立法律權威,必須在司法制度上從根改造。例如,將目前訴諸於法官個人心證的判案制度改為公民參與的陪審制度。唯有制度面的改造,才能帶來真正司法獨立的運作。許若仁/社會評論者 右看:加速汰舊換新 近日,台灣司法界從各方面暴露其根本性問題。 首先,司法官本身應盡忠職守的基本原則,顯然已禁不起考驗。上個月已有4位高等法院法官與一名檢察官,由於涉及收賄而被收押;本月又搜索一楊姓高等法院法官住家,該法官疑似多年來透過古董買賣收賄洗錢。更離譜的是,這些涉案法官一般道德水準非常低劣,有固定嫖妓、有外遇第三者,甚至一週只上兩天班,判決書均交由助理撰寫。另一位高等法院的蕭姓法官則涉及關說下級法官,讓兒子開車肇事逃逸之罪行,被判無罪。 這些腐敗現象所反映的嚴重問題,乃是積弊已久的結果。過去多年來,雖歷經兩次政黨輪提,但司法一直無法真正的獨立,尤其是代表國家司法權力的檢調體制, 總是受制於政治勢力的牽制。一旦司法是服務於政權,則司法所標榜的是非分明,就蕩然無存了。 繼幾個月前,馬總統以廉潔著稱的黃世銘擔任檢察總長,這次又提出兩位以專業學養與獨立行事、廉潔作風著稱的賴浩敏和蘇永欽,都顯示出馬總統司法改革的決心。 這兩位雖非司法體系中人,然以其法律素養與理想性格,應能帶給台灣司法界新的春天。陳安君/大學教師 |
(回目錄) |
咄咄集:我們需要減法哲學 |
■羅德水 國立編譯館日前舉辦「中小學課程發展之相關基礎性研究2010年研究成果研討會」,有學者在會中發表「台灣國中小學生閱讀能力表現的分析與運用」,建議將閱讀能力納入課綱,以培養學生樂於閱讀的態度,並建立學生良好的自我概念與自信。教育部官員則表示,已打算在課綱審議委員會中提案討論,將培養閱讀素養的能力納入九年一貫課綱當中,將閱讀與課程整合。 實話說,這樣的場景完全不讓人陌生,甚至就是過去十多年來台灣教改過程的一個縮影,檢視過往教改歷史,可以說「加法哲學」正是多數人面對教育議題時不假思索、習以為常的思考模式,就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例,從課綱研議之初,不同學科學者對各學習領域所占時數之角力,到各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針對各年級每週總上課節數的討論,無一不是典型加法哲學的反映。 於是乎,在七大學習領域中,幾乎所有學習領域都自認時數不夠,都認為該領域之時數還有向上增加的空間,甚至都認為本身不受重視;回到學校,多數學校各年級每週上課時數亦多訂在上限,理由說穿了同樣是因為堅信課上越多越好的加法哲學;危害尤甚的,則是同樣打著「為了學生好」的縣市首長,例如,前台北市長馬英九的增加北市國小國語文上課節數,以及台北縣長周錫瑋強制全面實施國小英語加課,就連違反課綱規定也在所不惜。 回到閱讀素養應否納入課綱討論,目前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除了七大學習領域外,尚有「性別平等教育」、「環境教育」、「資訊教育」、「家政教育」、「人權教育」、「生涯發展教育」、「海洋教育」等七項所謂的「重大議題」,這些議題在相關學者或團體強力推荐下,自然也分別有其非納入課綱不可的理由,問題在於,即將納入課綱的「媒體素養教育」,以及前揭學者力倡的「閱讀素養教育」,又有哪一個不重要呢?不斷將課綱無限上綱化,當真有益於孩子的學習品質?當真有助於國教的發展? 經驗告訴我們,持續膨脹的課程綱要,只會導致越來越多的教材與越來越少的教學時數,進而回頭再次衝擊原本就屬有限的領域學習節數,長此以往,就算再次修正課綱,亦無法挽救國教反覆惡性循環的夢靨。 我們以為,適性教育不該只是口號,特別在國民教育階段更應確保其被實踐,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召開在即,何妨停下腳步,以「減法哲學」取代「加法哲學」,好好反省我們要給孩子什麼童年?我們需要什麼國民教育?(教師) |
(回目錄) |
井邊之蛙:解讀中國軍力的態度 |
■徐世輝 美國國防部上週公布《中國軍力報告》後,在本地媒體以「一份報告,各自表述」的解讀的下,所呈現的大致圖像就是「中國軍力在成長」、「對台威脅性升高」。基本上,這樣的解讀是贅言。中國軍力成長是常態,是事實;依照常理,軍費與經濟實力有一定的比例關係,除非中國政府大幅降低軍事支出在總預算所佔的比例,才會讓軍力只維持在原有的水準。 真正該注意的,不是「中國軍力在成長」,而是,要朝什麼方向發展、戰略重心在哪裡。其實,只要從美國國防部的網站,就可以下載整份報告。如果讀者更有耐性,把近5年內的報告逐年看完,就會發現,美國國防部對於中國軍力的評估,並沒有太大改變。整份報告基本上是例行性作業,新意不太多。 值得注意的,倒是我們對於這類訊息的解讀態度,一直都沒有擺脫不對等的框架。 媒體、名嘴,在面對本地政治人物的發言、團體的作為,充滿各種懷疑態度,動輒就是拋出陰謀論、派系權謀等議題;但是,一遇上國外發佈的言論、報告,解讀方式立刻變成全盤接受,即使有任何質疑,也都是集中在字面的微言大義,彷彿美國政治圈完全不存在派系鬥爭、資源競奪,美國人似乎是單純如白紙,心裡所想的就如實呈現在報告中,而沒有任何政治、經濟的動機。 這次的解讀也是如此。包括主流媒體在內的意見,幾乎都把報告中對於中程飛彈、航空母艦、反航空母艦策略的描述全盤接受。 這當然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美國軍方從來都不是小白兔,從歷史經驗來看,誇大對手的意圖、實力來爭取預算,已經是軍方既定的政治運作手段。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冷戰末期,美國軍方各種對於蘇聯軍力的「唬爛」;事後的證據顯示,美方口中的「蘇聯船堅砲利」、讓人眼花撩亂的武器類型,恰恰反映蘇聯軍方在技術、資源的窘境,其實與二戰末期日本、德國的狀況,有很高的相似度。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美國軍方對於感受到的重大威脅,它的回應方式不會採取簡單明瞭、單刀直入,而是迂迴、讓人摸不著頭緒。最明顯的例子是,美國軍方對於交手過的社會主義國家將領,評價、興趣較高的,是北越的武元甲、蘇聯高希可夫等人,而不是韓戰時的中國將領。 不過,本地媒體卻幾乎照搬「軍力報告」的內容,解讀方式有如冷戰時期的「恐共」翻版:中國很可怕,所以我們要提高警覺。我們的言詞,隱藏著焦慮;美國人的報告,用誇大隱藏著不在乎。(企畫人員) |
(回目錄) |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