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09-17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這不是真的!!請協助澄清網路謠言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9-1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9-17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馬政府只打了半場好球

國泰金控與台大財金系合作所公布的經濟成長率,是各主要機構相關預測結果的最新數據,同時10.08%的預測更刷新了各家預設值的新高。首席經濟顧問,也是極具名望的中研院院士管中閔指出,這是台灣近年來首次有機會超越大陸,而ECFA生效後的實質效益則是一大助益。

以前兩季的經濟成長數據,加上ECFA的催化作用,該份預估值確實有合邏輯的樂觀基礎。但對執政者而言,這頂多是打了半場好球而已。

何以言此?箇中緣由即在於把餅做大與把餅分好,並不是同一件事。晚近,「無就業復甦」(jobless recovery)已經成為普遍的治理難題,雖然拚經濟確實把餅做得比以前大,但問題是,絕大多數人並未分潤到經濟成長的果實,故其代價便是貧富差距的擴大,甚至因為社會流動的封閉,進一步惡化成世代的不正義。

如何才能把餅分好?所得分配是第一道關卡,剛通過的基本工資攻防即是一例。但由於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第一道關卡效果有限,因此還必須再訴諸第二道的再分配手段,即社會福利、稅制改革等移轉性收入。

一般人普遍認為,馬政府對於如何分餅的社會正義並不熱中。為了刺激景氣,稅制不斷向富人傾斜,缺乏根本的改革願景;至於完善社會安全網的重要性,馬政府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從未有過明確的綱領;而基本工資今年雖然總算有了微調,但也是聊勝於無的象徵性意義。

批評馬政府不愛台灣的認同政治語言未必允當,但若說馬政府與台灣社會的需要脫節,應該算是一語中的。這樣的盲點不除,必然會讓所有的經濟成長數據變成民生痛苦的來源。例如,官方說景氣變好,民眾卻沒有感受到口袋的錢變多;官方說投資意願增加,民眾竟時時刻刻擔心房價竄高;官方說減稅可以強化競爭力,但民眾卻感受到自己的生存能力一點一滴在弱化中。

眼前經濟成長與民怨愈來愈像孿生兄弟了。不可不察的是,這對孿生兄弟也終究會影響到兩岸關係。舉例來說,對岸經濟讓利與在地民怨就可能成為一個新的組合,讓馬英九對兩岸經貿關係的努力大打折扣,甚至備受質疑。試想,有誰喜歡這種沒分到好處又失去尊嚴的雙重難堪呢?

「對外右一點,對內左一點」,似乎是克服當前執政泥淖的中短期實用主義策略。無論是兩岸或區域經貿,台灣確實需要突圍,爭取更多的機會;但對內,馬政府必須有將財富再分配視為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以「幸福指數」治國,否則台灣的經濟成長終究是不堪一擊的沙堡。

(回目錄)




左右看:花博的政治問題

左看:被漠視的公民 從新生高標案弊端延燒到花博,紛擾未歇,弊案向上發展,但政論節目上仍爆料不停,國際盛會的高大看板,在矛盾的輿論中搖搖欲墜。何以國際盛會的價值與專業團隊在單一弊案的陰影下如此脆弱?縱使民代與政治人物都不亦樂乎的投入舞台,但粗暴的民主劇碼絕非僅僅來自於善變現實的政治戲角,要質問的是,何以高懸其上的專業價值,不論是行政官僚或透過其管理的專業工程單位,無法取信於民?

專業價值的建立是口說無憑的細膩或是專業認證專業的機制?剖開花博民意崩潰的核心,不難發現,這個數十億的國際舞台奠基於一個脫離公民討論的展演,當工程浩大進行,深刻的影響你我生活的同時,僅僅有著一些詞彙圖像豐富但內涵蒼白的看板「宣傳」著國際盛會的價值。專業技術尊重與行政信任都繫於此脆弱的認同,因此弊端稍現,行政官僚首當其衝,工程等技術權威更受牽連。

固然公民社會基礎並不穩固,但若今日大型的公共工程不能揭開專業的神祕面紗,透過公民討論會甚至社區參與的方式建立公共工程決策的基礎認同,甚至以公民及其社群的利益來建構公共工程的目的,那麼蚊子館或大廢墟絕對不是行政怠惰或惡質民代。工程專業早被冷漠束之高閣,公民早就嗤之以鼻,花博辦得再好,充其量是一個浪費錢的煙火秀。

林子暉/公共化協會成員

右看:粗暴的民主 自8月新生高改善工程遭市議員爆料後,台北市政府執政團隊能力與操守備受質疑。綜觀這次花博風暴的始末,在新生高標價弊端延燒到花博的大小採購單價,在相關人員被檢調收押後仍未能減緩在野黨等各界炮火,早已不僅僅是單純的弊案或行政疏失,而是一個難以收拾的政治問題。

誠如花博新生館設計師所言,盛大的花博背後的公共工程的技術與行政程序絕非現下媒體所呈現的政治語言。若輕易的忽略維持整個環境工程的專業門檻與成本,而利用一般民眾的日常認知作為政治批判的基礎,是極其粗暴的,在菜籃族的語言表象下容易漠視呈現一個宏大的國際盛會,從建築結構到盆栽放置角度所仰賴的專業技術。專業技術價值的否定不僅牽連的是整體公共工程規劃窮於應付善變的民意,花博受雇專業人員更噤若寒蟬。

因此在綠營民代窮追不捨、藍營忙於權力核心重整的同時,請重新檢視民主法治的本質。是否就讓弊案進入司法程序,以具體的法條與證據去檢視何謂圖利廠商,花博的執行團隊也應將焦點回到專業成果的呈現,而非面對民意遮遮掩掩。

若不能在面對公共工程的種種紛爭首重維護專業權威性,從司法檢調人員到花博設計師,甚至掌握預算的行政官僚,那花博的紛擾必然重現,難保漂亮下台的高雄世運也難逃噩運。

林泰佐/社會評論家

(回目錄)



蘭谿村聲:種族主義的新面孔

■倪世傑

如果說1980年代西方世界出於對日本、南韓與台灣的經濟成就引發對黃種亞洲人的反感,1990年以及911事件之後,穆斯林馬上成為基督教世界新一波的仇恨對象。

前德國社民黨籍財政部長、央行理事薩拉欽(Thilo Sarrazin)近日出版帶有種族仇視味道的《德國自廢》(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一書,直指穆斯林移民和尤太人一樣拒絕同化,同時譴責德國過於寬鬆的移民政策,讓這一些教育程度低、生育率高、無法融入社會且生產力低的穆斯林移民及其後代繼續留在德國社會,是拖垮德國國力的兇手。

薩拉欽的想法,如果是極右派說說也就罷了,但問題就在於這些話出自社民黨的政治人物口中,當然熟悉德國社民黨歷史的人大可以夸夸德國社民黨謝德曼以來的社會沙文主義歷史,但畢竟從二戰之後,反對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儼然已經是德國主流政治的共識,現在反從社民黨一端「潰堤」,所起的波瀾恐非一朝一夕可解。

「德」不孤。英國民眾同樣存在嚴重的反穆斯林情緒。英國報聯社(Press Association)於2007年便以斗大的標題刊出「91%英國人對穆斯林具有極負面之印象」的字樣。更不消說,美國牧師瓊斯揚言燒毀在白宮前可蘭經的舉動一時甚囂塵上,他自己最後雖然沒燒,但還是有別的牧師燒了。

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反穆斯林浪潮說明了,呼籲多年的「文化多元主義」終究一場空,尊重每個人不同的信仰自由成為一句空話,「同化」的動力依然相當強健。然而問題並非那麼簡單,隱藏在同化後面的是基督教文明的光榮感,而這光榮感,又恰恰與其過去的歷史結合在一起。英國前「新工黨」首相布朗在2005年曾表示,英國人毋須再對過去的大英帝國感到抱歉,因為當前許多人所支持的無不是當年英國歷史中所接櫫的偉大的價值:容忍、自由、公民責任。布朗渾然忘卻過去基督教世界挾其洋槍洋砲各地攻城掠地的歷史,大英帝國改頭換面頓時成為民族光榮的共同記憶。

正如許多德國人所指出的,土耳其人對建立二戰後德國的榮景功不可沒,但如薩拉欽之流認為穆斯林移民吃光德國者亦所在多有。但令人擔憂的是,這一波反穆斯林的風潮,可能已經不再是由極右派所獨享的語彙,這才是令人憂慮的地方。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回目錄)
另眼相看:從形式主義的寫作教學談起

■洪致翔

近年來由於升學考試、商業雜誌以及眾多教育書刊的綜合影響,除了作文補習班數量暴增外,開始在學校內進行寫作教學的教師亦不少見。然而多數教師和補習班在其作文教學上都有項共同的特點:儘管經常強調「寫作首重內容」,但實際教學上卻幾乎只以「寫作技法」作為唯一的教學內容與評價標準。寫作技法的重要性當然不容忽視,但寫作技法並非寫作能力的全部。除此之外,「寫作能力」其實還包含寫作認知與寫作態度。

寫作認知包含兩部分:其一為對寫作主題的認知,也就是作者自身對寫作主題的理解程度。如果作者對主題的理解程度不高、也缺乏相關資訊,那麼不但很難讓讀者覺得言之有物,甚至可能寫出「言之有誤」的作品。其二則是對「寫作這回事」的認知,亦即作者如何看待其寫作目的,以及自己與讀者之間的關係。舉例來說,倘若找來兩位對某主題的認知程度相近、寫作技巧也在伯仲之間的學生,針對該主題寫作,但其中一人認為「這篇文章是為了完成作業要求」、另外一人認為「這是向讀者表達想法的好機會」,則兩人在認知上的不同,便會導致素材挑選與表達等環節的差異,進而影響最終的寫作表現。

至於寫作態度,則是指寫作者對眼前這次寫作的態度是積極還是消極、動力十足抑或意興闌珊。雖然寫作態度對作品的影響和「寫作目的認知」造成的影響相近,但兩者產生影響的方式卻不相同——即使是針對同一個問題、同樣為了「與讀者溝通」而寫作,態度的積極與否仍可能讓不同的作者寫出效果天差地別的文章。

同時,寫作技法、寫作認知與寫作態度三者與寫作能力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前三者相加即等於寫作能力」,而是以一種近似乘法的模式來運作——如同一條環狀生產線上相互影響的三個部門,技法的精進,固然有助於增加寫作自信,從而不再視寫作為艱鉅任務,但若在學習寫作技法之前,未曾具備基本的寫作認知、甚至先入為主地抱持恐懼、逃避等消極態度,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技法學習效果;而即便寫作技法再高,若對主題認知不足、態度消極,其技法表現將大打折扣。相對而言,寫作認知與寫作動力亦可能因過度缺乏表達技法而受侷限。因此,寫作認知與寫作態度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寫作技法。

認知與態度的重要性不亞於技法,卻鮮少被呈現於教學現場。值得深思的是,這樣的現象其實也並非只出現在寫作教學。許多學科的教學,不也是偏重解題技巧、輕忽了建立對該學科的相關認知、學習態度?不也是偏重直接傳遞知識、卻忽略了「知識是如何形成的」這個更重要的過程?

(文教工作者)

(回目錄)



討論區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9-17』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