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12-24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信義、南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徵求行政志工!!!!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12-24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12-24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解年度熱門字

韋氏(Marriam-Webster)線上辭典剛公布年度最熱門的單字查詢,結果「緊縮」(Austerity)榮登榜首。

再往前兩年回顧,時值金融風暴肆虐之際,最熱門的單字查詢則是紓困(Bailout)。

從紓困到緊縮,精確而簡潔地勾勒了過去兩年來的局勢變化,卻也叫人不勝欷噓。

猶記得2008年中,美國房貸問題所引發的金融危機,讓歐、美銀行頓時陷入搖搖欲墜的險境。一家又一家告急的銀行,無一例外地概由政府緊急注資,出面收拾殘局。該年,新就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第一輪救經濟方案,便是拿錢為華爾街輸血。

事後看來,華爾街被穩住了,「救經濟」似乎看到成效;但實際上,一般美國大眾仍然趴在地上,特別是官方失業率統計依舊在10%上下的高檔不退。這意味了,「危機」已經片面地從華爾街轉移到一般人的生活裡,勒緊褲袋(austerity)乃是當前多數人的生活寫照。

實際上,美國人還算是一群溫馴的綿羊,摸摸鼻子、認栽過苦日子的大有人在。故而,「緊縮」這個字眼之所以備受矚目,關鍵地源不在美國,而是歐陸,因為它不只是被動反映生活現狀,而是升級到政治拔河的超級震盪。

今年中,希臘與南歐等歐元區邊陲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為邀請「緊縮」入室遞出了第一張邀請函。緊接著,法國頒佈了延長退休年限、提高給付資格門檻的「改革」,期間歐元龍頭德國依舊死抱著保守性財政路線等作為,在在讓「緊縮」成為盤旋在歐陸上空、揮之不去的幽靈。

福利支出刪減、公部門裁員減薪、退休愈來愈難,對歐洲人而言,等於生活裡的陽光、空氣、水被嚴重剝奪。這不只是生活水平的下降,更是生活方式的驟變。這也是為什麼,「反緊縮」的工會運動、學生抗議風起雲湧,奮力和那些當權政府的「緊縮改革」相搏。

說來諷刺,那些原本在2008年幾乎奄奄一息的金融資本竟然在回過神後,從苦主變債主,並且還間接下起執政的指導棋,逼使陷入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必須緊縮度日,以便於維持債信。

結果,「緊縮」的深意竟是「被紓困者」的恩將仇報。人們雖然看到了資本統治一切,但至今還在付出代價。

(回目錄)




左右看:五都與窮縣

左看:國王新衣

五都大選後,看似光鮮亮麗的權力終究要面對現實的治理基礎,不論民進黨崛起或國民黨贏得三都,都得面對地方財政的排擠效應。五都奢華升格最直接的衝擊已浮現。

先從這次財劃法修正案論起,比例從27%驟升到36%,財政部長堂皇表示地方財政自主的好處。但細究近年台灣地方財政的困境,大餅畫了一個又一個,縱使地方政府得以自主支配更多財源,但不難看出根本性的地方建設侷限與公共支出混亂。

這次中央近千億補助,很大成分在於業務拓展補助,凸顯中央將發展重責丟給地方,地方又丟給民間,造就無數的BOT與民營化,這是完全市場化導向的公共資源建設!新自由主義的陰影下,地方哪來多元發展?任何一個地方的發展都扣連於整體社會的建設,沒有完整的公共教育體制,何來充實的地方文化特色?沒有環境公共化的措施,如何保護危在旦夕的自然景觀、又何來觀光特色?更別說要脫離高污染工業,絕非一、兩個縣政府可獨立完成。因此當政府哄騙直轄市披上升格的新衣時,請好好檢視早已存在的城鄉差距與公共工程資源的濫用,以社會公共化的方式肩負起台灣地方發展的基本責任。
林子暉/公共化協會成員

右看:自立自強

五都選舉落幕,除各地方政府小內閣人事尚未底定外,更引人關注的即是五大直轄市升格後在台灣整體財政造成的衝擊。《財劃法》、《公債法》修法在即,綠營雲林、嘉義、宜蘭、屏東4縣首長日前連袂赴立法院,要求中央的財政分配不應獨厚直轄市。財政部長李述德委婉表示財政劃分修正法中央將釋出近千億,已進相當努力,地方應共同努力而非一味哭窮。

財劃法修正案完成立法後,中央、地方稅收占全國稅收的比重,將由現行的73%比27%,調整為64%比36%,地方自有財源增加10個百分點,可提升地方財政自主。在此規劃下,地方政府除本應提升預算運用效益外,也應積極規劃本身的財稅收入拓展財源,如建設觀光基礎建設、提出招商計畫等,才能以此良性循環改善地方財政。

就以此次四個農業縣而言,其實都有其休閒觀光或生技農業的招商潛力,如宜蘭縣童玩節、雲林與嘉義地方特色農業等,若成功拓展不僅可以自利,對於台灣整體發展潛力都有莫大的助益。4位農業縣首長何必執著於吃醋工商大縣的豐沛稅收或早已金碧輝煌的台北市,既不經意挑起政治對立,又白白浪費地方財政自主的大好機會。
林泰佐/社會評論家

(回目錄)



蘭谿村聲:再論校園霸凌事件

■倪世傑
教育部長吳清基巡視桃園縣八德國中時,將校園霸凌事件形容為「小事情」,即便他3次道歉,但也只承認這是「失言」,但事情只是失言這麼簡單嗎?

針對校園霸凌事件,輿論大致上還是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思維。或是高呼體罰還是必要的;或是直指校園輔導人員編制不足,將矛頭指向教育部;或是認為家長都管不動了,教師豈又管得動學生?

這當中浮現不外兩者:崇尚暴力以及責任外部化。前者是對民主社會崇尚和平本質的反諷,手持教鞭甚至呼籲引警力入校都是「以暴制暴」的思維,恐怕只會提升暴力的形象,而後者則背離了民主社會的問責與參與原則,「千錯萬錯不在朕躬」,缺乏反躬自省的勇氣一味將責任外部化,校園又豈能不亂?尤有更者,這次校園霸凌事件更可以從中思考校園中的各種關係,這些關係釐清之後,改革的方向也就浮現了。

首先,加害情境必須重現。加害情境不外3種身分:霸凌者、被霸凌者以及旁觀者,其中絕大多數或出於害怕或是因為冷漠而成為旁觀者。在近日討論中,我們幾乎看不到針對「旁觀者」的討論,但二次世界大戰,當時一般的德國民眾就是旁觀者,在納粹黨興起時扮演了「從犯」的角色,對納粹的姑息,讓數千萬尤太人、工會運動者、社民黨與左派人士以各種方式慘死,納粹黨這一個霸凌者與旁觀者共構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可怖的人間地獄。透過霸凌情境的重現,教師可以引領學生民主的討論霸凌者、被霸凌者與旁觀者3種角色,甚至可以現場模擬角色扮演,讓學生真實地反思當中呈現的社會關係,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置身事外於霸凌情境。

再者,如同筆者上週提到的,校園民主制度幾乎是付之闕如。成熟的市民社會仰賴的不是強有力的國家機器,而是能夠自主決定社會事務與制度安排,從而締造一個起碼公平且有序的環境。在這裡,任何加強教師或校方行政人員權威/力的作法都有極權主義的嫌疑,我們需要的,是如何強化校園自治制度建設,像是由學生自己創制的校園與班級生活公約,由學生組成的法庭與陪審團制來確保公約的執行等等,讓學生自己成為權利的主體,讓校園成為自主公民養成所,而非任何暴力的競技場。

導師制度同時也是需要改革的一個環節。導師身負孔老夫子揭示之「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是自古以來儒家社會所公認的道德維護者。但部分教師卻普遍將導師的職位貶為「屎缺」,試問缺乏教育與教化熱忱又能如何為人師表?且導師與學生關係至為緊密,絕非輔導室可以取代。從制度來看,欠缺合理的導師環境是不爭的現實,除了提升導師之津貼待遇以外,雙導師制度同樣是可以試行的作法,一方面得以減輕單導師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則更可以關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同時亦可矯正不肖導師專擅或放任的流弊。

國家的未來與命運,操之在下一代的良窳,國家的實力建基在公民德行與社會資本,未來教育改革應期許讓各級學校成為自主公民的搖籃,而非以暴制暴的民主墳場。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回目錄)
另眼相看:校園霸凌真棘手(上)

■洪致翔
接踵而至的校園集體霸凌事件,使得校園維安機制被迫正式啟動,所有學校無不利用各種集會場合來加強宣導,並增擴通報機制,希望藉此能讓檯面上的校園霸凌事件有效減少。然則,何謂霸凌?說穿不過就是有人為了遂行自己的慾望、不顧別人感受而施暴於人,造成他人身心方面的傷害。就有教師義正辭嚴表示:「許多學生也許沒有遭到實質傷害,但可能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心靈恐懼』,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又說:「難道沒有傷害,就不恐怖嗎?」

無人能否認現在的教師真的很不好當,因為教師們平時除了處理各種繁雜的學生事務,與校方、家長們的角力更是耗盡心力,辛苦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就在人人大嘆這是個「教師難為」的時代,鮮少人注意到這也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此類俗濫之語黯然退位的時代。如同一個賣命推銷卻連半個商品都賣不出去的業務員,老闆並不會因此而同情他,同理可證,如果一個教師成天只會耗費大量心力在學生身上,卻收不到任何成效甚至反效果時,這肯定值得反省。

但當教師們在省思此現象時,歸結的論點往往在「這是學生的原生家庭出了問題,我們真的也很無奈」便戛然而止,這是令人遺憾的回答。學生的原生家庭可能有問題,他們的父母親人從來不肯好好教育他們去尊重別人,或者父母本身就不是好的學習榜樣,但學校教育就是責無旁貸要儘可能補足這個缺陷,因此教師們更該以自身作為榜樣,進一步教育學生「尊重」為何物,這才是根治霸凌現象的根本之道。

但是「尊重」二字,真是說易行難。筆者自己也是教育工作者,平日對學生大小聲、頤指氣使慣了,現在審視自己,對於何以「不重師道」的學生越來越多反倒能夠理解了。我們以教師身分濫用威權,就像學生的原生家庭一樣,帶給他們做了許多不好的示範,在雙面強力夾攻之下,也莫怪乎學生難以掙脫威權關係,也難以邁向相互尊重的康莊之道。
(下週續,教育工作者)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12-24』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