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2-18─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2-18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2-18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阿拉伯青年之春 |
繼突尼西亞、埃及的獨裁巨人倒下後,阿拉伯世界革命的浪潮將繼續指向何方? 總有歷史的類比會讓人試圖去理解眼前發生的一切。第一個聯想是1989年。1989年的「蘇東波」,在人民爭取自由的浪潮下,蘇聯與東歐附庸國戲劇性地崩潰瓦解,冷戰就此落幕。 但1989的類比並不吻合當前阿拉伯世界的情勢。主要原因在於,當年的蘇東共產集團是歐美西方陣營的對立面,後者不但樂見對手的消失,同時也希望能盡快藉此變革,將被撬開的「鐵幕」,收編至西方陣營所設定的政治民主與市場經濟體制。 但阿拉伯世界的革命情勢卻非如此。前突尼西亞獨裁者班阿里,在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眼中,是阿拉伯世界的「經改模範生」;而剛下台的穆巴拉克,在阿拉伯世界眼中則是標準的「阿奸」,是美國與以色列用來經營地緣利益的「埃及牌」。這也是為什麼,這次西方民主陣營遇到突、埃兩國群眾抗議時,多半先採取靜觀其變、繼而猶豫不決,直到事不可違,才跟進表態施壓的緣故。 相對於1989的類比,左翼學者普拉薩(Vijay Prashad)則認為,現正上演的是阿拉伯世界的1968。1968年是西方年輕人首次以集體力量對抗體制、與體制決裂的歷史理程碑,與這次阿拉伯世界的革命浪潮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高齡化席捲全球的趨勢下,阿拉伯世界是充滿青年朝氣的獨特區域,30歲以下的年輕人構成主要人口的骨幹,而且和開發中國家相比,阿拉伯世界也有較普及的教育識字率。 但由於政治不修、經濟被少數家族掠奪,其結果是愈來愈多受過教育的年輕人苦無出路,在社會裡不斷沈淪。用台灣的話來講,就是「畢業即失業」。 這也是為什麼,突尼西亞的第一把火,是由失業的大學畢業生在路邊賣水果而遭警察取締,之後自焚而引爆;同時,從突尼西亞到埃及的聚集群眾,全是年輕面孔的原因。 但話說回來,這群年輕的抗議主體也不盡然是阿拉伯世界的獨特現象。更早之前,歐陸與英國便因為學費調漲、福利支出削減、經濟前景黯淡等問題而出現接力式抗議。 這會是一個「泛世代」激進運動的徵兆嗎?如果是,那麼運動主題將是傳統的經濟正義,而不是後現代之類的另類文化。 |
(回目錄) |
左右看:中東民主希望 |
左看:向前行,民主新風景
在短短不到兩個月之內,從北非突尼西亞開始,到巴林、埃及等中東地區諸國中的全民民主抗爭風潮,雖然事起突然,卻絕非是短期現象,而反映了一個舊社會價值的統治體制在面臨今日新的社會條件、新的全球外部有利條件的衝擊下,搖搖欲墜、勢將翻轉的革命局面! 從兩方面來看,這次中東地區大多數國家中民主抗爭,即使不能一次到位地建立真正的民主體制,但這股民主力量在此階段所能達到的高峰,將會根本性地衝擊、洗刷這舊社會的統治力量。這些經過一定程度的民主洗禮後的社會,從今而後,一切將會不同了。 首先,這些發生民主風潮的社會,幾乎都是年輕人佔人口比例的大多數(超過6成人口是30 歲以下),他們熱切地渴望新生活,而且早已知道一個較合理的社會應是如何。這種年輕人的渴望與資訊,就根本不是舊社會統治者所能阻擋的。 其次,年輕人之所以會有新的想法與行動取向,關鍵在於全球化的科技,讓他們可以以非常方便、低廉方式來了解外界、知道自己社會的可恥落後與封閉。在這兩方面條件的互為激盪下,民主力量將難以鎮壓。 我們對中東民主的發展,沒有理由不樂觀。 從今年年初開始,由北非突尼西亞、利比亞到中東巴林、埃及、伊朗等國家,陸續開始廣大民眾熱情參與的民主運動,顯然已是從上世紀以來的第三波民主運動。 然而,許多媒體觀察者擔心,這是否只會是一時火花而已,很容易就會被該地區根深蒂固的獨裁者、軍人集團無情鎮壓。民主的呼喚,即使它是自發民眾的直接需求,但卻不見得在每一個社會都能成功。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社會的傳統文化、體制長期缺乏較開放空間,或對基本人權的普遍尊重,則民眾一時的政治激情,很容易就會在內部缺乏處理衝突的民主機制之紛爭中消耗寶貴自主力量;若外部的掌權者能掌控有利條件,如軍隊支持或經濟環境誘因,則在兩方夾擊下,民主運動的發展,就很容易被阻礙而消逝。 這悲觀的看法,絕非是憑空想像而是有歷史佐證。在全球第二波民主運動中,最鮮明的失敗例子,就是1989年功敗垂成的中國大陸天安門事件。從過去至今,中國傳統文化中,其實一向缺乏尊重人權更無真正政黨政治的長久經驗,所以在中共政權經濟利益一起飛,天安門運動的民主力量當然頓時瓦解。 以此來看,這次中東地區民主前景,也不容樂觀。 |
(回目錄) |
蘭谿村聲:從解放廣場看世界 |
■倪世傑 2008年底開始的經濟危機,其政治效應開始展現。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的起源既是經濟的──經濟危機下的青年失業,又是政治的──民眾的怒氣直指政治輪替幾乎消失的威權政府。光是15到17日,不僅是不知未來方向何在的埃及,從北非的利比亞到中亞的伊朗,民眾街頭示威迭起,在第三波民主化中缺席的伊斯蘭世界,民主化力量蓄勢待發。 華盛頓方面對待1989與2011民主化風潮的態度明顯不同。2011年的危機同時出現在美國與西歐,而不僅僅是在發展中國家,隨著全球化:1.危機感染的範圍也擴張了;2.奪取能源的競爭態勢更為嚴峻;3.全球氣候變異造成的糧食短缺危機。 對美國而言,中東區域是其重要的能源供應地,一旦此地翻天覆地,直接危及美國的能源依賴。但另一方面,美國仍有其地緣政治的利益。在蘇丹問題上,華盛頓支持南蘇丹(基督教)獨立,穆巴拉克支持的是南、北蘇丹(穆斯林)共組邦聯,而以穆巴拉克派的意見佔上風的時候,解放廣場的示威也就開始了,華盛頓方面已於日前宣布承認南蘇丹公投獨立的投票,同時預定在7月承認南蘇丹國,此時穆巴拉克則已經出亡紅海度假勝地夏姆錫克。美國的最高利益是什麼?不外是維持現狀與民主化後扶植親美政權相互為用的兩面手法,30年的美國盟友穆巴拉克的倒台就是最好的例證。 另一方面,從1989年的兩極體系到2011年G2國際格局的轉變,華盛頓更需要北京點頭進行各項議題的合作。就在此時,傳出美國之音與英國BBC要終止已進行70年的華語廣播並不令人意外,關閉西方意識型態的宣傳窗口,以換取北京作為當前世界秩序中的穩定力量,同時反映的是華盛頓此時更需要穩定的中國政局,在此時挑釁北京不僅得不到任何好處,更會承受來自華盛頓的壓力,這也是馬英九獲得G2信任,而陳水扁被指為「麻煩製造者」的原因。 |
(回目錄) |
扣問求音集:從「學生和學校的關係」談起(下) |
■洪致翔 相較之下,聯合報一月29日《黑白集》專欄對這道考題的批評則顯得更有失恰當:「學測考時事題及課外題,原始構想是希望學生不要讀死書,而要關懷課外世界……中學考題中的時事題與課外題,點到即可……在考題引導教學的鐵律下,萬一把全部的『課外』變成了『課內』,這就不是要測出考生的程度,而是要考生的命。」言下之意,彷彿「課外」和「課內」是兩個完全斷裂互不相接的領域,學習的目的則是為了通過考試而非應用實踐;而「接觸課外世界」也只不過是為了給課內知識提供潤滑與點綴,更不要說「考試」所代表的意義早已從「幫助學習者瞭解其學習成果與盲點」被偷偷替換為「一場公平的競爭」,為了競爭的公平性,考試與教學的內容皆須以某種特定範圍為限。至於「把教師、課本和考試壓力抽走之後,學生腦中到底還能剩下什麼」則是完全不被考慮的問題。 質言之,「課外考題不可太誇張」之類的批評,凸顯出來的真正誇張之處並不在於考題,而在於批評者本身對教育目的的扭曲認知。 「學校與學生的關係」這道題目當然不是百分之百無懈可擊,但與其說題目本身的題旨立意、鑑別度等環節有問題,倒不如說這道題目出現在學生面前的方式——考場作文——折損了它的正面意義。試想:在考場裡頭寫「學校和學生的關係」,即便寫得論證嚴謹、獨具創見、情理兼具,然而這份作品的讀者卻又會是誰?被讀完之後又能有多大的機會對讀者產生啟發與影響?恐怕只能在不久的未來化為成績單上的某個數字的、變成許多考生口中「哎!好不容易考完了,別再拿這個煩我行不行?」的指代對象。 「學校和學生的關係」真正令人感到遺憾之處,在於它終究只是個「別出心裁的考題」,而不是大家平常就掛在心上思考、討論的話題。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