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1-02-25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節慶活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2-25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2-25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除了加薪,還要加人

知名手機廠商宏達電,發生年輕工程師疑因過勞猝死案例,再度讓官方難堪、同業員工唏噓不已。

這名去世的工程師,年僅30。公司目前還非常審慎地以「遺憾」作為回應。但勞委會的勞檢記錄已經證實,這名去世的工程師,光是2月份就有多天每日工作超過12小時的違法情形。

官方能不難堪嗎?電子科技業的超時加班,你知我知,就是官方慢半拍,非得等到有員工「死諫」,才會大動作勞檢、「證實」、罰款。對當事人及其家屬而言,這樣的政策反應根本於事無補。

當然,這也是政府權威的徹底掃地。台灣的勞工意識雖然不高,但還有一點世故的智慧,例如沒有多少人認為勞委會是有牙的老虎,面對資方的強硬,多半選擇「吞下去」。

比起勞委會義正辭嚴地宣示,為了國家尊嚴,不惜全面凍結菲勞的大義凜然,台灣的勞工不禁納悶,為了勞工的生命與健康,勞委會可否願意也用同樣的力道終結「責任制」?

責任制,說穿了就是一個人被資方當成兩個人、甚至3個人來用。當政府為了讓人民有感,從年初不斷放出「企業加薪」的消息時,別忘了,光是加薪遠遠不足。因為,責任制的存在,更暴露了企業「加人」同樣重要。如果該加的人手不加,至多是加薪彌補,那麼套句網路流傳的自我解嘲,多出來的錢只是拿去買養肝丸罷了。

這真是時光倒流的諷刺!歷史上的勞工運動,早在1810年就有「每日工作8小時」的縮短工時訴求。沒想到,當上個世紀初8小時制陸陸續續納入各國的勞動法令之後,現在竟又倒退回「為錢賭性命」的原始叢林狀態。我們與兩百年前的勞工處境儼然大同小異。

責任制是一個結構性問題,除了加薪還要加人,是最基本可做的回應。但怪的是,台灣盡是充滿似是而非的煙幕。例如坊間電視節目,教上班族要懂得「時間管理」;若有腰酸背痛,又該如何運動養生……這些煙幕無一不是迴避問題,甚至還流於譴責受害者:「你若又忙又累,那是不懂得時間管理!」「自己要為自己的健康負起照顧責任!」薪水族責任何其多!結果,熱賣的是保健食品、健康器材,但爆肝過勞、「以死報資」的員工還是沒少。

責任制套牢了員工,每個人都背負了數不清的責任與死神、財神打交道。但試問,官方、資方的「責任」又在哪裡?

(回目錄)




左右看:中國的茉莉花

左看:騎虎難下

接連突尼西亞、埃及到瀕臨內戰的利比亞,以民主化為核心訴求的革命浪潮席捲中東與北非,遠在東亞的中國也稍稍受到波及,有網民在網路上號召民眾於13個大城市集結要求社會公義與政治改革。雖雷聲大雨點小,在中國官方有計畫的壓制下,中國茉莉花革命20日在引起小規模的騷動後,因相關維權人士被拘留或軟禁而快速平息。台灣各界無不關注,正面評論皆表示中國應盡速開始民主化進程,反之則大肆批評中國專制政權對於群眾力量的膽戰心驚。

但集中在民主化與政治改革可進而實現社會公義的論點實為懵懂,無法體會中國政府騎虎難下之苦。在中國經濟不斷飛越,力保8%經濟成長率的關鍵時刻,為能創造更快速的資本流動與更快速的集中,貧富差距的急速拉大正如中國的宿命一般,也因此在0.4%的人掌握70%財富的極度不均社會結構下,民主化對於政權是多麼可怕的夢靨。

在如此嚴格的政治監控下,中國在各大城市都屢屢出現民怨爆發的騷亂,更遑論在如此貧富差距下開放言論自由。更重要的是當全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命脈都懸在中國提供更多的廉價勞力,提供更多無限制的開發。中國政府能不卯足全力維繫「不民主」的政權?
林子暉/公共化協會成員

右看:盡速邁入民主

自突尼西亞爆發茉莉花革命後,中東與北非各國相繼發生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埃及與利比亞等長期執政的獨裁政權相繼垮台或動盪。近在咫尺的中國也傳出有民眾透過臉書與博訊網等網路平台,號召民眾20日於北京、上海、哈爾濱與西安等13個中國大城市集會。其訴求為爭取食物、工作與住房等權益,並要求政府啟動政治與司法改革,開放新聞自由。

雖在中共中央有計畫的控制下,僅有小規模的群眾集結,在少數維權人士與群眾代表遭拘留或軟禁後,暫時平息。但中共中央對此波革命浪潮是否引發中國內部任何群眾運動,甚為戒備,從網路搜尋的管制及相關行政官員之發言可見一斑。相較於埃及與利比亞等獨裁政權,中共相對充分的冷處理,以避免激起更大的民怨,但仍無法否認中國也急需面對自身司法改革與民主化等重大議題刻不如緩。

在現今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想要透過資訊的管控來鞏固政權的合理性愈加的困難。以埃及為例,縱使在穆巴拉克全面掌握媒體,網路極度不便下,仍透過手機與臉書充分的達成群眾動員。由此觀之,與其妄想透過軍警等壓制民運,有計畫的民主化進程與徹底的改革政府體制,方為延續政權的根本之道。
林泰佐/社會評論家

(回目錄)



蘭谿村聲:病態國家

■倪世傑
過去30年來,台灣一直糾纏在「台灣結vs.中國結」當中,在反攻大陸、反共堡壘的神聖旗幟下,我們有了40年不堪聞問的戒嚴體制;同樣地,在正名制憲、正常國家的大纛下,我們有了第一位公開秀出「中共高層給我的紙條」,卻因貪污案送進大牢的前總統。從「台灣先生」李登輝到陳水扁,廢棄兩會協商機制不用,大量讓密使傳遞對國人不透明的消息。國家安全因素嗎?別說笑了。

更可笑的還在今朝。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兩岸論述觀,說穿了不過是兩面討好的步數。面對深綠,強調「不同」;面對兩岸經貿發展,強調「求同」。這又是哪門子的責任政治?再看看前陸委會副主委童振源23日於中時的投書,如果扣掉「民進黨應該」、「馬總統採取扈從中國的政策」等字眼,還以為是國民黨大員的政策宣示。如果兩岸政策兩黨已經趨同,未來大選誰再提出仇視言論,就是說謊與煽惑。但誰在乎?

在不在乎,涉及社會價值觀。台灣近些年來有些數據不斷成長,其一是所得差距擴大,經常性薪資每月不及2萬者已高達2百萬人,但豪宅仍不斷興築。青少年犯罪率亦不斷上升,尤其是再犯的比例大幅上升,手段日益兇殘。後工業社會家庭與生產結構的改變,製造了社會新貧與更多的犯罪。

馬英九近來甚至連政治事務處理都左支右絀。吳淑珍竟然就以「監所拒收」為名回家休養去了,隸屬於行政權的總統固然不能干預司法,但身為國家領導人並未展現堅決掃貪、清除權貴犯罪的決心,著實不符合民眾期待,畢竟政治清算的目的並非清算本身,而是整飭當前吏治重要的一環,不過,從羅賢哲少將共諜案看來,即便在2009年4月馬英九即下令徹查過去的軍中買賣官案,但同樣展現不出調查成果,沒成果就是直接傷害國政。如以私人企業的績效標準,早該有人捲鋪蓋走路了。

展現馬總統治理困境的當推怒斥菲律賓特使一案。按一般常理,馬家小孩如詐騙了一堆小朋友,馬家應感到羞愧並向受害家庭公開道歉,豈有叫囂之理。但在國族主義的激盪下走了調,詐遍東亞的台灣罪犯讓台灣蒙羞,但民眾不在乎台灣賊趴趴走敗壞國家名譽,反倒因「送錯國」觸犯政治忌諱而暴怒,連總統亦不能免。

說一萬次台灣是「不正常國家」並不能遮掩台灣是「病態國家」的現實,但因為追求「正常國家」所帶來社會價值觀的混亂與上位者和稀泥的態度,正侵蝕這個國家的根基。也無怪乎愛因斯坦會喟嘆:國族主義是一種幼稚病,是人類的麻瘋病。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回目錄)
另眼相看:退學處分豈止是打壓結社

■洪致翔
桃園縣萬能科技大學學生邱智彥申請成立異議性社團未果,針對申請流程之繁瑣反覆提出抗議、展開靜坐的同時,卻遭校方以辱罵師長、曠課時數過多等理由退學。當事人將此事視為對結社與言論自由的打壓;然而若更進一步從「社團」的積極意義來看,「邱智彥事件」所映照出的問題並不僅止於此,也不會只造成邱生或該校學生的權益受損。

「社團」之所以重要,並非來自於它能營造什麼輕鬆歡樂的氛圍、或者讓學生填補脫離中學校園後驟然出現的喘息空間,而是在於社團本身就和任何一門學科一樣,是學習知識、培養技能的重要途徑。同時,辦理教育的目的,並非因為這個社會需要透過課堂讓人「知道」些什麼,而是讓人「做到」些什麼。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便是在普遍被認為最鬆散、最「言不及義」的聯誼性社團,參與社團、投入社團事務運作、乃至於成立並經營社團,皆是「從做中學」、「學以致用」的實踐;對社團的參與,正能協助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逐步轉化為「世界需要的」。

再者,社團活動對參與者和幹部而言,皆有助於其探索志向、觸發興趣。台灣體制內教育並不積極鼓勵學生將心力投注於自我探索。從教材內容到授課方式,皆只要求學生把學習研究的矛頭指向升學考試所圈定的範圍、甚至有助換取更高經濟收入的項目。不僅使學生們的心智、生命經驗失去多元發展的空間,更讓學生們長期處於渾渾噩噩、缺乏目標與生命熱忱的狀態。當下許多青年「完成學業或踏入職場後,才驚覺志不在此,過去為了文憑而投入的時間心力幾如虛耗」的生涯窘境,正是個人與社會整體為漠視「探索志趣」而付出的代價之一。

另一方面,透過社團,參與者將無可避免地頻繁接觸到與自己志趣不同、或者志向相仿但思維與行事風格迥異的同儕友人。「如何透過各種形式的互動尋求共識、甚至化解歧見以維持社團運作」不僅是難以透過一般課堂接觸到的情境,亦是每位參與社團運作者勢必面臨並克服的重大課題。同時,「存異求同促合作」對一個成熟、穩健的公民社會而言,更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基礎。

綜言之,將學生培育為成熟公民本就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何況大學生即便不是「法定公民」,起碼也已離此不遠。對待這些公民或準公民,若以社團名稱、成員人數與系所等枝微末節為由,干預學生社團的成立與運作,不啻是阻斷學生原應擁有的重要學習管道、再次壓縮台灣發展為成熟公民社會的可能性。
(文教工作者)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2-25』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