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4-01─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4-01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4-01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兒童的不可承受之重 |
兒童節將至,但少子化已經讓這個節日的主人愈來愈少;雪上加霜的是,兒虐問題益發嚴重,也讓兒童安全福利拉起了警報。 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台一年受虐兒在2004年時為7,837人,到了去年則成長到1萬8,454人。無論怎麼看,這個趨勢都在惡化中。 經濟處境的弱勢,必然損及家庭物質基礎的穩定性。而家庭的物質基礎愈是飄盪,家庭內的人際關係也因之脆弱。既然對外受挫,同時無力解決,那麼人們便很容易將壓力往內宣洩,讓家庭淪為強欺弱的赤裸叢林。 更何況,社會支持體系在台灣向來缺乏,「社區」嚴格講只是一個空泛的概念,並非具體的生活現實,因此求助無門並不叫人意外。再加上台灣勞工也無制度性的問題解決管道與機制,因此所有的委屈只能往肚裡吞。說來說去,所有的問題、困頓只能往肚裡吞,一旦吞不下去,最後便只能往家裡傾倒,「尋求一快」。 很多人都會把施暴者當作人性泯滅的惡徒,但實際上沒有人生下來就是撒旦。與其譴責施暴者人性喪失殆盡,倒不如說,這個畸形的體制,把作為一個人最起碼的尊嚴都徹底剝奪了。既然身為人不再是一種德行上的驕傲,活著只是一種看不到救贖的苦,那麼出現了「不願當人」的舉止,似乎也就不足為奇。 真正的惡,其實是愈來愈瀰漫的「彈性化」。工作彈性化必然帶來生活的彈性化,兩者關係密切。諷刺的是,工作的「彈性化」可以在修辭上遮羞,複製人的一生從此遊走於工作、休息、再就業的浪漫旅程。但問題是,你我的生活根本不可能承受彈性化之重。試問,父母的義務,可以「彈性化」嗎?可以今天養、明天放生?可以喜歡就養,不高興就當沙包出氣?毫不誇張地講,資本主義應該頒獎給施虐家長才對,因為這些人在職場上正是被彈性化的標靶對象,而他們也同樣履行著彈性化的邏輯對待自己的家人。既然職場的彈性化可以罔顧仁義且被默許,為何家庭的彈性化就該被鳴鼓擊之?這難道不是這個社會最嚴重的精神分裂? 如果我們真的關心兒虐,那麼就應該抗拒悲劇發生的體制邏輯。切記,如果我們認可工作彈性化讓資方對勞方立可拋,那麼當勞方脫下工作服時,也必然會有樣學樣,輕易地對他的生養照護義務立可拋。「勞虐」與「兒虐」之間的距離並不如我們想像中地遠。 |
(回目錄) |
左右看:霸凌的治與不治 |
左看:結構暗傷
部長的發言早在意料之中,自去年八德國中校園霸凌事件起,高層再三重申加強輔導與教師懲戒來解決日益嚴重的校園暴力,甚至開出檢警的法律制裁解藥。背後升學主義的粗劣與學校輔導資源嚴重不足,都被忽略。 教育體制對於校園暴力長年採取懲戒措施,教官與教師的懲戒權到檢警介入都是如此脈絡,近年雖開始重視輔導,但師資與資源嚴重不足,私校與小校都僅能依賴民間社福機構協助,如早期的張老師與世界展望會等。固然對話與輔導方為真正的治本之道,但若再進一步看,要面對的是教育商品化下長期被排擠的社會群體,若對話只有把外在所謂對的價值刻印在學生腦海,忽略這些社會群體長期面對的結構困境,未必貧困、但卻充滿邊緣的社會化過程,如偏鄉的犯罪組織人脈或邊緣學校的集體秩序。社會結構的惡性循環,讓對於對話過程盲目的學生接受邊緣化的殘酷事實,如不能以整體社會公共化建構教育機制,教育不過是另一個「仁慈的篩子」。 一支「新竹市國高中生聯手痛毆一名國中女生」網路影片,再度警醒台灣社會校園暴力問題。片中數位高中女生疑似因感情糾紛,集體圍毆一名國三女生。從呼巴掌、踹頭到飛踢,肢體暴力的程度及過程中的態度引起公憤,展開「人肉搜索」,將幾位施暴者的身分揭露。後續也因有人假冒成員回嗆背後有幫派撐腰,愈加引起公眾注目。 針對日趨嚴重的校園暴力,教育部長表示未來涉及霸凌的學生交由警方處理。另對本起霸凌事件幾位女學生涉嫌吸毒與賣淫,反映校園暴力背後所指涉的不僅是少數案例的一時興起,而是學校教育長期疏漏於對學子行為問題的因應。 誠如教育部長所言,確實有檢警介入的必要性,以嚇阻學子訴諸集體暴力。但偏重嚇阻來抑制校園暴力這點,其實已為其對策的盲點與暗傷,包括恢復教師懲戒權及教官機制,其所強調的懲戒往往忽略學生背後所積累的負面情緒與認知。誠如台北市教育會理事長夏惠汶所言,應著重與孩子「合作式對話」,透過教育與社會輔導工作,在過程中進行心靈治療與學習尊重與理性思考。而這都有賴教育當局,跳脫嚇阻思維,更進一步在升學主義下,提供學子真正心靈的充實與解放。 |
(回目錄) |
蘭谿村聲:「左派」張忠謀 |
■倪世傑 從張董近年來的發言,不難窺探出他對社會與經濟的想像:政府要保障的是開放的自由經濟體制,企業首重生產與創新精神,靠政府減稅不僅有害於企業進步,更有害於社會公正,而社會公正的想像在於存在強大的中產階級。這樣的想法出自於在美國就學、任職30餘年的張董毫不奇怪,因為這想法正式美國立國的基石──強大中產階級且財富平均的大社會、權力制衡受限的小政府,以及充滿競爭活力的大市場。至於金融創新,則是造成企業不思本業長進而尋求操作金融槓桿獲利的根源,3個月公佈一次的季報屢屢讓短期行為大行其道。 褪去董事長身分的張董只是一介平凡的美國人。他在二戰後經歷的美國夢,如今不僅在美國壟斷化的經濟下消失殆盡,就連後半輩子安身立命的台灣步入了不良美國化的後塵,甚至在大社會的缺位與國家傳統過大下跌宕更深。換言之,如果,社運團體只是重複張忠謀的話語,不過是臨摹一副逝去的美國風情畫,放在當前的社會脈絡下,固然有其進步性,但更多是充滿了不知為何故的另類懷舊風情,或是在各議題領域各擅勝場重蹈美式利益團體政治模式,簡錫堦所謂「監督兩黨,或是使保持正面遊說態度其有助弱勢者法案的通過」,終究還是落入了鞏固兩黨政治壟斷的窠臼。 如同你我所知,張忠謀是一個資本家,他充其量是充滿懷舊風情的美國自由派。但至少,張忠謀心中有把尺,有其經社理想秩序的想像,而這也是當前台灣各項運動節節敗退,遑論形成領導權計畫(hegemonic project)與社會力量的終極原因。 |
(回目錄) |
另眼相看:該反轉的不是上下課時間 |
■洪致翔 這樣的活動若只是「得彈性辦理」,或許沒有太多學校或教師會願意「為了一節課的活動打破一整天的秩序」。然而「上下課時間反轉」這項構想值得再商榷的問題,並不只是執行方面,更包括這項構想背後的基礎思維。 之所以將「上下課反轉」視為能讓學童感到驚喜的創意大禮,多少意味著新北市教育局也已體認到,現行的「上課」,無論課程內容到授課方式,都不能真正吸引學生或引發學習動力,甚至還可能直接打壞學生對「學習」的胃口。既是如此,作為「企圖為學生謀福」的教育局,何不直接檢視現行課程內容與講授方式的侷限,並鼓勵教師嘗試改造?若非鄉愿或只求單日媒體效果,難道還認為在形式上實施一次性的「上下課反轉」,真能對教學現場的師生雙方產生正面效果? 同時,不帶書包上學、可攜帶玩具到校的構想,也透露出對兒童「偏好逸樂、排斥學習」的刻板認知。「小孩只愛玩,不愛唸書」這句話,從現象上看來或許常是如此,家長教師也經常將此歸因於「學習的過程充滿壓力、遊戲則反之;而人類正是一種總想逃避承受壓力的動物」。然而,若對這些「愛玩不愛學」的兒童進一步觀察與追問,則可發現「壓力感」其實並非兒童決定或傾向從事某些行為的關鍵原因——許多廣受喜愛的「遊戲」不都是以「玩家必須遵守規則並承受某種壓力」為前提而進行的?反之,若將兒童置於某種完全沒有任何壓力感的情境,那麼帶來的無聊感只怕會更快讓兒童感到難以忍受。 然而,同樣是壓力(或目標),為何學生會對「課程」與「遊戲」產生如此明顯的偏好差異?原因在於,前者的壓力,大多是在「不認同、或甚至不知意義目的為何」的情況下,由家長、教師、考試評鑑等不容抗拒的外力所強行賦予;而後者在賦予壓力的同時,卻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主空間——了解遊戲規則後自行決定是否參與、中途隨時可以停止參與、甚至可和其他參與者共同商議如何調整或創造新的規則。因此,學生對遊戲的偏愛,同樣告訴我們:自主權、意義感與改變的可能性,比威脅利誘或其他外力強加的「壓力」,更能引發一個人的積極態度。 真正該反轉的不是上下課時間,而是從課程內容與講授方式的整套慣性模式,以及「兒童只偏好逸樂、排斥學習」的刻板認知。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