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1-04-04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城市議題工作坊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4-04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4-04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兩岸不可一廂情願

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上(3)月率華府智庫拜訪民進黨智庫董事長蔡英文,3天後(31日),中國發佈了《2010年中國國防白皮書》,兩者不約而同的談及兩岸軍事及和平問題。無論蔡英文是否將代表民進黨參選2012年的總統選舉,或者民進黨是否會如薛瑞福所言「翻盤」,蔡英文在兩岸議題上的態度,仍值得關注。

《國防白皮書》重申2008年胡錦濤發表的「胡六點」,將「517聲明」中「軍事互信機制」改成「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除了用詞上的改變,「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放在第二章「國防政策」裡,刻意與「建立軍事互信」一章中其他國家有所區隔,直言「兩岸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增進政治互信」,並且將台獨與藏獨、東突獨立勢力視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和威脅」。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是延續《反分裂國家法》的產物,台灣對於中共如此高調的「反台獨」言行,向來接受度不高,這可從2005年陳水扁利用回應《反分裂國家法》而發動「326遊行」,藉以扳回民進黨在國會選舉失利的頹勢。可見,台灣人民對中共類似做法的反感,乃超越民進黨支持者的範疇,而且這也不是提出「兩國論」或「和而求同」的蔡英文所能接受的底線。

然而,台灣確實需要與中國建立「軍事互信」,這也是民進黨欲重返執政所必須面對的重要挑戰。蔡英文在回應阿米塔吉有關兩岸和軍售的問題時,除了重申她「以國際框架談兩岸」的主張外,也表示「支持台灣國防力量的提升,以因應國家所面臨的軍事威脅」,並且「希望美國能就台灣所提出之軍售項目正面回應」。

不過,《國防白皮書》開宗明義的指出當下乃「多極化」的世界,並譴責「美國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繼續向台灣出售武器,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可見蔡英文如此親美的主張,同樣不可能被中共當局接受,況且軍備競賽(即便宣稱是所謂「防禦性」武器)從來不是和平的選項,「軍事互信」正是要降低判斷錯誤而造成的傷害,以軍購提升國防力量,絕對不利於軍事互信的建立。

有關兩岸的任何主張,都不可過於一廂情願,主觀的陳述對自己有利的立場和主張,卻忽略對方可能接受的底線,尤其納入美國的角色後,缺乏可操作性的主觀願望,更可能造成傷害。這應成為未來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

(回目錄)




左右看:兒童感受不到家庭溫暖

左看:小家庭 反社會的體制

今天本是兒童節,十多年前橫遭官方改為婦幼節,明示照顧兒童之責在婦女,不啻是開時代之倒車。然而加上父親分擔,於今恐怕也不濟事了,如兒童聯盟提前一周所公佈的調查,居然高達38%兒童感受不到家庭溫暖,揭開了一項涼颼颼、但鐵錚錚的事實:當下的小家庭制度已經破漏不堪。

一夫一妻共組家庭,繁衍生息,這是五四運動扳倒傳統中國的洋利器,但是觀照進口地的西方世界,這種取代傳統大家庭的核心家庭早呈昨日黃花,只是苦未探索出契合世情的新方案,也就是說,小家庭該汰未汰形同爛局。

道理很淺顯,不管男女如何自由戀愛、自主結婚,所組成的小家庭乃立足於市場經濟,夫妻雙職工,朝九晚五各分一路,經驗分岔,如何感情不分岔?就算感情交融不變,下班疲憊,所有家務勞動都一一外購,又如何照顧兒女!台灣上班超長,又有變形工時,只是更使問題惡化。兒童禁閉在此孤立的小世界,形容為垃圾、地獄、核爆廠等云。信然!宜乎有學者直斥小家庭為反社會體制。
趙萬來/大學教授

右看:救兒童 回歸群體成長

有關不幸兒童的報導時有所聞,諸如棄嬰、虐童、爭奪監護權,要皆是人倫違常,總讓人覺得是例外、少數的遭遇。豈料,上周日兒童聯盟丟下一枚重磅炸彈,指稱近4成兒童感受不到家庭溫暖,頓時翻轉了大眾的觀感,難道我們習見習聞的溫暖家庭只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樣板?現實竟是如此醜陋?

捫心自問,相信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心虛,也難怪!大家迫於討生活,很多事都顧不上了,最近的親人反成最遙遠,另一方面,商品經濟自外不斷浸蝕家庭生活,不單是家庭失去了維生勞動的功能,連古老的家務勞動,如膳食、製衣、洗浴、娛樂、教育,甚至性愛,都從市場取得。一言以蔽之,家庭剝落了互助合作的功能,純化為感情的聚合,偏偏男女心思在工作、在事業,家庭徒成牢獄,對成人是,對兒童更是。

應該承認,我們確實面臨家庭危機,更明確地說,是兒童危機,因為成人可以有選擇,兒童沒有,唯一能救助兒童的,就是國家接手,設置大規模、24小時的共同養育院,讓兒童回歸到群體成長的傳統。
甘向西/政治評論家

(回目錄)



看守台灣:性別觀點看核電災變

■陳曼麗
台灣的鄰國日本,伴隨地震和海嘯的天災引發最嚴重的核災事故,在媒體的報導中得知,其嚴重度不斷攀升,各國紛紛準備應變之道。台灣有些官員自認:台灣的核電廠設計設施比日本完善,所以,台灣核電廠是安全的──台灣官員沒有危機意識,才是讓神經敏銳的女性更加惶恐的原因。

看到日本人平時就做災難準備,碰到大難來臨時,從容不迫,那種沈穩的表現,令世人佩服。要怎樣的訓練,才能有日本人的沈穩?日本的核災,全世界都開始檢視核能的安全,反對核能的聲音在全世界發酵。在還沒有延燒到自己國家時,所做的工作只是預防;等到臨到面前,就要災難處理了。

我常想,如果發生核災事變,我能怎麼辦?躲在家裡,不讓自己暴露在核災落塵中。手機和收音機要能收訊,以維持和外界的聯絡。我從沒受過防災、避災、逃災的訓練,我沒有當過兵,國軍應該有這種訓練吧!我很想被訓練,但不知哪裡有這種訓練?這時候,我想女性和男性就有很大的不同感受,恨不身為男兒身,可以有機會接受訓練。

女性的應變技能,應該要加強。社區裡的避難設施在哪裡,女人應該找找看,如果有些工具和機械要操作,大部分女人大概都不會。如果停電,機械車庫裡的車子也移不出來;如果移出來了,要把車子開到哪裡才安全?會不會大塞車?車子根本沒辦法前進。女人對居家、社區、都市規劃,都應該仔細瞭解熟悉,以免要運用的時候,不知從何著手。如果身邊沒有幫手,最起碼,自救的能力應該要具備。

日本的福島核能災害,已經蔓延到全球,當地核電廠的傷害,比原先估計要高出一萬倍,可見核能電廠安全的重要性。我們要不要核電的陰影籠罩,我們願意承受多大的災難風險,這是一種選擇。以前談核能災害,有人覺得誇張,但現在的實際案例,就在眼前,不得否認。

我們的教育裡,在核電廠的知識面,都是強調安全、便宜、乾淨,卻沒有教導核災發生時的嚴重性和自救之道。書本上的知識要轉化成應用面,操作演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政府卻怕造成恐慌,不願去加強人民危機意識和訓練工作。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是老天爺給我們的家園,我們知道要與環境共存,適應環境帶來的危機,歲歲年年的演練,大家都有準備;但面對人為設施的核能電廠,我們不知要如何準備,意外發生時,孩子家人要如何應變?經過日本的核災事故後,台灣真該好好準備了;而最重要的準備,就是趕快落實非核家園!
(看守台灣協會監事)

(回目錄)
哈巴狗電台:把拔的魔術

■陳真
今天是兒童節,來給小朋友變個魔術吧。「小乖來,你看哦:把拔把手舉起來,你看!影子不需要吩咐,馬上也跟著來了!很神奇吧!」「把拔決定今天下午3點把右手舉起來!」3點一到,把拔的右手真的準時舉起來了耶。這時,小乖該怎麼說呢?他該為把拔的這套本領感到佩服嗎?

哲學若是一種魔術,那麼這魔術必然大家都會,差別只是在於人們對之並不感到神奇不可思議。卡爾波普(Karl Popper)說:「哲學是對於問題感到驚奇的能力。」而我倒認為,哲學是對於尋常事物大驚小怪的能力;正因為大驚小怪,於是尋常事物彷彿全成為千古謎團。我曾得了這怪病,整天盯著茶杯發呆。媽咧個×,不過是一只茶杯,為何如一難解謎團般終日盤據我心?飄洋過海,寒窗十年,彷彿終於把病給治好了,但慢慢地,舊疾復發,我又開始盯著茶杯,想著「一為何是一而不是二」這樣的謎團了。

「報告長官,小的準備和我的影子進行切割,一刀兩斷!」

「行!你切吧!」

「可是,我該用什麼工具呢?」

(拿鋸子來鋸嗎?還是開槍打他?一槍斃命?或是發表切割聲明?可是,如果影子不是活的。那他當然就不會死。)

「沒辦法,我無法跟我的影子切割。」

影子既然不是黏在我身上,自然也不可能切下來。以為我的影子是「我的」是荒謬的。維根斯坦會說,這不但邏輯上缺乏意義,更是道德上難以忍受,因為太反智太自我膨漲了。這彷彿是說有個東西叫做「我」,然後再「加上」一個附帶品叫做「影子」,但事實上並沒有這個「加」字,就好像當我說「我認為P是對的」,其實也不過等於說出「P」而已,「我」可以丟掉,「認為」只是一句廢話,「是對的」更是多餘。

「我認為下雨了是對的」,不過等於說「下雨了」;「我」字多餘,且無意義,因為我無法想像我能「沒有我」卻又能說出「下雨了」這個經驗。既然無法想像「無我」,當然我也無法想像「有我」。換句話說,「我」是無法想像的,它是一切經驗存在的前提,正如我無法想像一支沒有長度的棍子(維根斯坦的例子)。「我的經驗」並不是「我」再「加上」一個「經驗」,正如一支有著長度的棍子也不是「一支棍子」再「加上」一種東西叫「長度」。

當世界被看見,眼睛就成為一個謎;當棍子會說話,棍子就不見了,唯一存在的是各式各樣的「P」,各式各樣的經驗語句或命題,而這些東西對於棍子來說,不過是它的「影子」。神祕的是棍子本身,而非影子;神祕的不是世界,而是它被看見。
(醫師)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4-04』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