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1-04-05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徵 課輔人員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4-05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4-05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紀念保釣40年的現實意義

1971年4月10日,台灣旅美留學生舉行規模浩大的保衛釣魚台大遊行,勇敢地為保衛釣魚台發出怒吼,抗議日本政府企圖佔領釣魚台列嶼,並驅趕台灣漁民,同時也抗議美國政府私相授受把釣魚台管理權交給日本。今年是保衛釣魚台運動40週年,關心人士將於4月9日到10日在世新大學舉行紀念活動。我們肯定保釣運動的意義,呼籲所有真心關心台灣漁民處境、捍衛釣魚台主權者,共同來保衛釣魚台,支持紀念活動。

40年前的保釣運動喚醒了台灣學生。她/他們走出象牙塔,關心國家大事,置個人的功名與安危於度外,是台灣的五四運動。40年後的今天,釣魚台的問題更加複雜,最近更有日本教科書公然把釣魚台列嶼列為日本領土。日本這種處心積慮的做法,令人擔心過去軍國主義的野心正在復活。從牡丹社事件、甲午戰爭、九一八事件、七七事件,到偷襲珍珠港,每一次侵略得逞,總是醞釀更大的侵略。歷史一再告訴我們,對軍國主義的侵略野心掉以輕心,一定造成更大的悲劇。保釣運動的意義已經不僅保土愛國,同時具有防止軍國主義復活、避免台灣再受侵略,以及保衛亞洲和平的作用。

保釣運動雖然被認為是台灣的五四運動,但是對台灣的作用卻比不上中國的五四運動。誠然,兩者都是學生愛國運動,都是抗議日本的侵略,這些相似性使得保釣運動常常被比擬為五四運動。然而,五四運動對中國近代史的作用十分巨大。如果說,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帝制,那麼五四運動則喚醒中國人抵禦外侮。相比之下,保釣運動對於台灣近代史,並未發揮類似五四運動的歷史作用。主要的差別,在於保釣運動的主力是在海外,五四運動則發生在中國境內,影響立即而直接,並能夠與中國人民密切互動。台灣40年前在戒嚴下,所有自發性的政治活動都受到嚴厲禁止,甚至許多海外保釣人士都列入黑名單,受到迫害。

但是保釣運動實在是具有高度理想色彩的愛國運動。保釣運動的理想性,對國家社會的關懷、熱忱奉獻精神,以及保釣人士的自我要求不斷反思等等,都是社會珍貴的資產。希望經由保釣的紀念活動,能夠把這些珍貴的資產重現,內化成為台灣社會的元素。我們祝賀保釣40週年紀念活動順利成功,發揮保釣運動應有的歷史作用。

(回目錄)




左右看:貧窮世襲與階級政治

左看:「偽」階級政治

近年來,台灣人變得愈來愈有「階級意識」,隨著物價房價狂飆、實質薪水負成長、勞動彈性化,以及相對之下豪門巨商的「炫富」,都已讓台灣人感受到階級的存在、以及階級複製的悲哀,更重重打了資本主義的神話「階級流動」一巴掌。

藍綠兩黨也都明白,明年總統大選的主戰場,除了兩岸之外,就是「階級」。日前部分社運團體也組成「反貧困聯盟」,表示要在明年大選「用選票教訓藍綠兩黨」。

然而,在資本主義體制內「反貧困」,只會得到幾種答案:最殘酷的就是右派所言,各人能力相異,貧富有別乃天經地義,硬要解決反而會傷害經濟;其他則是福利式、慈善式、聚焦於分配面的解答,但總會落入「餅不夠大」,或「錢從哪裡來」的質疑,最終甚至步上福利國家後塵——一旦勞資力量對比反轉,以往的戰果就輕易被收回。

推動各種向財團富人傾斜政策的藍綠兩大右派政黨,當然不可能解決貧富問題,和他們討價還價、陷入分配面的拉扯(薪水該漲幾趴、福利給多少),也只會模糊焦點。要發展階級政治,若不主張徹底改變制度,只會帶來更大的欺騙性,「教訓藍綠」的口號將會一次比一次更無力。
洪艾維/文字工作者

右看:兩岸邁向大中華共貧圈

兒童節、清明連假到來,但兩岸三地的「庶民」父母,恐怕都很難「對上」或「對下」(一代)交代。

在中國,近日有兩篇熱門網路文章,一篇〈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描述貧困農家子弟苦讀18年,才得以坐在上海的星巴克和「富二代」喝咖啡;而4年後的今天則是〈我用了18年,還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作者同樣是農家子弟,但教育已無法讓他翻身,連找工作也變成「比拼父輩財富和權勢的『拚爹』遊戲」。「富二代」與「貧二代」的天壤之別,已成為中國社會的尖銳課題。

而在香港,同樣對階級僵固、貧窮世襲的問題感到焦慮,社會上普遍認為1970、80年代力爭上游的社會流動已不復存在。買不起房、找不到好工作的「第四代香港人」(生於1976至1990年間),多數已淪為社會的「失敗者」。

在台灣,貧富差距也惡化為「階級不流動」,明年選前不論藍綠勢必端出各種「治貧」措施,收買民心,例如5歲以上幼兒今年8月起讀幼稚園免學費。但人民要的不只是比誰的牛肉更大塊,而是更根本面的、更制度性的解決,否則兩岸三地的庶民下一代,就只能同唱一曲「愛拚也不會贏」的悲歌。
王左一/政治評論家

(回目錄)



讀者投書:錯亂的政府怎麼照顧兒童跟教保人員

■王淑英
時至兒童節,立法院開始審議《兒童教育及照顧法》。原來7個版本中,6個皆是針對0到12歲的版本做規劃;後來卻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趙麗雲版,只規劃2到6歲的托育制度。行政院還說要承認趙麗雲版,放棄自己的版本。

假若行政院要重新考慮2到6歲的版本,他們應該更早依據立法程序,送2到6歲的行政院版本到立法院給大家討論是否可行,而非偷渡式的,以臨時提案的方法硬改為2到6歲的版本,這種鴨霸的官僚作風是會被人民唾棄的。

我們不是不了解立法過程的困難,但掌控國家資源的行政部門用此種兩面手法,立場錯亂,不可能讓人民信服。

另外,教育部一直宣稱努力做了很久的公共托育——友善教保幼兒園,幾年下來只做成了5所,今年將增加3所。未來呢?沒有人能夠保證會增加多快,但可預測的是不會比「關閉公托」的速度更快。政府每年花了許多力氣維繫友善教保幼兒園,但有籌備過友善教保幼兒園的人就知道,其實變數很多,要增加所數非常的不容易。那這能滿足普羅家庭的廣大需要嗎?

政府又答應,從今年8月1日開始,要實施5歲幼兒補助入學的計畫。其實此計劃只補助進入私立幼兒園的5歲孩子每年3萬元、進入公立幼兒園的每年1萬4,並不是完全免費。而且不知計畫會持續多久?

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舉辦時,諸多婦女團體提出托育應該朝公共化的方向走,教育部則回說:他們已經做了很多。其實他們隱藏了上述的各種矛盾的作法及存在的問題。況且內政部兒童局長一下子說要增加公辦民營托兒所(2到6歲),一下子又說不是,只是增加公辦民營的托嬰中心(0到2歲)。同時,各地方皆傳出公立托兒所被整併或關門的訊息。不知這麼錯亂的政府將怎麼帶領人民?
如果未來政府只管2到6歲,這個兒童教育及照顧法也不需要這麼勞師動眾,浪費這麼多年。結果最可憐的,是無所適從的所有家庭,以及從事0到2歲、6到12歲兒童照顧工作的教保人員們。看來只有關心兒童照顧的教保老師,自己努力把產業工會組起來,拉住錯亂的政府,兒童才會有優質的照顧了。

(教保服務行動聯盟召集人)

(回目錄)
扣問求音集:台灣高鐵與國營事業

■姚欣進
若讀者有常在台灣全島南北穿梭旅行的經驗,應可感受到台灣高鐵近一年來的業務狀況越來越好。以筆者經驗為例,3年前搭乘時,整節車廂僅兩人(非商務車廂);在高雄站下車或傍晚時分返北時,高鐵高雄站人潮都不算多。但近半年來,情況明顯不同。幾乎每次往返車廂都座無虛席,高雄站雖不至於人潮洶湧,也熱鬧許多。

這些個人經驗所體會到的高鐵生意越來越好,也有充分的數據來佐證。據聞,今年2月份「高鐵的營收為28.27億元,月增13.1%,創下單月營收新高紀錄,年增率則為21.4%;而今年前2月,高鐵累計營收為53.2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成長了21.4%」。

據報導,許多中大型企業的公差、業務會議等都已編列預算指定高鐵為主要交通工具。其他的相關報導也指出,只要坐高鐵次數不會太頻繁,許多乘客都寧可花上幾乎兩倍於台鐵票價來繼續坐高鐵。高鐵另一宗乘客的來源,乃是大陸觀光客、民眾自助遊乘客等。換言之,高鐵已越來越成為台灣民眾的不可或缺的大眾交通工具,成為我們一般生活需求的一部分。

本文並非是分析高鐵公司的營收趨勢,而是要以此實例來凸顯出所謂BOT(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與國營事業的問題。

在台灣,目前已有一些著名的BOT案例,如台北轉運站(百貨商場、旅館、住宅及長途客運站所結合的大樓)、台北最高(也曾是世界最高)的101大樓等。但這些看來績效不錯的BOT案例與台灣高鐵最大的不同,乃是前者基本上是屬於純商業性質,而後者則是大眾運輸的社會基本需求性質的產業。此外,台灣高鐵的興建成本非常龐大,根本不是當年得標的5家原始股東的私人企業資金所能籌措提供。而且高鐵是一個需要長期投資後才能逐漸獲取利潤的產業,這都不是當時搶標的台灣私人企業集團所能承擔的,以致於到了正式營運第3年開始就幾乎是由政府方面以各種名義來不斷擴大介入投資,到最後就正式接收,成為不折不扣的國營事業了。

然而,也正是政府接手後,高鐵才開始步上健康成長的軌道上。這其中固然有很大的因素是外部條件的改變(如開放大陸觀光客、全球經濟回穩等),但更根本的原因卻是:對於一個需要龐大資金投入、長期耐心經營、利潤回收慢、但卻與社會大眾有的重大利益關係的事業,往往是必須由公共機構來承擔運作,才能翻轉短期私人資本利潤置於社會公共利益之上的錯亂關係。

或許,台灣高鐵的經驗,能讓我們重新思考國營事業的社會功能。
(社會評論者)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4-05』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