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1-05-17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徵 課輔人員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5-1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5-17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從王老師預言看知識解放

前陣子,媒體大幅度報導台灣將於5月11日發生一場14級超大地震、101高樓將震成3段、死亡人數1千萬的網路流言。預言者自稱王老師,說是根據易經推算出來的。在他部落格宣佈的預言,堆砌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科學」用語,如「太陽及九大行星進入隕石亂竄區,受強烈氣旋影響,地球將失速墜落,地底岩漿拍擊到板岩瞬間溢流,板岩液化、 土壤液化,引發大地震、大海嘯」等等。

為了躲避這個大災難,王老師在埔里購置貨櫃屋,準備屆時躲入貨櫃屋內保命。易經推論、「科學」用語(包括切確災難時間)、親自率先購置貨櫃屋,這三招引來信徒,更引來媒體熱衷報導。即使中央氣象局與國科會出面否認,卻擋不住那些信徒的信心。5月11日過去了,大地震並沒有發生,一些信徒直呼上當,憤怒地要王老師出來說清楚。整個鬧劇迅速落幕,但卻帶來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

首先是媒體。一個無聊妄人信口開河,居然能在短時間內變成全國關注的大新聞,如果不是媒體推波助瀾,不可能發生。媒體工作者缺乏起碼的科學知識,爭相報導,把一件無聊的小事塑造成全國大新聞,真是台灣媒體的醜聞。遺憾的是,迄今看不到那些爭相報導媒體的嚴肅檢討。如果追問這些媒體的意見,不外認為無法判斷預言的正確性、只能報導閱聽人有興趣的消息。媒體以此推卸責任,以訛傳訛的謠言將大行其道,最後必然在某些地方鬧出笑話。不久前,大陸民眾輕信網路媒體傳言,爭先恐後搶購食鹽以預防福島核災的核輻射,為其一例。搶購食鹽只是笑話,危害不大;但是焉知不會發生重大危害的謠傳事件?甚至被高明的有心人士模仿製造假新聞?

如果媒體以訛傳訛無法有效杜絕,提高民眾的知識水準可以「謠言止於智者」。當然,這是緩慢的過程,很難立竿見影。雖然如此,一旦民眾水準提高,就是可靠的防止謠言散播的利器。台灣的成人教育需要加強,特別在知識方面。我們盼望社區大學能夠強化知識性的課程,為提升民眾的知識水準加把勁。十多年的台灣社區大學運動誠然成果輝煌,特別在社區營造方面。然而,在知識性課程方面,似乎成長不快。我們無意苛責社區大學。各社區大學政府投入嚴重不足,資源太少,發展學術性課程力有未逮。我們督促政府應該長遠的眼光,擴大投入社區大學的資源。但是,我們也期盼社區大學不可忘了社區大學解放知識的創辦初衷。面對台灣民眾知識水準亟待提升,卻忘卻了解放知識的教育根本宗旨。

(回目錄)




左右看:台版水資源戰爭開打

左看:水是需求,還是權利

連續下了幾天的雨,彷彿澆熄了缺水的恐慌,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更準備好賣水給竹科,還強調將全力支援、賣水量「沒有上限」。

在整體水資源應如何有效分配、如何讓企業等大戶節水,以解決年年上演的缺水危機等問題都依然無解的情況下,負責管水的公營單位卻打算搶先賣水,更荒謬的是,這其實都要用納稅人的錢來補貼。

台灣一度(噸)自來水的成本,已高達20到30元間,而北水處賣給竹科的水,一度卻只賣11元,意味著差額得由國家買單,一點也不符合公平正義。

此外,「賣水」事件更凸顯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水,應該被當作需求,還是權利?《水資源戰爭》一書提到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倘若水是需求,就表示水和其他商品沒兩樣,可以被販售牟利、有能力購買者才有權使用。因此把國營水公司出售給跨國企業的玻利維亞,按「成本」調漲水價,使得水費飆高到人民月收入的5分之1,引爆大規模抗爭;但倘若水是人人都應享有的「人權」,就必須不受市場法則制約,被當作「公共資源財產」來看待。

一旦水資源被當作公共財,就可訂出使用權的優先順序,更不該用人民的錢,來補貼企業用水。
洪艾維/文字工作者

右看:誰的水價最該漲

台灣雖然名列世界第18大缺水國,但大家台灣會發生缺水危機,並非先天不良,而是後天人謀不臧。

「合理水價」的呼聲,由來已久,因為台灣的水價,是世界有名的低,台灣的自來水公司根本是賠本在賣水,目前每度自來水的開發成本已高達20到30元,但水價卻只有7.5到11元之間。因此每年當大家質疑是因為漏水率太高(每年漏掉高達5至7億噸水,約等同兩座翡翠水庫的水量)惡化缺水危機,自來水公司也總是公式化回應因為財務狀況不佳,無法更新管線云云。

水價本就應該合理反映成本,但為了選票,17年來卻沒有人敢真得漲水價。然而,在全球都面臨水荒威脅的時代下,超低水價不可能繼續維持,既然遲早要漲價,就必須顧及公平正義原則,才有可能得到民眾支持。

特別是工業用水的水價應大幅調漲,因為台灣的兆元產業,例如石化、面板、晶圓等,都是高度耗水的「搶水怪獸」,在統計上工業用水看似僅佔一成,但卻是耗費更大的成本與環境代價取得的,例如為了雲林離島工業區的用水,政府已至少花了5百多億蓋了集集攔河堰、湖山水庫,企業卻一毛也不必付,顯然不符階級與環境正義。
王左一/政治評論家

(回目錄)



扣問求音集:危機中的美國經濟

■姚欣進
兩年多前金融風暴對於全球資本主義的重創,所帶來的深遠影響與客觀意義是非常多重性的。

雖然在目前,這金融風暴的立即災難效應似乎已逐漸平息或在掌控之中,但全球資本主義絕未真正徹底地解決根本問題,而且即使連中短期的經濟危機效應也未能有效解決。我們不妨以美國為例,簡要的討論美國經濟的轉折現況,以評估當前全球資本主義的趨勢。

金融風暴的起源引爆點在美國,而美國乃為當前全球資本主義的主引擎、龍頭,過去以來一直以建立在信用貸款的龐大消費力來推動生產面的擴張、吸納第三世界、中國大陸的廉價出口之民生消費品,最後以其長年高估的美金匯率來作為國際貿易清算基準,來實質進行國際間的不等價交換,來不斷以通膨的美金來換取全球各地廉價勞務商品。

當然,在這一般性質的金融貨幣、國際貿易不等價交換、信貸消費的資本邏輯運作外,作為全球唯一之超強軍事霸權國家,美國經濟的主要動力在於與軍事科技、軍事裝備有關的相關產業(包括石化業)之生產、消耗與擴大再生產的資本積累手段。

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之一,就是生產過剩而導致無法不斷擴大再生產、擴大再投資與資本不斷積累、增值。然而,這問題一旦是以戰爭手段來處理,那就不再是問題。投入戰爭中的一切軍事資源,如彈藥、飛彈、飛機等,都是要被快速地消耗掉,或須花費鉅資來保養,所以其需求幾乎是無止盡的──至少在戰爭結束之前。而且,美國政府乃是最大、唯一的買主,只要有其確定的全球軍事政策,那軍事工業必定欣欣向榮,從而帶動各方領域的消費需求與經濟成長。所以美國的軍事工業乃是戰後美國經濟不振時的刺激經濟發展之最可靠的驅動力之一。

然而,正是因為在這10年來(即2000年初美國資訊經濟網絡泡沫化後),上述驅動美國經濟強力運作的幾個基本因素,如信貸消費、第三世界大量生產的低廉民生物品所維持的低通貨膨脹、高估美元匯率、乃至於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行動(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以及近年來的反恐行動)都已一個個開始崩潰瓦解,最終就帶來總體性的金融風暴的爆發。

換言之,兩年多前的金融風暴不僅是落後指標,而且恐怕也是一個過渡指標:它標誌著美國總體經濟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太可能全面復甦、翻身回到1990年代10年之間資訊科技所帶來的經濟繁榮。而且,目前所謂經濟回穩,也不過是未來繼續往下沉淪、二度衰退前的暫時回穩而已。

美國經濟的未來,一如全球氣候一樣,危機四伏。
(社會評論者)

(回目錄)
迷走地圖:抗旱與防汛危機下的治水永續工程

■向紅岩
連日的及時雨不僅讓水庫存水增加,也讓甫將抗旱上升為國安危機的執政者僥倖逃過缺水限水可能致生的民怨。猶記得降雨前,馬總統在媒體前以自家二次利用洗澡水的作法呼籲民眾節約用水;水利署長在國會詢答時,以加強既有水庫排砂增加庫容、增建蓄水設施(湖山水庫103年完工;全力推動吉洋人工湖;濁水溪和高屏溪進行地下水補注)和加強回收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具體措施作為政府處理缺水危機的回應。

同樣的戲碼、同樣的台詞,每年從時序進入春季開始幾乎年年上演一次:旱期→苦旱→缺水→等雨→政府宣示短期節約用水、增建蓄水設施;中期水庫清淤計畫;長期通盤檢討國土規劃雨水資源政策→民間反對水庫興建案死灰復燃;檢討水庫清淤及管線查漏執行不力;批判國土規劃紙上談兵→雨來→輿論焦點轉向→政府運作回歸常態→汛期→政府宣示嚴加防洪→山坡地崩塌→緊急災害應變→媒體大幅報導災情→民間捐款→民代高分貝質詢作秀→行政院編鉅額預算做各種不治根的擋水水工模型→民間投書批判預算浮編濫用→民代表面凍結預算;暗地分包預算綁樁;行政、立法部門聯手強渡關山→災後重建→媒體焦點轉向→各方意見各自收回,換個日期來年春季再提出依然適用。

每齣戲碼的劇名或有不同,但劇情節奏卻很雷同。核四停工1百天後復活,美濃水庫興建案10年後魂歸來兮。過去10來年累積厚達千頁、萬頁的政策通盤檢討結論是假,永續重複施作的土木工程是真。整部國家機器看似散沙,但一遇外來壓力就匯成流沙,以四兩撥千斤的手法將所有奮力掙脫者逐一席捲陷沈。

外在氣候變異影響不斷改變國土地形、地貌、水文、生態,各種水利設施過去所據以設計之洪水量已漸漸失去原有用意及功能,不論水庫、防洪設施、排水溝、下水道及抽水站等,其設計功能都將變調,以2009年莫拉克風災為例,在曾文水庫發生的洪水即已接近水庫據以設計的最大可能洪水量,一旦發生水壩溢頂潰壩,對下游生命財產的危害將不堪設想。反觀政府「人定勝天」的傳統水利規劃思維導向卻經久不變:缺水蓋水庫,洪水潰堤加高堤防,排水不足加設抽水機組,無怪乎耗資千億防洪,仍無法解決淹水問題,水庫可用安全壩址用完,仍無法解決缺水問題。

台灣水資源雖有先天不足的限制,但過去苦旱缺水情事,卻並未如這幾年這般慘烈,其中關鍵在於政府各部門是否肯劍及履及落實周全的水資源政策規劃,為缺水旱季的對策作好準備。
(自由撰稿人)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5-17』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