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1-05-25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這不是真的!!請協助澄清網路謠言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5-25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5-25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產業發展的歷史健忘症

近半年內,本地產業的熱門話題之一,就是資訊硬體大廠集體前往重慶、成都等地設廠。原本在商場上,應該是各有算盤、自由度頗高的業者,卻幾乎有志一同的前往特定地區,頗讓人感到好奇。各種新聞分析開始出現,從中國政治明星薄熙來的執行力、全世界資訊產業板塊的大挪移、中國產業政策、中國的區域發展平衡,都有人提到。彷彿這是一個新事物。

但是,這其實是歷史健忘症。本地媒體、業界,對於這個議題談得越多,越顯示我們不會從歷史萃取經驗。

嚴格說來,中國對於產業群聚的操作,這不是第一次;而且,中國的操作經驗,放在鄰近地區的脈絡,也不是首創,印度、南韓都有類似作法,台灣更不乏前例,甚至,本地的產業從業人員,還曾經是台灣版的產業聚落的參與者。

中國對於產業聚落的政策操作,不乏成功經驗。在重慶聚落之前,是文化古城蘇州,時序再往前,則是深圳。我們的眼睛只看成功經驗,往往選擇性的忽略夾在蘇州與深圳中間,有一個不算成功的半導體產業群聚上海的案例,而在蘇州之後,還有一個擔負區域平衡任務的東北工業基地振興計畫。

更值得注意的,則是與上海幾乎同一時間的,四川光谷計畫。大約10年前,西方國家的新經濟、知識經濟泡沫還沒有幻滅之前,有一個與生物科技、網路公司齊名的新興高科技:光纖網路。在華爾街、創投業者的吹捧下,光纖在技術、產業的前瞻性,幾乎與50年前的半導體,有近似的地位。中國在此樂觀氣氛下,比照半導體/矽谷的模式,順勢推出光谷計畫,當時的規劃,甚至將四川研發、深圳製造的分工模式都想好了。各種關於光谷的分析,看似頗有一回事,該區的附近有中國最早的光纖組件研發單位,大學院校齊集,區位也有優勢,南與深圳製造基地接近,北可連結當時最熱門的西部大開發規劃。

但是,從事後的經驗來看,這個計畫的最大貢獻,應該是替這次的資訊產業群聚於重慶、成都進行鋪路。

類似的作法,在開發中國家也不是創舉。將時鐘稍稍往前撥,軟體代工產業、線上客服中心(call center)大規模移往印度,就是類似的例子。同一時期的菲律賓、波蘭,甚至被列入已開發國家的愛爾蘭,也都有類似的產業群聚操作經驗。只要稍稍瀏覽相關的媒體報導印象,就可以發現,這些規劃,有的失敗,有的成功。

如果再看1960年代的東亞,更可以發現類似經驗。台灣最常提起的科技教父李國鼎,就曾經在1963年左右進行過類似工作,當年,美國電子業者擔心日東京奧運的商機之後,日本過剩產品會傾銷美國,於是擘畫應對策略,美國業者找上當時負責招商外資的科技教父,在新北市新店區的工業區,實行了美國業者在境外的電子代工模式,之後,大量的電子業者來台設廠,開啟了一整個世代的電子零組件代工。

然而,這段歷史卻在當事人回憶中難得出現。或許是顧慮到「圖利廠商」的評價,李國鼎在晚年鮮少提到這段經歷;就連某高科技的教父級人物,也很少提到自己在外商公司任職時,曾經參與過這段過程。我們只能從當年報章的斷簡殘篇中,看到當事人、經歷者的自豪。

如果我們憑藉這些資料,就認為台灣在這個領域有不可磨滅的開拓性,那麼,我們可能又犯了坐井觀天的錯。鄰近的南韓,對於產業聚落的操作,也領先於我們所崇敬的「技術官僚勇於任事」的想像。1960年左右,南韓官方為了吸引西方電子業者前往設廠,甚至趁著美國龍頭業者,在東亞商務考察的轉機空檔,在日本機場與對方會面。這等氣魄,相較於目前媒體對於中國黨官僚「能屈能伸」、本地技術官僚早年「勇往直前」的描述,可以說是豪不遜色。

嚴格說來,產業聚落不是新事物,把檯面光鮮的案例極度放大,卻顯示我們對於歷史的刻意遺忘。

(回目錄)




左右看:啊!飛鞋!

左看:方濱興的兩種面貌

「中國網路防火牆」之父方濱興赴武漢大學演講時,遭不滿網路審查的學生扔蛋、扔鞋,蛋雖未中,飛鞋卻直接命中方佬胸口,且扔鞋的女學生當場順利脫身。中國網民一遍叫好,紛紛嘲諷方佬的中國網路防火長城(GFW)忘記屏蔽飛鞋。

方濱興曾經高調的主張中國政府應該要有「輿情駕馭能力」,當谷歌決定退出中國市場以示抗議時,他也強硬回應「不服中國法律大可退出」。在所謂網路時代,如此明目張膽的箝制輿論,實屬罕見,因此引來網民普遍不滿,以致去年底他在新浪微博設置帳號,立刻遭網民圍剿,數小時內被迫撤銷而成為最短命的網路帳號。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他針對希拉蕊有關「網路自由是基本人權」演講的回應──網路監管是國際慣例,確實中肯,戳破美國乃至商業網路管理者的偽善。網路世界看似無限自由,其實所有的規則都隱含在技術之中。網路原始於美國國防部的軍事用途,商業化後,有關「後台」的管理,仍被視為技術性問題而被排除在網路民主之外,以致藉由網路竊取「客戶資料」幾乎成常態。

方佬既是面目可憎的言論自由殺手,又是譴責躲在網路技術背後操控者的坦率之人。
朱政騏/研究人員

右看:網民的行動力量

現任北京郵電大學校長,也是中國網路防火長城(GFW)創建者的方濱興19日赴武漢大學演講時遭飛鞋襲擊,據媒體報導,他質問校方為何沒有事先發現學生們早已在推特(Twitter)討論此事,武漢大學方面的回答是「因為被GFW屏蔽了,我們看不到」。頓時這番對話成為中國網民廣為流傳的笑話,讓他彷彿再次被飛鞋擊中一般,糗爆了!

這次鞋襲事件,讓我們發現網民絕不只是在網路上好發議論的「嘴砲族」,在現實的世界裡,一樣具有行動的力量,殊不見國內最近逐漸流行的「快閃」運動,就是來自網路,網友們來自四面八方,透過網路得以快速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志,只要約定時間地點,屆時一起行動,任何威權的統治者都是防不勝防。

正因為如此,中國官方對於日前爆發於中東、北非一帶的茉莉花革命才會如此謹慎,畢竟茉莉花革命就是透過網路擴散,而中國網民的行動力,在這次鞋襲方濱興的事件裡,果然印證了中國官方的隱憂,讓我們見識到了網民的行動力量,從之前癱瘓方濱興微博帳號的虛擬抗爭,已發展到現實世界裡了。

網路時代,公民社會的形成,也必須從網路開始,這也是台灣應努力的方向。
陳啟諒/政治評論員

(回目錄)



衛報週評:國際組織中的免受懲罰文化

節譯■葉興台
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史特勞斯卡恩14日被控性攻擊紐約一飯店女服務生,近來成為熱門新聞,卻不像外界以為的那麼特殊。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無論史特勞斯卡恩性侵案的結果為何,可以確定的是,在國際組織的上層,存在著一種免受懲罰的文化,允許高階經理人性侵害、虐待或騷擾婦女──無論是同事或傭人──卻能無事一身輕。史特勞斯卡恩案子的不尋常之處在於,無法以取得外交豁免權來阻擋檢察官起訴。但在多數時刻,外交豁免權讓國際組織官員和公務員置身於特殊地位,宛似他們是碰不得的。

傭人尤其難以反抗外交官的行動。2007年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編輯了63起外交官在性、心理和身體方面虐待傭人的案件,隔年美國國家審計總署(GAO)發布一份報告,指從2000年以來共有42起案件,但強調實際案件很可能高於報案數量。國家審計總署對美國國務院做了若干建議,但今年一月國家審計總署負責國際事務和貿易部門的官員梅里托(Thomas Melito)指出,多數建議都沒有執行,到今天為止,沒有幾個被控虐待的外交官面臨審判。

最近一外交官因虐待傭人,最後遭移送法辦,卻樹立了一個令人鼓舞的先例。前科威特駐聯合國外交官阿瓦迪(Badar Al-Awadi)的女傭史瓦娜(Vishranthamma Swarna)宣稱,在煮食、打掃或照顧阿瓦迪小孩的空檔,曾遭持續的虐待,包括強暴。史瓦娜孤立無援,因她不會說英語,並遭雇主禁止離家。史瓦娜也繼承了一個法律黑洞:她的雇主擁有外交豁免權,在美國期間不會因為不當行為而遭到起訴。

在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協助下,史瓦娜向紐約聯邦地區法院遞狀控告阿瓦迪,法官判決她的工作與外交功能並無直接利益,阿瓦迪因此不能根據維也納公約受到不被起訴的保護。這項判決意味了外交官現在可能得因虐待傭人而負起法律責任,但性虐待秘書或實習生則不在此限,後兩者的工作對大使或領事館無疑至關緊要。像史瓦娜這樣的受害者是否會現身提告,還有待觀察,但即便如此,遭到控告的外交官通常可以更換駐地。例如,阿瓦迪自事發後已轉往巴黎。

在國際組織任職的婦女也會面臨到性歧視和騷擾,騷擾者的位階越高,就越不可能遭到審判。

2004年,前荷蘭首相、擔任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的盧伯斯(Ruud Lubbers),在眾目睽睽下抓住美國籍女職員布柴克(Cynthia Brzak),並用他的生殖器官頂住她的臀部。布柴克和很多聯合國難民署女職員表示,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女職員遭到這種對待是司空見慣的事。但因擔心提告會阻礙升遷,因此絕大多數的性騷擾案都沒有往上呈報。受害者的法律求助對象少之又少,必須經過聯合國複雜的內部調查體系。布柴克堅決提告,這是因為她受夠了悲觀氣氛。布柴克指出:「我只想傳遞一個訊息:你別想繼續在下午3點跳到女人身上。」

布柴克原本只是單純地要盧伯斯給個道歉,卻演變成纏訟多年的官司。儘管內部調查發現,盧伯斯確實遭到多次性騷擾投訴,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卻宣布,缺乏證據可以指控盧伯斯。盧伯斯否認這些指控,也不會道歉,最後仍被迫辭職。

2006年布柴克向紐約聯邦地區法院遞狀控告聯合國,但這對她沒有任何好處:6年的官司纏訟,花了她70萬美元律師費,聯合國最後高舉外交豁免權大旗。布柴克的律師佛萊賀提(Ed Flaherty)表示:「聯合國不得不為自己辯護,因為如果外交豁免權被中止,聯合國將因層出不窮的類似案子,在一、兩年內破產。」

布柴克的案子被媒體大篇幅報導,但多數的案子沒沒無聞。今年以來仍有不少任職於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的婦女透露,她們的長官對女職員毛手毛腳,但這些騷擾者很少遭到審判。

聽到國際貨幣基金、法國總統府和美國國務院說,史特勞斯卡恩的行為不受外交豁免權保護,讓人感到欣慰。史特勞斯卡恩的下場為何仍有待觀察,但他遭到逮捕和傳訊,就是一個重大的發展。然而,我們還需更多的案例來結束國際組織中的免受懲罰文化。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5-25』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