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1-06-17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信義、南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徵求行政志工!!!!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6-1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6-17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蚵仔煎與海蠣餅

最近有關「文字」的爭議特別多,一是成大台文系教師蔣為文接連的「嗆聲」行動所引起的論辯;一是馬英九總統要求政府機關移除簡體字網站,所有官方文件、網站都以正體字版本為主。

先說正、簡體之爭,原本主張「識正書簡」的馬總統突然獨尊正體字,不能說沒有選舉考量,面對民進黨「傾中」的指責,他自我檢查而高舉能與對岸劃清界線的正體字。但是在野黨不善罷干休,指證歷歷的說台灣小吃「蚵仔煎」已變成簡體字的「鸡蛋海蛎饼」,要求政府該出面管理,行政院也允諾會柔性勸導商家「沒必要」。本是中國「上層文學」和「貴族語言學」的正體方塊字,亦是蔣為文等人口中「殖民者的文字」,忽然成為最能展現台灣文化、最具有文字之美的象徵,無奈馬英九確實是過份的「選舉考量」,所以只好摸摸鼻子一路挨打。

再說蔣為文等人的「台文運動」,其實將漢字簡化,乃至拼音化的嘗試絕非始於此。「五四」期間即有不少學者主張以「拉丁化」文字替代漢字,其中魯迅因為主張「語言的大眾化」和「將文字交給一切人」,而認為難學難寫的方塊漢字是「愚民的利器」、是「勞苦大眾身上的結核」。魯迅認為文字本是從人民之間萌芽,卻被特權者所收攬,只有少數人懂,於是擁有「敬惜字紙」或「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神聖性」,變成上層貴族等特權階級的專利。

不過蔣為文等「台文運動」的推動者,和「台文」企圖簡化、拼音化漢字的理念恰好相反,竟是以不斷「嗆聲」、將台文神聖化的方式在「推廣」台文,如此一來,台文反而脫離群眾,成為少有人懂(且壟斷檢定資格)又神聖不可侵犯的文字。同時,象徵中國封建文化的正體字,固然在台灣保存了下來,成為華人世界中的特色,然而所謂「文字之美」、「台灣文化」云云,向來都是特權階級的品味,夜市小販為了討生活而無暇一一為陸客介紹,索性放個「鸡蛋海蛎饼」的招牌,才是最生猛的台灣文化。

文字一旦神聖化,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生命,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文字獄的災難:不書寫台文是「可恥」;不書寫正體字是「賣台」。但標舉文字神聖的特權階級也可能遭反噬,如同雍正年間因出題「維民所止」而落入文字禁網的科舉主考官。

(回目錄)




左右看:誰在浪擲教育資源

左看:多軌邁進 逐鹿中原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來到世新大學發表演說,面對來自中國學生的質疑,蔡的回應重點不外乎兩者:1.教育資源有限,不能造成資源排擠;2.必須顧及台灣學生的就業機會。

蔡主席可能是多慮了。中國學生在改革開放的教育之下,現實感一個比一個強,交換了一學期、學年還可以,如果是來唸4年書,恐怕直接涉及就業問題,如果台灣方面一直阻擋大陸學生畢業後來台就業,恐怕台灣各大學也難吸收到陸生就讀。再者,台灣大學生的起薪直直落,不消5年,沿海一、二線城市的省級大學大畢生的薪資恐怕將與台灣平起平坐,如果要顧及台灣學生的就業機會與勞動條件,恐怕問題不在大陸學生,而造成台灣青年貧窮化因素,早發生於陸生來台之前,切勿牽拖。

至於資源排擠問題,不能只著眼於硬體建設。如說人才、制度建設與社會關係即一國的軟實力,我們也希望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或交換學生,能夠在過往的商業利益、血緣依存及肉體慾望之外,建立起屬於青年的中/台友誼的橋樑。畢竟,「特殊國與國關係」中的特殊,不僅只是兩岸政治定位,更在於難分難捨的歷史文化,英美關係足為殷鑑,彼此仇視的歷史錯誤,不容禍起蕭牆。
倪世傑/研究人員

右看:西餐比較好吃?

在網路上常有一句俏皮話,稱為「西餐比較好吃」,言下之意,並非真指西式餐點料豐味美,而是調侃許多哈金髮白皮的台灣青年男女,在洋人面前往往心防盡失,任其上下其手,允取允求,導致人財兩失,見諸於報端。

直言之,台灣當前主政者,在教育政策上也存在「西餐比較好吃」的迷思。馬英九總統於4月底參加清華百年校慶時表示,希望未來10年內,將境外生比例,由現行占總學生人口3.3%,提高到10%,「擴大學生的接觸面,培養國際觀」。

然而,根據筆者觀察,教育部光是現金直匯到外籍交換生的金額每位每月即3萬台票(1千美元),齊頭式的平等,並無法吸引國外優秀學生來台就讀,反倒是蜂湧了一些在歐美程度相對低落的學生來花台灣人的納稅錢極樂台灣。如果蔡英文主席所謂陸生來台排擠教育資源的立論能夠成立,重點恰恰不在陸生,而是當下的外籍交換生。

一竿子不能打翻一條船,資源必須用在刀口上,像是東南亞籍的交換學生,平均而言無論是求學態度與程度都要勝出歐美交換生甚多,東南亞又是台灣的近鄰,站在敦睦友邦、促進區域合作的立場,台灣的對外教育政策仍應以中國及東南亞為重。
林水秀/社會觀察人士

(回目錄)



聊以行國:印度人:邊緣化的族群

■莊迪澎
曾有人問我:「華人在馬來西亞是不是被打壓得很厲害?」馬國確實有許多不平等政策,但是若所只有華人「被打壓得很慘」,恐怕是放大了華人的窘境,從華人中心視角看待「不平等」政策。若是非要從族群角度談此問題,華人還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印度人和原住民的處境,可能要比華人「淒慘」得多。

1969年5月13日馬國爆發歷史上最嚴重的種族衝突,政府認定種族間貧富懸殊(馬來人貧窮、華人富裕)是主因,於是在1970年制訂歷時30年的「新經濟政策」(New Economic Policy),立意「消除貧窮」和「重組社會」,其中一項重要手段是扶持馬來人資產階級,藉以累積馬來資本,以平衡種族間的經濟落差。

新經濟政策的「成果」在1980年代顯現,非馬來人無論在政治或經濟領域都逐步被邊緣化。不過,華人的處境還是比印度人稍好。馬國公民2,595萬4,200人,印度人僅有193萬4,200人(佔7.45%),比外國公民人數(244萬8,400人)還少,在政治選舉中影響力不大。印度人選民雖然普遍傾向支持執政集團,但印度人國大黨在內閣僅有一位部長,是否和能否代表廣大印度族群的權益,還是個大問號。

以淡米爾文教育情況為例,1970年有657所淡米爾文小學、學生7萬9,278人;到了2010年,學生人數增加至10萬4,962人,但學校僅剩523所,比40年前減少了134所。由於政府教育撥款杯水車薪,印度人社會動員支持教育事業的力量亦不如華人,大多數淡米爾文小學簡陋不堪,淡米爾文教育也僅止於小學階段而已。而且,印度人的輟學率偏高,達到30%左右。

雖然坐擁81億美元資產的馬國首富阿南達(Ananda Krishnan)是印度人,不少著名律師和專科醫生也是印度人,但許多印度人仍在園丘裏出賣廉價勞力,換取月入新台幣5千元左右的微薄薪金,貧富懸殊十分嚴重。貧窮問題可能是造成印度人犯罪率偏高的原因,2005年一名警官揭露,馬國南部一座扣留中心有702名扣留犯,其中316人是印度人;在285個私會黨當中,123個是流氓私會黨,而當中92個是印度人的流氓私會黨。

2007年11月25日,備受壓抑的馬國印度人終於走上街頭,一個稱為「興都權利行動力量」(Hindraf)的印度人非政府組織成功號召了3萬人在吉隆坡舉行大集會,抗議政府有系統地邊緣化他們,甚至祭出「種族清洗」(ethnic cleansing)的激烈措辭。3萬個印度人走上街頭,在馬國即使不是史無前例,肯定也是難得一見,舉國震撼。不過,時過境遷,印度人的待遇並沒有顯著改善。
(馬來西亞評論人)

(回目錄)
扣問求音集:問題不在「過早」分流

■洪致翔
在關於中學與技職教育的許多討論中,質疑高中與技職教育讓學生「過早分流」的觀點並不罕見,台大主任秘書廖咸浩亦曾以「高中生太早分流,以致理工醫農等科系學生輕忽人文通識課程的重要性」回應洪蘭對台大學生上課態度的批評;近來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更投書媒體,認為太早讓學生在特定的知識領域中「相濡以沫」將不利於培育健全的公民素養。儘管這些觀點與質疑皆有客觀事實作為支持,但若再對「分流」背後的內容加以探究,則「分流過早」恐怕仍非癥結所在。

首先,現行的「分流」制度乃至於教育部12年國教草案,皆是以智育測驗成績作為決定分流去向標準。就算這套「智育成績高者即適合探究知識、成績低者即適合技能學習與應用」的分流標準能毫無瑕疵地反映學生的性向志趣,但人的性向、志趣與專長相當大的程度上受環境影響與啟發,因此,任何人都可能因人事時空的異動而使性向、志趣與專長發生變化。從而,真正企求適性學習、因材施教的國民教育,在提供通識型學習內容的同時,也應提供朝向不同領域發展的多元學習選項,更應當容許、甚至鼓勵學生轉換學習領域、並在不同領域的學習體驗中逐漸挖掘出適合自己的方向。然而,被採行迄今的所謂「分流制度」卻鮮少提供探索與轉換跑道的彈性空間,只有分流、不容回流或改道,形同以僵固框架套住學生、侷限其發展潛能。

再者,真正健全的教育,在針對各領域精深專業的知識技能進行研究學習的同時,並不會因追求專精而偏廢汲取通識型知識,而是引導學習者觸類旁通,使專業領域與其他領域的知識有機地結合、相互印證,因深而廣、由精而博。反觀現行「分流」後的教育方式,無論技職學校還是普通高中、絕大多數專業科目與通識課程仍只是由教師安排學生進行單向、機械式的學習,催促學生儲存知識,卻不引導學生嘗試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座標系統」,藉此快速掌握並應用不同領域的知識與資訊。

更重要的是,教育部所宣稱的「適性分流」,仍是在「學歷、職涯方向、薪資三者高度相關」的環境下而為。在此條件下,即便分流時間延後,無數青年自學習至從事工作的動機仍是以私人/家庭的利益為基礎,這又怎能有益於培育健全的公民素養?

綜言之,問題真的不在於「過早分流」,而在於「分流」背後的教育制度與內容僵固化、見樹不見林且與功利心態相容相輔。否則,「分流」作為生涯探索、認識自我志趣的重要環節,按理愈早開始越好,又豈會招來「過早」之批評?
(文教工作者)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6-17』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