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1-07-20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化妝品真相大公開社群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7-20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7-20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媒體八卦化下的新弱勢

大約從一、兩年前開始,教育界的各種「醜聞」,從師生戀、EQ低,到體罰、「狼師」,開始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特別是八卦媒體的各種踢爆、揭密。如果僅從媒體報導的浮面現象觀察,這些現象似乎反映了台灣社會的道德,已經達到淪喪、江河日下的程度。

但是,事實卻與現象相反:這無關教育界的操守,而是,教育界是媒體八卦化之下,新出現的「軟柿子」。

八卦媒體的發展時間雖短,自我耗損的速度卻很快。他們已經快要進入找不到報導對象的階段。近幾年在台灣發展的八卦報導,一開始是以政商名人、演藝人士為報導對象,這些報導讓人有「窺探上流階層隱私」、「藉爆料達成社會正義」的錯覺。這種經營策略,是希望藉著一般人的閱讀率,來拉高廣告的收入。基本上,這是處在遊走剃刀邊緣的狀態。

面對醜聞時,演藝人士會提告;商界名人會撤廣告,甚至聯合在同一陣線上的「受害者」,用商業邏輯向媒體施壓,媒體在塑化劑風暴時面對統一等業者的報導態度,就可以看出其中端倪,便利商店賣報紙的那一排架子,比律師還有力量;政界名人雖不至於立刻反擊,但是他們可不會默默吃虧、任人宰割,逮到機會時所採取的反撲,其力道可以媲美大海嘯,數日前媒體鉅子梅鐸,因為旗下報紙的竊聽風波,而在英國遇到的政界反擊,就是典型例子。媒體跟報導對象之間的糾紛,告來告去,不論輸贏,其實只是肥了律師、瘦了媒體業者。這不是個合算的生意。

本地的八卦報導,早已經過了那個貌似「為平民監督權貴」的階段,它開始將報導對象轉向到一般人,那些題材夠聳動、又不會提告纏訟的平民,才是新的取材對象。能擔負起這種「任務」的,不是虐童、夫妻吵架等新聞,因為這類議題在40年前,平面媒體崛起時的「社會新聞」就已用過,雖有一定的重要性,就題材開發上來說,卻是老梗。更讓情況雪上加霜的是,八卦新聞在網路世界中毫無競爭力。

八卦媒體的經營,已經進入瓶頸,這也是壹傳媒大力邁向網路電視的緣由。於是,教育界成為八卦媒體的題材新大陸,這是近來教育界的負面新聞逐漸躍上媒體的背景。因此,沒有媒體資源可以運用,甚至不會、不敢興訟的教師們,從小學到大學教師,無一倖免,都成為八卦媒體的取材對象。

教師之所以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是基於媒體的生意經、經營模式,至於「教師的道德是否淪喪」,與他們是否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兩者之間的關連性很弱。許多媒體對於新聞的要求,在於題材的「異於常態」,越是異常,就越容易成為新聞報導的焦點。「異於常態」與「新趨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誤把異常現象當成新趨勢,在所難免。

然而,異於常態的另一面解讀就是,現實中的狀態,完全與媒體報導相反:現實中的師生戀不多見,所以,媒體才能大炒「師生戀」,用道德潔癖、新奇來吸引讀者的注意。

這是八卦媒體的新策略。在缺乏制衡的狀態下,恐怕只有等到這個報導題材成為老梗時,才會讓老師這個群體從媒體焦點中淡出。

(回目錄)




左右看:每年23萬人工流產

左看:少子化論述的迷思

少子化問題自從成為大眾關注焦點以來,女人的肚皮便成了國家發展乃至「國家安全」的戰場,各種方案層出不窮,目標全在提高生育率。日前又有學者提出,台灣每年的人工流產人次估計高達30至50萬,遠高於新生兒人數;衛生署則提出將建立人工流產諮商制度,也隱然是希望提升生育率的嘗試。

但最根本的,究竟少子化哪裡可怕?官方與主流輿論總是困守在傳統的發展模式中,反射性地開列經濟成長率將下降、可用勞動力將減少等「弊病」,卻始終沒有解釋:維持經濟成長率數字不墜,對升斗小民的生活有甚麼實質助益嗎?從目前的「無感復甦」現象看來,恐怕答案是否定的。至於勞動力減少則純粹是資方的語言,對受雇者個人而言,反倒可能提高自己的勞動力市場價格。

將人工流產與少子化連起來就更荒謬了。首先,減少人工流產不代表就會提高生育率,人們依然很容易選擇其他方式避孕;第二,人們選擇人工流產自有其理由,要求生下來反倒可能增加社會問題;再者,依據衛生署的數據,從民國93年至今,人工流產數事實上是降低而不是升高了。
李亮/文字工作者

右看:夾娃娃做為一種女權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近5年的人工流產人次,每年約在22至24萬多之間,十分可觀,另有學者估計實際人次應該遠超過此數,相較於台灣去年僅16萬名新生兒的數目,台灣人勇於「夾娃娃」而怯於生娃娃,實在令人為台灣的少子化趨勢擔憂。

有鑑於此,衛生署已著手修訂優生保健法,明訂對於選擇人工流產之婦女應給予關的輔導諮商,責成主管機關建立相關制度。此一修法將給予婦女「思考期」,既未違背婦女意願也立意良善,本是進步的修法方向,卻遭到部分女性團體的反彈,批評衛生署不去檢討少子化的成因,卻把問題怪罪到女性身上,是搞錯了方向。

然而,目前國內外的實證研究早已清楚地顯示,女權的提升以及女性意識的覺醒,確實是少子化的關鍵成因。目前各國的研究幾乎沒有例外地指出,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生育率也隨之下降;也有針對女性工作情況的研究指出,女性勞動參與率較低的社會,往往生育率也較高。

當今之世,誰也無法否定女人有生育的自主權,但承認女權提升的種種意料之外的後果,也是共同面對少子化問題的重要前提。
王放/政治評論員

(回目錄)



衛報週評:歐洲仍有成功的故事

節譯■葉興台
在金融危機震撼全球後將近3年,歐洲大多數地區繼續邁向復甦之路。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認為,不幸的是,當歐洲其他國家在發展永續經濟模式大有進步之際,多數媒體的頭條都在關注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希臘和西班牙的困境。

德國已躍起為全球經濟霸主,經濟成長率強勁,失業率降至數十年來最低(經濟合作發展組OECD公布最新數字為約6%),相較之下,歐盟平均為9.3%,美國為9.2%。北歐的芬蘭、挪威、瑞典和丹麥均出現持續的成長。被美國媒體視為福利國家的瑞典,經濟表現尤其亮眼,去年的經濟成長率逾4%,今明兩年預估仍有強勁成長。瑞典和德國讓很多專家跌破眼鏡,提醒世人歐洲也有讓人驚豔的能力。法國、荷蘭、瑞士、捷克等國家也都出現強勁的復甦跡象。

媒體充斥著對希臘或美國等負債纍纍的恐懼,但事實上歐洲財政狀況不像美國那麼糟。比較目前的平均負債水準,歐盟政府負債佔GDP比為73%,美國為102%。美國政府負債爆增不僅因為經濟崩盤,還因為過度的軍事支出和失控的健保成本。僅管歐盟政府負債佔GDP比超過規定的60%,美國政府負債將超過GDP規模,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見。

然而,美國總統歐巴馬違背競選承諾,附和共和黨國會議員的主張,延長布希執政期間對2%富人的減稅政策,導致美國的貧富差距極度惡化,美國4百大富豪持有1.4兆美元財富,比印度的GDP還要高,而印度的人口超過11億人。

與美國截然不同的是,講究福利的歐洲國家,如今開始重視預算紀律,但在此同時,歐洲國家仍儘量保持對家庭和勞工最好的社會支持(美國卻還在傷透腦筋,思考如何提供沒有健保的4,700萬人這項福利)。美國也擁有龐大的貿易赤字,一方面是因為進口太多產品,卻不再為其他國家製造產品。相較之下,歐洲已成為美國和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在財星雜誌5百大企業排行榜中的數量,比美國和中國加起來還要多。

波蘭就是歐洲走在正確道路的極佳典範,花太多時間關注財政破敗國家根本沒有道理。波蘭是歐盟人口第六多國家,經濟規模大於愛爾蘭、希臘或葡萄牙,在這波金融危機期間,該國成功避開衰退,銀行業迄今沒有傳出財務問題。很多經濟學家將波蘭與1990年代被稱作「塞爾特之虎」(Celtic Tiger)的愛爾蘭做比較,外國投資人被這個人口 3千8百萬人、經濟穩健成長、政府債務輕微的國家所吸引。

歐盟的結構基金(structural funds)規模龐大,過去7年累積至4,858億美元(3,470億歐元),主要針對東和中歐會員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Krugman)曾嚴厲抨擊歐洲沒有提供足夠的政府支出來刺激經濟,但這些結構基金在協助拉動目標國家經濟上已經貢獻卓著。

東歐正在呈現復興跡象。拉脫維亞、立陶宛和烏克蘭去年的經濟出現10%以上的萎縮,如今又開始恢復成長。就像波蘭,這些國家也受惠於德國的強勁成長,德國對這個地區的出口成長高達20%。土耳其也證明其經濟毅力,以中國般的速度成長,與歐盟的貿易持續增加。當然,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和羅馬尼亞等規模較小的經濟體令人擔憂,但整體而言,這條西歐至東歐再到西歐的輸送帶,在這波經濟衰退之前曾頻繁地運轉,現在似乎又開始忙碌起來了。

很多經濟綠芽在歐洲大陸萌發,因此,我們應將4個債務纍纍國家的困境置於更廣泛的角度,特別是葡萄牙、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佔歐洲整體經濟規模的比重很低,過於關注4國的困境有點不合理。上述4國基於不同原因,讓自己陷在困境當中。當然,歐洲其他國家應伸出援手,但目前並無簡單的解決方式,這需要時間和決心。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7-20』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