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2-07─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2-0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2-07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民進黨的國王新衣 |
蔡英文的謝票之旅來到民進黨的重要堡壘宜蘭縣。蔡英文正在答謝致辭時,有位民進黨員發言說:「我們應該跟大陸友好……,因為我們跟大陸沒冤沒仇……」這句話堪稱是選後發自民進黨內部最切中問題核心的反省。 誰都知道,兩岸問題的穩定,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極重要因素,廣泛引起台灣選民的關心;也是蔡英文敗選的一大原因。選後民進黨已經有不少聲音主張民進黨需要改變兩岸政策,否則將來選勝的希望還是不大。然而,改變兩岸政策的關卡就在民進黨對中國大陸的基本看法。由於民進黨的台獨主張,使其對大陸的態度一向十分對立,甚至敵視。「跟大陸友好」的呼聲在民進黨內以往是不容易聽到的。至於「我們跟大陸沒冤沒仇」的言論,不僅在民進黨內,甚至在全台灣社會都是屬於「政治不正確」的妖言,都有可能被戴上「親中賣台」的大帽子,以免惑眾。 這位民進黨員只不過說出極平常的事實:中共政權從未統治過台灣。台灣人民長期悲情的根源,如228事件、50年代白色恐怖、30多年的戒嚴體制等等,都與中共政權無關。至於中國人民跟台灣人民更談不上冤仇。勉強說來,與中共有冤仇的是國民黨。可是,事情竟是這麼弔詭:原來有冤仇的如今握手言歡,沒有冤仇的卻不共戴天似的。當然結果是國民黨雙吃,民進黨慘敗,部分選民則在無奈下或是含淚投票,或是悲憤怨嘆。 這樣一個令民進黨員心中難平的現像是怎麼產生的?原因其實大家都知道,只是沒有人願意說出來。不,沒有人敢於說出來!這就好比童話中國王的新衣,人人都知道國王沒穿衣服,就是沒有人敢講出來。可是國王畢竟沒穿衣服;如果沒有天真的小孩說出來,他也可能著涼生病。民進黨過去不幸沒有講真話的小孩,以致民進黨長期強迫台灣人民穿了一件「國王新衣」,在那裡招搖過市。結果就是民進黨著涼生病了。 童話的結局是國王醒悟過來,製造「國王新衣」的佞臣落荒而逃。台灣有沒有這個福氣?看來希望不大。民進黨講真話的「天真小孩」出現了,但是「國王」有沒有醒悟呢?佞臣有沒有落荒而逃呢?且回到宜蘭的謝票會。主持人立即打斷「天真小孩」的發言,讓蔡英文發言。在簡短回應後,蔡英文很快就把話題拉回到既定的主軸:「民進黨需要深耕基層,才能獲勝」、「在選民需要幫忙時隨時讓他們看得到,選民的票就投得下去」云云。於是台灣版的 「國王新衣」故事,就四兩撥千斤,消弭於無形。 |
(回目錄) |
左右看:屏東高中學生搶救合作社 |
左看:護憲護國有普世性意義
今(7)日下午屏東高中的校務會議將決定引進便利超商,然遭同學連署千人表達反對,力挽合作社留在校園,新聞報導稱屏中學生「反潮流,令人訝異」。事實上,該當訝異的是,媒體連同校長、教育局、教育部及至於檢察署、監察院等一切機關統統藐視憲法、縱容違法違規、對抗基本國策,業已形同叛亂。 必須向所有涉嫌叛亂的亂臣賊子正告,「合作事業應受國家之獎勵與扶助」明載於憲法第145條,這是對憲法第1條明定中華民國國體為三民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的進一步宣告。職是之故,各級中、小學才有師生員工福利合作社之設置,目的在落實合作社於生活教育中,使新一代人充分陶冶在互助合作、民主經營的隱匿性教程,其效果就是屏中人所感受到的:「荷包省很大」、「富人情味」等,更且是人類掙脫資本主義集體毀滅的先修課。 要向英勇的屏中同學致敬,你們所進行的,乃是一場護憲護國的戰役,或者說,是捍衛民生主體,反對資本主義的路線鬥爭,具有歷時性、普世性的意義,不管合作社最後留或不留,你們帥極了! 趙萬來/大學教授 學校合作社久已成為贅疣,不僅是於學生購物沒有實惠,並且虛耗校方經費與場所,更可慮的是,這項政令宣導的產物還變為招人犯罪的淵藪,試問,60年來有幾人在校時獲得合作社的紅利?有幾人曾經參與合作社的決策?如果要依法追究,恐怕比眼下爆發校長貪瀆營養午餐案更要動搖整個教育界。 所以,二年來,便利商店開始進駐屏東高工起,真是一件大好事,去了中、小學校的贅疣,甚至是毒瘤,誰曰不宜?乃今有屏東高中的學生獨唱反調,又蒙媒體渲染,遂致上綱上線,目為國體之爭,實在是甚無謂也;台灣沒了合作社經濟,不光在校園內,也在社會上,俱證其不可行。另一方面,便利商店堪稱是台灣最有創意的服務業,儘管最早源自美、日,但經我業者多方砥礪,已從雜貨店變身為街坊的生活服務中心,走在虛實相交的最尖端,拓展市場空間的無限,引領全球,如今入到學校營業,所供給莘莘學子的,不僅是商品,更有汨汨而出的創新。 奉勸年輕的屏中人老梗不得,何苦依戀子虛烏有的合作社?你們何妨明說要價格津貼! |
(回目錄) |
扣問求音集:台灣經濟發展的下一步 |
■姚欣進 這新階段的最大政治挑戰,對於在野的民進黨來說,乃是如何面對兩岸關係的現實與新局勢?對於國民黨的挑戰,則是:台灣經濟如何突破困局?如何將資本主義經濟成果與民生福利直接扣連起來?如何創造出一個民生樂利的社會?本文將深入討論這經濟方面的挑戰。 國民黨政權推出以財經技術官員隊伍為主的新內閣,顯然也深知:不在這4年內將台灣經濟翻轉向上,不能將台灣社會內種種日益激化的社會民生矛盾有效處理解決,國民黨政權勢必難保。 剛上任的陳冲部長,就喊出了所謂「產業結構調整」乃是現階段主要政策方向;強調要發展高價值的勞動人力素質之產業。這包括了廣義的知識經濟,如研發人才、較尖端設計人才培育、文化創意產業、精緻工藝、深度觀光等利潤率相對高的智力勞動產業。而新任財政部長急著討論召開財改會,研擬稅制改革政策,新的稅制政策應注意社會公義與市場誘因平衡、要爭取中產階級稅制公義等。 那麼,在兩岸經貿將更全面而深化地結合為一體的預期下,台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是否有相當條件來達到這產業結構轉型、提昇與相對性的社會分配公平?換言之,台灣有可能做到既能資本不斷擴大積累、各企業不斷提昇獲利,而有同時財富分配越益公平、越益福利化?生產獲利是極有效的資本主義方式,而財富分配卻是「社會主義」方式? 這問題的眼前最佳實證答案,就是北歐諸國(過去是5國,包括了瑞典、芬蘭、挪威、丹麥與冰島,但冰島前兩年國家財政負債過鉅,實質破產,已被除名於典範之外)。這幾個國家的產業經濟,無一不是以高知識、高技術水平的勞動人力為基礎(各國平均研發經費佔全國GDP的3%以上,約為歐盟各國平均的兩倍;每1千個就業人口約有15人是研發人才,這是世界之冠)。而這4國總人口約2千5百萬,幾乎與台灣相當。 北歐的資本主義經濟與社會福利制度的完美結合,一向是台灣許多社運朋友們所嚮往的社經典範。不可否認,北歐諸國的經濟成就,其實是其整體社會非常扎實的公民文化的結果,例如對個人人權的尊重、對獨立自主價值的重視等等,都表現在他們傑出的教育政策、社會財富的分配方式、乃至於政府的清廉度上。這都是任何一個理想公民社會所必須具備的。 但台灣未來的社經發展,卻可以走另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而卻同時能更有效地吸取北歐諸國的正面公民社會價值與政策。下週本專欄將繼續討論。 |
(回目錄) |
迷走地圖:票房毒藥,選後亮相 |
■向紅岩 本週,馬政府為「視時」推動能源價格調漲,高層密會動作頻繁;經濟部長施顏祥聲稱水電價合理化是重大議題;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則將原規劃於推動能源稅制之配套措施:分段調漲,予弱勢、計程車和公共運輸業者補貼等作法,移花接木說成係因應此波漲價的政策規劃調整。從執政當局矢口堅稱中油與台電之營運虧損,乃歸因於長期的緩漲政策,即可見一斑。 依台電董事會內部評估,以目前台電每年平均虧損200至300億元來看,至2015年累計虧損將高達1,800億,超過半個資本額。《公司法》規定,累計虧損逾資本額半數,須召開股東會議討論是要增資、減資抑或維持現狀,故令黑箱操作已久的台電董事們非常憂慮,在現今政府本身亦負債6兆的情況下,政府出面增資機會渺茫,極可能走向民營化,營運成本、利得未來均須接受民股的監督。 我國電價結構內涵有三:基準電價、燃料條款與附加電費。執政當局聲稱國內電價長期未能適時反映成本,指的是基準電價長期偏低、總投資報酬率不及3%;所以即使民國95年與97年漲過2次電價,仍不足以達到損益兩平。但,台電自始自終不肯公開合理的電價成本,更經常以電價為由阻礙國內能源結構調整進程。 受惠於《電業法》,電力市場長期由台電壟斷,不僅是台灣最大發電業者,也是唯一輸配電業、唯一可賣電力給消費者的公司。在現行制度中,能源配比全由經濟部及台電決定,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無法自主決定電力來源。能源政策向來只重發電成本、忽略環境成本,以致10年來再生能源配比始終低於1%;而高污染的化石能源及有安全疑慮的核能配比,始終約維持在80%,毫無減少趨勢。台灣工業用電價格排名世界倒數第五,35%電量用於石化、鋼鐵、水泥、造紙等高排碳、高耗能產業,不僅導致台電長年虧損,也變成不積極推動綠色能源產業的藉口。 將時序推移至2010年年底,時任政務委員梁啟源、經濟部長施顏祥,即曾因聯手推動太陽能躉購費率政策急轉,一度被譏為罔顧民意、葬送台灣太陽能產業發展前途的蛋頭學者與冥頑官僚。 政府要將電價合理化,就應誠實檢討並告訴民眾電價結構問題何在、為何虧損、如何導正?若要調漲,也應清楚告訴民眾所用每度電用在支持核電、化石能源發電或發展再生能源的比例;讓民眾有監督選擇用電來源的權利,而非以慣騙的伎倆無恥地向民眾索錢。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