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2-27─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2-2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2-27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多數暴力應有所節制
左右看:酒癮久隱
看守台灣:社區環境改造,從乾淨開始
哈巴狗電台:大學之大(二)
社論:多數暴力應有所節制
由於知名BBS站「花魁藝色館」上的十多則po文,提及在台鐵租賃客廳車廂中的性愛派對,立委民進黨立委葉宜津宣稱在經過助理「查證」後,發現確有此事,於是痛批台鐵麻木,應該檢討出租車廂管理機制。立委助理所「查證」的應該只是當天確實有人租用車廂、確實有鎖門、列車長發現鎖門卻沒有強行進入等,至於有沒有發生「性愛派對」則應無所悉。因為檢警後續的查證發現,車廂內非常清潔,甚至連指紋、體液或毛髮都沒有,就算要以《社會秩序維護法》或《刑法》的妨害風化來治罪,也很牽強困難。不過爆料立委在譴責台鐵管理疏失時,竟然也當起道德導師,斥責花魁網友大玩性愛派對還在網路上分享心得「舉止相當囂張」;並且檢警查證的重點也是在「以IP追查網友」、「用監視錄影查出女主角」等等,媒體的報導當然更是在「多P性愛派對」的細節,諸如「一女戰十八男」、「兩位女助理遞紙巾和補充保險套」等等,真正和台鐵公共安全相關的責任和細節,反而無人聞問。最起碼,既然規定承租人無權鎖門,那麼為何車廂會有個不用鑰匙即可上鎖的鎖?列車長是否有敲門或詢問,還是發現上鎖即自行離去?性愛派對的行為或有爭議,但這起事件凸顯出國家暴力及全民道德公審的暴力,更應該有所節制。對國家暴力的節制,往往是保障人權的首要任務。有多少冤獄、冤案、誤判的例子,都是「沒有物證、全憑自白」入人於罪,況且,除了立委爆料用的幾篇網路文章之外,檢警如何在沒有進一步證據的情況下就合理懷疑「確有此事」,率爾追查IP找人來問話?如果這樣的國家暴力可以容許,幾乎等同於文字獄,不需物證,只要懷疑誰就找誰來問話,然後不必物證,僅憑自白即可起訴,甚至定罪。其次,不待國家暴力制裁,立委只要靠「助理查證」即可定罪,直斥舉止囂張、行為荒唐;媒體的焦點亦著重在「有沒有性愛派對」,捕風捉影的報導派對細節,滿足眾人窺視他人隱私的慾望,對於有沒有「公然猥褻」尚無定論、無證據的部分不斷強調,然後想辦法羅織可能的罪名,對於已經確認的管理疏失和公共運輸安全的部分,則輕輕帶過。我們認為多數暴力應有所節制,否則類似這次花魁的文字獄事件將會不斷上演,甚至越演越烈。
(回目錄)
左右看:酒癮久隱
左看:社群讓你戒面對因酗酒所產生的社會、家庭問題,在結構性問題無法根治前,的確需要思考如何找尋其他可取代酒的「好東西」,來讓快樂、滿足更容易發生。然而,戒酒是一種需要高度技巧的工作,不是單靠戒酒者的家人就能幫忙解決,所以才需要用社區工作等社群支持的方式,讓重度酒癮者能透過週邊朋友的推力及拉力,來轉移對癮頭的依賴。事實上,這裡的社群與傳統的社區工作有很大不同,傳統的社區工作包含社區產業發展、社福醫療、人文教育、環保生態等面向,但較著重在在地理分界下所發展各自獨立的面向,然而社群卻更強調土地之上、人與人的關係,認為唯有綜融式的發展才是出路。於是目前在台灣東部,已有一些部落開始構思透過當地的有機農業,來成立戒酒者重新回歸社會前的中途之家。透過連結信仰等資源,讓人從事農業來重新擁有規律而健康的生活,甚至鼓勵已戒斷、或者節酒成功的夥伴,來帶領並分享戒酒之路。事實上,不僅是酒癮,包括毒癮者都需要類似的戒斷及精神照護產業,都能讓成癮者有回歸主流社會的機會,同時又創造如果成功戒斷後的謀生工具。可惜的是,這一舉數得的計畫迄今未見政府的積極正視,而無法創建出真正合適台灣在地的菸酒意識。潘欣榮/公共化協會成員右看:成癮不是病無論經濟興衰,總有一個產業是全年長紅,那就是「酒」。當經濟繁榮時,大家將酒家的燈紅酒綠視為常態。而在經濟衰敗時,失業者、不穩定就業者因失意飲酒,長期產生酒癮而衍生出酒駕、家暴等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然而,長期以來台灣的衛生單位卻未以統合性的制高點來看問題,而是以多頭馬車的視角來面對,例如精神科醫師認為成癮是社會問題,可開藥治癒。而心理師則認為不能開藥。但問題的關鍵不是開藥與否,而是需先承認「成癮無法被治療,只能被處遇」,即從流行病學成癮理論來去除危險因子,若要如此,則需瞭解酒癮的「成因以及如何替代癮頭」。舉例來說,許多上班族或體力工,常會焦慮、需要情緒平復,但是休息時間短,所以抽菸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來讓我們重新恢復勞動力。而忽略這根本因素,片斷的要求戒斷,往往是無效的。此外,尋找替代成癮的因素也是必要的,慈濟大學教授高靜懿就曾提出:找尋其他可取代「成癮物質」的「好東西」,來讓快樂、滿足更容易發生。總之,既然某些生活條件會促進人的癮頭,所以減少發生無聊的次數、機會,同時善用社區營造等社群支持的方式,讓人能發展多元的興趣,來轉移對癮頭的依賴。吳恆祐/社會評論人
(回目錄)
看守台灣:社區環境改造,從乾淨開始
■陳曼麗台灣環境的重大議題,不論是停建國光石化廠,或是保留阿塱壹古道,都受到矚目。在一般社區中,不見得能有機會發生環境重大事件,受到全國注意。社區經營是一點一滴,必須靠社區人一起來做些環境維護,讓社區越來越優質,居民越來越幸福。近幾年,有機會深入社區觀摩,發現社區生活環境是否良好,從大街小巷,家戶門口,是否亂置垃圾包、塑膠袋、廣告紙、雜物,可見端倪。這些雜亂東西,如果社區人視而不見,社區環境要變好,很難!有時,我看到很熱心盡責的里長,邀請居民組織志工一起來維護環境整潔。但是,有些里長從來不做這些工作,讓社區一直髒亂下去。有些大樓設有社區管理委員會,由社區人自行管理,住戶繳費共同雇用管理人員,維護居住品質。而在沒有社區管理委員會的地區,里長的角色變得非常重要,里長有能力,社區就會面目不同。台灣社區遵行環保政策規範,垃圾強制分三類,如果沒有分好,清潔隊員可以拒收,好心一點的清潔隊員會在現場指導民眾分類。有些社區不將資源回收物交給清潔隊員,而由社區自行販售,販售金額由社區人自行決定用途。我曾經看過有些社區把資源回收物銷售給小盤商後,那些收入所得積少成多,社區人拿去旅遊、提供社區老人午餐、贊助清寒孩童,或捐給宗教活動。由於資源回收有金錢回饋,在社區內可以回收的物品幾乎都被收光了,以致社區遺留下來的幾乎都是垃圾!如果,每週按時丟垃圾,垃圾應該不致造成髒亂,但是社區內總有一些不遵守規定的人,老是將垃圾偷偷亂丟,令社區不乾淨。一個里,少則五百人,多則一萬人,大小不一。有些里,土地很大人很少;有些里,土地很小人很多。社區裡,如果志工堅強,事務分工給志工承擔,由於都住在這裡,社區好,人也好,大家就都願意承擔。但是,有些里長經常像神龍見首不見尾,很難帶動社區一起來關心。社區是大家的,你不關心,我不關心,社區就變得更冷淡了。台灣一直在推動社區環境改造工作,做得好的社區,環境都很乾淨。社區環境靠居民維護,居民追求乾淨,見不得髒亂污染發生,也就會願意成為社區環境守護天使,繼續張大眼睛來監督,付出行動來捍衛。經過20年,社區環境高低,區隔越來越明顯。我們要追求環境高標的社區,住在這裡的人,小孩子會更健康,大人可以無後顧之憂去工作,老人也可以更長壽。從乾淨到健康,才可得到生活幸福。(看守台灣協會監事、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回目錄)
哈巴狗電台:大學之大(二)
■陳真忘了聽誰說的了:和信醫院是一所「有靈魂的」醫院。待過不少醫院,和信的確是我看過最把人當人看的醫院,比諸西方先進國家並不遜色。它的好並非在於它是否具有頂尖醫療科技,反倒在於它保留了醫療這門行業最古老的核心價值。從小學到大學,從廟宇到教堂,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幾乎把一切行業機構統統變成一種企業,講究績效產值、積分點數,講究曝光度能見度知名度,講究一切眼見為憑且可量化之物。績效、量化沒啥不好,但畢竟不是全部;唯績效是從只是捨本逐末,自我矮化。一位牧師告訴我,他壓力很大,夜不成眠,因為他們教會希望在若干年內吸收多少信眾。我開玩笑說,難道上帝也給你們業績壓力嗎?聽起來好像不是教會,而是老鼠會。常跟學姐戲說我們診所業績說不定全台倒數第一,這項紀錄很難被打破。業績固然重要,但總該還有比它更重要的東西。至少,在醫療處置上,我已盡力,而我所能做的也只是這樣了。這就好像一個考試成績不佳的學生,他無須汗顏,因為他乾乾淨淨像雪一樣盡了力。有部電影叫《靈魂的重量》,我沒看,不知演什麼,但我估計靈魂應該沒有重量才對。沒有重量的東西最沉重,沒有體積的東西最廣大,因為它在長度與重量之外,一如時間之外便是永恆。靈魂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形上之物實難言說;但難以言說或不可言說並不表示它不存在,更不表示它不重要。就如感情雖然看不見,但有它沒它差很多,構成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記得很小時候在自家電影院(今日戲院)看過一部片,每天跑去看一遍、兩遍、三遍,直到下片為止。那電影演佛祖講道,信眾入場須購買燈具燈油,聽講者多是富商貴婦,不但衣著競奇鬥豔,連燈具也要比豪華。有位窮苦老太婆衣衫襤褸身無分文,被拒絕在會場外,但她留著一束終生未剪的美麗長髮,法會售票員於是同意她以長髮換取幾滴燈油入場。夜裡,佛祖開始講道,魔鬼便來搗亂,刮起一陣陣狂風,眾人燈火皆滅,唯有阿婆的燈火始終亮著,不管魔鬼如何使勁,就是吹不滅。兩年後上小學,每遇到需要講故事的場合,我就跟同學說起電影這一幕。有人從小一路跟我同班,他說聽我講這故事已聽了不知多少回。大學也好,教會也罷,凡事再大也大不過一個根本沒有體積的東西。靈魂之為物,就跟感情或鬼神一樣,信不信由你,但信者為真。只要你相信它,它就存在,意義的源頭,生命的開端。你對它有多少信,它就會有多少力量。(醫師)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電話:02-86676655傳真:02-82191213訂報:02-86676655轉214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