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4-27─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4-2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4-27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法國總統大選啟示錄 |
法國總統首輪選舉結果揭曉,尋求連任的沙柯吉(得票率27.2%)微幅落後社會黨的挑戰者歐蘭德(28.6%)。按規定,沙、歐兩人將進入第二輪,再以相對多數決定勝負。 有人言,法國的兩輪選舉設計是「首輪投給理念,第二輪再做選擇」。因此,沙、歐兩人如何吸收落敗政黨票源,攸關最後勝負誰屬。 若然,則首輪得票率居第三(18%)的國民陣線將舉足輕重。 國民陣線的政見,單調而強烈。大抵而言,就是「法國至上」以及「反移民」、「反歐元(盟)」。 這些主張,被歸類為極右派,甚至是法西斯主義的近親。但國民陣線卻成績不俗,得票率締造創黨新高,頗堪玩味。 從大環境來看,經濟沉淪與社會解組的雙重危機,是國民陣線異軍突起的關鍵。這固然可以看做是右派總統沙柯吉的執政無能,但何嘗不也是長期在野的左派願景空洞化的警訊? 政治偏好,與其說是源自天性,倒不如說是個人經驗現實的沉澱結果。沒有人天生愛自由市場;也沒人生下來就有階級意識;因此國民陣線的18趴支持者,「鐵桿排外」選民比重有限,反而是集失望、「賭爛」於一身的「積極選民」居多。 這意味了,主流政黨無論左右,大同小異。所謂爭取「中間選民」的求勝之道,就算不是迷思,但讓主流政黨長得愈來愈像也是實情。「改變」,是時下最時髦的競選口號,卻也是最容易落空的政治現實。 當然,抗議主流政黨綁架選民也可以採取投廢票的策略,但這樣的動作畢竟「消極」。明知國民陣線是一般人眼中的「危險政黨」,但還是願意出門投票,表達失望、賭爛之情,不啻說明了這些票投國民陣線的人在政治上何其「積極」,徹底凸顯了現代選舉代議制度根根本無可「代議」的困境。 國民陣線的支持者不能被遽然劃歸為「法西斯主義」支持者。國民陣線的存在就是法國沉淪的病理;而票投給國民陣線,也讓我們診斷出「選舉民主」的病理。 從某個角度來看,國民陣線的支持者不是反民主;剛好相反,他們要的是「真正的民主」:真正的代議、真正的改變。這不會是法國的問題,而是法國對全球政治的前衛性展現。 |
(回目錄) |
左右看:法國總統選戰風雲 |
左看:支持歐蘭德
法國23日公布的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正式結果顯示,左翼的社會黨候選人歐蘭德和現任總統沙柯吉分別獲得28.63%和27.18%的有效選票,位居前兩位,將於5月6日進行第二輪投票。 歐蘭德確認第一輪投票結果後,再度重申其反對長期實施緊縮政策,並表示若勝選,將推動重新談判今年3月法國、德國與其他歐盟23國簽署的「財政契約」,增加促進投資和經濟增長的內容,將歐洲建設的重點轉移成足夠自由的市場經濟、有限度的競爭和適當的緊縮政策;也就是一改沙柯吉犧牲民眾教育和退休福利的撙節支出政策;而其相關對應措施則是將大幅提高高收入族群的稅率至75%。歐蘭德希望藉此改善自2007年沙柯吉上任以來,法國的公債增加,失業率節節高升的問題。 再看看沙柯吉,反觀歐蘭德,便知歐蘭德性格討喜多了!和藹、謙虛、比較不愛講話的歐蘭德,和沙柯吉奢華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照。雖說不能以性格來判斷執政能力,但沙柯吉的行為模式也過於揮霍到,讓人不信任其能苦民所苦。 是時候讓社會黨勝選了! 沙柯吉才是最具領導人特質的總統候選人;儘管法國民眾第一輪投給了社會黨的政策,卻不能掩飾民眾對歐蘭德領導能力信心不足的事實。法國的民調顯示,有54%的法國人認為沙柯吉具有國家領袖的權威性,相對於僅24%的歐蘭德;有49%的法國人認為沙柯吉有能力解決棘手問題,相對於23%的歐蘭德。在對於有能力作出正確決定以面對當今經濟危機的提問中,也有41%法國人選擇沙柯吉,相對於歐蘭德的27%。 沙柯吉過去執政的經驗,大刀闊斧地應對歐債危機,其成果有目共睹。如他推動大學改革、提高退休年齡、讓法國重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反利比亞的動作也有聲有色;相對於社會黨的歐蘭德,連擔任個部長的經驗都闕如。 若沙柯吉連任成功,則和德國總理梅克爾站在同一陣線的情勢便可能延續。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歐債危機尚未化解,歐元區前兩大經濟體德、法政策相同,危機解決的機率便較高;相反地,如果歐蘭德當選,可能改變法國和德國在歐債危機上的合作,大家可能只能眼睜睜看著危機惡化的風險。 |
(回目錄) |
咄咄集:校外教學?集體合法離家日? |
■吳忠泰 目前小六、國三、高三的校外教學,實然上都被解讀為畢業旅行,成為學生除了畢業照、畢業典禮之外一個重要的儀式化行為。我們很清楚:不參加畢業典禮、畢業旅行和不能畢業是兩回事,但在有限的生命經驗裡,孩子經由屆屆相傳,通常將畢業旅行當成一個成長中必要的烙印,因為不但遠離校園、遠離家庭,又可以在異地多人共宿逛街,形成一個異樣的生活面貌,尤其在國高中,畢業旅行實際上是背離平常上課、補習、回家的生活三部曲,光這種脫軌的感覺就是很大的享受,所以眼下的中學畢業旅行,本質上是逃離禁錮的集體合法離家日。 在少子女化之下,所有孩子的生活體驗都是一去不復返,彌足珍貴,家長代表與旅行業合演一個輸人不輸陣的旅遊品質比一比,從吃的到住的品質,已非1、20年前的陽春樣態,三天兩夜下來費用5千元上下者比比皆是,比起多數家庭旅遊的食宿通常要更好。這和平日慘白樸素的青衿歲月,反差之大,令人感覺如同幻夢。學生的欲念、家長的疼惜和旅行社商機形成共生關係,學校只是被利用的機制。 事實上越來越多學校,為了讓學生安心準備基測或學測,乾脆把畢業旅行安排在國二下或高二下,這又凸顯另一種荒謬:反正有辦了就好。既然學生可以把畢業旅行當成畢業前對常軌的叛離,那麼學校也來搞一個名不符實的畢業旅行──連高三國三的課本都沒摸到,就去畢業旅行了。於是又異化成了被趕入升學煉獄年前的晚餐。 當學生和學校可以把校外教學異化成這樣一個形式化的歷程,師長們在畢業旅行裡的角色,除了伴遊陪拍照之外,能做甚麼?有些旅行社還會主動招呼你去大廳喝下午茶,享受平常沒有空享受的悠閒,恍惚之間,你還以為是假日午後的旖旎時光呢! 要將學校最後一年的畢業旅行導正為校外教學,是許多有心人的理想,但一定要面對上述結構性的定位,否則心裡再淌血也無濟於事。近期因有休閒農場或觀光工廠的活躍,當然有不少的學校嘗試把行程加入上述參觀,但這不是系統性的轉變,也不是教育界的大覺醒,如果我們只能看到只有民間辦的夏令營或是資優班才能辦理自費而密集、真實的校外教學,卻毫無感覺不妥,那麼教育界的麻木顯然病入膏肓。 |
(回目錄) |
貓眼的世界:所累何事 |
■黃懷軒 我們的社會機制要求你必須有工作才能求得溫飽,妄想如古人一樣離世索居遠離群眾在現代社會似乎是難如登天。即便你能夠放棄物質生活、金錢、名利,想找個安安靜靜的地方躲起來,除非是自己買塊地,不然山河森林不是屬於私人就是國家,要是效法亨利.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一樣躲到深山湖邊去蓋屋餵魚,不出三天肯定有警察來敲門把你帶走。世上的一切早已被瓜分得一乾二淨。 年輕時不懂事,年少無知,初學設計時以為我的使命就是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給別人,更好的居住空間、更好的享受,以及更好的生活。我們能夠就理論或是經驗重新設計空間,讓空間的使用更有效率、更加方便;我們也可以展現創造力與美感,透過材料的質感與細節讓空間舒適宜人甚至富麗堂皇。但事實上,更好的生活只會存在你的心中,實質的建築就某種層面而言並無法創造出那種東西,不論設計得再好、再精美、再昂貴。就像廟宇或是教堂蓋得再華麗壯觀其實都一樣,神怎麼會去住在那樣吹彈可破的東西裡面。 在中國工作的工地是個大得無法想像的施工現場,我們公司處理這一大片工地建築群中大約70%的室內裝修。工地面對著渤海灣,一望無際的汪洋,每當太陽落下,黃澄澄的夕陽泛著海面上的薄霧一起暈開,都會逼得我義無反顧的爬上鷹架去看它一眼。懸在鷹架上,眼前是令人窒息的美景,腳下則是一種像是世界末日般的廢墟景像。看著天上的飛鳥,不知牠們心中更好的生活是甚麼樣子?低頭看著踏著滿地碎石忙進忙出的工人們,不知他們心中想著的更好的生活是甚麼樣子? 忘了從哪看到或是聽到一句話,說是人一生不必想著要成就甚麼好事,只要能夠做到「無害」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站在鷹架上,腦子裡一直不斷出現這句話。人家說書讀太多會污染你的靈魂,想想真是一點都沒錯。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