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5-08─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5-08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5-08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12年國教的牛肉 |
12年國教近來成為台灣社會議論的焦點,但是多半集中在制度或形式的面向。特別是關於未來高中入學方式;由於涉及公平以及明星高中的存廢,成為各方爭議的戰場。誠然,促進平等就學機會,消弭教育中的精英主義是推行12年國教的主要目標之一;然而,我們認為,一個如此重大的改革措施,付出昂貴的政府財務以及社會成本,不應該只求形式上或制度上的功能,而應該同時具有改革教育內容的作用。我們呼籲,關心12年國教的各界人士,宜利用這次難得的巨幅改革機會,同時檢視我們中等教育的教學目標、課程規劃、以及師資培訓與成長等中等教育的內涵部分,以因應時代的各種挑戰。 台灣的中等教育在半個世紀前曾經進行過一次巨大的改革,即9年國民教育的實施。半個世紀以來,中等教育基本上維持50年前的體制。這期間雖然也經過一些改革,例如國教「9年一貫」體制的設立、廢除標準版與一綱多本的教科書改革、高中入學方式多元化、技職學校的萎縮等等。但是,相比這次12年國教的實施,這些改革都只能算是微調。半個世紀以來,社會環境以及教育工作都有巨大的變遷。例如,半個世紀前,適齡學生入大學率不到2成,如今已經接近百分之百,從而中等教育的教學目標必然經歷重大的變化:過去多數中學畢業生直接進入社會,中學成了受教育的終點站;如今中學不過是受教育的中途站,中學教育的目標主要是作為高等教育的承先啟後者。僅此一點就可看出中等教育進行更深刻改革的重要性,而不宜僅限於入學考試的公平問題而已。 其實,類似的根本性改革已經在高等教育進行了。半個世紀以來,高等教育歷經兩次重大的改革:發軔在1970年代的大學普及化(改變了大學菁英教育的傳統),以及近20年來通識教育的倡導(改變了大學以培養專業人才為主要目標)。這兩次重大改革當然源自外在世界的巨大變遷。然而,這樣的變遷不可能只影響高等教育而已。中等教育同樣在共同的社會氛圍中,理應進行類似的根本性改革。然而,台灣的教育改革者似乎只注意形式上的公平以及入學考試折磨人等問題;外在環境的巨大變遷並未引起教育改革者警惕。 高等教育的積極改革與中等教育的保守性格,已經造成一些不協調的矛盾現象。例如,高等教育極力推行通識教育,而高中卻維持違背通識理念的文理分流。我們呼籲,12年國教的改革,不能僅僅專注於入學考試等形式問題,應該利用這個難得的改革契機,整體檢討中等教育的目標與教學內涵。 |
(回目錄) |
左右看:異哉!所謂高等教育工會 |
左看:請恕不敏 有以教我
請恕不敏,我廁身所謂高等教育院校廿餘年,直到日前才知有一「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迄未感受在校園有何組織活動,此是不敏之一。 再不敏的是,既有全國教師工會,何來一個高等教育的工會呢?想必是按教育部的分類,但工會原叫trade union,即同業聯合,一行業一工會,此在高等教育不乏過鹹水、諳洋務的學者該當了了分明,怎好獨立另建山頭而走向同業聯合的反義去!不敏之三是稱產業者,係包括一切受雇的職員與勞力工,但翻閱工會措辭頗為高等,什麼有機知識分子啦!公民社會民主化啦!一派蛋頭氣,毋寧掛牌職業工會,教授自己玩,免得誘入下里巴人的職工當座騎,又添讀書人一椿負心劣行。 最後,也讓我最不敏的是,教授組工會,怎麼玩?可是對沖雇主的戰鬥隊伍,不敢罷工就沒戲,且別說到這一步,單是教授治校喧囂了廿餘年都是打悶雷,至於官府種種乖謬措施,敢問哪樣不採自學界的意見。所以,教授怎麼玩工會,請高等教育工會的高明君子有以教我。 隨著本學期開課,號召全台公私立大學及研究機構之所有專兼任受雇勞動者的「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也同步開鑼了。顯然可見,這是此間高等教育遭遇大危機的反射,致使一貫高居教師之上的教授們也跳腳了,捨學會、教師會不為而組起工會,集結隨扈的研究助理、工讀生及後勤的文員、粗工等一切從業人員共同捲起袖子,為保衛生存之底線而爭鬥。 至是,教授形象丕變。我們深感惋惜,倘此工會運行下去,尊禮士大夫的傳統豈止不保,恐怕還要進一步演為臭老九的終局,我們深為此懼。 請睜眼看,25年的產業革命史就是不斷使獨立作業的工匠轉為技能簡化的產業工人(作業員),眼下,醫師、律師、會計師正在重複同一歷程,百行百業只賸教授還被待以專業的、自主的位格,然而高等教育的生源日稀而師資累囤,教授不能不遭到貶抑,卻不甘心,組起產業工會,意圖援引所有受雇者為群眾,殊不知,教授久享獨尊,正是一切從業下人的「老闆」,連教授之間都有學閥體制,一旦開戰,學界的權力黑幕露光光,內亂在即,產業工會將成教授的罩門。 |
(回目錄) |
讀者投書:鄉民正義與新聞民粹化 |
■張智琦 這類新聞看來之所以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是因為諸如Makiyo毆打計程車司機事件,以及更久之前發生在東京的台灣女留學生命案,網友和媒體搬演的是同一套劇碼。Makiyo事件延燒時,臉書出現數個「反Makiyo粉絲團」,Makiyo及其演藝圈友人都受到網友「抄家」式的調查。而殺害台灣女留學生的張志揚,則是在日本警方列為嫌疑人後,網友蜂湧到他的臉書圍剿,台灣媒體也加入公審行列,直至日本警方發布通緝令,張志揚的臉書突然關閉,隔天,他自殺了。 如果說這些新聞事件能帶來什麼啟示的話,首先值得注意的,就是網友不尋常的影響力。由於網際網路的發達,新聞媒體的消息來源已不再侷限於權威人士和政府機關,更多是來自網友發布、轉貼的訊息,而媒體的存續攸關消費者買不買帳,網友對特定議題的意見,近來甚至成了商業媒體念茲在茲、一徑討好的對象。 於是我們看到一種無比弔詭的狀況,當媒體近用權因少數媒體集團壟斷而無法伸張時,網友卻能微妙的介入媒體編採流程,引導媒體去報導群情激憤之事,發展到現在,整套守門人機制彷彿是為了網友/消費者而服務。新聞走向的民粹化,也使得公共領域原應具備的理性溝通性質,被激情的謾罵聲浪淹沒。 新聞民粹化的另一危險之處在於,網友以「正義」之名遂行的各種報復行動,侵害加害者的基本權利及隱私權。葉少爺酒駕新聞曝光後,竟有多位網友冒用「葉冠亨」名義成立臉書,故意留言挑釁,煽動受害家屬和加害者間的對立;Makiyo當初和司機一度達成和解的消息傳出後,也有網友「變臉」痛罵司機忘恩負義,可見網友根本不在乎受害者的處境,他們渴望的是製造一個全民公敵,透過仇恨語言、道德懲治來鞏固自我認同,排除異己的同時,達到集體狂歡的快感。 我們必須面對一個事實:針對這類新聞事件,大眾再也沒有權利保持批判距離去評論媒體的表現──因為幾近完美的共犯結構中,大眾不僅不是被動的受眾,而且是掌握權力的參與者。為了避免偽善的正義再次現形,防止躲在匿名身分背後的網友一再施展排他性暴力,媒體識讀教育的普及比以往都更為迫切,除了「批判」能力的訓練,大眾更需要注重「反思」的養成。 |
(回目錄) |
扣問求音集:法國向左轉? |
■姚欣進 歐蘭德如今勝選的時空背景,與同黨的密特朗於1981年首次勝選時有相當顯著的不同,但其政治格局恐怕相去不遠。當年法國經濟並未陷如今日非常嚴峻的國內外情勢;另一方面,密特朗所謂左翼政策(如壟斷性質的產業收歸國有),只推動了短短兩年就立即轉向於主流右派,而後來更兩度實施左右共治(總理由右派政黨人士擔任),可說根本沒有左翼政治實踐的實質意義。 所以,在歷史上,密特朗留給後代最深的印象,乃是其非常細膩靈活的政治手腕,懂得如何既討好法國一群喜好批判的左翼知識分子、媒體記者,又能左右逢源在主流資本主義社會中統合兩大中間政黨,完成自己長達14年的任期,但絕不是他實踐了什麼妙方來解決法國資本主義霸權統治的難題。 相對於密特朗當年上任時還有一些激進左翼色彩來說,這位歐蘭德更顯溫和(更往中間傾斜),他目前提出的經濟政策裡,完全沒有轉化私營企業為國營的計畫、擴大社會福利等傳統社會民主派的政見。以此來看,我們可初步評估,歐蘭德日後也很難走出什麼突破性的左翼政策來解決法國經濟困局。 但,歐蘭德如今要面對的國內外經濟挑戰,遠非當年密特朗時代可比。首先,法國今日的經濟問題乃是密切聯繫到歐盟國家的債務問題。如今,西班牙、義大利、希臘、葡萄牙與愛爾蘭等歐洲5國共欠債8兆美元;其中的西班牙與義大利是「大到不能倒」(各欠2兆4千億美元與2兆3千億美元)。這次歐債的規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12倍,其後續的風險恐怕不是當前全球資本主義經濟所能承擔的。 而今日的法國總統大選之所以成為全球關鍵話題,乃在於目前能直接紓困救援歐債危機的是歐洲中央銀行,而此銀行的兩大主導操盤者乃是德國,其次為法國。而德國總理梅克爾長期與法國剛落選的沙柯吉同盟,在兩國簽訂的「財政紀律協議」共識下,將要求歐盟各國將以緊縮財政政策,抑制通膨、暫且放棄刺激經濟發展的赤字手段,來讓德國投入更多資金來紓困。 但上述的歐債紓困共識方案,乃是德法兩國保守右派政權結盟下的產物,如今,換上這位新總統,而且還揚言其政策方向是推動經濟發展而非緊縮財政,其不確定的風險驟然提高不少。歐蘭德會是另一位密特朗嗎?會迅速地向右轉,接受右派經濟方案?客觀來看,他顯然別無選擇。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