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2-08-09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守護獨老,按<讚>助建站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8-09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8-09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為何牢飯一吃無絕期

報載,一名男子出獄後因工作無著,先偷贓車,後對落單婦女行搶,只好又以「最短時間」重回牢獄報到。

這是則貌似稀鬆平常的社會新聞,不時可見。但也因為如此,反而讓人可以此現象當作社會病理的切片。

監獄是懲戒犯人的特殊空間。斗坪之大,剝奪一定時間的自由,是犯罪者必須付出不同於常人的代價,理由是其作為增添了額外的社會成本。

但弔詭的是,當罪犯出獄後,會發現社會雖大,卻與牢籠無異。此時,慘遭剝奪的再也不是人身自由,而是常見的匱乏壓力;懲罰的執行者再也不是可以輕易辨識的司法警政機關,而是對前科犯避之唯恐不及,甚至一再貼上污名標籤的你我。

在這個意義下,原本既屬社會弱勢而犯罪的人們,便很容易因為前科標籤而墮入更底層的處境。

面對這類人,我們很容易想起卓別林在《摩登時代》的演出。面對當時的大蕭條背景,犯罪與良民、牢獄與社會其實並無多大的區別,甚至刻意吃牢飯,避免失業飢餓,還能換得由國家所應保障的免於匱乏「人權」。

看過《摩登時代》的大多數人,必定會對卓別林數度進出監獄產生悲天憫人的情懷。同樣地,為數不少的人只要牢飯一吃,就結下不解之緣,懲罰無效、社會整合無功,這種情形難道不是獄政與社會的同時失靈?

當然,市場也無法根治這類問題。因為這類弱勢階級便是因生計問題,鋌而走險,從常人變罪犯;我們實在很難期待,市場有讓罪犯變常人的矯治能耐。

說穿了,這類人乃是資本主義社會難以「消化」的見證者。這也是為何這些人總是一而再、再而三進出牢獄,就像候鳥般定時報到的原因。類似背景的社會新聞之所以頻繁出現,甚至連記者、讀者都被刺激到近乎無感狀態,即為明證。

問題其實沒有解決,只是轉移、迴避、眼不見為淨。誠實的人們,無論愛恨,都必須面對牢獄問題與社會無異,甚至尚優於社會,實際是市場的弔詭。我們只是共同繳納了蓋監獄的保護費來維持市場機能罷了。

(回目錄)




左右看:安南辭去使者職務

左看:真正的「和平方案」

安南終究辭去和平特使的職務。原是聯合國安理會內部對於敘利亞態度的分歧,才請出安南作為和平使者。只是使者面對的,依舊是分歧的安理會,和平終是個幌子:中俄兩國雖堅持透過政治途徑和平解決,但部分國家依舊添火加柴,向反對派提供訓練、武裝與相關資源。而後者所添加的柴火,終讓敘利亞亂局擴大為代理人戰爭。

美國與阿拉伯國家正推動反對派加緊勾繪新政權的藍圖,這些國家已屬意由叛逃的敘利亞將領特拉斯(Manaf Tlass),作為主要的領導者,他是前國防部長之子,多年來協助阿塞德維繫與遜尼派商界的關係。各反對派陣營也開始爭權,但無論是敘利亞國民議會、敘利亞自由軍、敘利亞革命議會,皆欲透過軍隊鞏固臨時政府的正當性,以便確保政權穩定與國家完整。反諷的是,這不正是阿塞德飽受西方抨擊之處?

將以軍隊作為要角的各反對派「新政權」,相較於仍在位的阿塞德當局來說,難道真能說是一種進步?想拉下阿塞德的西方國家總是放大百倍它者罪孽,對於政權更迭後的腥風血雨宗派傾軋無盡動盪,那些處於生死關頭受盡屈辱苟延殘息的人民,總不是他們所真正關注的。確保政權更迭為歸屬己方陣營的代理人,才是他們誠心祈願全力促成的「和平方案」。
陳良哲/研究生

右看:若是有成 莫忘初衷

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譴責安理會無能解決敘利亞動亂,對於敘利亞暴力升級表達嚴重關注。提案國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是各國裡頭最為關心敘利亞局勢的幾個,參與敘利亞之友組織,敦請安南成為和平特使,支持反對派對抗暴政,並提供相關資源與軍事訓練。雖然這份聯大決議無法律約束力,卻代表世人共同的心聲──對於敘利亞長期的暴力動亂與無辜生命的逝去,立場分歧又無所作為的安理會難辭其咎。

安南也辭去和平特使的職務,他明白表示,衝突雙方、安理會與國際社會若不想和平,他就算續任也是徒勞無功。安南的辭職,恰恰凸顯政治與外交途徑的瓶頸所在,安南雖然提出6項協議的和平方案,但衝突各方並未真正企望和平落實停火協議。尤其政府軍被控數起屠殺疑案,亦用重武裝攻擊平民,令國際社會群起抨擊其血腥暴力宛如盲目屠夫。

敘利亞和平方案既已無解,安理會至今亦未能達成共識,敘利亞暴力仍不斷升級,似乎只能靠地面戰事決定敘利亞究竟是重回暴政或開創新局。在官員將領偶有叛逃的情形,反對派似有抗暴成功的曙光。祈願敘利亞各反對派真能消彌歧見共同協力,他日有成,也請將這萬餘死者數十萬難民時刻都擺在心上,莫忘抗暴初衷。
詹奕宏/文字工作者

(回目錄)



瞭望台:踩到誰的紅線?

■曾健民
海軍168艦隊長張鳳強因越界操演遭重懲,還將被送軍法辦;軍方異例的重鍘,引發了各界強烈的質疑。雖然軍方費盡心機掩飾,但真相已很清楚,那就是張鳳強率艦進入了日本與那國島的24浬內,據說踩了紅線。有立委說就算踩了紅線有時候也應該去踩一踩,況且日方對此並沒有大的動作反應,台軍方卻搶先下重手自我了斷,如此荒謬唐突之舉,實大有蹊蹺。

與那國島是琉球列島最南端的島嶼,位在宜蘭花蓮東方外海400浬處,原本是宜花漁民自由往來之地;歷史上,兩地人民為了避難(如228或琉球戰役)或生計自然地你來我往,該島也曾因為與台灣的地緣關係而繁榮。然而,這種人民間和平往來的榮景,卻因為這兩年日本的西南軍事防衛擴張而中斷;該島成了日本西南端的軍事前線,美國第一島鏈的一環,替日美軍事同盟封鎖中國大陸的崛起。一個和平之島成了與中國大陸、台灣對峙的軍事之島,劃下了紅線。

冷戰期間日本以蘇聯為假想敵大肆宣傳北方威脅論,以此統合國民意識維持政經體制;冷戰後一段時期,轉而以北朝鮮為假想敵,築構日、韓、美軍事同盟;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快速崛起,而日本經濟上淪入失去的20年政治上右翼竄起,開始瘋狂地宣傳中國威脅論,最近的東海風雲釣魚台風波就是日本右翼勢力主動出擊攪動的濁浪;以日本人民的安危為賭注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壯大其政治聲勢。

就像台灣一樣,日本的這一切變化和作為並非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自主行動,雖說日美安保軍事同盟,但狼狽為奸狼還是大哥,背後有一個美國最高戰略意志最高利益。從2007年起美國政界和智庫便開始推動一個「亞太北約」的議程,促成美日澳印和新加坡的四角軍事同盟;從去年起,隨著歐巴馬阿富汗撤軍美國便開始敲鑼打鼓「重返亞洲」再加上TPP,於是從黃海興浪、東海風雲到南海危機,環繞中國四周濁浪濤天,烽火四處。不管軍事上的「亞太北約」或經貿上的TPP,美國劍所指的便是崛起中的中國。

台灣在兩蔣時期依賴《中美協防條約》作為美國東亞冷戰一環維持了半虛構的「自由中國」的國家,冷戰後則依賴美國的《台灣關係法》維持了形式上「主權獨立」的國家,62年來依扈美國在東亞的戰略利益而存立;今日不管朝野都以爭取日美安保涵蓋台灣或加入TPP為國安首要。因此,張鳳強所踩到的紅線不只是日本的,更是美國「亞太北約」的紅線──台灣國安的紅線。
(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

(回目錄)
蠹魚的下崗日記:拒絕中國史,還是拒絕歷史?

■邱士杰
香港回歸已然15年,但直到此時才爆發廣泛的反國民教育爭議。若抽象看待回歸後的殖民地是否應該實施國民教育,當然可以(也應該)認真對待此次爭議最常出現的理由──反對(共產)黨化教育、反對唱好現政權、反對洗腦──但是,如果考慮到以歷史、公民等人文領域為中心的國民教育議題直到回歸15年後才起爭議,恐須在更深的層次上、對此議題展開更複雜的思考。

從陰謀論的角度來看,這顯然是今年卸任的曾蔭權特區政府(蓄意)留給新屆政府的爛攤子。但若這樣考慮問題,便必須思考香港回歸以來的中央治港政策為何總是以爭取香港資本家等港英時期特權集團(比方曾蔭權)為優先,而不是依靠廣大的香港勞苦大眾及其政治代表。雖然曾蔭權政府在形式上推動了一個貌似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意識型態的教育方向,但顯然不是真心為之,而是蓄意做爛。如果特區政府是真正愛國愛港的進步力量執政,對於國民教育就不該採取這種「遲到15年」卻又意圖「一次性補課」的冒進作為;這種冒進作為,反映的正是前特區政府只想把肩負「去殖民」重責大任的國民教育做爛,無責無任。

國民教育的台灣版爭議總是在「這種」(中國)或「那種」(台灣)之間擺盪,甚至在「民間=學術」對「官方=非學術」的二元對立中打轉。但同類爭議的香港版卻是「要」或「不要」國民教育。表面上反對特定政黨的意識型態、反洗腦,卻沒有任何反對派願意做出一套足以對抗官方國民教育的體系性教材讓民眾選擇。即便是一套只講香港史的教材大綱也沒有。這種現象說明了回歸後的「去殖民」工作完全失敗,而香港民眾歷史認識中的虛無主義仍然強大。其實就算只教香港史,也必然能夠成為進入近代中國史的媒介。「左」至省港罷工加反英抗暴,「右」至六四加忽然民主派,這些最難疏理的香港歷史片段,不正是只能在中國史脈絡之下才能說明的對象?

拒絕國民教育反映了香港作為移民社會的特質,意味著世代記憶的難以積累以致拒絕積累。但仍須警惕那隱蔽在「拒絕中國史取向的國民教育」背後的、對於任何形式之歷史教育的實質拒絕。真正愛國愛港的進步力量應立足民間,揭發15年的「去殖民」如何失敗(可喜的是,我們已經能夠看到直面此一問題的最新調研結果);從香港具體狀況和歷史出發,拒絕不三不四的「常識」教育,形成進步的、批判的國民教育教材。這將是對抗歷史虛無主義的唯一出路!
(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8-09』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