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8-23─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8-2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08-23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華隆案與「社會資本」 |
華隆罷工即將進入第80天,經過連串協調、請願、抗爭、苦行,從資方、地方政府到中央部會,一概能騙就騙,能拖就拖,3百多名勞動者的畢生血汗迄今沒有著落。華隆頭份工廠也許不大,工人數目也許不多,但是,就社會運作的機制而言,華隆員工所承受的欺矇和折磨很可能是機制崩解的一個警訊!理由很簡單:整個資本主義的社會關係,包括勞資、交易、金融體系,都是建立在一個「信任」的基礎上,一旦「信任」瓦解,這個體系也就無以為繼! 華隆員工的薪資給付、資遣以及退休金,原本有一個明確的契約關係在維持,而這一契約本身含括有政府所管理的資方、勞方提存,因此,整體的關係,當然不僅只是勞資之間的糾紛,而是有政府作為管理者的角色在內,這也正是工會提出「代位求償」的理由之所在。 我們都知道,每當經濟衰退、出口指數連續下滑,政府最擅長的工作就是「信心喊話」;每當金融危機爆發,銀行體系出現黑洞,當局也必定要出面穩住民心,避免存款戶湧向銀行擠兌,造成社會動盪。這些作為,基本上都是為了預防社會信任關係遭受侵蝕,乃至全面崩解。 政府隨時要做信心喊話,因為,信心的存在與否牽動到家庭的消費和企業的投資。信心是市場經濟的原動力,信心一旦衰退,資本主義機器運轉必然失靈。1930年代的大蕭條,也正是人民信心崩盤的時候,由於對金融機構和幣值失去信心,存款戶爭相提領現金;由於對未來悲觀,企業也幾乎凍結投資。 我們都知道,在交易的行為當中,一旦彼此之間失去信任,那麼在他們在交易過程中就會設定更高的「風險」,將對方不履約的可能性計算入成本。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肯尼斯.艾羅(Kenneth Arrow)就指出,在信任感低落的情況之下,就必然會在交易行為中增加許多「懲罰」和「保證」,而這些都是非常昂貴的;同時,在彼此互疑、相互算記的情況之下,許多可能的合作機會也將隨之喪失。 也因此,我們可以說,信任關係的存在,對於經濟發展而言,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社會資本」。生活網絡的形成、交易行為的正常化、指標的建構……基本上都是信任關係的產物。然則,這樣的「社會資本」來之不易,它是必須依靠善治的政府、健全的中央銀行、講求社會正義的司法,以及對於勞資倫理、勞動價值的重視,才能夠一點一滴積累形成的。華隆案拖延至今,資方擺爛,政府束手,整個社會信任關係幾乎全盤崩解,這其實是對「社會資本」的重大侵蝕,也可能是台灣這台自由市場機器正要崩壞的前兆! |
(回目錄) |
左右看:亞桑傑受厄瓜多庇護 |
左看:後台正在磨刀霍霍
一個崇尚自由之人,卻遭西方民主國家以接受訊問為由追緝,如今寄居於厄瓜多駐英使館,他是朱利安.亞桑傑(Julian Assange)。 亞桑傑並不是從事甚麼草根組織的社運/左翼人士,卻以非常有力的方式揭露西方「民主」國家的面具,尤其是美國對外擴張侵略過程的戰爭/反人類之罪行,震撼全球。他不過是相信,國家不應用謊言遂行其意志,所作的任何事情都該攤在陽光下受人檢驗,因而藉著網路與媒體將其公開在世人面前。 維基解密為此受到各種封殺,網路代管與捐款金流一度受到壓力而關閉。亞桑傑本人,則因性侵疑案被要求到瑞典接受訊問。亞桑傑並非拒絕就訊,只是瑞典不願保證將拒絕美國引渡他受審的申請。 如今,厄瓜多對亞桑傑提供政治庇護,英國加以指責,並說不排除強入使館抓人。為了一個尚未被起訴,只是需要受訊的個人,卻動用浩大的資源捉拿,不言自明著那後台的磨刀霍霍。 這些西方國家想拿亞桑傑問罪,但單靠亞桑傑個人,也難讓維基解密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它是心有不甘、對正義仍有企望的人們所共同撐起的成果,它更是眾多不義罪行所堆疊而成的「產物」──人心總是厭惡不義,只要惡事不斷,反抗總還在。 不過是未帶套的一夜情,卻演變成性侵疑案,維基解密的創辦人亞桑傑就這樣栽在司法泥淖裡。瑞典並未起訴,不過只是訊問,卻因有引渡美國的可能,使得亞桑傑不願到瑞典就訊,並在日前受厄瓜多政治庇護,住進其駐英使館。 只是明眼人都知道,亞桑傑的性侵案,不過是項莊舞劍,重點還是亞桑傑透過維基解密所洩漏的機密文件,所可能面對的各種以國家安全與相關間諜為名的罪行起訴與刑罰,才是亞桑傑此案令人矚目之處。 對於時常以自由民主為口號的西方國家,亞桑傑恰恰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透過公開機密文件使其流通,讓世人看到各國在檯面下的各種情蒐與算計,以及美國在對外侵略所犯下各種罪行。 這不正是「自由」「民主」「開放」的重要性所在?亞桑傑是個直面各國的吹哨者,他不是典型的右派左派,他討厭國家對人民撒謊,因而讓他成為那個真正看到「國王新衣」的孩童,伴隨大量事證與材料,向世人勇敢說出真相。 英國為此對厄瓜多惡言相向,甚至說道不排除強行進入使館捉拿此人。只是看看過往,對於那些逃亡下台的極權統治者,西方國家猶能給予政治庇護安享天年,厄瓜多此舉也只是仿效西方,並運用地更加磊落光明令人敬佩。 |
(回目錄) |
蘭谿村聲:李宗瑞、釣魚台與台灣主體性 |
■倪世傑 確實,相較於韓國與中、港民眾,台灣民眾表現的壓根不是什麼「克制」,而是漠不關心,其中的根源,在於台灣當前國族身分的版本中,對美國與日本領導的東亞秩序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憧憬。李登輝與陳水扁任內不斷明說暗示台灣為美日安保範圍,聯美日抗中的戰略規劃,即便到馬英九時期味道也未淡去。東海和平倡議中的「擱置爭議」無非是默認日本控管釣魚台列島的現實,168艦隊長張鳳強少將的懲處事件確證馬英九政府的戰略思維並未與李扁有何重大差異。這也是國際關係建構主義學派中從認知心理學中而來的身分界定,台灣民眾認知結構中的美日是台灣國際政治上的朋友,是現代化的先行者。台灣的未來圖像,就是仿效美日並成為其一員。 同樣地,在台灣大部分民眾認知架構中的另外一面當中,中國現在的國際形象是現代化的後進者,而面對中國迅速膨脹的軍事與經濟力量台灣民眾卻難以安寢,這是因為反共的遺產以及台灣國際空間被打壓的歷史記憶成為構築新國族身分中重要的它者;但是對中國民眾而言,日本絕非善意的國度,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歷史是恢復民族自尊過程中重要的它者。換言之,日本在台灣是模仿的對象──善意的它者,在中國是歷史的仇敵──憎恨的它者,日本在兩岸的身分定位如此南轅北轍的情況下,兩地社會一個沉浸於糜糜淫風,另一個瀰漫愛國主義的血性沸騰,冷熱之間,所呈現者無非是在不同認知架構下,日本做為國族身分建立過程中所佔據不同位置所帶來的政治效應。 但尤為需要關注的是,台灣的自我身分認同感已落入某種空虛化的境地。相較於1980年代,台灣的經濟發展成就讓台灣民眾身分上標誌著「現代化國家」的標章,及至1990年代則多了「民主化國家」的身分。但現在經濟發展躊躇不前,民主化也未能前進,最後僅剩下「不願當中國人」可茲成為所謂台灣共識的時代,也只能留下淫照橫行天地間、任爾東南西北風的一地荒唐。 |
(回目錄) |
瞭望台:保釣與思想覺醒運動 |
■曾健民 不管有一些「左派」對這次香港保釣行動成員的民主派背景有所質疑,甚至衍生出各種陰謀論,但是在這民族矛盾尖銳的時刻,不管黨派不論立場,不管左右反共派民主派,只要勇於衝上釣魚台以行動捍衛主權領土,都值得喝彩,都是英雄。 然而,縱觀今日的保釣運動,似乎只有高昂的民族主義,好像缺落了什麼,如果與70年代的保釣運動相比,顯然缺少了在文化思想上的革命性和創造性。沒有革命性文化的民族主義令人擔憂,容易落入權力者的羅網。 70年代風起雲湧的保釣運動,首先而且主要的特點當然是愛國民族運動;但又超越它,而在文化思想上有新創造。它衝破當時的支配體制,超越多重意識形態障壁,探求新時代的文化思想範式。它衝破了當時國民黨的反共愛國教育,戒嚴體制,揚棄它反叛它;從更大的歷史角度來看,可說是對台灣內戰冷戰意識形態的第一次反叛。它直接反對的是霸佔釣魚台的美日霸權,因此是中國革命中未完成的港台海外的反帝運動;通過反帝民族運動,它又發展為思想的覺醒和對支配體制的決裂,進而激發為民族認同和回歸的思想運動,再躍升為中國統一運動。這在當時是驚濤拍浪的文化思想革命。 它還是台灣左翼在50年代被完全肅清後,70年代新萌出的左翼思想啟蒙運動。重新認識中國革命歷史和社會主義建設,開始學習30年代文學,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 原本主要在美國校園燎原的保釣民族運動、統一運動和左翼運動,延燒到台灣,引發了保釣民族運動,同時掀起了回歸土地回歸社會以「鄉土」為名的新文化思想運動──鄉土浪潮。 保釣運動的星火先在香港點燃(1970年9月),隔月火種飛越太平洋先在美國普林斯頓、威斯康辛大學燃起,然後很快在美加各地呈燎原之勢。每一個釣運參與者都面臨拋棄舊世界重建新世界的考驗。當時有署名「范江」者在《戰報》寫道: 「保釣運動,總的說來,是我們努力復位歷史歸原的覺醒運動,對於我們自己──海外流浪的學生──來講,這20年來第一次向自己發出了戰書,第一次的自我反叛,也是第一次把握群體的力量,從集體出發而不是從個人出發。」 今日的保釣,有待發展到思想覺醒運動。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