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10-03─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10-0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10-03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博士失業即將衝擊高等教育 |
數日前,媒體引用主計處的統計,大幅報導博士畢業生的就業「慘況」。博士就業的困難,被放入「高學歷菁英失業」的脈絡,彷彿是另一種失業社會現象的縮影,顯示了台灣就業狀況的悽慘。許多媒體甚至摩拳擦掌,準備以此製作新聞專題。 不過,要說台灣的就業狀況黯淡,合情合理,也有很多其他的案例可以徵引。但是,要用博士來作為台灣就業狀況的標竿,則有失真之虞。因為,博士的人數,相較於其他的職業類別,只是少數族群。如果沒有「博士學歷」的光環,單是要以博士這個群體的稀少人數,是很難獲得媒體的注意。 而且,真正值得關注的,不是「新科博士就業困難顯示經濟困境」這個現象的脈絡,而是,首當其衝的是大學院校、高等教育的體系。 博士就業困難的狀況,並不是今日才發生,而是一個長期的問題,從有博士學位以來,就有新科博士難找工作的議題,錢鍾書的小說《圍城》當中就有博士、旅外學人求職的情節。至於博士就業的困難,歷來不會影響到產業、經濟。如果真要找一個經濟景氣的縮影,還不如直接去找真正的勞工。 高學歷人才的失業現象,真正衝擊的是高等教育的存續。 博士就業困難的訊息一旦廣為人知,直接的影響就是博士班即將找不到學生就讀。以台灣而言,目前已經發生的現象就是,許多系所已經開始出現招不到博士生的窘境。這種情形在近幾年特別嚴重,先是各研究所為了維持學生品質,紛紛透過各種人際關係、管道,廣招合適的學生來系上報考;之後,則是在招不到人的壓力下,開始放寬招生的門檻。 傳統上,台灣人基於在「光耀門楣」、「提升身分地位」的心理需求,對於博士學歷仍有相當的追求。因此,儘管大部分人從實際經驗中,見識到博士的教育過程,對於提升工作能力、思考方式的幫助不大,但是,整體社會對於博士學歷的追求,幾乎沒有停止過。這促使了本地大學院校在近20年內的快速擴張過程中,博士班學生的來源,幾乎沒有匱乏過。 但是,這個現象在近幾年開始面臨嚴格挑戰。由於台灣的產業升級遇到瓶頸,所謂的「從事研發、創意開發」的產業型態,在台灣的成長空間有限,並不迫切需要高學歷的人才,這使得新科博士的就業環境越來越嚴苛。博士學歷對於一般人的吸引力是逐漸降低。 這原本是一件好事。博士學歷在「供過於求」的趨勢下,可以對於招生人數,以及博士訓練品質進行調整。不過,受限於學術界的生態,實際上卻幾乎是辦不到。 因為,台灣的學術研究中,並沒有專職助理、專職研究人員的運作制度,大部分教授所進行的研究,實際的執行者仍然是博士班學生,於是,許多學術領域形成博士班帶領碩士班、碩士班帶領大學生的實驗室文化,運作不良的甚至形成「血汗實驗室」。對於各校的教職人員而言,缺乏了博士生,最直接的影響不是「老師沒有學生可以教」,而是「研究計畫找不到實際執行人」。至於研究計畫,對於教授則是攸關教職生存的關鍵,沒有研究成果就沒有論文發表,連帶影響的就是教授的升等計畫。這種現象可以從許多研究所,在連年招生不滿額的壓力下,也不願意將博士生的人數縮減。 因此,博士生的就業狀況不良,所形成的影響是:降低碩士畢業生報考博士班的意願,然後衝擊到教授的升等計畫,進而引發教授職位的保衛戰。這是赤裸裸的高等教育內部的生存議題。然而,在現行制度下,除非教育主管單位大刀闊斧的改變目前的升等、評鑑制度,才有可能讓新科博士的就業困難議題,找到解套的方法。 |
(回目錄) |
左右看:壹電視收購案與大規模裁員 |
左看:數位媒體時代下未竟之事
艾莉卡.史密斯(Erica Smith),一位曾任職於美國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郵訊報的編輯,自2008年4月以來,她以Google地圖土法煉鋼,計算並圖像化記錄全美新聞業購併、裁員以及報業倒閉的變遷歷程,囊括在Paper Cuts此一網站。在她的圖像紀錄裡,美國報業的衰亡與人員刪減,宣告傳統新聞產業的轉型危機,另一方面亦暗示Web2.0時代底下,「人人做新聞」的活潑脈象。 回應這些大量的主流媒體裁員現象,許多當地基金會投資於在地新聞業,興起社會媒體風潮。反觀今日台灣,無論從旺中案到年代購併壹電視案,處處卻是主流媒體依恃商業霸權日益主流化、新聞失真化與娛樂愚民化的動向。在台灣,無可否認的是,縱使Web 2.0時代再興盛,也無法取代主流電視媒體佔據大量勞動人口主要閱聽來源的地位。 旺中與蘋果的劍拔弩張之所以仍是戰場、旺中寬頻阻擋壹電視上架之所以仍有戲唱,因為這在狹隘的台灣新聞媒體市場裡,媒體業百家爭鳴的景象,畢竟終歸是個假象。壹電視3年砸錢闖天下遭逢購併與大量裁員打擊,這個失敗教訓對於台灣社會而言,事實上該湧現的,是全面性地對於跨業媒體霸權的洗腦計畫應有所警覺。 我們該哀悼,我們早已痛失的,是在主流媒體中尋求多樣化、扛起媒體公器責任的可能。 年代、錢櫃董事長練台生此次的壹電視購併案,值得關注的焦點,不在於未來壹電視是否可順遂「上架」、手腕如何高明,而在於媒體收購與大裁員背後的警訊。 一、年代給予新員工的見面禮就是第一波粗殘的大規模裁員504人,突襲式腰砍總員工人數高達4成之多。遑論接下來還有未知的第二波。 二、從裁員與編組重整可看出此一趨勢意欲刪除的壹電視原有功能。壹電視內部較具社會性媒體功能的編組完全遭到裁撤。 縱然從壹電視的娛樂性與談話性節目,無法輕易與其他有線電視頻道一判高下;但是,在壹電視特有的兩個小組──專司查貪贓賄弊的專案中心與具實驗精神地進行長時間社會性紀錄片跟拍的兩個小組──遭到完全裁撤,亦象徵著未來走向轉併入年代既有系統的可能性極高。社會媒體功能降、娛樂媒體導向增加,壹電視將邁向軟性洗腦的保守新「年代」。 壹電視特色的除名與消失,鞏固了有線電視頻道媒體「娛樂至上」、「以商蓋全,一手遮天」的媒體壟斷霸權。誰說只有旺中案夭壽?面對全面佔據你我24小時不停輪播有限垃圾新聞、意圖蒙蔽你我視界的有線電視頻道,怎能不提高警覺? |
(回目錄) |
衛報週評:羅姆尼和白手起家富豪的神話 |
節譯■葉興台 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指出,每個政治體系需要一個正當性的神話。蘇聯時代有史達漢諾夫(Alexey Stakhanov),這名礦工因為在6小時內挖出1百噸煤而聲名大噪,美國則有杭特(Richard Hunter),是小說家艾爾傑(Horatio Alger)筆下一個白手起家、由窮致富的英雄。 兩則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實。史塔漢諾夫為了他信仰的目標而努力,但他驚人的產量可能是杜撰的。當艾爾傑寫小說之際,有些美國窮人確實變成有錢人。但一個體系若越偏離它的理想(如蘇聯強調的是生產力,美國強調的是機會),就更狂熱地宣揚正當性神話。 當已開發國家陷入極端的不平等和社會不流動,白手起家的神話變得更有說服力,被用來合理化其對立面:一個不受攻擊的尋租階級(rent-seeking class),正動用他們繼承的錢,提供資金來協助奪取他人的財富。 「羅姆尼失憶症」最粗魯的代表就是澳洲礦業大亨瑞尼哈特(Gina Rinehart),她說:「成為百萬富豪並沒有壟斷權,若你忌妒有錢人,不要只坐著抱怨,做點事情好讓自己更有錢,少花時間喝酒或抽菸,多與人交際和工作,記得自己的根,創造自己的成功。」 瑞尼哈特並未記住自己的根,她忘記說:若你想變成百萬富豪,從父親那裡繼承一個鐵礦坑和財富,並趁著商品價格暴漲,就能夢想成真。即便瑞尼哈特一輩子躺在床上,朝牆壁射飛鏢,她依舊是有錢得要死。 富豪排行榜充斥著不是繼承遺產、就是透過尋租活動而致富的人,而非透過創新和生產性的努力。這份名冊是由一群投機客、地產巨擘、君主、資訊科技壟斷者、放高利貸者、銀行主管、產油國酋長、礦業大亨、寡頭壟斷企業、執行長所組成。簡而言之,就是劫掠者。有錢的礦業大亨是政府賤價出售天然資源給他們而產生的。俄羅斯、墨西哥和英國的寡頭壟斷企業,透過政府的民營化,取得壓低價格後的公共資產,如今開始大搞收費站經濟(toll-booth economy)。銀行家用難懂的工具欺騙客戶和納稅人。但當這些靠租金生活的人俘虜了經濟,我們有須要了解相反的故事。 共和黨人的演說常常重複杭特這個故事,幾乎所有的由窮致富故事最後都變成廢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聲稱:「我和安(羅姆尼妻子)所擁有的一切,適用傳統的方式賺來的。」也許像「黑鬍子」(譯按:Blackbeard,英國17世紀著名的海盜,本名叫Edward Teach)那樣傳統。 滾石雜誌發表的兩篇尖銳文章,透露了羅姆尼的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如何透過槓桿收購(leveraged buyout,譯按:指公司或個體利用自己的資產作為債務抵押,收購另一家公司的策略,交易過程中,收購方的現金支出降低到最小程度),摧毀了可存活公司、價值和工作機會,並濫用聯邦政府紓困的過程。 羅姆尼將經濟寄生(economic parasitism)擬人化。金融部門已變成摧毀工作機會、毀滅房市、衝擊生活的機器,為了富裕自己而貧窮他人。金融部門伸向政治的黑手抓得越緊,其代表就更就會更加宣揚相反的故事:積極生活的企業家、創新和投資、勇敢的企業家靠膽量和機智賺到財富。 這個故事顯然有另一面。瑞妮哈特說:「任何人都能辦到,我在沒有人幫助下辦到了。」這句話可翻譯為「我拒絕繳稅幫助其他人,因為他們能幫助自己」,無論他們是否從父親那裡繼承到鐵礦坑。瑞妮哈特在一篇文章中呼籲窮人趕上她,也提議最低工資應該降低。若任何人能變成百萬富豪,誰需要公平的薪資呢? 2010年美國最富有的1%取得驚人的93%全國年收入,企業主管所得為一般勞工收入中位數的243倍(1965年兩者差距不到10倍)。在1970和2010年間,美國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吉尼係數,由0.35躍升至驚人的0.44。 因此,所謂平等機會、自我創造、英雄個人主義,都是掠奪式資本主義為了政治生存所創造出的神話。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