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12-14─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12-14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2-12-14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大學的地基正在搖晃 |
如果年輕人最珍貴的資產就是反思,那麼他們反思的對象已經推進到最熟悉的校園裡。 讀大學究竟何用?這股質疑風潮,已經逐漸化為行動。 在美國,不乏傳奇人物可以被找來為「不上(完)大學」背書。例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臉書創辦人祖克柏,以及蘋果的賈伯斯。 當然,這些創業家可以被稱為萬中取一的「少數」,缺乏整體代表性。但如今正在搖撼大學圍牆的是具有大眾性格的網路平台。 網路,正逐漸成為知識原子彈的發射器。愈來愈多網路「公開課程」與「協作翻譯」,讓學院教師的制式授課內容相形見拙,也讓系所規定的必選修課程顯得不合時宜。 尤其值得一提,無論是「公開課程」或「協作翻譯」,都具有十足的「社群」意味。同好卻不必是同齡;共讀,卻不必是同等學歷;當然,社群參與者也不必遵守教室裡的繁文縟節,包括穿著儀態、出席點名。 更重要的是,網路上的知識社群已經具備了某種「各盡其能、各取所需」色彩。從翻譯到文章流通,再到閱讀分享,所有參與者都有角色可以扮演,而這也說明了知識的獲得與傳授未必要經由校園這個中央廚房,也未必非得繳納學費才能換取知識。 因此,「不上大學」不代表知識無用,或者徹底棄置知識,而毋寧牽引了更深一層的問題:倘若學校只剩文憑可以「販賣」,而且愈賣愈貴,甚至讓學生被迫背負沉重的學貸,則人們是否還非上大學不可? 如果科技革命,讓免費新聞成為風潮,迫使不少傳統媒體掙扎殘喘,那麼網路上的共學社群只要愈滾愈大,也可能讓中世紀就存在的大學體制,備受搖撼。誰說象牙塔一定堅若磐石? 這股風潮,對台灣高等教育體制的衝擊不會來得太快,畢竟文憑在台灣還是重要的認證。但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年輕人雖然還沒上演「不上大學」的激進戲碼,但認定「研究所無用論」的拒絕報考人數卻在增加。宏觀地說,這是高教擴張的自食惡果,但微觀地看,恐怕也是教師傳統功能的萎縮,從傳道、授業、解惑,到推介就業皆然。 「不上大學」不會真正消滅大學,但大學壟斷知識的傳統型態,逐漸遭遇知識共學的社群挑戰,則是不可忽視的時代訊號。 |
(回目錄) |
左右看:北歐是台灣效法的典範? |
左看:北歐無法仿製
以一個理性的公民社會標準來看,北歐諸國顯然是非常吸引人。北歐國家社會福利是所謂的從搖籃到墳墓的人生過程,無一不能分享到社會資源豐厚的支助,包括了公共化的醫療、教育、大眾運輸,乃至於失業補助、職業教育等。而且這種社會福利並非是威權體制下的施捨,而是非常開放的民主體制運作。 這種社會模式,台灣能不嚮往嗎? 但,很遺憾的事實是:北歐現象乃是一個非常特殊條件下的產物,而且幾乎無法複製、推廣到其他地區。這是因為,在資本主義全球競爭機制下,贏家永遠是極少數,而且一旦有了勝利者,這就意味著客觀上會有更多的失敗者被踩在贏家的腳下而難以翻身──否則,又何以稱之為市場競爭呢? 北歐諸國的企業都是全球壟斷性的資本集團,在全球分工利潤鏈上佔據了獨一無二的制高點,搶不到這位置的其他國家,只能分得些許的殘餘利潤,如代工生產等,資本家要極力榨取勞工都嫌不夠了,哪還有對勞工妥協的空間呢? 北歐是全球資本主義運作下的特殊產物,但既然是特殊現象,這就意味著這現象不可能成為普遍一般性。以此來看,台灣必須另謀出路了。 台灣過去號稱是奇蹟之島,是東亞諸國社經發展的典範:我們的科學園區當年是美國矽谷之外的全球第一個結合了科技產業與高等學府的集中地,我們的民主轉型更是東亞地區新興國家首屈一指的民主典範。 但如今,台灣奇蹟不僅早已過去,而且顯然必須尋找另一個他人典範來效法轉型。但這答案其實不難找到,即北歐社會福利國家模式。北歐諸國固然以其優越的社會福利而聞名於世,但真正關鍵的卻是他們非常有效率生產力、健康正面的勞資僱用關係、與社會各群體間理性合作的整體經濟發展效益。 簡單的說,北歐社會福利國家是建立在一個有價值內涵的市場機制上,這使得私人資本利潤的追求不必然與社會公義脫勾;相反的,在北歐,我們看到一個理性資本主義發展會帶來整體社會的健康、友善與合作。這尤其表現在北歐政府的清廉、資本利得的重稅制(稅收佔政府收入約4成以上,個人所得稅平均約為3成5)上。正因為政府清廉而有效率,使得民眾不必自己掏腰包而能享有高品質的公共教育、公共醫療,這也使得民眾、資本家樂於承擔高稅負。 我們還有什麼好猶豫的──讓台灣成為另一個「北歐」國家吧! |
(回目錄) |
左翼視野:什麼樣的鮭魚要返鄉? |
■黃德北 政府為了拚經濟正推出各項優惠措施招攬台商返鄉投資,有些政策因社運團體持續抗爭,如本勞外勞工資脫鉤,而暫時擋下,但政府鐵下心要迎接台商重回台灣的行動卻未稍停,以致在日前舉行的產業發展會議上,會出現環保與勞工團體的激烈抗議。這些聲音顯示民眾質疑政府推行的鮭魚返鄉計畫。 這種疑慮不只反映在普羅大眾,甚至有些高瞻遠矚的資本家也加入。產業會議開幕首日,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應邀演講就指出:「在國內資源有限情況下,若是找回來產業無法創造出足夠價值,反而會拖垮台灣。」一個資本家能夠說出這番不怕得罪同業的言論,提醒台灣政府與社會慎思未來發展何去何從,實在需要一定勇氣。稍早之前,施振榮還在另一場科技轉型會議上提及他非常後悔當年提出「科技島」的說法,並指出台灣要有人文創新,才能走出「代工」。施振榮曾是台灣電腦代工大戶,但他很早就走出代工迷思,將宏碁改造為台灣少有的品牌公司,為企業開創一條永續新路。但台灣今天多數資本家與政府卻繼續沉迷昔日代工美夢,期望仍舊以廉價勞工為外國公司代工賺取利潤,殊不知當全球許多國家都模仿亞洲四小龍走出口加工發展模式後,資本主義已陷入生產過剩危機。 台灣正面臨嚴重經濟危機,此一危機固然有本身內部因素,更受全球資本主義危機影響,目前各國政府面對危機,除了撙節政府支出外,藥方無他,就是政策「向左轉」,採取某些凱恩斯主義政策,減輕民眾經濟困境。以大陸為例,面對經濟成長放緩,大陸當局卻繼續提高基本工資與增加社會福利支出,因為他們深知勞工同時是生產者與消費者,只有提高勞工工資所得,他們才有能力消費,如此或可減緩生產過剩危機。反觀台灣政府的方案卻是迎接那些因大陸勞動力成本提高而必須二度出走的台商返台投資,真讓人有今夕何夕之嘆。 20年前嫌台灣生產成本高而出走的台商因大陸成本提高而重新返台投資,這些企業大概都是屬於附加價值低的代工廠商,他們回台後勢必會要求政府降低勞動條件與環保條件,政府也難保不會拒絕他們需索,這樣將會導致台灣持續向下沉淪。事實上,政府現在雖暫時同意本勞外勞薪資不脫鉤,卻已經在研擬放寬引進外勞的人數比例限制。 但願返鄉鮭魚都是滿懷豐腴魚卵願永續經營的台商,而不是攜帶病毒要重新把台灣陷入萬劫不復的貪婪奸商。我們絕不允許官商合謀讓台灣年輕人永遠陷入22K的新貧困境。 (世新大學社發所教授) |
(回目錄) |
瞭望台:撕破笑臉 |
■曾健民 該法案撕破了美國在中日釣魚台爭端中「不持立場」、「不選邊站」的和平笑臉,露出了真面目。美國明白表示了,釣魚台不只是中日間的領土爭端,更是中國與日美安保軍事同盟之間的鬥爭。這打破了一般人認為釣魚台爭端只是中日間領土主權爭奪的假相,揭露了它實際上是美國主導下的日美軍事同盟與中國之間戰略對抗的真相。昭告了在中日間劇烈的領土主權之爭的表像下,有更高層次的中美戰略鬥爭;亦即,它只是歐巴馬從2009年開始高調執行的「重返亞洲」大戰略的部分,重點在把美國21世紀的國益投注在以中國崛起為中心的東亞洲太平洋地區。釣魚台海域的火,只不過是美國從黃海、東海、南海到印度洋(最近的緬甸)到處煽起的野火之一。 在冷戰時期,日本扮演了美國在東亞抗蘇的防波堤、不沉航空母艦的角色;冷戰後,日本成了單極霸權美國的軍事同盟。從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到東亞洲各國日本跟著演習,提供軍援到經援,扮演了美國的最大軍事跟班和金主。即便如此,在釣魚台問題上美國還是在日本脖子上套了繩子,規定日本只有管轄權並沒有主權。意思就是說,在釣魚台問題上你只是租戶並非地主,我才是老大,一切要配合我的利益。 美國用日美安保適用釣魚台的承諾大力鼓勵日本在釣魚台問題上與中國大陸對幹,離間中日,破壞中日這世界第二和第三位經濟大國的合作,藉以打壓日本「脫美入亞」的勢力,扶殖親美右翼的勢力,把日本綁在日美安保的戰車上。另一方面,美國又用主權、管轄權的法律話語,操控日本在釣島上自主的、過火的行動損害了美國戰略中的中美關係。萬一美國在釣島上與中國兵戎相見,也只是管轄權(行政權)之戰而非主權領土之戰,避免落入侵略戰爭的惡名。 美國這種以國內法來介入國際爭端推進美國戰略利益的作法,使人想起了《台灣關係法》,30年來美國就是利用這國內法操控著兩岸關係。看來,美國想通過這法案長期操控釣魚台問題,把釣魚台當作在東亞的戰略支點,達到一石數鳥的結果。通過把日本拖下水遏制中國,破壞東亞自主的一體化進程,逐步以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取代,汲取亞洲發展的蜜汁作為美國繼續維持世界霸權的原動力。 |
(回目錄) |
咄咄集:懸崖勒馬吧,教育部 |
■羅德水 然而,就在前揭條文被支持教師評鑑的一方視為勝利之際,廣大的中小學教師卻惶惶不安,認為此舉可能成為摧毀台灣教育的大災難。何以一種評鑑,卻出現兩種完全相反的表述呢? 基本上,支持者的論述模式不外是:評鑑有助提升教育品質、世界各國都有教師評鑑、大學教師都要評鑑,中小學教師為何不必評鑑?如果這樣的推論為真,中小學教師的反對,不僅不具正當性,也毫無可能影響修法進程。問題在於,前揭三段式推論其實存有不少爭議,值得斟酌。 首先,評鑑有助提升教育品質嗎?支持者深信評鑑有助提升教育品質,惟所稱「評鑑有助提升教育品質」,相當程度也只是缺乏實證的片面假設而已,就以美國為例,布希任內曾通過《不讓一個孩子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原意雖出於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然而法案卻將學生學業成績與學校辦學績效掛勾,並以此作為分配教育資源與教育人員薪資的指標,最後,部分學校為求生存,竟然默許甚至公然協助學生作弊。要說這種不惜造假、違反公共利益、違反教育本質的評鑑有利於提升教育品質,無異自欺欺人。 其次,世界各國都有教師評鑑?這無非也是個極不嚴謹的陳述,相信支持者並無任何數據佐證「世界各國都有教師評鑑」為真,以被台灣視為教育典範的芬蘭為例,就沒有實施教師評鑑,其教育成果不也贏得各國肯定?我們不解,何以此時沒有教師評鑑的芬蘭,卻又不成為我們學習的對象,而是師法中小學教育亂象層出不窮、各種國際測驗成績遠落後於台灣的美國? 最後,大學教師都要評鑑,中小學教師為何不必評鑑?此一推論如果可信,也必須先提出足以服人的大學評鑑成果,然而,台灣高教評鑑究竟取得了什麼成果呢?簡言之,搶攻世界百大,是以極端扭曲的經費分配作為交換,而所謂的大學教師評鑑,更由於一面倒傾向研究,致使教授升等竟以犧牲學生受教權為代價,這樣的高教評鑑哪裡值得中小學學習?恰恰正因為高教評鑑的傷害太過慘烈,我們必須全力阻止災難禍延中小學。 誠如所見,現行中小學校務評鑑與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早已出現形式主義、紙上作業、影響正常教學等缺失,當務之急是通盤檢討各種教育評鑑帶來的災難,而非繼續將浩劫複製到中小學。懸崖勒馬吧!教育部。 |
(回目錄) |
貓眼的世界:泥漿裡的氧氣 |
■黃懷軒 有一種人,嘴上總是操著美麗浮誇的詞語,時常斬釘截鐵地像個演說家似的說著,要令你信服、要令你認同;他語氣堅定、言語華麗,通常還會辦隨著豐富的手勢及情感滿溢的表情,好像你是他的爹娘孩兒兼至親好友;更經典的是,他會有一副看似充滿憐憫的眼神,他催眠自己似的認為你需要被拯救。這種人,依我的經驗都不會是什麼好東西,理性、邏輯或原則這些東西他可能成天掛嘴上,但其實他們壓根沒想在意過。這樣的人其實滿街都是,充斥著我們的大街小巷,上至官員、立委、各界領袖,下至媒體名嘴,大都這個樣。人們接著開始有樣學樣,故做溫馨狀,假裝學識淵博,大放厥詞。 活在這樣的環境真的很令人痛苦,一切都混沌不堪毫無理性可言。這樣的狀態無日無之,像是在泥漿裡打滾上不了岸,日子久了常常也希望自己是不是可以麻痺無感,乾脆讓自己也變成行屍走肉算了,停止思考,就不會痛苦,但是大概有只有死了腦子不動了才有可能。最後只好躲進電影、文學、哲學這些無用的東西裡頭;像是擱淺在泥濘地裡的魚,掙扎著呼吸那一點點微弱的氧氣。莫言領完諾貝爾獎致詞時說的沒錯,文學最大的用處,就是沒用處。 每當我心情煩躁,腦子混沌,甚至是對人性感到懷疑的時候,我最會做的一件事就是躲到維根斯坦裡去。我不懂哲學,也不是研究維根斯坦的專家,我純粹只是喜歡這個人,或者說,我喜歡這個靈魂。只是把已經讀過數十次的小書《維根斯坦》拿出來一讀再讀,似乎單靠著別人對他一生的記述、他說過的話,就可以跨越時空與另一個遠在我出生前就消失的靈魂有所聯繫。維根斯坦不「教」哲學,即便他在劍橋授課時也是,對我而言他的哲學與討論看起來都像是自言自語,這些自言自語,卻給了我氧氣。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