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3-01-15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這不是真的!!請協助澄清網路謠言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1-15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1-15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核銷單據的迷思

研究人員不實核銷雪球越滾越大。據外電報導,國科會自己評估約有5成研究人員不實核銷。甚至一些大學校長作為國科會研究案的主要研究人(PI),都不能保證過去經由他們簽名上報的核銷完全沒有不實的單據。這個問題已經造成高等教育界普遍的驚慌。

14至15日舉行的一年一度大學校長會議,國科會副主委孫以瀚便提出「庫房制度」的辦法,由學校統一負責研究用品的採購,避免教授們操心採購與金錢。國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政大吳思華校長則建議成立基金會,讓有需要的學者申請,同時不用侷限於年度會計預算。他指出,基礎學術研究在全世界都採用基金會方式。我們認為,國科會與吳校長的意見都值得考慮,以謀亡羊補牢。但是,整個事件反映幾個深層問題,值得探討。

首先,這些發展說明研究人員核銷問題是十分普遍的。司法人員如果認真徹查,恐怕將有數千名大學教員要面臨調查。我們很難想像有這麼高比率的大學研究者故意貪污幾十萬元甚至幾萬元。果真如此,這表示我們的高等教育徹底有問題。那就不是起訴少數人的事情。

台灣的高等教育當然有諸多問題,但是絕不是教授們貪污小錢(大學教員薪水大約每月10萬元左右。目前所發現不實單據的差額多在二、三十萬以內,只是兩3個月的薪資)。這麼高比率的人「犯法」,說明目前的會計法規實在是惡法。政府應該迅速修改這個惡法。國科會與吳校長的建議基本上認識到這是「惡法」誘人入罪。我們希望行政院與立法委員也能注意到這個惡法,而迅速修法。

除了法律問題之外,整個事件反映出台灣的大學日益偏離教育的本質。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建構,她的精神在於自由與獨立,她的作用是緩慢、間接而難以量化的。因此,教育不宜受到政治直接的干預。特別是大學教育,她涉及到知識的生產與傳播,外力的干擾要盡量避免。整部世界高等教育歷史充滿了爭取大學獨立自主的奮鬥史。以英國為例,為了減少政治干預的可能性,大學校長不必接受國會的質詢,而由一個獨立的「撥款委員會」代答,即使這些大學接受政府的經費補助。

但是在台灣,我們對待大學與一般公務機關並無差別。尤有甚者,我們將大學視為一種盈利事業、一種投資企業,需要經常監督,或查帳、或評鑑,不一而足。這些舉動反映了一種基本心態:撈回成本。視教育為投資,而求短期內的獲利。

因此,在核銷問題的背後,隱藏了我們對教育的迷思。我們把教育當作資本主義的企業,甚至連資本主義都算不上。亞當斯密都知道,教育不宜市場化,我們則連這點都夠不上。核銷問題,與其說是研究人員貪圖小便宜,不如說是台灣統治集團對教育充滿迷思。

(回目錄)




左右看:八八三億元大火,誰火大?

左看:閒接金融 易生第三雙手

金融做為一種商品,了無實體,完全是靠法律打造成形,賦予業者營運的特權,同時也課予嚴密的監管,杜絕可能的系統性風險,無奈美國出了AIG轟然倒地,引發4年前的全球金融海嘯,最後還是由政府印鈔票救贖;在台灣,長年亮紅燈的國華人壽也終由保險安定基金買單了結,883億元耗盡安定基金的所有,並向銀行團舉債560億元,等於透支未來6年的收入,不僅此也,還有3家壽險公司淨值為負,實非安定基金所能為力。

可以說,保險業已安定不了,註定是亂源。

大火來到,可有誰追問,保險業何以落為自矢的社會功能之對極呢?有誰火大保險業以及其他金融業恒以全民為人質來勒索政府,遂行其詐財術呢?

只因為現代的產業就是要產出利潤,而不是東西,在牟利至上的天條下,業者教唆人們以錢賺錢的理財術,從而匯聚天下財於自己,在買賣錢鈔之間成為第三者,同時也就易生第三隻手,這是政府監管失靈的根本原因,遑論勾結。這種間接金融、商業金融已證明是奪命毒鴆,必須改為公共營運,發展互助保險、直接存貸,方才是金融的正途。  

趙萬來/大學教授


右看:輪由小民賠付 荒謬之至

為免「國華人壽」的窟窿塌陷全社會,政府動支人民的納稅錢883.68億元給接手經營的「全球人壽」,創下政府最高賠付金額,如同全民燒過一場大火災般,人人損失3千8百元。

奇的是,在這火大成風的季節,這一個半月來從不聞有人火大橫遭這場無妄的火掠。明明是翁大銘把2百多萬保戶的寄款當私款,大蠹變身大亨,贏得政商兩得意,兼且全民仰嘆王子復仇記,在這種長年搶錢的過程中,主管機關從以前的財政部到現今的金管會一逕眼睜睜坐視,豈是失職、瀆職而已,根本是蛇鼠一窩,相互狼狽。而今事窗東發,翁某及歷年相關官員一皆無事,又怎麼沒人火大呢?居然輪到由你、我小民來「賠付」,荒謬之至。是不是以後再有壽險、銀行出事了,都要照例挖肉補瘡、拿百姓當老闆的替死鬼?但看台灣高鐵殷琪早已耍賴成功,即知繼殷、翁之後,還有第三、第四……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居然目下的火大者不為883億而拉扯嗓門,顯然這種群潮是盲目的火牛陣,它們衝撞被設定的對象,同時也殉死自己,卻絲毫不觸及這種大盜巨奸的金融體制,說到底,台灣的政治是認真作假,愚弄黔首。

甘向西/政治評論家


(回目錄)



讀者投書:技職生的證照大多沒用?

■陳軍豪

筆者走過高職一回,憶起當年學校要求我們必須通過勞委會的丙級檢定,回頭來看,丙級檢定似乎是學科和術科練習過、皆通過60分便垂手可得的證照,高職生人手一張,或許跟考機車駕照一樣容易吧!以筆者曾經考過會計事務丙級檢定來說,學術科90分跟學術科都60分的同學,皆「通過」檢定拿到證照。

總在新聞媒體看到許多學者高喊技職生的優勢之一就是「專業證照」,可惜的是,你們口中的證照多已不專業了,時有耳聞高職生一口氣拿了10到20張檢定證照,通過幾張,該校還給予多少獎學金呢!但實言之,考證照可以說是用金錢砸出來的,而許多證照幾乎是稍微翻翻題庫、練習一下、更甚至是把考古題背熟,都有機會拿到,許多民間辦理的電腦、金融檢定皆有類似情況,那這樣的專業,到底多專業呢?

並不能說所有檢定皆是無用,如勞委會甲、乙級的檢定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有許多檢定也需要費苦心一再練習,以及其專業度和難度,都給予肯認,但如果只是簡單練習、背背考題就可以考到得證照,是否該繼續運行,筆者則持高度懷疑了。

高喊技職體系學生擁有證照優勢的學者們,優勢來自於獨特以及難以取代,但你們真的了解考證照的制度嗎?或是你們覺得愈多張證照愈能突顯我國技職教育的優勢呢?我們技職的教育的確需要專業,但專業並非皆是拿到幾張證照就可累積出來的,換言之,拿到了證照與技職能力上的專業真的劃上等號嗎?

要強調技職教育的特色和優勢,證照制度絕對是可行的方式,但沒有鑑別能力的考題和制度,將會導致這些證照「大多沒有用」。從考照制度的根本來修正,才能真的突顯技職生的優勢,如果,國家還想繼續存在技職教育的話。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生)

(回目錄)
心跳的聲音:城市發展與文化行銷

■張義東

城市行銷之論,風靡當世。為什麼行銷呢?觀光收入。行銷什麼呢?文化。什麼文化呢?美食、購物、景點。辦些什麼呢,煙火。

西望歐洲,1月12日,4百萬人沸騰在煙火、水舞與表演裡。那是馬賽港,極盡風華,以迎佳賓。接下來的週末,19、20日,在斯洛伐克的柯斯契,將和馬賽一樣歡慶。因為它們是今年「歐洲文化首都」的年度雙城,正為那盛裝鋪排了一整年的各樣文化活動揭開序幕。

這顧盼非徒自賞,蘊蓄城市發展與文化行銷關鍵的頭銜,是歐盟最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城市名單早已底定,循序排班直到2015年,而2007至2019年的「地主國」輪值表,更是早在2006年便已定案。

源於希臘文化部長梅爾庫里提議,始於1985年以雅典為首屆「歐洲文化之城」的這項活動,逐年建制,1999年決議更名「首都」,並且確立輪值。2000年浩浩蕩蕩,一舉陳列9城,之後規畫年度兩京(2019年起恢復單一首都),2004年的歐盟研究報告進一步確定,這項活動的確為年度各城帶來文化發展與城市轉型的契機。

既言文化與城市,此間多以為,美食、購物、景點,煙火,四者合一,便成了所謂的城市行銷,以我既堂堂端出,人必激賞為名菜之姿,舞文化之魔法棒,熱望點石成金。文化氣息飄蕩處,興許卻只在間或有點歷史味道的景點或念念於故事行銷的片斷。

反觀「歐洲文化首都」,全年慶典化的藝文活動才是王道。歷來各城,植根歷史,放眼歐洲,無論是傳統現代的犀利觀照,在地國際的激盪交流,諸般展演,鋪天蓋地,目不暇給,出沒於廟堂巍峨、小巷街角,回聲於古屋新樓、廣場長廊。經濟方面的收益,不在話下,卻不是一向以來設計的主要目的與評選標準,即便考量及此,也多是扶弱復興多過錦上添花。

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歐洲文化首都」不脫百年以來,世界上一切走「慶典化」路線的設計,如萬國博覽會、奧運會,當然也會面對如何規劃軟硬體建設,如何結合公商民各方資源,以及如何使其可長可久,孕育綿延生機等等的各種嚴峻考驗。但它的成就也許就在於,在此之外,它更且有著一個著眼「文化」的最主要目的:展現、發揚與交流歐洲各地的文化,以進於歐洲之認同。於是,我們明白了,以文化為目的和以文化為利用的差別。

(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1-15』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