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5-07─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5-0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5-07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從校長門神風波談大學理念 |
5月2日,立委陳亭妃點名幾位政府官員退休後專任私立大學校長,這些學校不久就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計劃的補助,因此認為是舊關係讓這些退休官員執掌的私立大學容易獲得教育部補助經費,形同「門神」。在退休官員或國立大學教授轉任私立大學而引起雙薪風波還未塵埃落定,陳亭妃這番言論引起台灣社會廣泛的議論。 被點名的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立即宣布辭職,「以維護學術清譽」,否則「將置中國醫藥大學全體師生於不義,社會與教育學術是非也不能彰顯」。他並且強調「大學是社會正義的最後堡壘,不忍學術尊嚴被無知踐踏」。我們認為,黃榮村借「門神」問題以及雙薪風波引出人們對大學理念的注意,是這個爭議比較有價值的部分。我們也願意藉此機會,重新回顧大學的理念,並以此反思今日台灣的高等教育。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曾經出現各式各樣的社會機構,如教會、宗族、行會等等,其中只有大學這種社會機構,不因戰亂、改朝換代、政治革命等等巨大社會變遷而消失。事實上,自從12世紀近代大學在歐洲建立以來,8、9百年的歐洲經歷了多少曲折,許多顯赫的家族、不可一世的企業,於今都不復存在。只有「大學」這種社會機構永遠是歐洲任何時代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我們借美國教育學家福列克斯那的論述說明此一特色。他指出,「今天的世界充滿著傳統、善與惡、種族混合、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的對抗、商業利益、追求正義或邪惡的巨大物質力量、解放了的工農、不安的東方人、喧囂的城市、衝突的哲學──在這動蕩的世界,除了大學,哪裡能夠產生理論?……哪裡能夠傳授真理而不顧是否受到歡迎?……人類的智慧至今尚未設計出任何可與大學相比的機構」,「如果大學不能接受挑戰,還有其他什麼機構能夠或願意接受這一挑戰?」可以說,西方創立了大學這種社會機構,是西方世界能夠主導近代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軸。 正是基於這份理解,「大學自主」成了西方文明的一個特色。在英國,大學校長不受英國議會的質詢,即便獲得政府經費的補助。理由很簡單:政客們的質詢必然導致政治對教育與學術的干預,這將違背大學自主的精神。學術與教育的自主,類如三權分立,是一個國家立國的基礎。所以福列克斯那說,「大學是民族靈魂的反映」。我們雖然引入西方的大學制度,但是對於大學的「靈魂」卻缺乏體會,政治力不斷干預教育與學術,完全忽略了大學的理念。「門神」風波背後凸顯不懂大學理念的政客們恣意干預大學。 |
(回目錄) |
左右看:陳光標來台做健檢 |
左看:用醫療公共化突圍
擅長行銷的陸商陳光標來台,一邊到醫院健檢、另一邊和新光醫院、外貿協會共同舉行「觀光醫療分享會」,公布台灣一年觀光醫療產值高達93億元,其中健檢醫美占40%、疾病治療占60%,透露醫療是個好生意的訊息。 然而每個醫師在擔任醫師的第一天所宣讀的「希波克拉底醫師宣言」,卻告訴我們醫師要「奉獻一切為(全)人類服務,並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但在觀光醫療、醫美為王道的今天已扭曲宣言:一年4萬人次的觀光醫療簽證,來為大陸的董事長、總經理、財務主管服務!相對的,在健保失衡、四大皆空的科別、偏鄉醫療資源匱乏下,台灣人已沒有生病的權力。 我們都知道台灣各角落仍有許多醫世濟人的好醫師,但在商品化的醫療洪流下,他們卻只能在醫師宣言與自保中掙扎。 然而,公共化醫療卻是可能扭轉現況的出路:它以服務台灣人的健康需求為首要,之後將醫療技術輸出到開發中國家、協助其建立整套的醫療系統,其宗旨並非賺取貨幣,而是換取更多台灣發展所需的原料、產品與公益價值。這並非空想,而是如同古巴的經驗,輸出醫師以交換委內瑞拉的石油能源。 發展出社會基本需求的公益交換新市場,來為台灣與世界底層人們找出路。 中國富商陳光標來台,這次除了投資還做健檢,並與新光醫院、外貿協會共同舉行「觀光醫療分享會」。事實上,政府去年開放39家醫療院所代辦中國觀光客醫療簽證後,近2年來台進行觀光醫療的中國旅客就超過5萬人次。 但多數人僅知韓國醫美名氣響亮,卻鮮少知道台灣光靠傳統醫療打下的重症治療基礎,如膝/髖關節、心血管、肝臟移植、癌症等強項技術,就為台灣在101年,帶來55億元的觀光醫療產值,而這還不包括健檢、醫美等項目。 所以,除了在自由經濟示範區中,由衛生署規畫設置國際健康醫療中心之外,執醫療牛耳的台大醫院的新院區,也即將擴增440床,其中部分床位將提供複合式整體醫療服務,並納入觀光醫療、遠距醫療。 然而,在唱旺國際醫療獲益的同時,不可忽視商業性醫療對醫師的磁吸效應、對國人就醫權益的排擠:尤其健保虧空、加上內外婦兒科的四大皆空危機,它更可能是把雙面刃,國人犧牲健康,獲利僅及於醫療企業。 所以限制醫師在經濟示範區、國際醫療的服務時數,並立法向醫療企業課稅以補健保不足,才能掃犧牲國人、舊富不救病等不公義的印記;締造醫界留才、國人健康的雙贏之局,才是不愧於「希波克拉底醫師宣言」的醫療政策。 |
(回目錄) |
心跳的聲音:百萬小學堂與兒童圖像 |
■張義東 製作單位不知是哀矜過度還是倉皇失措,硬生生欠了觀眾一個ending,若是另外再濃縮精華連播三週,興許會集結一整代觀眾依依懷舊,最高點的煙火,必是如今後無來者唯一全勝的陳柏霖,答出「歐陽修」的那一刻。 讀書有三上,馬上、枕上,廁上。歐陽修說的。認真讀書、博聞強記,當然沒什麼不對,那尤其是許多人自我成長的根基,問題是,讀書所為何來,又何以致之。 以百萬小學堂而言,所有節目元素,同電影蒙太奇,於組合中生產意義,一種特定的與成人相對的兒童圖像,清楚明白地符應了當下社會。百萬小學堂傳遞的,其實是對於記誦的升學主義的一種弔詭的歌頌。 成人挫敗的是,不管她/他今日有何成就,為了打歌打片行銷而來,必須面對,她/他遠遠不及局中的超級兒童。弔詭的是,我們既肯定了,這些知識的碎片終將被遺忘且大多無用於成人世界時,偏偏又肯定了兒童的超人能力,以及如此的強記,值得稱許,值得代代的兒童繼續奉行。 我並不認為以上弔詭歌頌與兒童圖像是製作單位有意為之。但許多觀念做法,習之而以為常,成就霸權或布赫迪厄所說doxa,圖像遂與之符應,相生不息。 在此,兒童做為異類的超人,接受成人的依賴與膜拜。在他方,兒童卻又常被視為寵物,接受成人的溺愛與裝扮。經常非在(成)人之上,則在其之下,總之,非人。 且仿休謨《人性論》提問:成人的自己和小孩的自己是同一人嗎?電影《攻殼2》裡的哈洛威算是以問代答,先以明確自我意識與行動做為人的判準,再由此質問成為人之前混沌中的小孩與人偶何異?相較於真人哈洛威《賽伯格宣言》挑戰界線,這種質問實在太過本質靜態。 人之為人,在過程之中形塑,不在判準之外消失。身為兒童,是人生的一個階段,應受平等對待,與成人相為伴。 今日台灣,兒童、青少年被期待讀書三上、手不釋卷,說好快樂學習,其實朝八晚九,反覆狂填必考可能考與可能有加分效果的大量資訊。切片加工碎裂龐然的資訊,其實不是知識。沒關係,重點不是知識,是某種入場券。 身為曾經的兒童,成人應該仔細看看,兒童圖像與社會實踐應否依此延續,再好好想想,一生開始的階段,好奇與可能的階段,應當如何開展。 |
(回目錄) |
迷走地圖:勞委會應對關廠工人立即撤告 |
■向紅岩
事件延燒迄今,儘管勞方已針對勞委會所謂的貸款契約性質進行釐清,強調勞委會16年前與勞方簽訂的貸款契約,乃屬公法的「行政契約」性質,依法僅具有5年追償期限,並提出勞委會出版的官方刊物,聯福紡織廠負責人當年承諾勞委會將由公司概括承受這筆墊償還款的公文,勞委會歷任主委、官員許介圭、陳伸賢、陳菊曾向勞工保證「不會向勞工追討」的口諾事實,以及當時的相關媒體報導等事證,論證16年前這筆貸款確實具有「國家代償」資方欠債的實質內涵。 但,勞委會卻仍矢口否認,甚至扭曲事實,逕以私法定性當年的貸款屬「民事契約」,並以16年追償期限將屆為由,動用「就業安定基金」2,056萬元聘用律師團,以毫無轉圜餘地的方式,對關廠工人展開抄家滅族式的提告追討。倘若勞委會所稱「民事契約」的說法成立,那麼16年前勞委會在締約過程中,就涉嫌了詐欺行為,欺騙關廠工人,使其誤信政府會本於職責,對惡意關廠落跑雇主進行「代位求償」,使關廠工人放棄這16年來繼續向雇主討債的權利,造成關廠工人的實質損害,關廠工人亦可憑此拒還款。 勞委會是公家單位,執行國家借貸須有法源依據並受其規範,正因公法「行政契約」對國民具有強制性質,且締約兩造權力不對等,無法像私人借貸,由雙方合意後決定借款金額與還款利息,故政府在擬訂行政契約條款時,更應本於主動保障人民權益的前提來行使。可如今,勞委會卻以有部分關廠工人已還款,若同意未還款關廠工人不必還款,將對已還款工人顯失公平為藉口,將關廠工人當年訴求政府向資方「討債」的事實,扭曲成今日勞方對政府「欠債」的局面;再胡亂套用解釋不通的法律邏輯,將關廠工人從債權人變成債務人,將自己從勞資仲裁且應優先保障勞方權益的公正第三方單位,變成轉向勞工追討的債權人,而對自己16年來對欠債落跑雇主追償不力的瀆職行為,完全不敢出面承擔。 且依其說法,若對未還款人免除債務,將對已還款人不公,那如今勞委會自提的789補助方案,不也同樣自打嘴巴,對已全額還款人不公?豈不明擺著官字兩張口,管它道理有沒有。面對勞委會歷任主委的背信、瀆職及潘世偉的官僚態度,教絕食9天的關廠工人如何隱忍?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