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3-05-08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為孩子點一盞燈 ─ 弱勢家庭課後陪伴計劃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5-08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5-08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國教爭議的核心在於階級流動性

12年國教的相關爭議持續發酵,家長、學生對於入學方式有不少的疑慮,教育部則是越解釋越難以化解疑惑,以至於連行政院長都覺得複雜,而持續的爭議甚至讓立法院做出要閣揆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的決議。爭議只是表象,家長與政府之間看似存在12年國教政策認知的差異,其實背後的真正原因是對於階級流動性的認知不同。

12年國教並不是台灣第一次面臨教育政策的重大轉折。許多今日的爭議,在1968年實施9年國教時就曾經出現過。在實施9年國教之前,國小畢業生也是要依照考試成績才能分發到國中就讀,而形成許多「明星國中」,儘管9年國教標榜免試入學、依照戶籍所在地來分發入學,但是「明星國中」的名聲甚至到1980年代都還維持不墜,當時雖然已經實施免試升國中,但是許多家長仍不惜辛勞的遷戶口,以便讓孩子能夠跨區就讀「據說教學品質較佳」的國中。今日的中年人,許多人應該都有過類似的記憶。然而,將1968年與現在相比,我們卻會發現人的記憶是健忘的。今日的父母,雖然大部分都是受惠於9年國教的政策,幾乎忘了自己成長中的求學經驗。

何以如此?嚴格說來,是階級向上流動的管道逐漸緊縮,教育成為這個緊縮過程中,少數還能讓人有產生些微確定感的管道,然而,12年國教推動過程中,卻又讓人意識到,這個僅剩的管道也不怎麼安全了。這種張力之下所形成的緊張關係,才讓人隨時隨地都在計較「入學管道是否暢通」。

階級流動的管道,原本不限於教育。對於中產階級而言,擁有學歷是確保收入、取得地位的一種方式,但是在學歷之外,藉著創業賺錢、受雇成為中級幹部,也是取得身分、地位、財富的管道。然而台灣在度過1980年代的經濟黃金期之後,白手起家幾乎已經成為商業雜誌才能看到的神話,於是,取得漂亮的學歷就成為邁向「人生勝利組」的重要管道,甚至是唯一管道。

在實施12年國教之前的人生發展模式是簡單明瞭,基本上只要認真讀書、奮力考試即可,對於有志於達成翻身的家長、學生而言,這一條路所要投入的資源(包括補習費)清晰易懂。然而12年國教改變了整個的遊戲規則。倡議12年國教的理由以「新的產業環境需要多元、創意的人才」為訴求,認為以往的「文憑主義」扼殺創意,而改變了入學管道。這個想法反映了政策制定者、倡導者對於產業、生活方式的想像,是以腦力活動為主的型態,而沒有考慮到,腦力活動不是唯一的產業型態,自然也不是唯一的翻身管道。

任何一個國家的產業,都很難是以某種特定的產業為主,美國雖有矽谷創投這種幾乎只靠販賣點子就能賺大錢的廠商,也存在靠著採礦維生的行業;即使是號稱以文化創意輸出為主的英國,境內也有黑手產業存在。不過,本地在論述孩子需要具備何等的能力、特質時,卻幾乎將所有的生涯發展,都看成一樣的,而忽略了,從事研發的人才,所需要具備的人格特質、能力,跟一個優秀的廚師,原本就存在差異。而且,人生有數十年甚至接近百年的生命,學校教育只是一個起點,影響力並沒有大到要讓家長錙銖必較、事事小心的程度。原則上,只要有良好的創業環境、福利政策,不同的教育水平、教育品質未必就會成為階級流動的阻礙。從小就接受中南美洲母國的教育所培養的成人,進入美國後一樣可以懷抱著美國夢,實現階級流動的夢想,未必就因為母國的教育而成為日後生涯的阻礙。

不過,本地對於12年國教的論述,似乎很容易就將教育的品質上綱上線到人格、思維能力的層次,教育變成構成人才的唯一要素,而人的能力又跟成就畫上等號。這種對於教育的偏執,其實是源自於12年國教中所展現的階級流動緊縮的趨勢。眾人有敏銳的感受,但是,論辯中卻盡力迴避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以至於雞同鴨講、顧左右而言他。

(回目錄)




左右看:馬來西亞與冰島大選啟示

左看:亞洲遙遠的人民民主

馬來西亞於5月初完成2013年國會大選。在馬來西亞的開票過程中,憑空而降的票箱,以及大量人頭戶盜領票等作票疑雲,使得執政黨大幅領先的開票結果壟罩上一層陰影。

在網路上,支持大馬民眾聲討民主正常化的圖片廣傳,黑色狂潮怒吐人民怨氣。此時,各種五花八門的挺大馬連署開始透過網絡廣傳。但是國際主義、跨國的人民民主力量只要走錯一步,就差之千里。舉個例子來說,在鋪天蓋地的各式挺大馬(華人)口號之間,竟蹦出一個號稱6萬多人連署的「白宮連署」:圖片上,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笑容搭配著馬來西亞民眾的呼救聲:「總統先生請救救我們」這張照片上,營造出第一世界美國超人總統憑藉「民主自由精神」的美國,能拯救馬來西亞腐敗選舉的「民主幻象」。但是,諷刺的,這種向他國總統陳情申冤的方式,真的能換來人民民主嗎?真的是跨國人民團結的表現嗎?

以後見之識來看,從美國干預智利、阿根廷、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乃至北非各國前車之鑑,這種鼓吹他國干預自國內政的呼聲,其實大反人民民主精神,後果僅能導致該國人民喪失自主性,迷失於選票民主的假象之中。
陳虹穎/文化評論人

右看:民主正常化的歷程

歷經國家破產後的冰島仍然屹立,人口不過32萬左右的小國冰島,在4月27日的國會大選中,卻有高達15個政黨競爭63個國會議員席次。反觀馬來西亞國會選舉經驗,仍很大程度停留在台灣的檔次:兩大黨的拚搏結構中,馬來西亞人民對於執政當局的不滿與失望,只能投注在兩大爛黨的輪替上。

地球的另一端,冰島的國會大選經驗訴說著另一種民主進程敘事。國家的挫敗與無法依賴,為人民帶來的禮物是人民民主的真正成果,應是源自人民。在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壓力下,冰島執政黨開始大幅刪減公共預算,冰島人民對於目前四大政黨的不爽,採取的反抗手段是:從議題倡議往前拓展一步,開始招兵買馬自組政黨競選。除了從國際海盜黨運動脈絡下興起的海盜黨以外,還有一些以倡議者個人為名號的黨名也竟然出現了。各種小政黨的蓬勃發展,正面性鼓勵人民從單一議題倡議者進階結黨入局攪和、參與政治選舉的氛圍。

馬來西亞的民主實驗經驗,一方面說明「選票民主」是可以操作的。另一方面也說明,大部分受迫的人民仍高度仰賴既有的權力集團來解救。對比前述的冰島經驗,無論在馬來西亞或台灣,我們可見的是:這些地方的歷史經驗與社會氛圍使人民普遍不信任:力量有可能來自於自己。民主力量,恐怕最多也就是4年一次的這張選票而已。
陸已興/國小教師

(回目錄)



衛報週評:左派對歐蘭德的不滿升高

節譯■葉興台
上週末約15萬人走上巴黎街頭,並聚集在巴士底廣場,聆聽左派陣線(Left Front)領導人梅蘭雄(Jean-Luc Melenchon)的演說,執政的社會黨官員立即宣稱,這場抗議活動將造成左派分裂,社會黨總部迅速指控左派陣線大搞民粹,並提出不切實際的政策。

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責備那些上街抗議財政緊縮和撙節措施的民眾是不智的,因為讓歐蘭德坐上總統寶座的正是這一群人。儘管這場抗議活動是由左派陣線所發起,但左翼的大部分都參與抗議活動,包括歐洲生態綠黨聯盟(EELV)總統候選人喬里(Eva Joly)、工會成員、新反資本主義黨、同情社會主義的人士。他們都有一共同點:在2012年5月投票支持歐蘭德,讓沙柯吉連任失敗。

1年前,法民眾對左派的期待相當低,但他們希望把沙柯吉這個「超級總統」和他的經濟改革拉下馬,因為這些經濟改革大部分是圖利有錢人。

如梅蘭雄在演講時指出:「歐蘭德的試用期已經結束,如果他不知道該怎麼做,我們知道。歐蘭德不尊重競選承諾,但我們沒有改變想法,我們不接受緊縮政策。」

法國共產黨秘書長勞洪(Pierre Laurent)則說:「歐蘭德宣稱要改變,卻浪費了1年,1年已經太多了,我很難忍受數以百萬計的同胞陷於苦難,對我們的國家也太危險。」

歐蘭德在去年總統競選期間,單挑沙柯吉的經濟政策,但他上任1年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個矢言上任後將打造一個「共和典範」(Exemplary Republic)的「平凡先生」(Mr. Normal),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歐蘭德在負責打擊逃漏稅的前預算部長卡于薩克,坦承在瑞士開設秘密帳戶,以在法國逃漏稅後,才不再為他辯護。這個在總統大選期間說話風趣且作風簡樸的人,卻開始擁抱戴高樂擔任總統期間的拿破崙主義,且毫不感到良心不安,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這個承諾法國選民要改革不公平的稅賦體系,保護勞工權益,挺身反對德國總理梅克爾撙節政策,在歐洲推動成長導向改革的溫和派社會主義者,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有人說,歐蘭德的超低支持度與他不像總統的作風、他的軟弱和優柔寡斷、或法國創紀錄的失業率有關,這是不對的。這些因素可能是他支持度暴跌的部分原因,而且是不重要的原因。事實上,歐蘭德沒有履行競選承諾,也沒有拋棄前總統沙柯吉支持金融市場的立場,不僅讓支持他的選民失望,也讓自己失望。

也有人說,歐蘭德在總統大選期間迎合左派,現在他必須表明,他正追隨進步的社會民主策略,這種說法也很離譜。若歐蘭德有經濟策略,這個策略可以說與前總統沙柯吉的亦步亦趨。梅蘭雄就指控,歐蘭德只關注股東、大企業或歐洲撙節政策的利益,卻傷害了勞工。

這不能被簡單地駁斥為左派在胡說八道,因為1年前投票支持歐蘭德的民眾都已接受這種看法,看看上週日上街抗議民眾所攜帶的一些旗幟:「沙柯吉到歐蘭德:總統換人做,體系卻沒變」、「第五共和沒有民主:它製造了一群避稅的貪腐者,而我們卻辛苦地存錢」、「我們再也受不了這些撙節政策」。

針對左派陣線發起的抗議活動,歐蘭德政府替它扣上民粹的大帽子,試圖予以醜化。這樣的指控根本不會奏效。法國選民已受夠第五共和裡那些陳腐和獨裁的機構、政府核心的腐化(卡于薩克和其他未爆彈)、社會黨和人民運動聯盟(UMP)對法國單面向的管理。

那些常把「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掛在嘴上的政治人物,卻拒絕聆聽真正民粹人士的聲音,這正是歐蘭德幹過的事情。若他繼續這樣幹,民意支持度只會更低。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媒觀電子報第259期-反置入校園講座-清大場和師大場!@【媒體觀察電子報】
第 八十五 期 2013.05.03 由想像力與學習的觀點論著作利用行為@【創用CC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5-08』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