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3-07-24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這不是真的!!請協助澄清網路謠言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7-24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7-24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媒體得了新聞處理失憶症

役男洪仲丘在退役前夕意外死亡的案例,近日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除了有網友、民眾的自發行動之外,媒體幾乎是以狂追猛打的方式來處理新聞,儼然是在扮演偵探的角色,堪稱是整個新聞熱潮的最大推手。但是,在狂熱的新聞挖掘,甚至是自行組合事件前因後果時,卻只是讓事件真相更模糊。

媒體目前的報導是朝向「造成霸凌的人際摩擦」的方向,然後以「事出必有因」的觀點,延伸出相關人士的私德議題,至於在醞釀中的議題則是部隊內部管理的缺失,此案將會處理成為「部隊內部管理不良」的縮影。依照目前備妥的議題素材,足以再開發出兩到三個新話題。這麼大費周章的報導,就是為了要讓議題的新聞效益發揮到最大,然後轉成廣告收入。

這是媒體重蹈新聞操作失當的覆轍。媒體先是編排各種案發的「故事線」,然後探討事件的動機,探討動機的過程會將相關人等的私生活全部挖掘一遍。這個模式與檢警辦案的模式差異不大,但是最主要的問題出在媒體沒有查證,甚至在追獨家新聞的壓力下,不時出現看到黑影就開槍的狀況。

如果讀者還有記憶,整個操作模式在數月前的八里雙屍案(媽媽嘴),就曾經重複過。當初媒體設定的案發過程、案發動機、涉案人,然後延伸出的相關跡象,事後幾乎都證明是媒體的捕風捉影,更嚴重的是報導過程幾乎毀掉當事人的形象與聲譽,幾個當事人在怨嘆之餘,就算是以誹謗、誣告為理由向媒體提告求償,也挽救不了已經毀掉的生活、隱私。

這並不是媒體第一次犯錯,2001年的911事件後,媒體不斷地宣稱當時的伊拉克政府與蓋達組織有連結,甚至在美國政府的引導下,認為伊拉克已經發展核武、生化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如果再翻找當年的新聞報導,就會發現,即使是西方媒體,對於新聞議題的操作、想像也有類似的思維。當年媒體「找到」許多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證據,整個資訊串起來之後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伊拉克跟八里媽媽嘴事件,事後都被證明是子虛烏有。伊拉克的毀滅性武器至今沒有找到,美國情報單位還自承這是為了入侵伊拉克而釋放給媒體的訊息;八里媽媽嘴的案例更是經典,媒體「製造」的犯案過程、犯案動機,到目前為止幾乎找不到有力的證據足以支撐,整個案情也陷入膠著。

媒體沒有記取教訓,同樣的手法在洪仲丘案又重演一次。同樣的案情臆測、同樣的犯案動機猜測,然後又用同樣的方式蒐集相關事證。以偵探小說或是現實中的檢警辦案經驗來說,這樣的操作有很大的瑕疵。更重要的是,檢警在近十餘年的辦案過程,可以看到內部不斷針對缺失檢討改進的軌跡,然而,媒體對於重大案件的報導方式,卻幾乎看不到有任何的修正與反省。

媒體對於新聞的處理方式,只是把一個案件處理成流行話題,既沒有辦法在報導中找到新證據,狂轟濫炸式的報導更是讓觀眾誤解案情,即使案情在事後水落石出,也無法改變觀眾已經先入為主的印象。

台灣的媒體並不是第一次犯了查證不足、過度推導的錯誤,但是長年累月下來不思改進,除了新聞畫面更漂亮、呈現方式更生動之外,新聞操作模式並無太大變化,就連犯下的結構性錯誤也沒有改變。在這種狀況下,觀眾除了用拒看來抗衡媒體,接下來就只能期待新聞報導的當事人能比照國外的做法,向媒體進行名譽損害求償,讓媒體真正學習到新聞查證的必要性。

(回目錄)




左右看:日常生活裡的公共危險

左看:突襲強拆、游擊嗆聲與國家安全

近日法國街頭暴動四處紛起,肇因於面紗引起「公共安全」爭議。法國警察先取締一依照伊斯蘭文化戴全罩面紗女性,而後又以妨礙公務等理由逮捕其丈夫。法國警方無正當性的擾民舉動,引發後續更多暴動抗爭。

無獨有偶,台灣苗栗縣縣長劉政鴻大言不慚以「天賜良機」突襲強拆大埔4戶,並先惡意棄置將遭強拆家戶之家當於苗栗各處廢置荒地,再惡整地向受害張家索取搬遷費用24萬2千元,此筆費用恰好等同政府應補償張家之土地徵收費。

突襲式的強拆,粗暴攪翻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行政首長們罔顧徵收工具使用之必要性,踐踏被拆遷戶的生存權利,加上針對性地購買新聞版面,種種土霸王式的惡搞,已挑戰地方首長濫用「地方自治權」、摧攪「民主法治」的忍耐底線,遂引發全國各地的自發性游擊嗆聲行動。

強拆至今第5日,輕微的嗆聲潑漆,造成行政首長們出席公開行程時面容微皺,竟已引發國安層級的不安,祭出大批警力,強勢帶走坐在人行道上吶喊口號的教授,並鎮守醫院強行要求受傷學生至警局作筆錄。

寫到這裡,我不禁納悶:相較於「強拆」與「濫砸」人民家當所造成民眾日常生活的干擾與不便,輕輕張耳傾聽人民怒罵所造成的日常生活干擾,真的有這麼「公共危險」嗎?
陳虹穎/文化評論人

右看:「所有權」的社會關係

苗栗大埔一案,由於土地徵收工具之濫用,剝奪了大埔4戶安居權利。資深建築規劃界學者漢寶德以「公共利益」論,提醒公益之達成,必定需要私人產權受到一定之社會限制。此言既出,突顯「公共利益」大旗下,可縱容多少現代腐敗君王郡主做出假公共利益之名,而未受行政權制約之暴行。

無論身處於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國家,對於日常生活中之種種所需,以勞動價值兌現生活物質,乃至於對於物的所有權賦予,授予人對於特定物之排他性主張,抵禦侵侮之權利,提供了各國法治社會運作之基礎框架。因此,「所有權」、「家屋」是私人擁有的,但也是社會集體秩序共同保障的。

在苗栗大埔強拆過後,近乎禁治產程度的查封物品,甚至索取等同於賠償費價金的搬遷費等荒謬舉動,均無法顯示國家應給予受迫遷家戶的信賴保護。

甚至,就連拆遷完畢後,錯誤的交通標誌規劃,將徵得民地改造為危險路口,不啻是宣示「木已成舟,能奈我何」,對於苗栗在地居民們的信賴,施加「具象化踐踏」之行徑。

從而,在大埔張藥局強拆一案中,明顯已喪失信賴保護基礎、濫用國家高權的「國家」,是否具備其執法之合理性與正當性?報復性行為究竟屬於過度濫權的人治抑或是法治範圍?究竟行政首長遂行己志的濫權,是否屬於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危險」?值得三思。
陸已興/國小教師

(回目錄)



衛報週評:澳洲讓巴布亞紐幾內亞變成廢墟

節譯■葉興台

澳洲政府決定遣送所有的難民船至巴布亞紐幾內亞(PNG),是一場政治地震,這與減輕尋求庇護者的痛苦無關(若澳洲當局在乎這件事,會在印尼就難民處置程序找出區域的解決方式),將進一步給這個鄰近的窮國帶來更大的負擔。對於要大規模擴大留置中心的前景,私人企業可能會垂涎三尺,因為他們可以大賺一筆。

在數千難民湧入巴紐後,資深的澳洲廣播公司(ABC)記者杜爾尼(Sean Dorney)開始擔心該國的社會凝聚力,當地民眾已擔心他們會被遺忘。巴紐沒有社福體系,醫療和教育的基礎結構也搖搖欲墜,當地民眾質疑,為何新到難民獲得的待遇,比那些居住在棚戶區的無數家庭要好?

澳洲每年對巴紐金援超過5億美元,但當地居民表示,他們的生活並未變得更好。澳洲總理陸克文最近宣布,將協助改善巴紐的醫院和大學,這是對該國政治菁英公然的賄賂,但很多民眾必將投下懷疑的眼光,因他們從未看過像樣的醫院或學校。

這個問題從來不是澳洲給了太多金援,而是澳洲透過砸大錢,支持在巴紐的採礦利益和報酬太高的顧問,卻讓這個鄰國繼續沉淪。在澳洲數十年的金援後,巴紐的嬰兒死亡率、女性遭遇的性暴力和貪污反而更糟。

澳洲政治人物對這些情況根本不在乎。過去十幾年來,他們將最棘手的難民處置工作,大部分外包給無須負責的私人公司,尤其是英國的跨國企業信佳集團(Serco)和杰富仕物業管理(G4S),陸克文最近的動作,無疑將讓這些私人公司大賺一筆。

杰富仕獲得澳洲政府一筆8千萬美元的合約,在巴紐的曼努斯島經營澳洲政府的難民安置設施。英國衛報最近揭露,杰富仕在處置難民時,根本沒有官方在旁監督,因而遭到聯合國譴責。杰富仕因索價過高最近在英國遭到調查,該公司3名英國保全人員在執行1名男子的遣返過程時,因攻擊這名男子,也遭到民事提告。

這凸顯出澳洲當局很少監督杰富仕的營運情況,因澳洲亟需這家公司去安置難民。這是巴紐當前的處境,即便有越來越多跨國企業在該國爭取影響力和利益,但根據維基解密揭露的美國外交電報,美國官員在電報中形容,巴紐政府根本無法正常運作。杰富仕在巴紐已是一方之霸。巴紐的很多大樓和能源站都是由杰富仕擔任保全工作,該國首都莫瑞斯比港即將營運的艾克森石油公司天然氣裝卸廠,也由杰富仕擔任保全工作。

非政府組織Jubilee Australia去年發布名為「白日夢」(Pipe Dreams)的報告,質疑澳洲政府對這個天然氣裝卸廠口頭承諾的190億美元金援。報告指出:「這個裝卸廠所產生的收入有很高的風險,無法減輕其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衝擊,事實上,這個計畫很可能會惡化巴紐的貧窮,增加貪腐,並導致更多暴力。」

歷史正在重演。1980和1990年代,布干維爾島(Bougainville)當地民眾因反對開採會造成污染的礦坑,與巴紐政府爆發內戰,至少有1萬5千人死亡。澳洲政府從頭到尾都支持巴紐政府,今日巴紐政府動作頻頻,在未對內戰罪究責或大力整頓環境之前,就想重開銅和金礦。很多巴紐民眾表示,希望澳洲政府立即停止金援,因澳洲政府強迫他們接受一個會讓政治和產業菁英更有錢的發展模式。

澳洲自從同意巴紐在1975年獨立後,與巴紐的關係就基於家長式主義(paternalism),澳洲政府相信,對前殖民地砸大錢將為他們帶來繁榮和安全,澳洲前總理霍華德還驕傲地戴上澳洲是美國在亞太區副警長的頭銜。

巴紐民眾深知澳洲對待他們不夠尊重,陸克文對尋求庇護者的最新舉動,只會印證他們的想法。可悲的是,就像諾魯因缺乏經濟資源,必須接受從澳洲轉移過來的難民一樣,巴紐也處在被區域霸凌的同樣位置,導致這兩個國家快要變成廢墟。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目擊者電子報-NO.57(黎智英出售壹電視)@【目擊者電子報】
無主旨@【嗷雜誌】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7-24』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