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3-07-26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中正、萬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徵求行政志工!!!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7-26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7-26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和選賢與能說再見

從洪仲丘虐死案,再到大埔徵收拆遷案,甚至再把時鐘往前調到國光石化投資受阻,這些事件不但引起民眾關心,甚至引發群眾抗議聲援。這些事件,性質不一,但殊途同歸,都暴露了當前政治體系的危機。

任何社會爭議,必有兩造說法的攻防。但如果細究,人們當會發現,在那些爭議事件的演進過程裡,其實沒多少人瞭解官方說法;或者,更精確地說,根本沒多少人在乎官方說法。

何以致此?這難道不是意味了,政府信用的徹底破產?說穿了,這不是一樁樁獨立事件,而是一葉知秋,個個事件看似孤立,發生在不同領域,實則是一張張骨牌,一次次對政府投下不信任票。

我們可以大膽預言,類似「衝撞政府」的民間抗議,還在繼續醞釀、強化。只因為,整個政治體制的正當性出現了赤字,其結果就是:政府想說的,一下子就招來質疑;政府想做的,很容易就被要求喊停;於是乎,政府陷入了每做必錯的惡性循環,甚至連想法都讓人產生先否決再說的防禦心態。

不得不說,民調聲望跌到谷底的總統馬英九難辭其咎。空有當選前的高人氣、連任的無後顧之憂,卻始終讓人覺得投鼠忌器、政策搖擺,缺乏一以貫之的改革日程表。

然而,我們也不可完全把正當性危機化約到馬英九個人。實際上,這愈來愈像是選舉民主的常態,「投完票,接著開始後悔」,幾乎是愈來愈多「民主國家」的政治併發症。這也是為什麼,當選時,政客民調聲望同步登到最高;但此後就往下走,幾乎是「鐵律」,而馬英九只是極端例子罷了。

有鑑於此,我們不得不警惕,這種官民矛盾所代表的政治正當性的危機,充其量只能把選舉當作止痛藥。因為有選舉,所以人們可能認為下一個會更好,至少可以懲罰現任者;但實情是,由於逃不過「投完票,接著開始後悔」的鐵律,無論再怎麼換,希望總是換來失望。

如果我們還相信民主,那麼將需要創新思維。畢竟,選舉的代議民主已經失靈,「選賢與能」更是難以兌現的支票,如何讓民主不僅僅是選舉,如何不讓今日的當選者淪為明日眾矢之的,其實是每一個公民在大破之餘,需要思考的大立。

(回目錄)




左右看:大陸經改可否成功?

左看:內部矛盾、外部危機

左翼政治經濟學是針對資本主義與生俱來的基本矛盾,來掌握其危機本質以及其漫長的歷史轉化過程。以這危機角度來審查當前全球經濟的局勢發展,則關鍵在於:中國大陸經濟的前景如何?有多大勝算可順利轉化發展?

一方面,以總體量的增幅與速度來說,大約在美國總統歐巴馬3年後卸任時,就是中國大陸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但另一方面,「中國人均收入僅有7,519美元,低於巴西的11,239美元;美國則為45,688美元,是中國的6倍」。而且,中國大陸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是鄉鎮地區的3倍,這幾乎是全球國家中最高的比值。

但更深刻的經濟危機在於:中國大陸過去30餘年來的大量廉價勞工、舉世僅見的經濟規模之世界工廠發展模式,同時帶來了中國各地地方政府的浮濫投資、金融資本泡沫化等操作,如今已無法繼續下去,而勢必要以結構性調整來處理。「改革闖關」這口號,已成為中國大陸當前習李領導班子的首要任務。

中國大陸經濟的改革是必然的,但能否順利闖關、避免硬著陸、或避免引發社會動盪,就遠非可以肯定的。因為,中國大陸經濟早已與全球資本主義的脈動聯繫為一體,當全球經濟已是危機潛伏、蓄勢待發時,中國大陸經濟前途又豈能有例外?
許若仁/社會評論者

右看:勿低估中國政治現實

中國大陸經濟正面臨嚴峻的考驗,而須重大且持久的結構改革──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有爭議的是:某些西方主流媒體的評論,認為目前中國大陸經濟的改革前景不容樂觀,甚至有硬著陸的風險。有些評論者更指出,中國過去多年來的發展模式已無法在未來繼續複製,但新的發展模式至今卻尚未看到任何跡象,中國大陸經濟前途頗為堪憂。

這些悲觀、負面的評價,至少在3個方面上是不能成立的。首先,在客觀上,中國大陸乃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經濟體,有其廣大、深厚的內需市場,在相當條件上,其經濟運作可以在生產與消費上自我循環,而毋需過度依賴國際市場。所以,即使在未來歐美消費市場銳減時,中國大陸經濟體依然可以自我運作而支撐過去。

其次,在主觀面,新上任的中共領導班底對此嚴峻局勢與大刀闊斧的改革必要,早有共識,而且在去年底的中共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總結報告時就已指出改革的大方向,即針對過度膨脹的投資、浪費資源低效益的生產規模、各地影子銀行等金融泡沫等,都會在這兩年內逐一穩建進行縮減、刪除與重大調整。

其三,至於這改革是否會引起副作用或社會、乃至於政治風險等,這疑慮又低估了中國大陸的現實面。在一個高度中央集權掌控的社會,一切都在領導的掌控中,又何須憂慮有不測的風險?
陳安君/大學教師

(回目錄)



咄咄集:守護國家 守護子弟

■吳忠泰

0720,望著包圍國防部的人有如白蟻聚集時,我想起父親每次家中做法會,總是在疏文中自稱蟻民,好,那麼還有比720行動者更溫和的蟻民嗎?

拿麥克風的主持人,在人數最多時所講的話反而越理性,一方面說:我們不是來推翻國防部,一方面要民眾對可能的滋事者喊「和平、理性、愛台灣」。前者為活動畫底線和定調,防止被群眾推往激情路線,因為要的是改體制而非叫人下台;後者則促使群眾不斷警覺,並保護群眾不被抹黑。

以當天的情勢,要把活動往「反戰、厭戰」推,不是不行,但是沒了國防,誰最高興呢?主持人說得好,我們不要給解放軍管,也不要當美國傭兵,難道我們順勢推反戰反徵兵,會是群眾的交集嗎?政府也會把募兵不成,繼續維持徵兵制,講成是大家受洪仲丘案影響的結果。

我是中學老師,最大的學生早已退伍十幾年,有的學生還在當兵,還有最近幾年教過的學生正要陸續前往軍營。他們也可能在役期中被徵求要不要轉服募兵,有小仲丘樣子的學生就跟我說:「還要去送死,好煩呢!」

這個國家是誰的?如果國家是某政黨、某總統的,我們何需把子弟送往軍中?這塊土地,連1895年日本人依馬關條約要來接收台灣,客家人照常跟他們拚命,一家一家男人倒下去,我們不珍惜嗎?這塊在颱風和地震交相威脅下孕育你我的家園,不值得你保衛嗎?家園是甚麼?是休假時看到超市架上堆滿豐盛的水果和百貨,是自由坐著捷運來去趕活動,是夏天在野外露營不必擔心安全。

就是為了保衛家園,我們將耗盡半生心力栽培的孩子輪流送進軍營服役,並把可以瞬間殺人無數的凶器交給剛成年的子弟,還用一堆紀律約束限制他,但是如果管教變成暴力,「服從為天職」就沒有正當性;如果國家暴力可以被利用來殺自己人,那麼不如讓一個一個社區組聯防算了,就像如果家家戶戶自費用保全就能保護身家性命,人們就會問:為甚麼要養那麼多警力呢?

現在當然難勸孩子當兵,但最後到了「沒用之人才當兵」的狀況,到底對誰有好處?所以,孩子,不論募兵徵兵,你當勇於參與,發生一件這種案子,國防部知道在自掘國家的墳墓,現在正是壓著國防部管好自己最好的時機,讓現代化軍隊在台灣逐步成型,才是公民行動的目的。

仲丘是一朵未開的花,猝死在他要保衛的國土上;仲丘有如一個長跑的選手,仆倒在折返社會的最後三步路,仲丘,他們有把你當弟兄對待嗎?今後再有口口聲聲叫弟兄的魔鬼,我們要叫他們永遠滾離軍隊,是你以肉身成道,成為所有學弟的守護神。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

(回目錄)
貓眼的世界:馬路、山頭

■黃懷軒

又是大埔拆除、又是陸軍士官遭虐致死。近期社會上充滿了不爽,天天示威抗爭,天天走上街頭,但得到的政府回應卻都僅止於「依法行政」、「尊重地方政府權限」、「依法調查」這樣的官樣回應,於是人們的不爽指數破了表。可這些社會事件背後更深的意涵是社會上彌漫著無力與不安,我們周遭有著大大小小的山頭,必需費力越過,而且若想剷除這些山頭,恐怕得窮盡幾世代的力量才有可能。

理想中的先進社會應該像是一片平原,一切的目標你都看得到,之間只有距離的差別。只要想走,不論你是誰,你的能力只決定你要走多久,中間不應充斥這麼多的丘陵與山頭,這麼多不公不義的險阻,不僅讓你可能看不清目標,甚至莫名其妙的含冤死在半路。但台灣就是這樣一種社會,靠人脈靠關係,說情面不說理,要面字不要裡子。各路山頭林立,凡是經過的,要嘛就虛與委蛇、逢迎拍馬,要嘛就留下買路財,我們每天睜開眼面對的,大多是叢山峻嶺,以及山裡滿滿的土匪。在台灣從街頭巷尾的生存,到政治、商場、軍隊,哪裡不是這樣山頭似的遊戲規則?到處是土匪,人民是,所以政府也是。

人類社會中的一切事物都有規則,越是未開化的國度與領域潛規則越多。為了公平正義,我們期待只能訴諸理性,但當理性式微,我們就只剩山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現在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源自我們的漠視、我們的不在乎,源自一種只圖私利的心態(不管是多麼微不足道的蠅頭小利或好處),甚至源自幾十年前上一輩或是你自己所投下的某一張選票。

這些日子(少說有幾十年)天天拖著疲憊的身體騎著機車經過咱們首都的條條大馬路,沒有一天不是抖到胃都快吐出來,除了閃車還要閃避大大小小鋪了柏油號稱路平的坑洞溝渠。馬路就該是平的不是嗎?何以咱們勇敢的台灣郎幾十年來天天都在馬路上騎著機車冒著生命危險彈來彈去卻都不以為意?從沒有一個詳實的調查去查證台灣每年因為路況不佳害死了多少人,同樣也沒有人研究政府幾十年來的不當政策或是拆遷直接間接的害死多少人,但是前述兩件事實際上是一樣的事。

看似不相關,但在乎馬路平不平和在乎政府是不是濫權、軍中是不是黑暗封閉漫無法紀是一樣的事。我們越是在乎,改變就越快發生。當馬路上大大小小的山頭溝渠我們都視而不見且得過且過並甘於與之為伍時,又豈能期待社會上其他的一切事物會是一片平坦?
(展示設計師)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媒體觀察報第一期:我們需不需要近用媒體的更正答辯權?@【媒體觀察電子報】
目擊者電子報-NO.57(黎智英出售壹電視)@【目擊者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7-26』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