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8-22─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8-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8-22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總統奔台指揮救災 |
總統馬英九的賀誼專案,提前結束。原因是,潭美颱風襲台,希望「趕回來跟大家同甘共苦」。 潭美颱風,是輕颱。雖然災情勢不可免,但一個輕颱就讓總統改變外訪行程,只能說「政治颱風」效應遠比氣象局的科學更有威力。 災害應變中心,包括行政院長在內的百官都已經排排坐,還需要總統行程急轉彎坐鎮指揮? 事有輕重緩急,行政體系自有權責對應,如果凡事都要總統站到第一線,甚至讓總統行使的外交職權提前結束,豈不像病患只要有大小感冒,一律跳過診所、醫院,逕送台大、榮總教學醫院? 馬英九說得對,這個動作,與其說是「救災」,倒不如說是一個政治宣示,為的就是「趕回來跟大家同甘共苦」。 在媒體政治氾濫的年代,馬英九的考量無可厚非,但這恐怕也暴露了台灣當前「治理超荷」的危機。 如果任何事,都可以無限上綱,總統必定淪為眾矢之的。馬英九的尊重體制說,只會招來更多「切割」、「無能」、「欠缺政治敏感度」的批評。 問題在於,如果凡事都要總統出面,則所有的社會矛盾,也等於只有他一人能解。難就難在,總統也是凡人肉身,任何事皆為天下先的結果,必定左支右絀。總統多次被拍到精神不濟的畫面,並不叫人意外。 更嚴重的是,如果總統永遠都在第一線,以政治意志指揮行政機器的結果,則也會讓文官陷入愈來愈消極保守的惡性循環,而這也是台灣屢見不鮮的畫面。 但別只怪馬英九。政治秀所導致的治理負荷,也讓總統身不由己。面對媒體,馬英九也經常陷入動輒得咎,父子騎驢的窘境,永遠在過與不及之間被「責罵」。「打馬成風」,相當程度也是媒體民粹主義氾濫的寫照,於是乎,總統愈想討好止謗,愈容易變成樣樣做,樣樣錯,因為批評的放大鏡只要短線話題,過了今天,誰管明天? 潭美颱風把總統吹回台,正反映了台灣如何陷入超荷治理的政治漩渦。就算總統換做他人,亦難跳脫。 |
(回目錄) |
左右看:鎮壓過後 埃及政治仍陷動盪 |
左看:轉移焦點 穆斯林兄弟會被妖魔化
儘管穆斯林兄弟會與埃及基督教社群有所合作,在這段紛亂期間裡亦有保護基督教堂的呼籲與作為,但當反穆希的基督教社群一被攻擊,西方媒體依舊罪指兄弟會,將其解讀為宗教與政治的雙重衝突,甚至藉此衍生將埃及基督徒接往西方國家避難的建議。這類觀點,應是埃及軍方所樂見。 穆巴拉克時期,也曾傳出由安全部隊攻擊基督教社群後,再歸罪於穆斯林兄弟會的案例。如今西方媒體對少數基督教社群受害的放大關注,將有利於埃及軍方轉移焦點,無視於兄弟會透過民主程序參與政治,取得執政授權卻遭軍方政變。更何況,從血腥鎮壓至今的種種紛亂裡,死傷無數,至今仍受迫害者,絕大多數都是穆斯林兄弟會的成員與支持者。 我們固然不同意穆斯林兄弟會各種基本教義的訴求與政治作為,但若因此加以妖魔化穆斯林兄弟會,卻不譴責血腥鎮壓,也將無助埃及未來的和解與重建。 只是美國曖昧地譴責暴力,卻仍不願稱其政變,也未中斷金援。中東幾個極權國家帶頭力挺,提供鉅額經費給予協助。以色列雖然沒有公開表態,但相較於同情巴勒斯坦人的穆斯林兄弟會,埃及軍方一直是以色列的合作夥伴,至今仍暗中相挺。相較之下,這些國家帶著各自盤算對於血腥鎮壓的噤聲與支持,才更應受世人關注與譴責。 埃及亂局,看起來不會立即落幕。早先,是埃及軍方回應反抗運動的數百萬簽名與訴求,解除穆希的總統職務,引發穆希所屬的穆斯林兄弟會支持的大規模抗議。最終,在上週埃及軍方決定動手清場,血腥暴力充斥,就連官方保守的數據也有8百多人死亡。此外,有36名兄弟會囚犯在囚車裡,被軍警施放催淚彈而窒息死亡,也有像似行刑報復的,警察乘坐小巴遭武裝襲擊加以集體槍決,25名死亡2名受傷。 與此同時,像是施放輿論風向球般的,傳出穆巴拉克即將獲釋。反穆巴拉克讓自由派、穆斯林兄弟會與軍方站在一起,如今各方分裂,穆巴拉克若真獲釋,是否意味著軍方已與過往舊政權和解,甚至向舊政權學習,成為新的軍事極權? 一種看法認為,舊政權眾多官僚早已被釋,穆巴拉克獲釋也是早晚的事,何況軍方如今看來更像是新的極權統治者。另一種看法則覺得,此舉將增加人們對軍方的反感,增加對於穆斯林兄弟會的同情,對軍方來說並不是好事,不太可能這麼作。 無論如何,埃及情勢對外人來說總像是霧裡看花。埃及民主的仲裁、過度與重建,竟是由軍方掌權主導,這對熟悉西方民主的人們來說,總是難以想像的。清場過後,究竟是民主深化,還是成就新的軍事極權體制,大家都等著瞧。 |
(回目錄) |
文化游擊:階級種族主義的隱藏文化 |
■李淑君 8月8日是伊斯蘭開齋節,意義如同台灣農曆過年。8月13日開齋節後首個周日,3萬多名外籍移工在台北車站聚會,引起一名檢察官不滿,隔日幾個大報都有相關報導,文中寫到檢察官將台北車站擠滿外勞的照片放上臉書,並指:「台北車站已被外勞攻陷,吃飯、睡覺、野餐,擠滿車站,政府再不處理,不僅有礙觀瞻,也會出亂子。」此言論引起網友熱議。除了檢察官的po文之外,亦有民眾反映台北車站作為國際場合,不應該呈現混淆紛雜的景像。究竟是什麼樣的文化因素,使得台灣人出現這樣的反應?其背後的思維是什麼? 移工來到台灣,將年輕力壯的歲月投注在台灣勞動市場,而事實上台灣沒有付出任何勞動力養成的成本,便直接收割已培養好的成熟勞動力,用台灣諺語「割稻仔尾」來形容也不為過。但是從其勞動條件上來看,不論是擔任家庭照護或是工廠勞動,其工作場域是在雇主家庭的私領域或是勞動場所,沒有個人以及聚會的空間,因此移工將公領域轉換成私領域是結構因素下產生的文化現象,學者藍佩嘉已在其論著中詳細討論了外籍移工以公共場所作為私人情感交流領域的文化。而台北火車站的公共空間轉換成為私領域意義的休假聚會場所,一來起因於沒有大型聚會場所,二來火車站標明顯、交通方便,自然成為聚會邀約最佳場所。 然而,上述台灣民眾的負面說法,其背後思考看得出來台北火車站是台灣給人第一印象的重要「門面」,不符合「門面」想像的便必須整頓。這牽涉到對於台灣「門面」的想像必須是非移工的、非群聚的,也假設了外籍移工群聚會形成公共危險的前提,但試問為什麼移工聚會,便構成安全疑慮?倘若是一群中產階級白人聚集在火車站歡度耶誕節,是否不是安全疑慮反而營造了國際化氛圍?背後是不是隱含高低階級、種族位階的姿態? 言論中出現「攻陷」一詞,「攻陷」本身是一個對於「局外人」、「入侵者」的用法,通常是非我族類者闖進我方領土,我方受到威脅稱之為「攻陷」,隱藏著外籍移工侵入我方領土,楚河漢界的我者與他者秩序被混淆的怒意。 此外,新聞記者報導時,多以「外勞」一詞指稱在台灣的移工,「外勞」一詞本身是「外來者」加上「勞動力」的雙重標籤。以「外來者」、「勞工階級」種族與階級意涵強烈的詞指稱某一族群,其實是區分我者與他者,自己人與外來者的標示,皆是標示階級與種族界線的論述。 |
(回目錄) |
窺天集:服貿為何感冒? |
■蘇偉碩 為了促銷被國民黨政府敗市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共產黨政府的國台辦官員急著用庶民語言對台灣喊話,連像「13億顆頭對台灣開放」這樣的民粹語言都出口了。然而,問題真在台灣人心之向背嗎? 首先,姍姍出爐的政府評估報告顯示,即使計算10年效益,對台灣的國民生產毛額和工作機會而言,協議生效後的成長額度極為有限。即使以利大於弊辯護,則協議之利顯然不足以彰顯彼岸給予台灣多項超WTO待遇的優惠。而國貿局一席「最多是老闆變成大陸人」的說法,無異在反對者極力搧風的火堆上奉送汽油。但是這些都沒有針對協議真正的問題進行攻防。 綜觀兩岸在協議中的開放承諾項目,台灣得到就是對銀行業証券業和網路銷售業的特許開放。就事論事,這是台灣企業的需要。 從台灣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在製造產業將大多數生產線外移到大陸沿海城市後,台灣接單將生產利潤累積在本地銀行的作法已經無以為繼。銀行作為全體企業帳房與金庫,本身不從事任何生產活動,它本來就是利用將社會大眾存款借給企業而賺取利差的。但是眼見客戶一家家離開自家庭院,銀行家頭痛的是如何將源源入庫的社會存款化為私人利潤,否則就是有虧於資本家的天職。於是信用卡、現金卡浮濫發放,連大學生都能辦出十幾張卡,根本就是金融老鼠會。最後導致2005年到2006年的卡奴自殺潮大爆發。 消費金融遇到實質薪資下降和卡奴自殺這兩道天險後,不得不轉進。銀行開始和地產商聯合炒房,融資額度一度達到120%!此舉其實是飲鴆止渴,因為一旦房產泡沫化,台灣孤立於國際的銀行體系恐怕會變成保齡球瓶。當然,中央銀行沒有坐視危機日益堆高,就藉口中產階級的忿怒進場打房。 好了,又不給亂發卡,又不給炒房,又沒有國內產業可以放款,難不成叫銀行家喝西北風!要不讓銀行家造反,在這樣的形勢下,只剩跟著台商西進大陸這最後一條生路。說實在的,銀行家一點也不體面而是很狼狽的。 但是,台灣既然堅持是WTO獨立會員,就沒有辦法要中國(也是WTO的主權國家會員)只開放銀行業務給台灣而不對其他會員國家開放,而後者也是中國做不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簽一個WTO規則下的服務業自由貿易協定,才能給台灣銀行家特許開放。但為了掩人耳目,台灣也得做做樣子開放一些服務業項目,才能過得了關。 誰知道,國民黨政府在馬英九領導下,居然能把應該對其他國家保密(這其實是兩岸共同作弊)搞成對國會和相關同業公會保密,以致現在真的跳到黃河也洗不清,對岸再說也是越描越黑而已……我以管窺天,只能說,了不起啊!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