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3-12-30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中正萬華身障資源中心興寧學坊第四期日間照顧課程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12-30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12-30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凍結台獨黨綱的照妖鏡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12-30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在最後一次「華山會議」拋出「凍結台獨黨綱」的建言,表面上看似為了替黨主席蘇貞昌在一連9場「華山論劍」之後,好歹有些突破與成績,以免流於清談和空談。即使最後此議落得不了了之,至少可以作為風向球,一探「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反彈力道。

然而,柯建銘突如其來的建言,其目的絕不僅止於此。要是仔細觀察,即可發現面對此議最尷尬而不知所措的,恐怕就是謝長廷及其團隊。一向口才便給的謝系立委趙天麟說:「不管台獨黨綱是維持現狀、以新決議文取代、凍結甚或廢除,建議皆應以憲法為基礎,發揮其主體性與特殊性,才會是台灣最可行也最有利的兩岸論述基礎。」除了空洞的辭藻堆積,完全不知所云。復看親謝系的學者童振源也只能肯定「凍結台獨黨綱是民進黨推動兩岸和解工程的第一步」,才能偷渡謝的「憲法各表」作為兩岸關係發展的共識。

原來老柯突然大動作要凍結台獨黨綱,除了上述理由,更是要防範謝系對蘇貞昌的進攻。「憲政共識」是謝長廷主持的第五場華山會議所創造出來的新詞,作為會議共識,會後的記者會上,由謝本人一字一句的親自宣讀,非常慎重。豈料大陸國台辦正式公開批評「憲政共識」,讓謝又立刻劃清界線,宣稱「憲法共識」、「憲法各表」才是他的主張,彷彿華山會議的共識完全與之無關,讓蘇有可能在兩岸政策上落入一事無成的窘境。

因此,柯在最後一場華山會議中的大動作,反將了謝長廷一軍,就算不正面支持「凍結台獨黨綱」,亦不好批評;若是支持「凍結台獨黨綱」,從而嫁接上自己的「憲法」主張,那麼好像又變成柯的尾巴,讓蘇在兩岸政策上搶了自己的風采。其實兩岸關係發展最核心的關鍵在於「互信」,謝長廷的憲法論述和「開展之旅」等活動之所以讓中國大陸官方未公開批評甚或願意配合,主要正是其論述有長期的一致性,令人可以寄予厚望。

無奈個性決定命運,長期論述累積的「互信」基礎,很可能會在派系鬥爭的短期較勁中毀於一旦。柯拋出「凍結台獨黨綱」反擊成功,但若不是真心推動,而謝也顧忌派系利害不願大力支持,那麼「凍結台獨黨綱」剩下的功能就只是照妖鏡,照見派系利益凌駕兩岸關係發展的真面目。


(圖說)民主進步黨主席蘇貞昌12月29日說,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凍結不凍結台獨黨綱的問題,現在最重要的是建設國家。(圖文/中央社)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左右看:論台灣農業百大精品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12-30
左看:忘乎所以

行政院長江宜樺在「2014台灣農漁會百大精品展」開幕式上讚許台灣農業足以比肩世界,他深具信心,不怕開放競爭。江揆甚至暢言政府未來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精緻農業與農業加值將扮演重要角色。若江院長是因眼見精品展上諸多精美包裝農產品而有此言,可謂見樹不見林。

在長期產銷體制與以農養工的剝削下,以小農為主的台灣農業早已疲弊不堪。現今所謂的精緻農業或有機農業早已逐步被大型農企業或富農所壟斷,而這樣的趨勢並不意謂發展潛力,而意謂農業脫離糧食需求、農村文化肌理與生態環境成為私人資本的獲利來源。

若進一步開放自由經濟示範區或簽訂FTA、ECFA,在資本主義市場競爭則下,小農將更加危矣。大獲全勝的私人農企業站在利潤考量不外乎追求利潤量或高利潤率,諸如經濟作物取代糧食作物、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僱用制取代小農,雖帶來短期高經濟產值,但相應也將讓台灣農村的環境失去多樣性、文化斷絕與就業機會流失。爾後,台灣農產品何來適宜的生產環境或獨特文化脈絡!這絕非形式上發展有機農業或健康飲食可以輕易忽略的結構性剝削。

請為政者在妄言經濟產值之時,切記農業不是從土地榨出黃金,而是從土地耕耘出永續的人與自然。

林子暉/世新社會發展所研究生

右看:放眼全球

行政院長江宜樺日前於農委會主辦「2014台灣農漁會百大精品展」開幕式上表示對台灣農業深具信心,不怕開放競爭。江揆指出台灣農產品已可媲美全世界特色產業等級,未來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精緻農業與農業加值將扮演重要角色。

相較於整體社會瀰漫濃厚的失敗主義氛圍,江揆一席話雖欠周詳,仍點出未來關鍵所在。

台灣農業早年在技術上為世界首屈一指,除豐富多元的自然環境與物種,小農的靈活積極與政府農業研發部門的支持,不僅讓台灣早有農業外援的輝煌歷史,更奠定台灣精緻農業的基礎。

然而,面對全球市場,台灣須整體產業結構的變革,農業亦不例外。首先,就經濟產值,台灣農產無法在龜縮於國內需求有限的消費力,而須放眼中國廣大的市場,甚至全球,方能讓農民更具自主競爭能力,而非消極被動承受長年「穀賤傷農」的產銷體制。自由經濟示範區絕非妖魔鬼怪,只是接軌全球的第一步,於此不僅要有基本的生產技術,更要開始發展行銷特色。

再者,台灣農業所具之優勢並非規模機械化生產,而須在產品加值上發展出健康的、友善環境的、具文化特色的產品,以此把握全球趨勢。相關產業經驗諸如有機農業、健康料理等都在台灣各個角落逐步萌芽,此時更不應退縮而再次錯失市場脈動。

林泰佐/社會評論人


(圖說)行政院長江宜樺(2排右4)12月26日在台大體育館,出席2014台灣農漁會百大精品展,與農委會主委陳保基(2排左3)、各區農漁會總幹事一起推銷農漁精品。(圖文/中央社)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哈巴狗電台:鬼子可知「恥」字怎麼寫?

■陳真

長年燒殺擄掠,把中東搞成人間煉獄後,美國把所謂戰略中心移往亞洲,頭號敵人不外就是祖國大陸,而日、菲就是美國豢養的兩條狗;惡形惡狀,猶以日本為甚。

近日鬼子拜鬼,此事非僅一端,長年並否認侵華史實,竄改教科書,謂之「進出」,而非「侵略」;日相安倍晉三這個人渣,上任後更多次傲慢宣稱日本二戰無罪可謝,宣稱「侵略定義未定論」,極盡挑釁之能事。

半個多世紀來,德國人不斷為納粹認錯懺悔,不曾一刻停止;各式各樣的書信文物、刑具、毒氣室與集中營被保存下來,廣建紀念碑與博物館,無數的聲音影像和文字,反覆沉痛表白德國人對於這段殘害異族的歷史所應肩負的罪責。

1970年,德國總理Willy Brand造訪波蘭華沙,前往猶太英雄紀念碑致意時突然下跪默哀,舉世動容。他說,他當下覺得自己光是獻花致歉是不夠的,他必須代表德國人下跪懺悔求取世人寬恕。今年8月,德國總理梅克爾訪問慕尼黑附近一座集中營紀念館向遇難者獻花致意,她說,她始終對於納粹這段歷史感到「深深的羞恥與悲痛」;她並強調,種族主義與極右勢力至今仍是個威脅,呼籲年輕人應挺身與之對抗。

相對於德國的勇於懺悔與積極反省,日本鬼子卻勇於囂張挑釁,甚且不斷羞辱受害者。做為一個打八折的反戰人士,有時實在很希望當年受害國家聯合起來,直接用武力教訓鬼子知恥。我對鬼子的恨,遠甚於對美國。一個人心裡頭對一個國家懷著強烈恨意是很痛苦的,但我不知道如何寬恕這樣一個敵人?不但毫無悔意,而且還百般羞辱糟蹋受害者;例如說南京市民當年歡欣鼓舞迎接日軍進城,屠殺一事純屬捏造,例如說慰安婦自願為日軍服務並以之為榮等等。諸多惡劣言行,難以想像。

但說到底,我還是反對戰爭,因為不論敵我,任何戰爭的受害者永遠是大多數無辜人民。可我該怎麼對待這樣一個仇敵?該怎麼處理心中烈燄般的仇恨?甘地說,「盡可能保存你心裡的憤怒」,他說,有一天,你胸中這道怒火將改變許多事。

我喜歡甘地,但就像高達說的:「我老了,累了,看不清水面上的事了,我在水底思考。」所思所想全屬邏輯般命定之事,可我心裡明白,在我一切冰冷思考的底層,有著一團熊熊烈火始終燃燒著。我不像甘地,我無意保存憤怒,倒很想遺忘,消失,遠離,一匹馬拉只管拉著自己的一輛車而與紅塵無涉。因我相信,當善惡美醜到了一個極限,終歸無有;有限島嶼外的無限大海,均非人力所及。而那片不可言說的美麗汪洋,似乎才足以撫平世上一切淚水創傷。

(醫師)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看守台灣:2013世界現況:永續還有可能嗎?

■金心

美國知名環境智庫「看守世界研究中心」每年就永續相關主題出版《世界現況》專書,如在2012年時主題是「邁向永續繁榮」,充滿樂觀、進取的氣息,但今年主題竟是「永續還有可能嗎?」,打著大大的問號。看到這個疑問句時,閱聽者第一個反應,大都是:「真的太遲了嗎?」在年尾時談這個議題,似太遲了。

「是否永續?」要能以定量來衡量。關心環境的科學家群已找出9個地球界限,用以衡量及監測永續性。就所知數據,目前人類已跨越其中兩個界限,第3個界限也已部分逾越。這些被逾越的界限包括:生物多樣性的損失率、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氮循環。另外的地球界限如:磷循環(和氮循環共同為一個界限)、海洋酸化、全球淡水使用、土地利用變遷、大氣中細懸浮微粒、平流層臭氧消耗、化學物污染等。其中的平流層臭氧消耗,是有所改善;餘均朝惡化發展。

地球及生態圈的正常運作對人類福祇是無比重要,它是人類發展的自然資本,但目前經濟系統卻不予計價,而採取駕馭環境以取得最佳產量、短期利益的作法,不顧自然資本耗竭,如何能達到永續?像近來媒體所關注的清境農場民宿氾濫與日月光廢水污染後勁溪,正是典型例子。我們應把地球資源及生態圈的貢獻,顯現在金融及經濟交易系統中,而不能讓真正寶貴卻未被計價的事物任人類「營利」活動(毋寧說是「自殺」活動)糟蹋。

另一個衡量永續性的指標是「生態足跡」,其為在連續的時間基礎上、就某一特定區的居民,估計需要多大的、具生產力的生態系面積來生產這些人所需要的再生資源,並涵容他們活動所產生的廢污物。就目前全球約70億人口,每人僅可分得1.7全球公頃(global hectare)。然而目前人類已超過生態承載力50%,約需1.5個地球才能持續過我們現在的生活。

台灣的生態足跡,依學者李永展研究,2004年即達6.7全球公頃/人,總生態足跡相當於42個台灣;其中二氧化碳排放所需之碳吸存面積達2.3全球公頃/人,這意味著即使台灣島上全部種滿了樹,也需要14個以上的台灣才足以完全吸納。

另外就永續另一面向「社會公平」來看,也是問題很大。人類一方面消耗了太多資源,逾越了地球界限,另一方面卻極度分配不均,許多人連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所謂「富裕之人稀如島,貧困階層多如海」。「太遲了嗎?」,有一點「是的」。無論是出於自願或為地球反撲所迫,我們都必須準備過「一個地球」的生活。而如果人類還有一點智慧的話,當是把握僅剩一點「優勢」,重塑經濟模式,以「自願」過著「一個地球」卻大家都真正幸福的生活。

(看守台灣協會會員)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第 九十二 期 2013.12.06 著作權保護跟開放之間的抉擇@【創用CC電子報】
【南方】我爸爸和他的田(蕭函青)@【南方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12-30』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