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1-21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經濟區域化的挑戰 |
TPP與RCEP都是以東亞為主體的國際區域經濟組織,涵蓋了幾乎東亞所有的地區。台灣是東亞唯一尚未加入任何一者的國家。這個區域經濟組織的主要內容為建立更自由的區域國際貿易區,其貿易的限制(如關稅)比WTO更為優渥,區域的範圍也更為廣闊。東亞原已有若干區域經濟組織,如東協10+1。還有更多的自由貿易區也正在積極談判中,如東協10+3、中日韓3國自由貿易區,等。另外,太平洋的對岸也早有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但是由於東亞巨大的經濟總量以及高速經濟成長率,使得世界各國(特別是美國)都重視與東亞的經濟關係,因此在WTO的框架下進一步尋求更密切的經濟合作組織。這是TPP與RCEP迅速成長並廣受重視的基本因素。 區域經濟組織可以追溯到上世紀1958年的歐洲共同市場。1980年代中期世界主要貿易國家開始進入WTO的設計,各國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建立。但是,從1995年WTO成立以來,它的功能並未完全符合各國的要求。即使全球化的迅速發展,通訊與航運不斷捷便,區域的貿易關係還是佔有優勢,於是區域經濟體的重要性並未因地球村的形成而削弱,反而廣受重視。除了歐洲共同市場外,北美洲、南美洲等地區都已經成立自由貿易區。 亞洲是面積最大、國家最多而且差異性最大的地區,不難想像發展亞洲共同市場的困難也最大。事實上,迄今尚無一個涵蓋大部分國家的亞洲共同市場存在。但是,發展區域經濟體已經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主流。因此,以東協10國為起點逐漸成為10+1,並且朝向10+3、10+6(包括中、日、韓、澳洲、印度、紐西蘭等6國)發展,形成今日的RCEP。 RCEP雖然只包含部分亞洲國家(以及兩個大洋洲國家),但是卻包括中國、印度、東協10國,人口總數超過30億,貿易總量佔全球4成以上,不僅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區域經濟體,也在各種指標(人口總數、GDP,貿易總額等)位居世界前列;並且不出幾年都成為第一位。北美自由貿易區與歐洲共同市場的長期優勢都將退位。這顯然引起美歐國家的不安,特別是獨霸世界多時的美國。美國對付之道就是積極支持TPP,以對抗美國參加不了的RCEP。這兩個區域經濟體雖有重疊國家,卻成為美國遏阻中國經濟崛起的一個戰場。台灣力求加入這些區域經濟組織,不能忽略這之間的國際政治角力。 圖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一場記者會中,站在一張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國家的地圖旁演說,圖攝於2013年3月15日。(圖文/路透)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
(回目錄) |
左右看:素人政治 |
左看:是白色,也是保護色 「素人政治」在台灣出現,原因之一是:兩大政黨在代議政治上被過度地代表。更簡單的說法是,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民意支持度長期以來徘徊於10%以下,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歷次民調也未見起色。然則,藍綠兩大政黨領袖加起來可能不到20%的支持率,它們卻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政治資源,更聯合壟斷了一切資源分配的權力。 這基本上就是一個被嚴重扭曲的代議民主,也就是說,可能有80%的民意並未能在兩大政黨找到完整的認同,找不到其真正的「代表」。也因此,台灣的民主政治,表面上看似兩大政黨包辦,事實上卻是有一大片的空白等待填充,而這就是所謂「政治素人」的空間。 只不過,台灣社會的保守性格,決定了選民和媒體所要的,只是一個填補空間的素人,而不是叛逆者,不是推翻兩大政黨聯合壟斷機制的一股力量。 在此,政治素人被當作是一張白紙,可以任由選民塗上他們喜歡的顏色。投入台北市長選戰的「素人」就很懂得這樣的道理。他可以上午到深綠的地盤談「脫儒救台灣」(把「儒」視為必須剔除的「中國因素」),下午可以稱頌深藍的宋楚瑜,說是要向宋拜會請益。做為經驗老到的「素人」,他很清楚,素人的顏色,可以是白色,也可以是保護色! 「素人」成為台灣政治新聞的一個關鍵詞,原因不難理解。我們熟悉的政治圈老面孔、老話、老套太多,看膩了,聽煩了,別說選民不領情,媒體上也不賣座,大家想要來點不一樣的、新鮮的。於是生面孔的出現,總是會引起大家的好奇,尤其是,當生面孔還能能夠應觀眾要求,偶爾來個生猛的、嗆辣的話語點綴,肯定人氣指數立即竄升,臉書按讚不絕,媒體更是寵幸有加。 政治素人的出現,難免衝擊到既定的藍綠兩大政黨生態。政黨機器因應的方法,首先就是老套路:先是安撫,繼而收編。不幸的是,一旦安撫無效,收編不成,這就亂了選戰的布局,也就是政黨領袖頭痛時間的開始。這個時候,也就出現了老臉孔對素人的「教訓」,民進黨內呂秀蓮對柯文哲三番兩次的斥責,就是具體的案例,而最常聽到的對說法就是:素人缺乏政治歷練,不足以擔當大任。 然則,這種說法,豈不正是凸出素人魅力之所在!政治素人的特質就在其非專業,沒有經驗。換一個說法,他們還沒有養成令我們厭惡、煩膩的政客惡質文化,還是一股可以期待的,能夠洗濯政治濁氣的清流。 圖說:台大醫師柯文哲(中)1月19日說,他視今年這一仗為「甲午戰爭」,不管他的選戰輸贏,「都會讓國民黨的選舉多花200億元」。(圖文/中央社)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
(回目錄) |
青春探索:他者的田野,腳下的家園 |
■張卉君 連續幾次社區夥伴來辦公室拜訪,討論田野調查工作在家鄉帶動、開展的方式。這些社區夥伴大多是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之後,開始投入家鄉重建及社區工作的青年朋友,分佈在旗美九鄉鎮(旗山、杉林、甲仙、六龜、茂林、桃源、那瑪夏、內門、美濃)中。在當時風災第一線救災工作結束之後,社會局、文化局等政府單位編列了災後重建工作的人力預算,讓過去資源較少的六龜、杉林、桃源、那瑪夏等地區,開始有了一些人力經費的支持,亦帶來了青年入鄉、返鄉投入社造與重建工作的機會。 重建之路迢迢。道路、橋樑、屋舍等硬體建設的復原不難,真正需要長期投注耕耘的是搶救消逝文化、傳統技藝和集體記憶的紀錄和保存。隨著政府補助資源的一一抽身退場,年輕人在偏鄉的工作機會亦隨之減少,在現實生活的考量之下,許多當時從外地到災後地區蹲點工作的夥伴亦只能撤退,留下來的只有少數紮根在社區工作的返鄉年輕人,面對其後「被擾動的社區」,重新思考後續的文化紀錄、推展工作,該如何落實在家園的土地上——這無疑是個充滿智慧的考驗。 外來的工作者帶來的工作方法,對於社區裡的人,聽起來是有些陌生的。例如,如何進行「田野調查」?怎樣產生所謂的「問題意識」?調查結果要怎麼運用呢?所謂的「遷移史」和「口述歷史」又要如何挖掘、論述、再生產呢?辦公室裡,幾位返鄉投入社區工作的年輕伙伴,微微焦慮地拋出了疑問。他們都曾在外地求學,畢業後卻願意回到家鄉來,和族人們站在一起,彎下腰來挖掘土地的歷史、回過頭去追尋過去生長的軌跡。 談到家園中重要的記憶和社區裡的人脈、亟需保存的文化,他們滔滔不絕、如數家珍,我從他們描述的話語當中深深被打動——我不過是知道工作方法的外來者,而他們卻是真正生活在此地的人。我羨慕他們可以和家鄉的土地有這麼深切地聯結,這些無可取代的幼時記憶、社區中無法複製的人際關係,正是我們需要花好久時間蹲點、搏諾才能累積的信任和情誼。而也唯有真正長期生活在社區裡的工作者,會認真地去思考社區被擾動之後所要面對的課題:如何延續能量,讓「被記錄者」也能成為「記錄」的行動者。 對返鄉的社區工作者而言,他者的田野,其實就是自身腳下熟悉的家園,所謂的田野調查不過是一個充滿他者意味的學術名詞。若能從知識的權威中鬆綁,帶動身邊的人一起紀錄家園的歷史、追尋耆老的生活智慧,如此具有生命溫度的故事,必定更加精彩動人。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
(回目錄) |
心跳的聲音:百年一瞬光影中的馬克思主義 |
百年一瞬。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逾百年來宮廷貴族失勢沒世間緊緊攀鎖著的帝國,即將於斯鞠躬下台,而內裡實實包裹的現代國族主義與現代資本主義霸權征戰,也在此先清算第一回合。 包括歐盟首都布魯塞爾在內,處處聞見,以世紀為尺度的龐然回顧。 如BBC《唐頓莊園》娓娓道來的,那時翻天覆地般社會結構的改變,階級、性別、商業、國族,那相較更切膚更貼近的二戰,總側身一旁彷彿至為古老的一戰所蘊含的意義,於種種回顧中層層展開。 1992年開播,法德笑泯多年世仇所合資的著名藝文公視ARTE,遂此日日回望當年今日,一張照片,一篇文字,重活一遍1914,看一路走來如何以致戰爭。 1914年1月16日,標題:「電影對於馬克思主義的意義」。畫面警察鎮壓工運,文字當日刊行的工運核心刊物Humanité。 文字極力肯定電影啟迪之能,讓人如臨現場般得見巴拿馬運河之開鑿、得見馬克思定義「價值」為「結晶化了的勞動」有多麼適切。多虧有了影片,法國無產階級得以知曉1913年都柏林罷工、英國與澳大利亞有了8小時每日工時,印象深刻於美國工廠的舒適衛生,了解各地勞動境況,更堅定致力爭取自己的權利。 回看都柏林罷工,彷彿預示11年後艾森斯坦《波坦金戰艦》暴力襲入廣場。那是8月31日,都柏林「血腥星期天」。5日來由電車工人開始擴及各行各業,終致全市捲入罷工,奮力對抗惡劣勞動境況。此日警民衝突,兩名工人喪生。這場「都柏林封鎖」,以雇主強勢不讓,直到翌年1月18日許多工人困於飢寒,妥協回工才告收場。經此一役,工會團結反而愈挫愈勇,日後堅不可摧。 浸潤彼時,見當年工會運動艱難,也遙想影像感染力道。對照推翻巴勒維國王的柯梅尼錄影帶、web 2.0的茉莉花革命,果真,媒體連結自我與他者,共同感、共同體,共同的奮鬥,步步攜手。 但這所謂知的權利與權力所繫所生,在消費社會裡卻屢屢墜入資訊暴撐,閱聽人虛游浮盪,不知身在其中、無從知其所知的迷幻狀態。 該回歸馬克思了,知其所知的關鍵,不再是以消費者國王之姿君臨,隨興轉貼跟追,而是謙卑地願意去思考馬克思思考過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會是在這樣的處境裡呢?媒體資訊,無論說可得性或近用,盡皆為此。 (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圖說:倫敦高門墓地(Highgate Cemetery)中的馬克思墓,圖攝於2006年1月20日。(圖/Nilzzon攝 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
|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