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1-28─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1-28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4-01-28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社論:台灣應該紀念安重根 |
伊藤博文是日本的俾斯麥。他在日本明治維新立憲後,4次出任日本政府的主要領導人(首相、議長等)。在他主政下,日本政府積極擴充軍備,多次對外侵略,包括1894的甲午戰爭,1904的日俄戰爭,均獲得勝利。挾戰勝的氣勢,日本於1907年強迫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並積極往併吞的方向推動。果然,3年後日本正式併吞朝鮮。伊藤博文當時是日本政府派往朝鮮出任第一任統監。1909年他搭火車前往哈爾濱,要與沙俄秘密談判占領朝鮮與中國東北。這正是伊藤博文以及日本政府籌劃已久對外侵略擴充的第一大步。沙俄早已垂涎中國東北以及朝鮮半島並經營多年。帝國主義化的日本對外殖民的首要目標,正是東北亞(以及台灣),因而與沙俄衝突。這個衝突由戰爭決出勝負,伊藤博文正要去摘取這個勝利的果實,從沙俄手裡瓜分中國東北以及朝鮮半島。 甲午戰爭之後,不僅台灣人民受到日本政府的武力鎮壓與殖民統治,朝鮮人民也是同病相憐。正如當年台灣人民前仆後繼武裝抗日,朝鮮人民也不遑多讓。台灣有于清芳(噍吧哖事件領導人)、莫那魯道等抗日英雄,朝鮮也出現大量抗日志士。安重根正是其中之一。 安重根槍殺伊藤博文得手後,並未企圖逃走。他被逮捕審判。日本法庭控訴他15條罪名而處絞刑。安重根慷慨就義,表明:「我是為了具有4千年歷史的祖國和兩千萬同胞,而一舉處決蹂躪朝鮮主權、擾亂東洋和平的奸賊。正因如此,我的目的是正大光明的。我是作為一個國家的人民,盡了自己應盡的義務。」過來一百多年,日本軍國主義者依然不能理解安重根的思想境界。日本政府抗議這個紀念碑時,還說他是「恐怖主義分子」。 伊藤博文不僅是朝鮮人民的仇敵,也是侵占台灣的元凶。他策動了甲午戰爭,並在馬關條約的談判中堅持割占台灣。安重根的義舉也算是為乙未日本攻台被屠殺的數十萬台灣先民復仇。台灣應該紀念安重根義士。 圖說:韓國抗日志士安重根。(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
(回目錄) |
左右看:地政士法修正案覆議 |
行政院長江宜樺對《地政士法》修正案提出覆議,迫使立法院在春節前緊急召開臨時會,1月27日正反雙方展開對決。議場外亦有諸訴求紛雜的團體集結,從地政士公會到各種關心住宅政策的組織,彼此各嗆其聲,各云其是。江揆執意趕在春節前對修法內容提出覆議,以倒閣的危機做為賭注;而諸多團體亦甘冒年末冬寒上街抗爭,可見此案對台灣社會確有重大影響。 關鍵之所在,當然就在於該修法內容將嚴重影響房地產「實價登錄」的政策。台灣房價問題由來已久,在建商和投資者的連環哄抬、炒作之下,房價幾乎已喪失任何現實的基礎,市場紊亂,價格飄忽,房屋的買賣之間互信薄弱,糾紛頻傳。也因此,「實價登錄」雖然是微小的改革,卻已可謂是江揆上任以來關於房價問題最重大的決策。要知道,若是連這麼微小的改革都破功,那麼,當局未來的政策可能也將不再具有任何可信度! 《地政士法》修正案得以在立法院迅速通過,可見背後遊說的功力何其深厚!除了代書業者群體之外,最關鍵的力量當然還是來自建商和投資業者。這其實是一場國會遊說的角力,行政院失守在先,於今提出覆議,只能說是亡羊補牢罷了! 「實價登錄」是當局重大「打房」政策,預防房價脫離現實,狂飆亂漲,讓首購族望房興嘆,從而對政府生怨。然則,台灣畢竟不是像中共那樣的計畫經濟,可以宏觀調控抑制房價。「實價登錄」實施一年多以來,都會房地產價格對於青年受薪者而言,依然高不可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任何意圖與市場規律抗衡的政策,都是徒勞無功。 何況,台灣2013年的關鍵字以「假」字當道,不是沒有道理的。所謂「實價登錄」,表面上看似「求真」,其實,說穿了,只不過是讓業者做價的手法更為細緻罷了。 在台灣,從金融業、房地產業到議會政客,誰不知道,所謂成功的要素,無非詭詐、奇巧、宣傳、化妝……,假做真來真亦假,只要是成功者,就不會是本來的面目。善於唬弄者魚翅鮑魚,誠實的人註定面有飢色。 包括江宜樺的覆議,也不過是故作姿態。因為他知道,房價問題引發重大民怨,不能不有所改革;但是,另一方面又要顧及改革本身不致於妨礙金融業房貸業者和房地產投資業者的利益。否則,真要改革,大可仿效德國做法,訂定合理住宅空間、擴大徵收空屋稅。所謂實價登錄,對於業者而言根本不痛不癢。說穿了,就是「假」改革! 圖說:全台地政士公會1月27日到立法院陳情,要求回歸委任代理制度,否決地政士法提覆議案。(圖文/中央社)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
(回目錄) |
南都發聲:「西佛國」失竊記與老街活化 |
近十年,台南市府及NGO大力行銷府城的慢活文化及古都氛圍,前年首創全台第一個普查文化資產的「台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如古名「北勢街」的神農街、府中街、安平老街等,是觀光客必然巡禮之處。數日前,觀光勝地的神農街,宵小入侵「西佛國」妝佛大師的祖厝,竊取世代祖傳的稀珍骨董。傳媒不同理快崩潰的年邁屋主,還嘻哈地用「識貨賊」下標題,強調「屋主不在」!所幸厝邊的奔走及監視器立功,引起全國注目,及時破案挽救市府顏面。然而卻曝露老街文化的癥候。 竊案到處有,但「西佛國」位處遊客熙攘的神農街,理論上,如北美都市研究學者珍雅各(Jane Jacobs)反對過於寧靜和單調的純住宅區,反之混雜功能的「社區」可守望相助。不過府城住商混雜區的老街特性已丕變。過往仰賴熟人社會「老街看老猴」的守望功能,因市府先後以社區營造及藝術造街等舉措,挹注資源於海安路等公共工程及文化節慶力量介入舊市區後,住民、產業及廟宇並未雨露均霑,機體(organic)聯結的社會力每況愈下,世居於此的長者慨嘆老街已失去「搏暖」的味道,尤其老街活化使原有住民備感邊緣化。 確實,台南古意盎然,不像被現代化工業劇烈破壞的高雄,NGO曾因推動老街欣力而聞名,不少老建築的空間紋理及生活機能獲得重視。神農街有賣相,因許多老屋,古蹟及街廟見證了府城五條港榮景,也不乏如「西佛國」的活人文產業。但官府及商業力量跟著加碼後,某些恬靜的老街反成了房仲、文創、PUB或民宿業者的文化生意。居民質疑只活化到拉皮業、觀光業和房市,過程似無顧及整體生活脈絡的完整性。 神農街現況是速食觀光的型態,老街結構及門面不斷被增建或翻新,新/舊、住/商空間的磨合關係日增,房價也翻了好幾番。承租戶或投資者多是個體主義的生意人或創作者,白日與社區少有往來,打烊後則將空間交由保全設備。而文資或居民生活,則卑之無甚高論,因官府關注老街來客的數量及申請補助修復老屋的件數,遠勝於社區生活品質及街廓的原有特性。 老街活化不要只指望官府和資本。當居民成了被觀光客凝視的他者,消極要求觀光客自律是不夠的。如《草祭》二手書店建立會員制的認同感,是府城少數有sense的空間和社區工作者,直接對觀光客及消費者進行社區或空間識讀,引導真正「識貨」的老街訪客。 (圖片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0K2Eks1cOiA) 延伸閱讀 【南都發聲:「看見高雄」?】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4814 【南都發聲:打狗文史再興】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5287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
(回目錄) |
第三隻眼睛:毋忘歷史公義 |
前以色列總理夏隆辭世已有數星期,他會淡出我們的記憶,但他生前所加諸別人的痛苦,傷痕卻仍未退去。 我在以巴地區曾遠距離見過夏隆,大胖子一出來總給我殺氣騰騰的感覺。事實上,夏隆有「推土機」之稱,這源於他在1982年於黎巴嫩所幹的「好事」。當年沙龍在背後煽動黎巴嫩長槍黨血洗貝魯特兩個巴人難民營:受害人至今仍未尋冤得雪。 多年前我採訪黎巴嫩,特別抽時間探望這兩個難民營,以了解當時屠殺的情況。曾目擊該次屠殺或事後巡視現場的記者,都忍不住激動而淚灑現場,簡直要瘋了。 屠殺結朿後第一批趕到現場的西方記者,這包括英國知名記者Robert Fisk,全部難掩震驚之情。美聯社記者Bill Foley 在現場一邊走,不停悲憤高呼「Jesus Christ」! 根據他們的報道,情形是這樣的:大部分死者手無寸鐵。男的遭行刑處決,女的躺在地上,裙子被拉上至腰部,兩腿以八字型分開;孩童不少給割喉;嬰兒屍身已變黑,扭曲一團被棄置於大堆垃圾旁。據估計,死亡人數約有3千人。 有記者表示,如果在交戰狀態中,死了一百幾十還可理解。但這樣有規模、有系統地向赤手空拳的老百姓,進行殺戳和凌辱,應被視為「戰爭罪行」、「反人道罪行」,國際法庭有責任審訊之。 夏隆辯解,指難民營是巴解巢穴,為了以色列安全,他有權清剿。問題是,屠殺前阿拉法特與巴解早已被迫流亡至突尼斯,留下來的只是任人宰割的巴人老百姓。正由於此,作為以色列打手的黎巴嫩長槍黨才可殺得如此暢通無阻。 當晚屠殺消息一傳開,以色列有30萬人上街示威,譴責夏隆的屠夫暴行。以色列群情激憤,夏隆被迫辭去國防部長一職,後來卻又當上總理,繼續他的「推土機任務」。 2001年中,28名薩卜拉、夏蒂拉難民營大屠殺事件的倖存者堅決追究責任,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正式起訴夏龍違反人道的戰爭罪行。悲憤的是,這宗官司直現在仍未判決。 屠殺至今已過了30年,真相未白。借夏隆逝世之際,再度提起此事,喚起世人毋忘歷史公義。 不分膚色種族,大家對生命的渴望是沒有分別的。你有情,我有愛,也有義。曼德拉生前曾經這樣說:「我對自由的渴望,已逐漸變成對所有人的自由的渴望。」 曼德拉曾為巴勒斯坦人大聲疾呼,指責以色列人對巴人的政策,尤如南非白人對黑人的政策。有南非記者到以巴地區採訪,認為巴人處境比南非黑人更惡劣,當中沙龍可謂有不少「貢獻」。 為甚麼當今主要大國一面倒在夏隆死後稱頌他?這實在教受害者情何以堪! 圖說:以色列已故前總理夏隆,圖攝於2005年10月10日。(圖文/路透)
第三隻眼睛:人道救援的迷思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5622 第三隻眼睛:埃及的困境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2720 圍牆內外:以巴地區之痛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21541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
(回目錄) |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