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5-29》─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5-29》
<title></title>
══════════════════【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5-29》 |
本期內容 | |
◎玩耍部落客:克里特島的美麗與哀愁 | |
◎《廢墟中的大學》:重建思想的空間 |
玩耍部落客:克里特島的美麗與哀愁 | |
■郭良文 | |
位在希臘國土最南端、也是希臘面積最大的島嶼,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克里特島(Crete)。這裡被許多人認為是希臘最美麗的島嶼,有山有海,整個島由一座山脈從東到西所貫穿,島中央有許多被切割出來的漂亮峽谷,以及眾多的高原與平原。海岸線有磯岸也有沙灘,島的東邊則擁有歐洲唯一的棕櫚樹海灘,地質面貌頗為多元。 克里特島遠在西元前3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居住,文化遺產相當豐富。「米諾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這個文明的中期(西元前2100~1500年)是米諾人展現藝術、工程與文化成就的高峰期。米諾人開始建設神殿與皇宮,Knossos、Phaestos、Milia、Zakros等著名的宮殿都在此時完成,現在也成為供人參觀的遺跡景點。同時,米諾人也製作了陶器與銀器,與歐洲、亞洲地區進行貿易,可以說是當時的海上強權之一。許多出土的精緻陶器、銀器與其他工藝品,可以在克里特島第一大城「伊拉克里歐」(Iraklio)的博物館中看到,這裡聚集了米諾文明最精彩、完整而豐富的文化作品,其中的特藏品包括一個牛頭雕像與一個金箔打造的人臉面具,相當值得一遊。 不過歷史總是重演著強權的替換與文化的入侵,克里特島在米諾文明之後,歷經麥錫尼人(Mycenaean)、朵利人(Dorian)、羅馬人(Roman)、威尼斯人(Venetian)、土耳其人(Turks)以及英國人(Britain)的侵略或佔領。二次大戰期間,由於此島的地理位置重要,德國軍隊欲在此建立空運基地,納粹軍隊於是以空降部隊入侵克里特島,與當地軍民進行了10天的激戰,也就是著名的「克里特島之役」(The Battle of Crete)。之後,德軍持續進逼,以飛機轟炸許多山間村落,並射殺當地居民,使許多島上的村莊被夷為平地、從地圖消失。而英國被迫撤退了上萬名的英國聯軍,此後克里特島多數地區被德軍所佔領,直到二次大戰結束為止。 當我們參觀一個位在小村落旁的寺廟遺跡時,發現到悲慘的歷史也曾發生在土耳其人進攻克里特島時。Moni Arkadiou是一個座落在島中央山麓上的修道院,屬於Rethymno區域,修建於16世紀,有美麗的群山環抱。這個修道院的建築非常典雅,樸素的顏色,搭配拱門的造型,加上威尼斯、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美輪美奐,讓這裡成為遺世而獨立的修行者天堂。 這裡的故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土耳其派遣軍隊到克里特島,針對當地的反叛、不順從分子進行鎮壓,上百位男人、婦女與小孩逃離村莊躲到這個修道院裡面。當2千名土耳其軍隊攻擊這個修道院建築物時,克里特島人不願投降,一直死守在修道院中,後來克里特島人引爆火藥,產生非常巨大的爆炸,幾乎把所有人活活炸死,包括土耳其軍隊在內,其中僅有一位小女孩倖存,餘生仍住在附近村落。 這個悲慘但英勇的事蹟,成為當地相傳的故事,也是克里特島人抵抗外族侵略、建立民族認同的重要歷史事件。在修道院旁,蓋了一間室內紀念墓塚,走進去後可以看到當時被炸死村民的骨骸,全部都堆疊在大型玻璃櫥櫃裡,幾乎堆滿了整個小房舍,看了令人覺得好不淒涼。現在,這裡除了教堂仍在繼續使用之外,其他的建築物已經成為歷史遺跡,在精心的規劃之下,已轉變為博物館與紀念展場,提供遊客緬懷這一段當地的重要歷史。 克里特島的最高山接近2千5百公尺,這樣的高度,是其他希臘群島所望塵莫及的,所以擁有一些與其他島嶼不同的地理景觀。峽谷地形是這裡最主要的自然景觀特色,也是健行者的天堂,其中又以「薩瑪麗亞峽谷」(Samaria Gorge)最為有名,這個夾在高聳山峰之間的峽谷,全長12.8公里,大約需要6小時才能走完整個登山步道。這種地形的特色使得我們對於希臘眾群島的圖像,不再只有藍色的海與白色的沙灘,也有綠色的山脈與秀麗的峽谷。 由於克里特島距離希臘半島很遠,所以與正統的希臘文化也同樣有一段距離。這裡,克里特島人有自己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傳統來源,也發展出與希臘其他地方不同的風貌,包括克里特島的紡織品、人們的服飾穿著、以及情感豐富的傳統歌曲,都與希臘本土的文化大不相同。 希臘群島其實不是一個島,許多島嶼都發展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所以它是多樣貌的。然而,希臘群島雖然美,但有時候也被遊客、作家或宣傳品描述得太美了。夏季到希臘群島旅行的經驗,讓我發現到了一些「迷思」。 首先,這裡是地中海的內海,島嶼眾多,捕魚、吃魚應該是常態性的活動。但受制於政府規範,這裡的捕魚有季節與數量的限制,所賣的海魚除了大多為冷凍魚之外,價格相當昂貴,所以若想來希臘群島吃一頓魚的饗宴,會令人大失所望。 其次,來到這裡之前,總是覺得在愛琴海中的希臘各群島,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雖然藍色的海、細緻的沙灘、以及風格獨特的房舍的確很美,有時甚至美得令人窒息。但除了克里特島之外,其他各群島是沒有豐富的森林與樹木的。到了夏天,有時氣溫高達30多度,酷熱又少有大樹可以乘涼。或許由於夏季缺水的關係,各個島嶼上所看到的草木,通常都是一片枯黃,與生機盎然的藍色大海形成強烈對比,而光禿禿的山丘,其實一點都不賞心悅目,但這卻也是希臘群島的真面目之一。只是,這或許是多數人不會想像到的希臘群島吧! (玄奘大學與交通大學教授) |
|
(回目錄) |
《廢墟中的大學》:重建思想的空間 | |
■郭軍 | |
如今,大學在爭創「一流大學」的理念下,無不紛紛出台測評方案,進行量化操作,以便在各種專案的評估中達到量化指標,獲得科研經費和各種資金補助,使大學得以良性運轉。這一切與其說是為了大學的學術生命,不如說是為了大學在學術、生源等市場上的活力和競爭力,而後者才是大學賴以生存的根本所在。因此,用各種資料的累積來增強在爭創「一流」中的競爭力已經是人人接受的自明之理。 但是,有一個聲音對此提出極端的質疑,這就是《廢墟中的大學》(The University in Ruins)的作者比爾‧雷丁斯(Bill Readings)。他生前曾在加拿大魁北克大學任比較文學教授,是一位活躍在北美學界的知識分子與學人。他的這本書寫於1995年,那時,「一流大學」理念早已成為西方大學無可置疑的體制建設與管理經營之圭臬,但比爾‧雷丁斯卻敢於反潮流而寫,把照此理念構建的大學叫做「廢墟中的大學」,並公然以此為書名。因此,本書一出版就帶來了不小的震撼,迄今仍然是學界熱烈爭論的話題。 「一流大學」理念脫胎於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 作者認為,當下的大學理念與現代大學得以建立時的理念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按照作者的理解,西方現代大學的教育理念有3個階段:康得的理性大學、洪堡的文化大學和當代的所謂一流大學。內在於前兩種大學中的是一種先以「道」為調控原則,然後再談技能層面訓練的大學理念,比如康得的理性大學把大學首先看作思想活動的典範,培養的首要目標是使學生具有超越蒙昧、迷信、盲從的能力,而洪堡的文化大學則把大學與民族國家相關聯,打造的是國家公民或民族主體。這樣的大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一個烏托邦工程,它追求的是打造人類、打造文化,而絕不僅僅是訓練專門技術人員。在這樣的大學中,校長就是這種理念的化身,因此也是一個公共知識分子的代表,他對外傳播他的辦學理念,對內則把研究與教學看作構成教育整體的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把教師與學生看作這個教育敘事中的主要人物。在培養目標上,他追求的是產品與過程、技能與修養、知識與思想、專業與責任的全面發展,且重點在後者,以後者支撐前者。 這樣的大學理念到了當代這個經濟全球化時代,被美國人提出的「創一流」理念所替代,原先的調控原則變成了現在的一系列操作指標和量化計算,大學越來越按照企業或大公司的管理模式運作,校長變成了體制的管理者,他不再以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發表言論,而是忙於籌措資金、拉專案;而在學校的運作上,重點也相應轉移,從研究與教學轉向管理與經營,大學故事的主要人物現在是教務長。同時,研究越來越專業化,與教學脫鉤,學校與學生的關係走向服務和接受服務的市場消費關係。總之,大學教育進入了一個橫向的市場競爭體系,它與民族文化的縱向聯繫開始鬆弛,它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使命感衰微,而競爭意識逐漸增強──它追求在競爭中創「一流」。 絕對量化的評估體系構建不了「一流大學」 但問題是,所謂「一流」是一個沒有所指的空洞概念,如同索緒爾符號學意義上的能指,並沒有確定不變的意義或質量內容,是按照一個體系內的原則在與同類的類比中獲得意義,而能夠類比的是數量、指標、效益,至於質量、意義、價值的內容則在所謂科學化管理的各種圖表上再也沒有可置放的欄目了。換言之,按照「一流」理念操作,堅持不變的、具有統一性的東西在各種自成一體的評估體系中消解了,正如雷丁斯所舉的一個非常具有挖苦意味的例子,大學為瞭解決教工停車難的問題,可採取建停車場的措施,於是為教工節約了時間,相關部門為此獲得「一流」操作的稱號。但是,學校的校園管理部門在治理噪音、減少污染、為師生營造良好環境方面也要追求一流。照理說,這兩個「一流」標準是矛盾的,但是在「一流」理念管理下的機構中,這兩者卻可各按自己的一套評估標準同時勝出。所以,雷丁斯認為,所謂「一流」理念是「解指涉化」、「解政治化」甚至「解意識形態化」的,因為它就像貨幣關係,並不以實質的東西為統一價值標準,而是以一個流通體系內的可計算性、可類比性和可交換性為標準來操作,由此「一流」管理也就變成了一種會計學。 雷丁斯認為,這種狀況是與民族國家的衰微直接相關的。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國家不再是民族資本再生產的主要運作場所,只要對資本盈利有益,那些跨國公司並不在乎把總部設在哪裡,也不在乎掙自己國家的錢。在這種語境下,大學的使命必然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大學從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機構變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經營機構,其為民族國家培養公民主體的使命,讓位於為就業市場提供具有競爭能力的人力資源的任務,同時它自己也面臨市場競爭機制中的各種挑戰。因此,它越來越成為許多機構或企業中的一個成員,而不再是一個象牙塔。從這個意義上,雷丁斯認為,現代大學,即洪堡意義上以承擔國家和民族文化使命為己任的大學已經走到了黃昏時代,成為「後歷史大學」,即歷史的遺留物。 大學應該是一個「各執己見的共同體」 在雷丁斯看來,任何一種絕對的判斷都會導致新的盲從、迷信、權力、壓制。面對全球化語境中的大學處境,他提出一種以「思想之名」辦學的理念,也就是以培養學生的反思、質疑、批判能力為旨歸的教育。他倡導「教學景觀的開放性」,即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都不應認為自己是主體,而是永遠保持「他者」與己共存的意識,包納「他者」,用「他者」不斷質疑「自我」,由此大學可以成為一個新的共同體,但這個共同體不再以「共識」為凝聚力,而是以差異,說得更確切一些,以承認彼此的差異為基礎。他把這樣一個共同體叫做「各執己見的共同體」,這是把哈貝馬斯(Habermas)所謂的「共識」加了否定字首而構成的新詞,如果這樣一個共同體有共識,其共識就是這個「解共識」,因此也是解權力、解輕信、解盲從。這是雷丁斯這個「廢墟上的棲居者」對大學空間的新的設想,儘管他拒絕談論回歸,但是實際上,他回歸了理性大學的理念。 如果說雷丁斯的理念與最早提出現代大學理念的德國唯心主義者們一樣,充滿知識分子所特有的理想主義成分,那麼正是因為全球化語境中的大學缺少了這樣的理念,甚至正在走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而在中國大學走向市場改革的今天,閱讀雷丁斯的這部著作,則有一番別樣的感受,因為它讓我們認識到我們原有的「傳道、授業、解惑」這樣一個完整的教育過程解體了。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反思我們的教學與科研評估體制:在我們開始按照美國的所謂「一流」管理方式即數量和指標體系進行操作時,我們是否確保了相應健全的法律、學術和道德監督機制?如果沒有後者,前者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從何談起? 總之,在我們也面臨大學改革的當下讀雷丁斯,我們聽到的是一個異質的聲音、一個振聾發聵的聲音,並不約而同地被這個聲音所吸引,也許這個聲音應該被更多的人聽到。 (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中國教育報5月21日8版 |
|
(回目錄) |
長期徵稿啟事 |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