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09-10-30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化妝品真相大公開社群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10-30》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10-30》

本期內容
  ◎NGO工作者的異想世界:苗栗生態農場PARTⅡ海拔80米的天堂 
  ◎法蘭克福 勇士的津渡 獻給法蘭克福書展60周年 



NGO工作者的異想世界:苗栗生態農場PARTⅡ海拔80米的天堂
  圳頭窯■褚士瑩
說到Tony,他有說不完的故事,早年在泰國製作彩陶,走進了陶藝的世界,後來又到緬甸去闖蕩,繞了世界一大圈之後再回到睽違多年的台灣土地,憑空徒手創造了現在的生態窯場,一個海拔80公尺的天堂。

「現在的我,出門超過30公里才穿鞋。」赤腳的Tony得意的說,很難想像拿著一碗公爌肉飯的他,才剛從加拿大溫哥華準備完2010年冬季奧運的公共藝術作品回來。

足底緊貼著土地,似乎提醒著要從自己開始喚起對台灣土地的文化記憶,把這些年來在國際上的省思跟感動透過作品,感染到其他人,最近一系列的作品「心窗」,就是透過各種陶土的造型,在作品不同的角落開一扇窗,跟環境產生互動的關係。

「愛環境,就是一種文化自信。」

圳頭窯藝四周的山,捨不得用任何大型機具開發,除了庭園草花之外,沒有外來種的植栽,利用生態型的景觀,將藝術跟地型結合,取代了傳統醜陋的水溝,這些細微的努力,都是對環境深刻的愛。

「誰規定排水一定要做成一條水溝呢?」他帶著世界各地的經驗,回到台灣的土地,挑戰很多傳統的觀念,因為這種不按牌理出牌,相信有理行遍天下的個性,讓他跟當地水土保持局不打不相識,終於成為惺惺相惜的好夥伴。

Tony相信,愛環境的人不會過度使用環境、把自然大地變成檳榔跟高冷蔬菜的工廠,也不會讓社區的每個人每年從地下水裡「分」到17公斤的化學肥料跟農藥,如果每個人都盡一分作為地球人的力量,去影響社區,這個世界就會從社區開始,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

Tony很驕傲的展示他的證據:

「這兩年暑假小朋友都會來圳頭窯藝空間捕捉鍬形蟲、獨角仙,但是數量永遠都夠,因為就算一口氣抓了10隻,只帶走一兩隻最喜歡的,其餘的又放回去……」

雖然燒陶是圳頭窯藝的主業,但是在這裡坐個半天,捏陶,吃頓飯,喝杯咖啡,觀山,看欄杆在地上投影的圖案隨著太陽角度無盡的光影變化,卻會發現最重要的事,是學會打開一扇心窗,跟環境觀照。

從一開始,Tony就知道建設開發,無論說得多麼好聽,都是對環境不可避免的破壞,為了對環境造成的干擾最小化,整地以前先種樹,一小塊一小塊輪流開發,避免機器的粗暴,有點道家無為而治的哲學。

Tony對自己作品的態度也頗具禪意。

「我的每一件作品,只要有人願意收藏,沒有不能賣的,有些藝術家捨不得割愛最好的作品,但我寧可世界上多一個喜歡我作品的人。」

這種豁達的態度,或許跟Tony曾在921震災中失去大部分的作品有關,當時他決定放下破碎的藝術品,先去救災,待災情稍微平靜以後再回來撿拾,這無數的碎片,如今成為圳頭窯藝牆上的拼貼,也因震災中,與無數認識與不認識的人生命產生的交集,開始創作「臉譜」系列。

看著Tony正在念大學的兒子,趁放假回家,坐在工作室中一心不亂,與陶藝師傅一起專注地刻劃一片片要給老街作為門牌的陶磚,陽光從大面的窗戶灑進來,窗外是低海拔的原始森林,對於從年輕就開始在世界闖蕩的Tony來說,跟同為藝術家的妻子,赤腳走得到的地方都是社區的範圍,而這個社區,就是他們和鍬形蟲共享的天堂。
(回目錄)



法蘭克福 勇士的津渡 獻給法蘭克福書展60周年
  ■俞可
法蘭克福述說著另一種顛撲不破的道理:資訊爆炸時代,知識的創造與傳承乃至以此為媒介的人類交互,切不可疾風暴雨式地推進,更無需衝浪勇士。尋找一片可徒涉的河中淺灘徒涉,亦為勇士之舉。

8百多年前,各方書販推著「書桶」來此趕集,現今那條「書巷」便是當年佈滿書攤帳篷的街道,從羅馬人廣場直通車行門。向西50公里,3百年後,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約翰內斯‧古騰堡一舉改寫了歐洲文明史,法蘭克福正是搭上活字印刷術的便車,在15至17世紀期間執歐洲圖書交易之牛耳。

60年前,攤位就是兩米高兩米寬的斜立書架,儘管寒酸不堪,但2百餘家出版社向1萬4千多位來客展示上萬種圖書,當場簽訂的2萬1千份圖書交易合同遠遠超出預想。1949年9月18日至23日,法蘭克福滿目瘡痍一貧如洗,人們還急於清理大街小巷的頹垣殘瓦,更迫於修復民族心理的支離破碎,首屆法蘭克福書展毅然舉行。

德意志,哲人與詩人的國度,康得、黑格爾、馬克思、恩格斯、歌德、席勒、巴赫、貝多芬等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德意志,罪戾與殘暴的家園,納粹把人類的善根絕殆盡,把人性的惡演繹極致。

1949年首屆法蘭克福書展,與其說是一場圖書展示與交易的盛會,不如說是一次重拾勇氣、重塑輝煌的機遇──以知識流動和文化交互實現德意志民族的偉大復興。可見,書展初始便面向世界、面向多元、面向和諧。1953年,參展的國外書商就占上風,此後迅疾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書展。1988年起每屆設置主賓國,今年為中國。

把圖書視作國際和解之舟,這是承擔著戰爭罪人和戰爭祭品雙重角色的德國人自我救贖的使然,這也是近乎被戰火夷為平地的法蘭克福鳳凰涅槃之必然。

據考證,1240年,神聖羅馬帝國腓特烈二世為各地商販赴法蘭克福參展提供必要保障,每年的秋季博覽會從此成為歐洲商品流通的中樞,商賈雲集。1330年起,春季博覽會成為必要的補充。至於書展唯獨眷顧法蘭克福,而與作為古騰堡家鄉且交通更為便利的美因茲失之交臂,仍為歷史疑惑。也許,萊茵河畔,古騰堡只是讓知識像活水一般流動,而緬因河畔,法蘭克福卻使知識成為人類交互的媒介。

全長524公里的緬因河,自東向西,在下游穿越市中心,而後注入萊茵河。據中世紀掌故,卡爾大帝率領法蘭克部落與薩克森部落爭霸,敗北後倉皇撤離。行至緬因河畔,河水湍急,河面浩瀚。此時此刻,一頭母鹿突現,引領著敗兵殘將經由河中一片淺灘安全徒涉至對岸。法蘭克福由此得名,這段傳說也因而廣為流傳。其實,史家考證,卡爾大帝平生從未在此與薩克森部落激戰,而法蘭克福郊外因囚禁薩克森戰俘而得名的薩克森豪森,亦為以訛傳訛。畢竟傳說猶如謠言,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1356年,法蘭克福成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選舉君主常設機構所在地。1562年至1792年,進而定為皇帝加冕地。1816年至1866年,德意志邦聯在此定都。1848年,德國首屆民選議會在市中心的保羅教堂召開。百年之後,法蘭克福作為聯邦德國呼聲最高的候選國都,議會大廈業已竣工……把頂戴金色皇冠的銀色雄鷹作為城徽。

儘管民間還流傳著,卡爾大帝此後聲稱,情願戰死也決不可忍辱逃遁,不過,最後的勝利還是把這段傳說裝點得如詩如畫,何況,王者風範至少可以為法蘭克福城市的皇權尊威和法蘭克福書展的頂層設計提供必要的合法性。

史載,794年,卡爾大帝以古德語「Frankonovurd」正式在文獻中提及該城。直到19世紀初葉,現今通用的「Frankfurt」方才約定俗成。「Furt」意為可徒涉的河中淺灘,延伸為中流砥柱、津渡等。法蘭克福是音譯,意譯應為「法蘭克津」。法蘭克是日爾曼民族重要分支,意即勇士。法蘭克福,意即勇士的津渡。

知識如川流,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要是視學人為卡爾大帝──勇士的化身,求知如同求生存發展之道,那頭指路的母鹿豈不就是書展?它引領天下求知者從一個國度跨入另一個國度,從一種文化邁向另一種文化。求知者即勇士。260年前在市廛誕生的歌德便是這類勇士的傑出代表。

在歌德當年,歐洲圖書交易中心早已隨著啟蒙運動的時政變更移至萊比錫。直至1949年,法蘭克福書展由「冷戰」而得以再生。湊巧的是,盟軍於1947年在此另設德意志圖書館,以延續1912年在萊比錫創設的德意志圖書館的藏書傳統。1948年,1825年在萊比錫成立的德國圖書交易所聯合會也「遷都」於此。這些錦上添花最終使這個全球圖書交易之都無以撼動。

「勇於即興創作」是首屆法蘭克福書展的箴言。即興來自於知識的互動與心靈的對話,而勇氣可謂必要而又充分的條件。無知者無畏,有知者有勇。

法蘭克福,知識河畔的津渡啊,全然為了求知勇士徒涉,而頑強抗爭霸權與暴政的勇氣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可徒涉的僅僅是潺潺溪流。

的確,相比於波瀾壯闊的大江巨河和洶湧澎湃的激流雄川,緬因河可謂潺潺溪流。誠然,勇士偏愛激流,激流塑造勇士。法蘭克福卻述說著另一種顛撲不破的道理:資訊爆炸時代,知識的創造與傳承乃至以此為媒介的人類交互切不可疾風暴雨式推進,更無需衝浪勇士;尋找一片可徒涉的河中淺灘徒涉,亦為勇士之舉。

一家書展,一座城市,一個民族,跌宕起伏,全息凝聚於求知勇士走向世界大同的徒涉之中。

勇士的津渡僅提供一條捷徑而已。

中國教育報10月25日4版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世界知名博物館巡禮@【智慧藏百科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3-09-30@【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轉寄『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10-30》』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