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10-01-12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志工招募】志願服務教育訓練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10-01-12》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10-01-12》

本期內容
  ◎環境前線:環境公民要打破科技發展的專家情結 
  ◎人口增長與氣候變異:一個必需突破的迷思 
  ◎索馬利亞武裝份子迫聯合國暫停糧食援助 
  ◎生物多樣性年 氣候變遷為物種最大殺手 



環境前線:環境公民要打破科技發展的專家情結
  ■王舜薇
最近網路上一篇翻譯文章〈洗澡洗再快也不夠:為何個人改變不等於政治改變?〉,引起網友眾多討論。其中談到,就算竭盡個人努力調整生活方式,試圖減少環境負擔(例如洗澡洗很快、節約家庭用水與能源、只搭大眾運輸工具、吃素等),這些個人的改變對於解救目前的環境危機卻是杯水車薪,因為最大的污染源和環境權殺手,都是那些渺小個人無法觸及的權力集團:政府、跨國企業、資本主義。文章看似悲觀、唱衰所謂的「環保意識」,但作者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凸顯唯有公民自發組織起來,挑戰龐大複雜的結構權力,才有可能造成深刻的改革。

讀過這篇文章,倒是讓我延伸出其他的思考。許多主流意見在評論重大開發案爭議時,似乎都會將事件簡化成經濟發展對抗環境保護的兩個對立極端,忘記了這當中牽涉到的是實實在在「人」的日常生活。而既然是生活方式,就應該有不同的選擇。然而,衝突的來源往往是因為某項技術發展的獨斷(例如將大部分資源投入高科技產業和高污染的石化工業、忽視農業發展),人們被迫只能「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其中一個重要關鍵,就是所謂的「專家」──到底是誰在決定我們的生活方式?

專家的傲慢

相信參加過任何大型開發案相關公聽會或者審查會的人,都對這樣的景象不陌生:台上簡報的公部門官員或工程公司人員,展示製作精美、圖表數據齊備的power point簡報檔,輔以專業措辭,侃侃而談,提供「專業」意見,末了也許加上一句「而對於部分地方居民的疑慮和反對意見,我們會再加強溝通」;鏡頭轉到台下,一群年事已高的農民、漁民(他們往往從中南部搭夜車北上、在會場中甚至沒有被安排座位)緊盯著台上的簡報,臉上表情除了疲累之外還有疑惑,這時如果問問他們其中任何一位,大概會聽到這樣的回答:「專家講的,我們聽不懂啦!」

這個真實的場景,除了反映出專業和民眾之間的距離外,更是科學傲慢與不同風險認知的對峙。當專家力陳開發案(可能是科學園區、水庫、石化工廠、核電廠、或者垃圾掩埋場)合乎各項環保標準、安全無虞時,常常另一邊就有農漁民或者當地居民站起來駁斥:「到時候工廠蓋起來了,誰還敢買我們這邊的農產?吃我們這邊的魚?」「我們平常用的灌溉水出現怪味了,還說廢水合乎排放標準?」「海邊弄工程不會影響生態?漁獲量明顯就減少了啊!」

然而,雙方吵得面紅耳赤之後,往往還是科學理性得到勝利。「非專家」在這個「專業」戰場上總是吃虧:對於「專家」來說,忠於自己的專業發言是安全的;對地方居民來說,就算意見表達是基於生活經驗的歸納和日常的直接感受,但在「專業」掛帥的場域裡,你必須學習專家的語言和論述方式為自己辯護,因為那才是一切判定的準則。一批批的專家本於「科學證據」發言,許多農漁民未來數十年的命運,就在這種情況下被決定,專家口中的「加強溝通」,也就註定是一場徒然。難怪許多環保前輩感嘆,環評制度的建立,反而更加強了科技至上主義,與自己居住環境有切身關係的人,只能用身體或者情緒語言表達憤怒,變成主流媒體眼中的「不理性」。

常民知識經驗應該被重視

再回到文章一開頭所說的個人改變,其實不應該被全然否定,或許該是時候好好思考如何提昇常民知識(lay knowledge)和常民專家(lay experts)的重要性了。常民知識的生產主體不是技術官僚,而是地方居民與環境深刻互動過後慢慢累積的生存策略、記憶和情感,政策制定過程中如果忽略了這一塊,那麼生產出的東西就像無菌真空實驗室做出的實驗結果:精準無暇,卻可能不切實際。

專家必須放下理性的傲慢,承認科學的「不確定性」,並將風險的詮釋放進公眾議題的討論範圍,如此才符合多元的民主精神。而常民經驗也必須提昇自身的認可度,才能進一步與技術官僚進行對話。如何做起?值得行動者一起來討論。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回目錄)



人口增長與氣候變異:一個必需突破的迷思
  ■倪世傑
將某些社會問題或是社會現象,單純地規諸於可直觀的「現象」,一直是掌權者企圖模糊焦點、或是為了鬥爭目的所塑造的仇恨對象。過去白人認為黑人低等的原因,就只因為他是黑人;女性地位不若男人,只因她是女人;尤太人在第三帝國時期之所以該滅絕,就因為他是尤太人。現在,全球氣候變異(註)席捲而來,讓人感到措手不及,地球均溫升高攝氏兩度已是地球文明存續之極限,而腦筋動得快的倫敦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在去年9月25日的社論中,以「馬爾薩斯的賦歸」(Malthus Redux)為題,發表這些篤信自由市場經濟社群的創見。

這篇短短的社論主旨相當簡單:在討論全球氣候變遷這項議題上,大家都忘了人口增長所造成的影響,尤其到了2050年,全世界的人口將增長到80到105億人,屆時不僅人所需要的糧食產量要多增加70%,而且大量人類活動所製造出來的溫室氣體,將讓地球更難以承受。但是因為人口問題,尤其是生育、避孕等問題直接涉及宗教、文化等信仰價值體系,因此金融時報甘冒大不諱,大力呼籲節育概念,希望地球人口能夠不再增長。

與金融時報遙相呼應的還有優化人口信託基金(Optimum Population Trust),他們認為全世界的人口應該降到17億人,才能解地球於危難;倫敦政經學院則表示,實施基本家庭計畫在溫室氣體減量上的效率要高過一般減碳科技有5倍之多。倫敦科學博物館館長雷普利(Prof. Chris Rapley)教授亦曾發言直陳:無論人類怎樣努力,都不可能把個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到零,因為只有在有沒人存在的狀態下才能實現零排放,但是這樣的話,就涉及人口控制。這是我們大家應該公開的、迫切的討論的問題。

的確,沒有人類這一種智能生物的存在,地球上的溫室氣體含量應該會大量減少。但這這種似是而非的言論,卻往往出自這些來自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專家口中,他們提倡節育,可以理解,因為避孕設備的使用,像是保險套,不僅可以節育,同時尚可預防AIDS、B型肝炎等疾病的散布。但是避免人口增加的手段並非僅有避孕,尤其當地點限縮到一定範圍的時候,比如說,一國境內。對歐美國家而言,這是一個難言之隱,因為他們一方面接納了來自北非、東歐、近東等世界各地的移民負擔了國內的3K(危險、骯髒、辛苦)工作,但同時卻嫌這些人吃掉了社福預算以及製造國家的內政問題,但這還是上個世紀福利國家危機當中的修辭。現在的新說法則是,我們不要更多的移民,因為移民的移入會帶來更多的人口,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保守派此時又找到了另一個反對移民的理由,而且冠冕堂皇。

英國環保與社會議題關注團體「街角屋」(The Corner House)對人口管制的看法大表反感,他們在《新國際主義者》(New Internationalist)2010年元月號中撰文指出,有相當多的證據指出,人口增加與溫室氣體排放之間並未具備直接的關連性,比如說,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口佔全世界的20%,但卻製造了全球80%的問溫室氣體排放,而且,那些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卻往往是人口成長停滯甚至下降的國家,也有少數國家生育率仍保持高檔不下但卻能維持最低等級溫室氣體排放。

「街角屋」想要說的道理很簡單,問題不在人口的持續增加,而在於人的生活方式,人均排放量高的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即便抑制人口成長,他的總體排放量仍舊是高的,問題不在於人口的數量,而在於人均排放,而此排放又往往與資本主義中的經濟地位直接相關連。換言之,將問題推到人口頭上,的確是過於直觀下的錯覺,甚至間接為政治上的保守派與極右派提供反對移民、攻擊文化內未有節育觀念的「異教徒」的口實。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註:溫室效應下出現的全球氣候暖化現象引發科學家的關注,因此過去常用的詞彙是「氣候暖化」。之後發現不僅會出現暖化,同時還會出現像是卡崔娜颶風般的大風暴、氣溫驟降等極端天氣現象,因此改稱為「全球氣候變遷」。但在最近,全球天災頻傳,不僅氣候改變,地震與火山活動更為頻繁,讓科學家超出地球本位,改以天體與地球的關係看待當前的異象,因此本文與之後都將改稱為「全球氣候變異」,凸顯其變動的極端性與超出人類當前的理解。
(回目錄)



索馬利亞武裝份子迫聯合國暫停糧食援助
  編譯■王茹涵 審校■蔡麗伶
由於武裝部隊攻擊人道組織行動,並提出一連串威脅和無法令人接受的要求,使得世上最大糧食援助機構難以持續對索馬利亞南部百萬飢民進行糧援。

這條人道糧援生命線的中斷,等於讓多年乾旱又逢11月雨水不足的非洲角(Horn of Africa)地區,情況更為雪上加霜。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於5日的發言中表示,由於該機構在索馬利亞南部的人道援助行動受到武裝團體日益嚴重的攻擊,將暫停在索馬利亞南部大部分地區發放糧食的工作。

聯合國5日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去年全球共有28名工作人員和7名維和部隊隊員喪生,其中包括在索馬利亞的兩名聯合國文職人員。

糧食計劃署發言人卡塞拉於日內瓦告訴記者,該機構行動被干擾的區域中有95%已被一個稱為Al–Shabaab(或戰士青年運動Movement of Warrior Youth)的武裝組織所控制。

世界糧食計劃署對工作人員的安全非常關注;該機構透露,武裝團體索價6個月達2萬美元,以確保聯合國人員的安全。此外,糧食計劃署也收到取不許婦女工作的要求。

因此,糧食計劃署已暫時關閉其設在索馬利亞南部多個城鎮的辦公室。工作人員、食品供應和設備已被轉移到較安全的地區,以確保糧食援助可盡可能地繼續幫助脆弱族群。

2009年8月以來,一半的索馬利亞人口(約364萬人),需要外部援助。

由於派系戰爭和旱災蹂躪,自1991年以來,索馬利亞一直沒有一個有效的政府。糧食計劃署表示,即使是沒有旱災的時候,透過內部生產,索馬利亞只能滿足總人口40%的糧食需求。過去5年中,本地糧食生產平均僅能達到該國3成左右的的糧食需求。

非營利組織「樂施會」(Oxfam)說,索馬利亞正經歷連續第6年季節降雨不足,造成2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

(ENS)
(回目錄)



生物多樣性年 氣候變遷為物種最大殺手
  編譯■王茹涵 審校■蔡麗伶
聯合國1月1日表示,由於人類活動,專家指出全球動植物物種消失的速度,是自然演替的1千倍。同時聯合國也宣布2010年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以彰顯地球上生命的千姿百態。

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的目的,旨在提升人們的相關意識,包括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及多樣性消失對人類福祉造成的影響。1月11日將在柏林正式啟動「國際生物多樣性年」。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提到,10種很可能受氣候變遷嚴重影響的物種。這10種最脆弱的物種為:北極狐、革龜、無尾熊、白鯨、小丑魚、皇帝企鵝、箭筒樹、環斑海豹、鮭魚和鹿角珊瑚。

這份名為《物種和氣候變遷》的報告顯示,氣候變遷不利於海洋、陸地和淡水棲地。

報告指出,由於暖化,極地物種正受到海冰減少的影響。環斑海豹正是例子之一,由於牠需要依靠海冰撫養幼海豹,不得不被迫朝更北部遷徙。

「環斑海豹數量大減可能對北極食物網有連鎖效應。他們是北極熊最重要的食物。」

北極狐所賴以為生的北極苔原,因暖化造成新的植物蓬勃茂盛,而逐漸消失。由於棲地逐漸從苔原變成森林,獵捕北極狐並與之競爭食物的赤狐,可進一步向北遷徙,從而縮小了北極狐的領域。

北極的白鯨也受到全球暖化直接和間接的負面影響。直接的影響是由於海冰流失因而難以找到獵物;間接影響是由於冰融,而使人類進入過去無法接近的區域,進行各種活動。船隻碰撞、污染、天然氣及石油勘探都對白鯨造成更大的風險。

適應嚴酷南極的皇帝企鵝,也和北極區生物一樣,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皇帝企鵝進行交配、撫育幼雛和換羽所需的海冰區域正在縮減。覆冰率減少也意味著磷蝦數量更少,影響了皇帝企鵝和其他許多南極物種的食物供應。

氣候變遷的影響不僅限於極地區。在熱帶地區,包括大約 160種的鹿角珊瑚,因海溫上升受到嚴重影響,也就是珊瑚白化。肇因於海洋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海洋酸化,也使珊瑚骨骼更為脆弱。

小丑魚,也是海洋酸化受害者。酸性水質擾亂其嗅覺,削弱他們找到特定海葵宿主的能力。鮭魚同樣也受到衝擊。水溫上升減少水中含氧量,增加了魚群的患病率,並破壞其繁殖能力。

由於氣候變遷,革龜正受到海平面上升和颶風活動增加的影響,破壞了其產卵棲地。

這份報告顯示,澳洲動物明星無尾熊面臨著營養不良和飢餓。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將減少桉樹葉的營養品質,使食用這種樹種的物種營養不足。因此,無尾熊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

二氧化碳的增加也直接威脅其他植物。因為乾旱,非洲赤道附近的箭筒樹族群正逐漸消失。(ENS)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世界知名博物館巡禮@【智慧藏百科電子報】
【No.194】一校一書,全校瘋閱讀@【【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電子報】
轉寄『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10-01-12》』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