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10-02-03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捐款芳名錄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10-02-03》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10-02-03》

本期內容
  ◎教育論壇:教育三法應審慎修正 
  ◎面對青年貧窮化:如何看待一場未竟全功的遊行 
  ◎天才是「果」不是「因」:讀《學習的王道》The Art of Learning 



教育論壇:教育三法應審慎修正
  ■羅德水
教育部召開教育三法修正草案諮詢會議,所謂的教育三法是教師法、大學法、教育基本法三部教育法案的總稱,為何會有教育三法的修正呢?主要原因在於工會法解除教師工會的禁令後,做為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的教育部力主應進行所謂的配套修法。

目前教育三法之修法進度為,行政院版已通過國會一讀程序,惟尚未排入委員會審查,雖然對教育部的倉促修法,教師組織之前曾經多次表達抗議,不過,對教育部在法案進入委員會審查前,重新召開修法諮詢會議,在此還是表達正面肯定,單就修法程序而言,教育三法不似已進入二三讀程序的工會法,目前確實尚有轉圜空間,企盼立法院朝野黨團審慎修正教育三法,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錯誤。

要談及我們對教育三法的修法意見,不能不先釐清一個問題,一即,教育三法當真有必要隨著工會三法的修正而同步大修嗎?如果確實需要進行修正,該修正的又是哪些條文呢?

以教師法為例,全文共10章39條:第一章「總則」主要在揭示教師法作為教師權利義務根本大法的立法宗旨;第二章「資格檢定與審定」明訂各級學校教師資格相關事宜;第三章「聘任」,明訂教師聘任程序與解聘、停聘、不續聘相關事宜;第四章「權利義務」,明訂教師各項權利與義務;第五章「待遇」,明訂教師待遇事宜;第六章「進修與研究」,主要在敘明主管機關應鼓勵教師進行進修與研究;第七章「退休、撫卹、離職、資遣及保險」,明訂教師在退休、撫卹、離職、資遣及保險之各項法定權利;第八章「教師組織」,明訂教師組織之定義與任務;第九章「申訴及訴訟」,明訂教師救濟途徑與程序;第十章「附則」,明訂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以及各級學校校長各項權利義務適用、準用教師法之情形。

檢視教師法條文,主要以明訂各級學校教師之各項權利義務為要,吾人以為,各項法有明文之權利義務,如教師之資格與聘任、待遇、進修與研究、退休、撫卹、離職、資遣及保險、申訴及訴訟等,不應因工會法開放教師組織工會後即有所改變。

職是,在工會法開放教師組織工會後,所謂教育三法必須進行配套修正的範圍應予大幅限縮,以教師法為例,真正必須進行配套修正者,僅剩關於「教師組織」的條文,茲討論如下:

教師法第26條

教師組織分為三級:在學校為學校教師會;在直轄市及縣 (市) 為地方教師會;在中央為全國教師會。

學校班級數少於二十班時,得跨區 (鄉、鎮) 合併成立學校教師會。

各級教師組織之設立,應依人民團體法規定向該管主管機關申請報備、立案。

地方教師會須有行政區內半數以上學校教師會加入,始得設立。全國教師會須有半數以上之地方教師會加入,始得成立。

教師法第27條

各級教師組織之基本任務如下:

一、維護教師專業尊嚴與專業自主權。

二、與各級機關協議教師聘約及聘約準則。

三、研究並協助解決各項教育問題。

四、監督離職給付儲金機構之管理、營運、給付等事宜。

五、派出代表參與教師聘任、申訴及其他與教師有關之法定組織。

六、制定教師自律公約。

質言之,在教師工會即將解禁之際,現行教師法中關於教師組織之定義,如何相應調整以符合現實?此外,現行教師會與未來的教師工會任務若有競合,例如:現行教師會賦有與各級機關協議教師聘約及聘約準則之任務,與未來教師工會與雇主簽訂團體協約之競合、以及由哪個組織派出代表監督離職給付儲金機構之管理、營運、給付等事宜?由哪個組織派出代表參與教師聘任、申訴及其他與教師有關之法定組織?或許尚有討論空間,至於所謂教師工會解禁後,有關現行教師申訴制度必須相應取消的說法,除了再次證明主管機關以此作為不得不讓教師組織工會的報復外,哪裡有助於落實馬總統保障基本人權的競選承諾?

(教師)
(回目錄)



面對青年貧窮化:如何看待一場未竟全功的遊行
  ■陳柏謙
去年2009年的五一勞動節,遇上了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幾個勞工團體順勢發起睽違多年的遊行。與以往不同的是,九五聯盟和其他多個青年團體與學生社團一起組成了青年學生大隊加入遊行隊伍,這也是多年來首次有青年學生為主體參與的五一遊行。

一場遊行 兩個世界

和隊伍中其他主要來自產業工會會員的隊伍相較,僅約兩、三百人的青年學生大隊顯得有些勢單力薄,然而無論是從遊行訴求;受金融海嘯的衝擊亦或是遭到政府錯誤政策的影響,怎麼看這一小群隊伍卻反而應該是這場危機的主要受害者之一。畢業即失業的壓力、低薪甚至無薪實習的命運、派遣等非典型勞動在職場的蔓延,都讓遊行的主訴求看起來更像是為台灣青年勞動者所發聲而提出。兩相對照,整場遊行的核心訴求「反失業,要尊嚴;反派遣,要保障」,對於身為遊行隊伍中的主力大型(國公營)工會與其會員所擁有相對穩定的工作而言,反而很難苛求他們能夠深刻感受到勞動市場的惡化與嚴峻挑戰。

於是乎,遊行中許多參與者對遊行的態度,「嗆聲兼相挺」以及嘉年華式集結的意義,恐怕更勝於對遊行訴求的迫切渴望。當行經行政院幾波媒體鏡頭前與保警人牆劍拔弩張的高張力推擠戲碼落幕後,遊行隊伍拐過景福門緩緩進入凱達格蘭大道上最後集結點時,近萬隊伍的人群早已離散逾半,隊伍士氣終究像是洩了氣的皮球一蹶不振,疲弱的氣勢從現場一批批提前撤離的員警足以證明。

雖然這樣的收尾讓許多人對遊行抱有期待的朋友感到落寞與失望,許多第一次參與五一遊行的年輕朋友更是不解;然而,事實上任何一個瞭解台灣勞工運動現實處境的人心裡也都明白,此般結果多少已在遊行前的意料中,而非意外。若真要探究,這樣困境也正是台灣此刻勞工運動遲早不得不去面對的課題──在台灣勞工普遍虛弱而有限的組織動員能量限制下,少數組織化的工會組織不得不被期待成為每次動員場域的主力,然而運動的目標與整體勞動環境最迫切的問題,卻往往不在這些組織化的勞工關注的議程當中。

動員主力來源與運動目標的乖離

我們當然都知道這樣的落差並非絕對,組織化的核心勞工也絕非不可能擔負起提升改善整體勞動環境的責任。長久以來部分工會幹部與工運工作者不斷透過論述與討論與行動,試圖縮短這樣的落差,甚至期望組織化的工會扮演起運動火車頭的角色,這樣的努力不能說沒有成效,但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傳統組織化勞工(以國公營事業)與未組織化(弱勢/非典型勞動者)之間動員與組織能量的差距,在過去十多年來,不但沒有被拉近,反而隨著弱勢/非典型勞動隊伍的擴大而顯得更加巨大。

也就是說,當我們面臨到可能影響多數弱勢勞工的重要戰役時,大至勞動派遣立法、基本工資調漲;小至颱風假、離職違約金等等議題時,這些戰役的勝敗,很可能往往同時也將影響台灣集體勞動力量的發展。然而結構上的限制與依賴,卻讓我們往往直覺地期待或者是直接將戰役主導權交給了擁有相對動員實力與豐富資源的工會組織;只是,我們也很清楚,對於多數組織化的工會而言,這些議題實際上都不是他們所迫切面臨的問題。

更嚴重的是,某些關鍵的議題上,在資方與國家刻意的分化下,組織化勞工甚且根本與非典型/弱勢勞工對立了起來,在部分工會幹部的眼中,非典型/弱勢/青年勞動這類非核心工人的存在,反倒成了確保他們現有勞動條件與穩定工作的安全閥,這種矛盾,在過去聯盟協助處理的案例中屢見不鮮。

因此,對於任何一個關心台灣勞工運動與台灣勞工處境的人而言,如此找出一條跳脫過去限制的道路,必然是不可迴避的嚴肅課題。個人之見,藉由持續地經營、組織弱勢/非典型/青年勞動者,一步步壯大其組織與動員能量,也許才是我們應優先鎖定的核心目標。這條道路短時間看來或許顯得緩慢,但卻是讓多數弱勢尚未組織勞動者得以集結組織化、告別現階段動員困境並進而取回相關勞動議題主導權的唯一方法。

青年自己才是未來真正的救贖者

在經營與組織未組織化的勞動者之中,相較其他未組織勞動者族群,青年勞動者無疑地扮演著更加關鍵的角色。若以去年五一遊行青年學生大隊的人數來檢視,我們不得不承認,現階段的努力與成果相比,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幾乎沒有例外,絕大多數青年勞動者都將會是未來勞動環境持續惡化的受害者。無須危言聳聽,只要翻開報紙雜誌;轉開電視廣播;瀏覽網路或電子佈告欄,我們都不難從零碎的蛛絲馬跡中,拼湊出台灣此刻青年勞動者的處境與危機。

4年多前,當聯盟成立之初開始嘗試具體分析「青年貧窮化」的現象時,「青貧化」概念在輿論與媒體中還猶如時髦用語般地陌生而新鮮。然而,不過短短4年多的時間,青年貧窮化趨勢的惡化與深化,似乎已到了顯而易見無需說明的地步了,從大專院校內知識青年到進入職場社會青年,很少有人感受不到整個大環境對青年勞動者的巨大壓迫。

然而面對這樣日益令人喘不過氣來的壓迫與向下惡性競爭的壓力,從這次遊行的過程與結果,我們很容易發現,要靠現階段有組織化的工會組織來遏止甚至翻轉台灣青年勞動者的勞動處境,絕對是一條行不通的道路,一切的契機還是只能回到青年勞動者自身尋找。在聯盟過去協助大大小小的案例中已經證明:每一件爭議案件中,只要青年勞動者願意且主動意識到自己同雇主與國家爭取過程中,所扮演的不可取代的主動而積極的地位,我們幾乎沒有任何輸掉過任何一場爭議!

也因此,如今真正迫切需要的,是如何將這樣的經驗複製擴大而發展成為集體的力量;是如何藉由這樣的經驗,說服更多的青年勞動者相信自己而非任何救世主,才是改變我們未來前途的真正關鍵;是如何在未來能夠發展出讓青年勞動者更有效集結的不同組織型態與團結模式。而這樣努力的方向,絕對只有透過持續的經營與組織工作才有機會達成,也因此,如果說,去年這樣一場實質上並未爭取到任何具體成果的遊行,對我們而言有哪些收穫與啟發的話;也許,就是讓我們更加確信必須持續投入扎實的組織工作的必要性吧!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委)
(回目錄)



天才是「果」不是「因」:讀《學習的王道》The Art of Learning
  ■吳致融
只能說,妙人妙書。此書作者叫Josh Waitzkin。其實我在更早已前就知道他,因為好友施大佛曾經和我一起陷入他指導的西洋棋軟體當中5個小時,不可自拔。

這位仁兄從9歲起8度獲得全美西洋棋冠軍,當然不意外地也拿過世界冠軍。但他並未從此踏上職業棋士之路,卻在22歲那年迷上了太極拳。他花了兩年的時間練習,曾在台灣參加世界推手比賽,獲得定步推與活步推的冠軍。這樣一個令人猜不透的人,終於撰寫此書披露自己的學習心法。他將東方哲學融入學習當中,提出許多令人驚嘆的見解。

Waitzkin敘述自己在太極拳館被師兄打得飛來飛去,說明如何拋下自尊,從失敗中學習。而失敗又牽涉到更深一層的心理面,那就是如何看待「聰明才智」。他舉出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人有兩種學習心態,一種是動態智力論,一種是固定智力論。前類型的人,習慣將自己的成就歸因於努力而非天分,他們面臨挑戰躍躍欲試,享受其中的過程;即使失敗了,他們也能繼續思考其原因,而非妄自菲薄。第二類型的人,將成就歸因於天分,面對未知的挑戰,他們因為害怕失敗而充滿恐懼,因為失敗等於對他們天分的否定,而天分決定命運。之所以造成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Waitzkin認為教育者要負最大責任。

此外,Waitzkin認為在任何學習中,基本功才是王道。比如他描述自己砸下大量的時間來研究殘局,以了解棋盤上每一種棋子的特性,和他所發展出來的可能戰法,而不是像其他棋手一開始就學開局技巧。他認為這是基本功,只有將基本功深入研究才能將棋藝登峰造極。在太極拳上,他可以花了數小時之久只研究一個小小的提手動作,用來說明學習的深度比廣度更重要,質勝於量。我們也能從他如何分析一場棋局、一個招式、一場推手比賽的過程中,知道如何將學習中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挖掘出其背後潛藏的大學問,並將不同領域的學問融會貫通。

Waitzkin醉心於技藝,更由技藝而體會中國哲學。因為中國哲學的核心是心性之學,不論儒釋道,都研究粹煉心性的技術,由此邁向更高的人生境界。Waitzkin對中國哲學真切的體悟,透過西式的敘述,將心性之學的核心要義和盤托出。他描述許多讓自己身心放鬆的辦法,這些方法都是他長期歷練的心血。他又描摩了自己在比賽中隨著賽局的變化而起伏的心境,最後調適征服自己躁動的情緒。

書中勝義迭出,發人深省,在此僅聊舉十之一二。悠游在他的文字裡,你看到的是一個熱情、專注、打不倒的青年,而忘記你從他輝煌的戰績中產生的「天才」名相。我認為「天才」是「果」,而不是「因」。作者「要把金針度與人」,讓人分享他的學習經歷與心法,實為不可多得的好書。老師們不妨推薦給學生,學生們也不妨推薦給老師。

(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生)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性別教育電子報055】野ㄚ頭,愛冒險│台灣女生.勇闖埃及@【性別教育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3-09-30@【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轉寄『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10-02-03》』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