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10-04-02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中正、萬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徵求行政志工!!!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0-04-0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0-04-02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NGO工作者的異想世界:白衣天使的天使褚士瑩

■褚士瑩

Sarah是我一個多年的讀者,也是一個古道熱腸的護士,最近她寫了一封很長的E-mail給我,跟我分享了一個她好久以前就說要告訴我的故事,我看了以後很感動,於是請Sarah整理過後,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也紀念一位為台灣英語教育奉獻30年,來自美國東北波士頓的教授──John Mclellan(馬莊穆教授)。以下的第一人稱「我」,指的是Sarah。

20幾年前當我還是個專科學生時,滿腦子環遊世界的夢想,所以學習英文就成了我的興趣之一。在一次電影首映會上,隔壁位子,我遇見一位拄著拐杖,灰白頭髮的中年外國人,居心不良的我於是就去和他聊天,想練練我的英文,沒想到他一口流利的國語,讓我非常驚訝。心想看他慈眉善目的面容可能是一位來台傳教的神父,後來他拿出名片自我介紹時,我才知道原來是師大英語系的教授,當場嚇得我啞口無言。

原本有點害怕我的破英文被他取笑,害怕不敢和他說話,他卻很親切的告訴我歡迎我和他聯絡。回家的路上 我還是半信半疑的懷疑他真的是師大的教授嗎?

相遇、台北、波士頓

同學知道我的奇遇都告訴我要小心,因為許多外國人都不存好心,但我直覺他就是好人。心想他是殘障人士,就算欺負我也應該跑不贏我吧!所以我鼓起勇氣和他聯絡,並到他家拜訪。看著他滿屋子的英文文學的書籍,頓時我才相信他真的是英文系教授。

他告訴我,他的家鄉在波士頓,年輕時就讀哈佛大學東方語文研究所,因此他必須至東方的國家學習語言,包括日本、阿拉伯、土耳其及台灣等。最後他選擇留在台灣學習中文,並到大學教授莎士比亞文學。看著他的博學多聞,相較自已的膚淺,我感到強烈的自卑感,但我不知道我和他就是有一份奇妙的緣份,牽繫著彼此。

往後每當要拜訪他,其實我的壓力都有點大,他對中國歷史和文學的涉獵,讓身為中國人的我感到羞愧,惟獨地理很強的我,和他聊到旅行的過程中,才能讓他覺得我對世界地理的興趣。

和他交談中,他總常開玩笑的說我不但英文不標準,連國語也不標準。我則常笑他是山頂洞人,科技時代還在使用打字機翻譯英文。他常一個人至世界旅行,尤其喜歡第三世界國家。我常想,他如何用他殘障不便的身驅去旅行?而我好好的一個人,為什麼卻沒有勇氣獨自一人去旅行呢?每次聽他講述以前的旅行經歷,一起討論世界各地的風土民情,他對古文明的熱愛相較於我對西方現代文化熱愛的衝擊,總會開啟我的世界觀,引導我更多元的思考。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畢業至醫院工作,但我們仍維持3個月會聚會一次,天南地北談著他喜歡的文學、古典音樂及旅行。每當他暑假回波士頓渡假或寒假至東南亞旅行,他總會寄上一張當地的風景明信片給我,好像我是他的親人一樣。也因為他的鼓勵,我開始記錄自己旅行的經歷,雖然沒有他的精采,但我畢竟踏出第一步。

和他去博物館看展覽時,他總會偷偷批評展覽品英文翻譯的不對,有損台灣的英文程度。和他看電影常令我頭痛,我喜歡看美國片,他則想看國片,最後只好妥協看歐洲片。有時他會帶我去參加外國人的聚會,讓我有機會和世界各國的人相處,了解他們真正日常生活的一面,使我往後的旅行中能不害怕和外國人交談。

慢慢的他老了,65歲從師大退休時,我看見他的落寞,儘管他還有翻譯及其他大學兼課的工作,但我總覺得他的活力不如以前,而且行走愈來愈吃力。我雖然是護士,但似乎也幫不上什麼忙,只有能多陪陪他。

76歲那年,他的身體和心理真的無法負荷自己獨居,他跟我說家人希望他回波士頓,我雖然心中不捨,但卻非常支持他回去和家人團聚,他說我是唯一鼓勵他回去的人,但他卻不知我心中多麼不捨失去一個好朋友。臨走至桃園機場時,我給他一個18年不敢做的擁抱,告訴他會到波士頓去看他。

誰知天意安排,當年我因生病請了4個月的病假,我告訴我的母親,我要去波士頓看他及養病,原本母親反對,但我非常堅持,因為我知道若不利用這個機會,恐怕以後就沒機會。

轉機幾回,深夜中踏出波士頓機場,看見他在大廳等待,我好像有種回家見親人的感覺。那一個月,是我實際和和他生活在一起的日子,他妹妹一家人對我非常親切。每天早上我會陪他吃早餐,一起看新聞,中餐我則準備簡單的中式料理和他一起分享。下午我一個人會搭著地鐵去探索波士頓的一草一木。晚餐後和他妹妹一家人談論著我的奇遇,並陪著他看著最愛的美國職棒球賽。

有時我會陪他至醫院看病,順便參觀美國最先進的波士頓醫院。心情好時他會請他姪子開車,帶我一起去波士頓的餐廳或哈佛大學大學附近的咖啡廳,體驗一下波士頓的美食和夜景。我覺得自己像她的女兒一樣,享受著父親的疼愛,也陪伴他生病的日子。

回國後的第二年10月,他因為心臟衰竭被醫師判定只剩下兩個星期的生命時,他請妹妹寫信告訴我這個不幸的消息。接到消息時,我頓時覺得晴天霹靂,原本想訂機票到波士頓看他最後一面,但卻因工作及課業無法成行。直到他轉入安寧中心,我才和他通上電話,但他已虛弱到無法和我講話。面對他即將離世,我沒有哭,只有鼓勵他好好的活下去。當晚他妹妹就寫信告訴我他過世的消息,並告訴我,哥哥很珍惜我的友誼和一路的陪伴。看著信我哭了,其實一路上是他陪伴著我,渡過年輕歲月的20年,他是上帝派給我的天使。

現在看著書桌前和他合照的相片,那燦爛的笑容,還是讓我有點心痛,和他生活的點滴總會不時的浮現在腦海。只是當年義無反顧到波士頓的決定,讓我擁有和他最後的回憶而沒有遺憾,希望他在天國能更自由自在。相信有一天我會再回去波士頓,到他的墳前獻花,記錄我們20年亦師亦友亦父的感情。

Sarah是一個親切的公共衛生護士,平時喜歡看書、聽音樂、電影欣賞、寫作、健行、旅行、做志工。如果想跟Sarah聯絡的話,她的E-mail信箱是:sarahhsu2007@gmail.com。

(回目錄)
中國現代小學50大之40:廢墟上的家園想像──朱天心的《古都》宋國誠

■宋國誠。

《古都》雖與川端康成的一部小說同名,但敘事手法全然不同。川端以物哀美學和印象主義為筆法,朱天心的《古都》則是一部具有殖民史誌和後現代風格的城市小說。

《古都》是朱天心多年心思與創作經驗的集結,也是年少得名之後擺脫文藝少女的成熟之作。作為一位出身文學世家的外省第二代,生活在台灣「瘋顛現代化」時期,經受本土意識與民主風潮的洗禮,朱天心的創作心路既是豐富的,也是複雜與矛盾的;她的作品總是散發反城市嘲諷、前現代復古、異質認同和灰暗的浪漫主義。

《古都》在台灣文壇算是一個異數。在朱天心的文學世界裡,傳統的國族敘事已經淡化,本土主義的回潮則被她寫得荒誕又古怪。《古都》充滿不斷籲求歷史停止腳步、呼喚記憶回返、冷視城市怪獸、表現認同疏離的意象;作者運用空間對化、地理尋古、城市考古、懷舊悼新與本土異化,表達了對「前現代台灣」的追念。

反城市的城市文學

《古都》是一部城市小說,但卻不同於一般城市小說慣用的日常生活敘事或人物傳記;相反的,朱天心立足於一種「城市荒原主義」的立場,表達的是對一個城市的幻影認同和疏離意識。《古都》是一部懷舊作品,但這種懷舊不是美學化的思古幽情,也不是浪漫的烏托邦投影,而是對「現代性」的批判。朱天心的台北敘事,針對的不是台北,而是消失中、遺忘後的台北;換言之,《古都》的台北敘事是通過對台北都市現實的「後現代想像」來完成,但這種想像不是自由的、實踐的,而是作為一個城市邊緣遊牧者對一個現代怪獸的排斥、不安、遺憾和不適應感。

《古都》幾乎沒有故事與情節,這是作者刻意放棄傳統小說基本物件──人與故事。一位中年已婚女性「你」與少年時的好友「A」相約日本京都,「你」隻身前往京都,但好友並未出現;「你」在漫遊京都後回台北,卻被當成日本觀光客,於是「你」手持日據時代的殖民地圖,以一個異鄉人的身分開始遊歷這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城市。

在這裡,京都與台北的空間對比,其意義不在於旅程或地理上的移動,而是歷史記憶的考古;在這理,空間、歷史、人物、記憶融為一體,京都,一個歷史上來自北國之殖民者的文化座標,它以一種殖民觀光、歷史遺民的文化身分,以一種記憶倒流的旁觀和冷視,來重新審視台北。

空間的置換和倒錯,不只是一種敘事技藝而已。「你」手持日據時代的殖民地圖遊歷台北,意味著「你」是一個「仿古的他者」,按圖卻無法索驥一個在地圖上已經找不到地名的城市!這種空間倒錯,意味著「你」不是在遊歷台北,不是在觀賞這個既缺乏文化識別又缺乏歷史個性的新台北。

然而,即使是地圖上的舊台北,也不過是日本殖民者的「仿日品」:日本人把神社建在台北,把台北古城改作皇室寓所,把基隆河稱為鴨川,把劍潭山改為東山,日本人正是把地理上和京都相仿的台北盆地,複製成「日式京都」。然而,當台北重回台灣人的台北時,又被複製成一個「美式台北」,然後再被複製成一個「本土台北」:日據時代的東門町改成戒嚴時代的介壽路,再改成今日的凱達格蘭大道;新公園原來有一座兒玉總督的銅像,後又改為228紀念花鐘;如今,台北成了一個在現代化與工業化的迷思中既遺忘了過去、又迷失在當下、也看不到未來的「假台北」!

一個真實的京都,在台北到處都可以找到,但真實的台北在哪裡?台北當然還是存在,但卻一再被政治力量割裂,一再被權力刀斧雕刻和劈砍,如今卻只存在於作者片斷的記憶中。無論是在舊地圖上找不到新地點,或是在新地點上找不到舊建築,作者正是用這種「找不到」來表達對一種「消失感」(sense of vanishing),一種身在家鄉的異鄉感,一種活在歷史中的無歷史感。

你簡直無法告訴女兒你們曾經在這城市生活過的痕跡,你住過的村子、你的埋狗之地、你練舞的舞蹈社、充滿了無限記憶的那些一票兩片的郊區電影院們、你和她爸爸第一次約會的地方、你和好友最喜歡去的咖啡館、你學生時常出沒的書店、你們剛結婚時租賃的新家……,甚至才不久前,女兒先後念過的兩家幼稚園……都不存在了。(註1)

反詞語的詞語小說

儘管朱天心曾經表示,連她自己也搞不清楚《古都》到底是小說還是散文,但實際上,《古都》是一部「詞語小說」。這裡所謂「詞語」是指記憶中無數的「勾點」,作者通過無數「記憶勾點」的跳接和復活,集結成對當下現實的再現與敘事。

然而,朱天心使用的詞語,卻是對當下現實的抗拒和反動,甚至是對不存在、消失中的現實的追憶和召喚。例如小說以無數個「那時候……」為起頭語,但這種回憶敘事不止是懷舊而已,也不止是感傷而已,而是一種對消逝之當下的敘事,是對「這時候」的台北的一種追悼與遙祭。

小說一開始寫道:「那時候的天空藍多了,藍得讓人老念著那大海就在不遠處好想去」,「那時候的體液和淚水清新如花露,人們比較願意隨它要落就落」,「那時候的夏天的夜晚通常都看得到銀河和流星」(註2),然而,「這時候」的台北的天空已不再藍,「這時候」的台北已不再藍如大海,「這時候」人們的體液充滿銅臭,人們的淚水不能外流只能內吞;「這時候」的夏夜只能看到成堆的二氧化碳和留宿在天空的烏煙廢氣。這裡的記憶語詞是「解構當下」的,是對當下之不存在的漠落和失望。

這些記憶勾點,如「批頭四」、「Don McLean的Vincent」、「關渡宮隘口」、「晉江街145號」、西門町、瑠公圳、江山樓,以及無數的街名、牌坊、景點、植物、建築,如飛珠落盤地拼合成一幅城市想像畫……。然而,這些名字,作為一串串記憶的「能指」(signifier,符號具),卻都是空洞的記號(sign),指向「當下的缺場」(absence of presence),指向一種消失的存在。

「你」在城市裡漫遊,但漫遊者不是賞心悅目,不是戀戀舊往,而是迷惘、驚訝、倉惶、猶豫、混亂與焦慮。「美琪飯店什麼時候成了上海銀行?(註3)」在此意義上,與其說「你」是在尋幽訪古,不如說是重新經歷遺忘。在這裡,每一個記憶中的詞語,都是對「消失」的定義,「過往很像那些被移植或砍掉的茄冬和楓香」(註4)。這個城市裡,到處是鐵窗、冷氣、市招、鐵柵、鷹架、大樓,以及那遮斷人們仰望藍天、寄語白雲的捷運。這個曾經令人舊情綿綿的城市,成了銀行和嫖妓的基地,摩天大樓像雜草一般的叢生亂長。

你覺得西門町可憐透了。不再是你們做學生時候的歡樂街,第一次,你才看到它的衰敗,髒兮兮、臭哄哄,小攤的零嘴看了就很難吃……。(註5)

反意象的意象書寫

例如小說中「桃花源」意象,也是種反諷意象的書寫,藉由「桃花夢碎」的襯托,來表達台北的「非桃花源化」。桃花源本是中國文人隱身避難、安養天年的仙跡和樂土,是中國人理想家園的最高象徵。然而,今日的台北卻是一個無法逃出的水泥牢籠,無法認同的異國他鄉。作者以秘遊淡水河作比擬,極其純真地試圖進行對比和揣摹,卻終究成為絕望式的反諷。這段淡水河之行,看到的盡是酒後駕車又吃票的公車司機、紅磚洋樓被夷為平地、淡水河上淹死的浮屍……。在這裡,看到的是「桃花—家園」的幻滅,看到的是不知身在何處的異鄉:

江畔並無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仟陌交通,遠處可聞雞犬,但是這是哪裡?月迷津渡,霧失樓台,江上波光被偏西的太陽照得人眼睜不開,你便偏離岸邊向有桑竹處走去,因為害怕會見到浮屍。(註6)

在作者的筆下,承載記憶的古都正以驚人的速度走向衰敗,純樸而古老的建築一一被拆除,彷彿一個人被拔除腦中的思想,成為無主之人、無心之殼。記憶中的嘉年華廣場,早已蹤跡全無,童年瘋野的山林也被醜陋的公寓吞噬到僅剩一個小山巔,曾經記載青春印記的百年茄冬也因為理直氣壯的開路理由而一夕不見,太古巢慘遭日人的拆毀,明知橋亦深埋於地下……。昔日曾與「你」相濡以沫的紅樓、清水岩、偕醫館、真理街的秘密花園,都已面目全非,熟悉的出身之地、成長之鄉,卻讓你感到無路可走、無憶可憑、無家可歸。

尋回失落的人文世界

在朱天心筆下,台北是一個物質巨人,也是個心靈廢墟。《古都》運用空間的歷史化和歷史的空間化,通過記憶的回溯與復現,來表達一種「家園廢墟化」的傷感與哀痛。正如作者引述一位作家所言:「原來沒有親人死去的地方,是無法叫做故鄉的」,而作者不想苛求的自問:「一個不管以何為名(通常是繁榮進步偶或間以希望快樂),不打算保存人們生活痕跡的地方,不就等於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個陌生的城市,何須叫人珍視、愛惜、維護、認同……」(註7)。然而,朱天心依然孜孜求索,試圖通過拾回歷史齒輪下跌落的碎片,通過尋訪一個個失落的庭院、一處處遺忘的街角、一道道遠山小景、一棵棵老樹和小花,努力尋找那難以重返的人文世界,努力重建那消失的精神家園。

註1: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1997,頁181。

註2: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1997,頁151~152。

註3: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1997,頁190。

註4: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1997,頁191。

註5: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1997,頁218。

註6: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1997,頁232。

註7: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1997,頁187。

(回目錄)



討論區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世界知名博物館巡禮@【智慧藏百科電子報】
【No.194】一校一書,全校瘋閱讀@【【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0-04-02』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