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10-04-23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城市議題工作坊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0-04-2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0-04-2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中國現代小學50大之41:妻妾文化下的慾望墳場──蘇童的《妻妾成群》(上宋國誠

■宋國誠

蘇童被視為「80後」中國先鋒派作家。對「先鋒」一語的簡單闡釋,就是對主流敘事的顛覆與革新,對傳統藝術體制和秩序的反諷與決裂。中國現代先鋒小說拒絕了唯美主義的歌頌和濫情,主張小說就是生活的具體文本,應該反映現代中國人的情感結構、慾望舒發和人性本相。

蘇童創作於1989年的《妻妾成群》,就是先鋒小說的代表作,這是一部歇斯底里式家族內鬥和女性悲劇的文本,通過一個「一夫四妾」封建家庭的權力與慾望鬥爭,表現了女性世界波濤洶湧、死影幢幢的生死與悲歡,展示了中國女性生存狀態的悲劇結構。

《妻妾成群》的先鋒性格,就在於衝破傳統小說的正典敘事與文以載道的慣習,敢於運用世人眼中反道德教條和人性黑暗質素,比如通姦、性變態、詛咒、謀殺、陷害等等,來演繹中國傳統劣質文化的毒性結構。換言之,長期以來被歷史主流敘事排斥的慾望、權力、非理性、潛意識等等,重新躍然紙上,甚至取得以邊緣抗擊主流的銳利優勢。

從身分攀附到慾望鬥爭

小說以「一夫」陳佐千,一個沒落中的封建家長;「四妾」元配毓如、二太太卓雲、三太太梅珊、四太太頌蓮,為交叉敘事軸線,描寫陳佐千的妻妾和女僕們之間,為了各自的名份與地位,為了爭寵和奪權,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明爭暗鬥。

小說不僅批判中國封建家族主義,嘲諷中國病態的納妾文化,更對女性情欲和男性霸權的交戰,對女性內心世界的憂悶、怨忿、囚困難逃的悲劇命運,有著深邃入骨的描寫。

小說以四太太頌蓮迎娶入門為開場。頌蓮,小說的女主角,一個商賈之家的閨女,在父親經商失敗自殺、生存受到威脅的時候,繼母向她攤牌,讓她選擇做工還是嫁人時,頌蓮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嫁人作妾。

這是中國非獨立女性一條最便宜、最現實的生存選擇,因為頌蓮知道「女工」和「小妾」有著經濟上截然不同的地位,但她也知道,做妾比做工更為卑微、艱難。但是頌蓮別無選擇,只能期待嫁個好主子。當繼母以作妾的名份低微勸她再三思量時,頌蓮只能幽幽怨訴:「名份是什麼?名份是我這樣的人考慮的嗎?反正我交給妳賣了」(註1)。

頌蓮入門為妾,與其說是陳府男主人陳佐千的「豪娶」,不如說是頌蓮的「賤賣」。但她以自己的青春美貌為籌碼,以自己的幸福作賭注,她不願做尋常人家的媒妁之妻,卻甘願作一門偏室小妾;她試圖通過「妾女翻身」實現人生的轉變。

這一願望固然悲微可憫,但也顯示中國傳統女性以貌取勝、待價而沽的身體交易意識,顯示中國男性貪圖齊人之福、視妻妾為玩物的病態文化。

頌蓮入門時還只是一個不施胭脂的青澀少女,「她是傍晚時分由四個鄉下轎夫抬進花園西側後門的」,「看見那頂轎子悄悄地從月亮門裡擠進來,下來一個白衣黑裙的女學生」,「僕人們以為是在北平讀書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個滿臉塵土疲憊不堪的女學生」,在這裡,「傍晚時分」、「鄉下轎夫」、「西側後門」、「從月亮門裡擠進來」、「滿臉塵土疲憊不堪」等用語,正是為了顯示一門悄悄溜進、偏房暗娶的納妾婚姻,從中顯示一個男性霸權的不著痕蹟,顯示一個性別等級社會的靜聲流動,同時也暗示一個自負女子由後門潛入,繼而登堂入室的生命伏筆與曲折歷程。

應該說,作者並非平淡無奇地描寫一樁娶妻過程,而是深入一個無路可走、自甘為妾之女性的心路歷程,綿綿探幽地描寫一個屈就現實之女性內心世界的孤獨、晦澀與茫然。

一個青春少女,沒有愛情與幸福的追求權,沒有身體與慾望的自主權,婚姻對這個荳蔻少女來說,不是期許和盼望,而是陌生、茫然與呆滯:

那一年頌蓮留著齊耳的短髮,用一條天藍色的緞帶箍住,她的臉是圓圓的,不施脂粉,但顯得有點蒼白。頌蓮鑽出轎子站在草地上茫然環顧,在秋日的陽光下頌蓮的身影單薄纖細,散發出紙人一樣呆板的氣息。(註2)

在這裡,「秋日陽光下纖細的身影」,「紙人一般的呆板」,正是傳統中國在婚姻之路上無所適從、茫然無主的寫照。實際上,以頌蓮為典型,女性內心神秘難測的幽黯世界正是蘇童的敘事主題,從一個白衣黑裙、短髮齊耳的女學生,在歷經權力與慾望的生死爭鬥之後,最終走向心焚癲狂的境地:

秋天裡有很多這樣的時候,窗外天色陰晦,細雨綿延不絕地落在花園,從紫荊、石榴樹的肩枝葉上濺起碎玉般的聲音。這樣的時候頌蓮枯坐窗邊,睇視外面晾衣繩上一塊被雨淋濕的絲絹,她心緒煩躁複雜,有的念頭甚至是秘不可示。(註3)

女性命運的悲性書寫

小說中一一細描了「四妾」的悲劇故事。這些悲情,不是意外或傷故,而是緊鎖在妻奴和妾僕鏈條上的困獸之鬥。小說中對大房毓如的描寫雖然不多,但毓如的處境卻像一幅布幕、一面鏡子,從中反射出妻奴妾僕們的悲劇結構:納妾文化下的糟糠之命。

毓如雖是陳佐千明媒正娶的大太太,但她對陳佐千娶頌蓮為妾之事竟然渾然不知,在姨太太們爭寵鬥狠的戲碼中似乎也置身事外,而這種「大房偏落」的景象,正說明所謂女性的「名份」,不過是男性一念之間的施捨和同情。當丈夫帶著四姨太來拜見毓如時,她正在佛堂裏撚珠誦經,突然間,毓如手中的佛珠斷裂,散落一地,她一邊跪地拾珠,一邊念有詞:罪過!罪過!這佛珠落地的場景,既是對丈夫年逾花甲還接二連三納妾之行徑的神諭式譴責,也是對初次見面的頌蓮一種預示和暗語,意味著未來命運的潰散和崩落。

儘管毓如在陳府擁有唯一的正統地位,但這種「大房地位」又是虛假的、空洞的。她只能不厭其煩地管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例如在陳佐千的壽宴上管制小孩子們打鬧,挑剔頌蓮的禮物未紮紅裯帶,阻止兒子與頌蓮親近,包括「燒樹葉」之類的小事。毓如就是這麼一個因為年老色衰而被丈夫冷落鄙視的老太太,又是一個極力固守傳統婦德的保守女子;在她身上,刻印著舊式婚姻的傷痕與淚跡,承受著中國納妾文化變態病毒的啃噬和消殘。

二太太卓雲是一個富於權謀與手腕的女子,口蜜腹劍、面慈心惡,在家族政治鬥爭中表現出超過男子的心機和謀略。她不僅陽奉陰違地善於籠絡陳佐千的心思,對於其他姨太太們更是工於心計。她為了阻止三姨太梅珊生子,不擇手段地暗中給梅珊吃瀉胎藥;在頌蓮面前擺出落落大方、賢慧端莊的模樣,暗地裡卻串聯丫環雁兒做小布人詛咒她;最陰毒的莫過於活捉梅珊與醫生的姦情,致使梅珊含羞沉井而死,也導致頌蓮精神喪失,變成瘋子。表面上,卓雲是成群妻妾中的勝利者,她不費吹灰之力就擊敗了她的競爭對手;但實際上,卓雲不過是個「妻奴」,不過是陳佐千這一男性霸權的代理人。她就像一隻困在瓦罐裡機警而善鬥的蟋蟀,終生困在一個狹小侷促的小天地裡,任憑主人的把弄與玩耍。

三姨太梅珊是一個出身戲子的漂亮女子,但卻是小說中最富悲劇性的人物,她既是一個為爭取自由而付出生命代價的女人,也是一切試圖衝破道德禁忌之女性悲劇的演繹者。她個性剛烈、固執任性,由於不堪忍受無愛無味的婚姻,不願忍受長期被丈夫冷落的孤寡生活,她選擇了一種「冒死超脫」的激越之路。她敢於藉口生病半夜把陳佐千拉離頌蓮的閨房,硬把丈夫支到她那裏去。一旦心情不好,就敢怒罵陳佐千的祖宗八代,甚至敢以「五天不到我那,我就找伴」相威脅;她敢對大太太毓如惡言相向,她敢雇人打二太太卓雲的小孩。她對頌蓮也毫不客氣,當她與醫生的曖昧關係被頌蓮識破時,就直指頌蓮揚言:「妳要是跟別人胡說,我就把你的嘴撕爛了。」當她被卓雲捉姦時,她雙目怒睜,辱罵著拖曳她的每一個人,她斥罵卓雲,揚言活著也要把卓雲一刀刀削了,死了也要挖她的心餵狗吃……。用梅珊自己的話說,「只要能快活,下刀子我也要出門」。

慾望的壓抑與婚姻的枷鎖,沉重地壓在這個具有被迫害妄想症的女子身上,這種剛烈性格,自然無法見容於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在此刻,慾望的刀鍘不斷向她逼進,死神的魅影不時向她召喚,就像梅珊穿著黑衣裙在紫藤架下載歌載舞一般,流露出不祥與噩運的徵兆。她最終含恨沉井,這既是一種自我解脫,也是對封建禮制的沉痛控訴!

(下周續)

註1:蘇童,《妻妾成群》,台北:遠流,2003,頁167。

註2:蘇童,《妻妾成群》,頁161。

註3:蘇童,《妻妾成群》,頁178~179。

(回目錄)
從景女拔河亞洲奪魁看國高中教育周祝瑛

■周祝瑛

今年2月份才得到世界盃女子540公斤級、拔河冠軍的台北市景美女中,日前在韓國仁川舉辦的亞洲盃室內拔河錦標賽,又拿下女子500公斤級冠軍,而同時由亞洲大學和僑泰中學組成的隊伍,也拿下男子組冠軍,其全力以赴奮戰的精神,令人動容。

媒體描述這群十幾、二十歲的孩子,為了爭取國家名譽和團隊榮譽感,克服種種困難、堅持上場比賽。尤其景女17、18歲的小女生,必須增胖、減重參加亞洲盃,展現隊員超強的意志力與企圖心,讓一路上看著孩子努力不懈的校長直說很令人感動!

相對於過去那些升學考試中那些人考滿級分、考上明星高中或大學的報導,這些參加拔河比賽的學生們,其實更另類、更值得社會給予熱烈掌聲!因為現階段國內國、高中教育經常被詬病,除了以「刁鑽」、「艱澀」甚至「超乎現實生活」的「題海」來考倒學生外,原來還是可以讓學生生活如此多采多姿與自我肯定!

日前筆者與幾位國內、外高中校長談話中,共同的結論是:國內12歲到18歲國、高中青少年的競爭力,在激烈升學考試的難題與題海中逐漸消失,近視度數增加,體適能越來越降低,創造力與想像力在追求標準答案中不斷流失,補習時間愈長愈缺乏效率,學生自信心愈低落。在考試領導教學下,從小缺乏閱讀課外讀物習慣及生活體驗機會,課業以外的嗜好、運動與活動都淪為次要(除非是可以在升學上加分的項目)。很多學習流於抽象、背誦,學生缺乏對知識的熱情與探究的興趣,在課堂上不會發問,單向接受老師的講授幾乎是常態。

到了青少年階段,整個學習歷程過度向升學考試傾斜的結果,許多這階段應該學習的體能競賽、團隊合作、人文藝術修養,甚至正常的人際關係、與異性相處等學習與玩樂,完全被壓縮。許多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而學習,回到家拚命上網,藉此紓解課業壓力。很多青少年對課業日益反感,在路上常常出現看起來「吃不好、睡不飽、跑不動、學不了」,走路是用拖的、穿的衣服垮垮的、升學壓力沈重的高中生。

結果到了大學後,普遍出現大學生想要彌補過去被擠壓的青少年歲月與夢想現象。

根據跨國研究顯示,青少年在道德自律的表現不如美國、以色列、土耳其的青少年,大學生普遍仍停留在他律階段,成熟期延後。如:大學生在校園中盛行大學生穿高中制服、行為舉止「過於可愛」、懷念高中時代快速解題與尋找標準答案的上課方式,較難適應大學教育重視講解概念,推演公式與原理原則,強調思辯邏輯、說理輿論述能力等培養方式。

尤其許多來自歐美地區的外籍學生也十分不解,為何許多國內的大學生社團活動與校內擺攤招募社員方式,似乎都是他們高中時代就已經過的歷程;上課中也發現,台灣學生上課經常非常沉默,缺乏批判性的思考,與能夠提出關鍵性疑問的能力。而這些似乎都與國、高中教育過於強調升學考試有關。

景美女中等學校的拔河錦標賽,其得獎固然值得國人予以高度肯定,更重要的是能藉此檢討國、高中教育如何從升學桎梏中解放出來,讓更多的青少年可以像上述團隊,透過不同的人生舞台,展現自己的自信與多元智能!

(政大教育系教授、教改總體檢論壇執行秘書)

(回目錄)



討論區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世界知名博物館巡禮@【智慧藏百科電子報】
【性別教育電子報055】野ㄚ頭,愛冒險│台灣女生.勇闖埃及@【性別教育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0-04-23』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