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0-06-01─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0-06-01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0-06-01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終止盜林 合法木材製品全球正夯 | 謝雯凱 |
編譯■謝雯凱 審校■蔡麗伶
為了減少非法採伐的木材交易,「森林合法性聯盟」(The Forest Legality Alliance)25日在美國華府啟動,該組織結合了全球保育團體、政府機構、企業與商業團體,要攜手促成合法森林製品的供應鏈。
該聯盟的宗旨是達成更好的森林治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育,方式是藉由減少對非法砍伐森林製品的需求,並且增加供應商提供合法的木材與紙品的產能。
積極確認合法性
「聯盟要建立起大家的信心,確信進口木材與紙製品是合法的。把事情做對,貿易便能支持環保,而聯盟承認貿易在保護我們全世界的大面積森林上發揮了作用。」世界資源研究所的克雷格.漢森(Craig Hanson)如此表示,該組織為聯盟的創始會員之一。
漢森負責執行世界資源研究所的人民與生態系計畫,他說:「某些公司並未意識到有必要去探究了解其購買的木材,或是放任非法木材進入其供應鏈的後果。」
聯盟將著重在這個行業整體上合法交易的產能,而非著重於個別公司的表現,聯盟並將補足既有的行動,亦即對合法性與永續性的認證。
除了主要發起者世界資源研究所、環境調查協會(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與美國國際開發署之外,加入聯盟的成員包括美國森林暨紙業協會(American Forest and Paper Association)、硬木聯合商會(Hardwood Federation)、IKEA、國際木製品協會(International Wood Products Association)、新品紙業(NewPage Corporation)、零售業領導協會(Retail Industry Leaders' Association)、史泰博文具(Staples Inc.)與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
只要是針對非法採伐木材而出現的新興貿易政策,聯盟也會設法讓進口商與供應鏈都能夠瞭解。
防盜木 從美國出發
例如,美國政府在2008年修改拉賽法案(Lacey Act),若森林製品由違反外國法律採伐的木材製成,則禁止在美國販售。由於這項修法,使得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個禁止非法木材與相關製品進口的國家。
「舉凡樂器到教科書,美國與國外的法律正從根本改變木材與所有木材製品貿易與製造的方式。」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環境調查協會執行長沙夏.馮俾斯麥(Sascha von Bismarck)說道。「供應商若不注意這些新的政策,除了信譽危機,也可能遭受財務上的惡果。
他表示:「聯盟將會致力提供企業與民間社團他們所需要的資訊,以避免風險並對全球的森林造成改變。」
目前森林佔全球土地面積的30%,但只有10%生產林木的經濟林經獨立認證為永續經營。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主席比約.斯蒂格森(Bjorn Stigson)在5月初於溫哥華召開的資誠聯合全球森林與紙業年會上做出上述表示。
該聯盟將會發展出新的線上資源庫作為其提供的服務一部分,協助企業評估可能購買到非法木材的風險,謹慎進行處理,並完成進口申報。
藉著和志願的成員合作進行一連串的試驗測試,聯盟打算要證明,去符合需求方新興的要求是可行的,也具有成本效益。聯盟並且會找出實際可行的方式以減少且減緩進口商與製造商未預期到的負擔。
(ENS)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
|
(回目錄) | |
ECFA與台灣農業:真假問題大亂鬥 | 倪世傑 |
■倪世傑
經過了一連串的紛擾爭論,兩大黨對ECFA的態度算是比較清楚了,馬英九政營態度「儘快簽」的確是不在話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雙英辯論」中沒說過一句反對簽署,「只是時間問題」,也是不爭的事實。回顧ECFA的政治爭議,台灣農業問題如何面對衝擊,一直是爭議中的焦點之一,由於台灣農業長期受到政府政策上的保護,台灣農民相當擔心受到中國農產品進口的衝擊,馬英九總統與行政院吳敦義院長皆「保證」中國農產品於其任內不開放,但這並未消弭台灣農民的困惑。
台灣農民要面對的問題
其實,台灣農民的困惑遠超過是否開放中國農產品的問題。台灣與日本長期以來是精緻農業的代名詞,精緻農業的利基在於不斷的種源及製程的研發,這一套累積起來的經驗與技術成為獲利的保證,像是台灣的蓮霧,過去青青澀澀又小粒的青果,到現在已變成碩大無朋的砲彈蓮霧,甜度如蜜的黑金剛蓮霧,價格則是居高不下,更不消說台灣茶從種植到烘焙的製程。因此台灣農民擔心的,是過去發生情況的進一步擴大化:當台灣部分農民帶著來自台灣的技術跑去中國種植,一方面反銷回台形成價格壓力,另一方面在中國當地種植開始內銷,阻擋了台灣農業的出口生機。
除非,台灣農民將其製程也列入智財權的項目,否則農業種源與製程的拷貝,肯定是一個週而復始不會間斷的現象,你抄襲我、我抄襲你反而促成了農業技術的發展而非停滯,造成停滯的往往是被農企業壟斷種源智財權的美國。必須正視,台灣精緻農業的發展,像是巨峰葡萄、摩天嶺的甜柿、甚至部分米種,都是來自日本的技術與種苗,如果日本農民要追究起來的話,台灣的農業恐怕也要支付一大筆侵權的賠償金了。
現在的前提是中國農產品不進口,但這並不能免除台灣農產品受到的威脅。日本、南韓以及美國的農業雖然分屬精緻與粗放兩種類型,前兩者主要的利基是好吃,但價格昂貴,但也沒有貴到天價,因此一旦台灣與東北亞雙雄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日本青森蘋果與韓國水梨這些農產品,將會是台灣水果強勁的競爭對手,但這同時也會便利台灣農產品輸往日韓,因此問題反而出在這兩國的農民是否會抗議台灣農產品的低關稅輸入。
被忽略的糧食安全議題
這些問題都是典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爭論,純粹著重經濟上的比較利益,但卻忽略了其他的方方面面,比如說糧食安全問題。在這裡我們談的糧食安全,依然是一個國家糧食的自給率,但在戰爭陰影逐漸遠離的前提下,考量糧食自給率的重心轉向全球氣候變異方面,台灣這一陣子在氣候變異的情況下,農業方面造成了相當多的災情,像是稻子結穗的空包彈、芒果結不出果等災害現象。這當中也出現了兩種爭論:其一是既然災害的發生無法避免,當災害發生影響糧食供應時,應取決於資金的存量,這也是李登輝執政時代的思維,發展工業創造盈餘方,才能在國際貿易中具有購買力。但這問題就出在,一旦國際上將糧食視為戰略資源而惜售的時候,台灣一島的糧食供應將馬上出現危機,因此台灣仍必須保留耕地,而不能放任耕地轉做工業或住宅用地。
至於在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架構下的美國農業開放問題,會比WTO的衝擊更大,因為美國是基因轉殖作物大國,台灣民眾將會大量接觸到基因轉殖作物,甚至因此開放基改作物種植,直接衝擊台灣既有的基因庫。
農業開放的問題並非僅有GNP上的數字那麼簡單,除了經濟面的考量之外,還有生物圈以及糧食安全層面的考量,但當前的政府除了在競選期間提出的大地主小佃農計畫外,對台灣農業缺乏更進一步的思考,才是台灣農業發展不能忽視的危機。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
|
(回目錄) | |
環境前線:到底是誰冷血?誰熱血? | 崔愫欣 |
■崔愫欣
最近看到《CSI紐約》在電視上重播的一集,內容是一家廢棄物處理公司的老闆被環保恐怖分子襲擊。看來正直老實的生意人與看似野心權謀的環保分子,符合了好壞分明的形象。
老闆振振有詞地說明電子廢棄物是美國目前成長最快的廢棄物,而這家公司正是為了解決這個棘手的新興垃圾問題而存在。但當調查員剝絲抽繭地追查出真相,原來美國的電子廢棄物大半都輸出到中國一個偏遠的小鎮──貴嶼,用極為廉價的方式讓當地的人民來徒手拆解這些有毒廢棄物,人與環境都長期承受高科技產品殘留的毒物,慘況令人不忍卒睹。嚴肅的環境議題被這部熱門影集置入劇情,真是難能可貴。但可惜的是,最後並沒有讓老闆繩之以法,只有意外傷人的環保人士必須被關入大牢。
甚麼樣的行為必須入罪呢?在現代社會的商業邏輯下,財團向銀行超額借貸不還仍可以當個大老闆,但一般人欠債還不了就叫卡奴;高科技工廠排放廢氣廢水無法可管,一般人開車排放廢氣要開罰單;跨國輸出有毒廢棄物殘害人命與環境難以追究,但是抗議人士卻要因違反社會秩序受罰;當這個社會寧願重視秩序卻輕忽基本的生命權與環境權、重視商業利益甚於公共利益,就是一個失衡的社會,讓個人與弱勢必須在法律之外,以非常手段來推動改變,正宣告社會秩序對於此類問題的無能為力。
高科技業的危害
這讓我想到5月26日才剛發生的抗議事件。政大邀請HTC行銷長王景弘以「HTC的品牌之路」為題發表演說,抗議人士上台要求王景弘承諾不製造血汗手機,雙方爆發激烈拉扯,有人認為這樣無理鬧場抗議是件丟臉的事,但批評的人卻沒看到,本來是台灣之光的高科技業,逐漸曝露出的嚴重後遺症,如果無公眾監督,繼續讓產業為所欲為,才可能是件真正讓台灣丟臉的事。
高科技業一直給人清潔工業的假象,許多人對高科技污染還依然處於渾然不覺的情況下,不僅僅是在美國,包含台灣在內的所有富裕國家民眾,在享受高科技產品的便利時,可能從未想到高科技工廠卻有著低環保標準,不但在生產過程中的廢氣與廢水破壞環境,數年之後要被淘汰廢棄時,更變成地球上難以想像的災難。台灣可以繼續以身為國際分工體系末端的電子代工廠,以經濟利益為榮,卻不能不去正視高科技污染對土壤、水源等生態環境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已經構成危害的事實。
勞工問題震撼彈
除環境問題之外,高科技業不斷爆發的勞工問題,也在社會上投下一顆顆的震撼彈,高獲利的經濟效益與現代化的產業外表,進入科學園區成為台灣年輕人找工作的熱門目標。社會大眾看到的,是在年終時企業特意高調宣傳的豪華尾牙,工程師成為人人欽羨的對象,看不到的是生產線上犧牲健康的代價,看不到供應鏈上游廠商連該給的加班費都不願意給,甚至還非法雇用童工。不論是宏碁、友達還是宏達電,想要脫離代工成為品牌的努力值得肯定,但品牌絕不只是空泛的行銷,品牌代表的是這家公司的價值觀與形象,換句話說也就是人的品格。
當蘋果、戴爾、惠普受不了國際輿論譴責,已對富士康工廠連續自殺展開調查,HTC卻始終不動如山,不肯面對洋華電子發生的勞資爭議,科學園區的進駐廠商始終不願誠實提報製成原料的化學成分,保障居民健康風險,這樣傳達出的品牌精神會是甚麼?
我相信大眾在使用這些光鮮亮麗的高科技產品時,沒有誰會希望是在剝削勞工或是污染環境的情況下生產而成,但要避免這些情況發生,我們要仰賴的絕不僅是企業的自律而已,而政府在此早已缺席。
最近台灣針對高科技業問題成立的公眾監督行動,在取名上十分有創意,關心中部科學園區對當地農業及環境影響的年輕人,稱為「反中科熱血青年」;反對高科技血汗工廠的,稱為「高科技冷血青年」;當污染在國外時還能說不知道真相,當污染發生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上時,你還能無視嗎?當大眾知道這些高科技產品大量生產賺取高額利潤,卻建立在壓榨本國與外國勞工的情況下,還能繼續無動於衷嗎?到底是誰冷血?誰熱血?當抗議者被認為是搞破壞的一群,被認為缺乏人性,就像影集中的形象,那對此毫無自覺與改善意願的台灣品牌以及冷漠大眾,又該是甚麼樣的形象?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
|
(回目錄) |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