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12-04-20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第四季早上講堂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2-04-20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2-04-20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NGO工作者的異想世界:NGO教我的事褚士瑩

有記者朋友問我,從事NGO的工作約十幾年,這之中我獲得最多的是什麼?

雖然我並沒有三餐不濟,但顯然我獲得最多的不是金錢。

我也沒有因從事這份工作而變得更有名,或在社會更有份量,說話更大聲,我還是同樣那個時常穿拖鞋去夜市吃剉冰,被老闆大聲吆喝的普通客人。

在NGO工作的收獲,很難量化,但是如果一定要描述的話,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意義,應該是在於能夠幫助我補足台灣教育的缺口,學習從小到大學校應該要教我卻沒有教的重要的事。

被譽為「英倫第一才子」的瑞士作家艾倫‧狄波頓生於瑞士蘇黎士,從8歲起在英國接受教育,曾求學於頂尖的哈羅學院與劍橋大學,通曉法文、德文及英文,才氣橫溢,文章智趣兼備,書寫主題豐富多變。狄波頓曾經公開表示他寫書的動力來自於對學校制度的失望:

我在求學過程中感到非常失望,尤其是在大學期間,因為學校所教的一切似乎都無關緊要。我什麼科目都涉獵過,可是內心還是覺得空蕩蕩的……我要寫我自己想看的那種書籍!

而他所謂的那種書籍,就是利用廣義的文化來詮釋及定義人生。認為寫一本能夠幫助人享受人生的書,這信念本身就是件很美也很重要的事情。這是為什麼狄波頓從1993年開始以哲學論說文的形式,出版各式各樣的作品。

至於我自己,我認為台灣的教育制度強調「標準答案」,讓我從小到大忽略所有跟所謂的正確答案無關的所有事情,有一位鮮為人知的愛爾蘭主教Cardinal Newman,為了在都柏林成立一所天主教大學,他是如此說明大學的意義:

大學訓練是一種很好的普通方式,為社會帶來一種很好的普通結果。其目的是為了提升社會整體的知性態度……是教育讓一個人可以用良心來檢視、用真理來發展、用成熟的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意見跟判斷。

A university training is the great ordinary means to a great but ordinary end; it aims at raising the intellectual tone of society...it is the education which gives a man a clear conscious view of his own opinions and judgments, a truth in developing them, and eloquence in expressing them and a force in urging them.

很可惜的是,台灣的大學教育,或是任何階段的教育,都沒有教我這種「很好的普通方式」,但我發現在NGO工作,卻可以幫助我學習Newman主教說的「用良心來檢視、用真理來發展、用成熟的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意見跟判斷」。

希望這麼說不會太抽象?(笑)

(回目錄)
台北語言巢(2):重回阿美母親的懷抱認識自己吳培文

在人潮擁擠、車水馬龍的台北城市裡,當我聽到一種聲音心裡總是感覺很溫暖很放鬆,它不是我們平常用來溝通的國語,也不是聽起來很時尚的英文,而是只有在背著一身簡便行李,拋開繁重壓力回家的時候會聽到的語言,「族語」。有人說,學習的路上環境很重要,而來到語言巢的教室裡,總是會覺得,我回到家了。

林照玉老師,來自藝術家天堂的部落─都蘭部落。還記得我第一次踏進教室時,老師面帶著笑容,一聲「Nga'ay ho!」讓我突然有種親切的感覺,於是隨即我也應答:「Mamaan aca。」因為第一次上課提早進教室,所以在正式上課前跟老師聊了一下,我開始分享自己的故事。

9月份時,朋友分享給我「族語家庭暨親子語言巢推動計畫」的活動,就鼓勵我報名工讀生,當時一度懷疑自己是否有時間和能力擔任工讀生的角色,畢竟自己現在就讀醫學系三年級,課業考試相對其他年級比較吃重,但我想到這次機會很難得,除了可以當工讀生拿點工讀金之外,更可以學習自己的母語,本身是泰雅族和阿美族的混血,但因為爸爸是泰雅族,從小接觸的族語大部分都是泰雅族語,阿美族語比較少聽到,當然也更少機會學到。

而後,我開始問起有關會來上課的學員狀況,老師說有些小朋友都是從小就來這裡學習族語,但上了國、高中之後比較少來,畢竟課業比較繁重,每逢要升學的前幾個月要考族語認證時,才會一窩蜂地回來。雖然林老師會有些感嘆,但或許這就是這個社會的環境,但語言巢其實也很像個家,當學生們有需要的時候,他們不會忘記這裡。


▼一家快樂合照,由左而右依序為女兒、爸爸、兒子。(圖文/謝忠福)


重拾文化 考取族語認證

我所紀錄的是中正區的阿美族語言巢,在這裡的學員們年齡範圍很廣,有小學三年級到社會人士都有,而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阿美族名字,有一個族語家庭的兩位小朋友也已經正名了,姊姊叫做「邵曼‧牧力」,弟弟叫做「以章‧牧力」,他們在語言巢學習也有幾年了,姊姊的族語能力很厲害,下個月也即將代表台北市去參加全國的母語朗讀比賽呢!不過因為他們的父母親每個週末都有都會工作在身,無法一起來上課。

其他學生多半都是高二生,因為即將面臨高三的大學聯考,特別在這一年學習族語,希望順利考取族語認證,對升學有很大的幫助。而還有一些社會人士來這裡學,有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有在外做補教業的老師,他們除了想來這邊重新學習自己的族語、文化之外,也希望能夠考取今年的成人族語認證。

創造族語環境 與家人練習

林照玉是個很活潑、很有自己上課模式的老師。每次在她的引導之下,都能夠很容易地學會單字和句子,而老師最喜歡與學生互動,所以學生們在每一次的課堂中,都能夠有很多的機會來練習口說的表達能力。

老師鼓勵同學在課後,將當日所學會的單字或是對話,回家的時候一定要常常與父母練習,設法去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族語環境,另外也可以多多練習唱阿美族的歌曲,接觸越多歌曲,不僅能夠學會一首首好聽的樂舞,也可以漸漸地對一些單字不再陌生,甚至很容易地記起來。雖然我是紀錄員,但老師都把我當做他的學生,也會教我念單字、與我用族語做對話練習。因為之前比較少接觸阿美族語,剛開始會比較生疏,但日子久了,我也開始熟悉基本的阿美族語,除了可以與老師簡單地對話,回家的時候,還會與媽媽切磋一下呢!

謙卑學習 從語言認識自己

看到不論是小朋友或跟我年紀相仿的學生認真地學習族語,心中都有一種很欣慰的感覺,因為原住民族語在現代社會裡仍然屬於非主流語言,而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抑或是整個社會體制下,這些語言沒有很多的機會可以使用到,現在能夠聽到完整族語的環境多半都在原鄉,而這個環境也因為社會觀念和制度的改變開始產生了急速的變化,也有必須搶救的危機。

舉自己為例,我有泰雅族的爸爸和阿美族的媽媽,雖然他們仍聽得懂一些基本的族語對話,但在說的表達能力卻無法與老一輩的人對談,也因此從小就沒有學習族語的環境。但我仍然抱著積極與謙卑的學習態度,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自己族語的機會。希望語言巢的小朋友或是大朋友們,能夠在每一次的學習中,認識自己。


本系列為立報與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王雅萍副教授合作企劃,感謝台北市原民會提供原民大專生訪員工讀費。


(回目錄)
面對青年貧窮化:究竟該拿實習怎麼辦?陳柏謙

究竟該拿實習怎麼辦?
釐清實習在當代勞動力市場的性質與「功能」

自從「面對青年貧窮化」專欄開始三年多來,我們至少用了超過10篇以上的文章,前前後後不斷針對「實習」、「建教合作」等等雖然打著不同名號,根本上卻大同小異的某種「學徒/學習」勞動制度提出提醒、批判與討論。而在歷經當年教育部那荒唐至極的「大專生企業實習計畫」(後被廣泛以「22K計畫」稱之)後,我們確實觀察到了台灣社會上的勞動者與學生對「實習」這件事情的態度上多了更多的戒心與批評。只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整個社會對「實習」制度,依然處在某種曖昧而耐人尋味的態度中搖擺。


■立委盧嘉辰(中)2011年11月3日偕同前鴻禧旅行社員工(右)小姐召開記者會,痛批旅行社濫用「實習」之名剝削勞工,要求政府查辦不法業者。 (圖文/楊萬雲)


簡單來說,對於「實習」這件事,離開了批評其現象面與落實上顯而易見的種種不彰與荒腔走板這一層最大公約數之外,社會對於實習制度的價值、是否必要存在等等問題的看法依舊分歧。其實大部分時間,我們更常聽到的是一種預期與預設,確信在當代勞動力市場底下,仍然可能存在著某種對勞動者/學生有益因而同時也是必要的「好的」實習制度。因此,去追求讓這種好的實習制度落實,就隱然成了許多社會輿論乃至於社會運動團體對「實習制度」進行改革參照點。當然,這麼一來,想辦法設計出一套「好的」、「有利於我們的」實習制度成為改革終極想像與運動目標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上述的預期與預設,究竟在當代資本主義生產制度下的勞動力市場有多少可能性可以成立?而它的內在的局限性又有多大?實際上到底有沒有可存在一個有利於勞動者/學生的實習制度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想我們還是得要從釐清「實習」這樣一個制度在前資本主義時期以及當代資本主義勞動力市場下其性質根本性的差異討論起。

無論是「實習」還是「建教合作」,這些不同的名詞背後基本上都預設著某種對勞動技能進行帶有「學習」成份;從勞動中學的勞動過程。而這些制度的必要性與正當性,根本上也建立在使我們相信並認同透過這種過程提昇勞動技能所帶給勞動者/學生的正面價值。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一種類似「師徒制」傳承的敘事,說服著我們通過實習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最終「出師」而自成一家。

但值得我們深思的是:這種前資本主義「工匠」、「行會」的懷舊復古想像,與今天我們面對到的資本主義勞動力市場的根本差異何在?一個最顯而易見的差異就在於「出師」後成為「師傅」的可能性上。恩格斯當年在《反杜林論》裡曾簡單但準確地區別了古典行會中的學徒與日後資本主義生產制度下的成為雇傭勞動最大的差別:「(古典)行會的學徒和幫工與其說是為了吃飯和掙錢而勞動,不如說是為了自己學成手藝當師傅而勞動。」

然而成為「師傅」的這個目標伴隨著資本主義大規模生產制度的發展以隨之而來生產工具必然的集中與擴大,逐漸讓學徒因為不再有機會掌握生產工具成為「純粹」的雇傭勞動者。因此恩格斯說道:「行會條例是要使今天的幫工明天可以成為師傅。但是,生產資料一旦變為社會的生產資料並集中在資本家手中,情形就改變了。個體小生產者的生產資料和產品變得越來越沒有價值;他們除了受雇於資本家就沒有別的出路……暫時的雇傭勞動者變成了終身的雇傭勞動者。」

也就是說,在資本主義生產制度下,絕大多數我們今天看到以「實習」或類似詞彙名之的一切制度,與當年行會意義底下的「學徒」早已有了根本上的差異,這個差別就在於越來越大程度上我們喪失了掌握生產工具而成為自力更生的「師傅」的可能性。

既然如此,今日的勞動者/學生,從事任何一種「從勞動中學習」的過程,就不可能會是「為了自己學成手藝當師傅而勞動」,而僅僅是為了在勞動力市場上出賣自己的勞動的延伸罷了。即便連一些本來已屬少數但卻還保有某種「工匠」傳統的專業技術人員,如醫師、律師與會計師等職業,在資本不斷集中的過程當中,也越來越高的比例在經過「實習」後還是只能成為純粹的僱用勞動者。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這麼說:在當代資本主義底下的勞動力市場,「實習」事實上只是雇主以「學習」的名義來重新定義勞工出賣勞動力的初期階段罷了。

其實不難理解,在勞動過程當中,再怎麼簡單的工作都存在著學習的必要性,即便對於一個已經是「熟練工」的勞工,面對不同的製程、隨時調整的工作流程,同樣也必須要有「學習」的過程。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沒有任何一種勞動、甚至沒有任何一天的勞動是不需要任何的學習。

這麼一來,以「學習」名義將勞動初期階段劃分為「實習」,事實上不過是以一種懷舊而故弄玄虛的方式來增加資本對勞動的剝削罷了。而這種被定義為「學習」因而可以進一步降低其聘僱成本的「期間」,更會隨著勞工集體力量消退、經濟危機與國家政策介入等等因素而持續不斷後延與擴大。不久前,台灣因為護理人員工作普遍環境不佳、勞動條件過差而造成醫療體系內出現嚴重的「護士荒」,而衛生署在公聽會當中為了填補人力需求不足,竟然提出了要求延長護校學生實習年限到4年的解決辦法,馬上引來了不小的批判。但其實這個荒謬的提案反倒意外地證明了,在當代勞動力市場底下,「實習」制度扮演的,不過就是進一步壓低勞動條件與雇主雇傭成本的功能罷了。

我們之所以追本溯源探究「實習」制度在當代資本主義下的性質與功能,無非是希望能夠激起更多的討論與思考:倘若當代「實習」制度的本質根本就只是變相「無償(或低廉)」的勞動,那麼,一個能夠撥開實習迷霧、看清並回歸勞動分析的運動目標與想像,也許會是當下我們更迫切的課題之一! (英國倫敦大學Queen Mary學院商管系博士生)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3-09-30@【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親子QA】字的美醜/【科學高興班】你怎麼知道@【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2-04-20』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