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14-02-28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官網首頁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2-28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4-02-28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面對青年貧窮化:重訪年金私有化的論辯本報訊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2-28


■劉侑學


2012年國慶日前夕,勞委會委外的勞保精算報告出爐,一份例行性的估算說明,卻意外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甚至引發勞保老年給付的搶退擠兌風潮,後續更為罕見地由總統率領考試院長、行政院長及業務相關部會首長,共同召開記者會提出完整的年金改革方案。

馬政府認為受到人口結構以及早期制度設計的影響,台灣的年金體系面臨「財源不足」、「行業不平」與「世代不均」等三大挑戰,必須即刻進行改革,否則不僅存在不同職業的差別待遇,更嚴重的是緊接而來破產風險,危及老年經濟安全保障。

勞保破產現階段是假議題

然而,其中的勞保基金是不是真有破產之虞?就如同國內許多學者的批評,政府委託的精算報告是以「完全提存準備」作為計算前提,也就是以100%的「提存比率」(funding ratio)作為衡量基準,所以產生龐大的「潛藏債務」,並據此當作勞保基金無以為繼的論證。不過,社會保險的財務處理並非以完全提存準備為主流,多數國家是遵從「隨收隨付」(pay as you go)的收付原則。「隨收隨付」是年金體系最為常見的財務型態,立基於契約本質的世代互助,國家無須為未來年金請求權積累準備基金,而是將現下工作人口的保費收入,移轉供應當期老年退休給付之用,隨收隨付放寬任何世代在給付與貢獻之間的連結限制,具有代際再分配與風險分擔的功能,較受到多數社會福利學者與偏左政黨的歡迎。

從這個面向看來,在隨收隨付的財務模式之下,政府宣稱基金即將破產恐怕是危言聳聽的假議題。然而,由於少子女化、勞動力減少、平均壽命延長等無法逆轉的人口結構趨勢,仍會造成勞保基金收支出現失衡的困境,因此2009年勞工保險條例修正案將一次性給付改為按月給付的同時,也一併納入漸進調高費率、延後法定退休年齡、提早退休的減額給付等制度安排,學理上稱為制度內部的技術性調整或參數改革(parametric reform),回應人口老化的財政疑慮。

值得一提的是,馬政府的年金改革版本並未提及以新制度或由勞退新制(個人帳戶)取代目前的勞保老年給付,也就不屬於大規模的年金私有化工程,其主張除持續調高費率之外,進一步地緊縮較高所得者的給付水準。

多柱化年金體系的未來

自90年代開始,在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積極倡議之下,吹起一股年金私有化的改革風潮,以私營、確定提撥的個人帳戶制取代(或並存)公營的隨收隨付年金體系,尤以拉丁美洲國家與後共產主義的中、東歐轉型國家為眾;同一時間,許多以隨收隨付、社會保險為主幹的福利先進工業國家,改革層面是戮力於調高費率、延後退休、取消提前退休、降低給付額度的改革方案,而未加入激進的年金私有化的隊伍。

但時序進入1990年代末期,乃至於2000年之後,許多老牌福利國家也陸續採取擴張私人年金的政策選項,走上年金私有化的道路。德國是第一個立法建立社會保險對抗老年、失能以致於所得喪失的工業化國家,歷經百年歷史的德國公共年金,隨收隨付財務體系的財政尚屬健全,不過並非代表德國仍持續堅守公共年金的單一柱傳統。事實上,從1970年代晚期開始,德國面臨能源危機所引發的大量失業問題,當時的政府選擇以消極性勞動市場政策(passive labour market policies),也就是藉著鼓勵提早退休舒緩青壯年失業人口,加上1990年與東德統一之後,西歐政府負擔東德地區的退休支出,形成第一波對隨收隨付年金體系的財務壓力。

隨著人口結構持續老化,開啟德國在1990年代一連串的改革措施,包括前述提到的調高費率、延後退休年齡、取消提前退休、降低年金水準等,預計2029年法定退休年齡將從65歲拉長至67歲,淨所得替代率也逐步自70%下降到64%,以解決年金體系沈重的財政負擔。

改革的結果意味著未來德國公共年金的重要性持續下降,另一方面為繼續減輕國家財政壓力,以及彌補退休給付因為緊縮措施而出現的損失,2000年後紅綠聯盟所主導的年金改革,促使德國朝向年金私有化的方向前進,例如2001年與2004年兩次的年金改革,政府透過國家補貼或稅式優惠,積極發展「企業附加年金體系」與「個人附加年金」,試圖擴充私人年金市場。

台灣目前的年金改革開始進到緊縮期,不過因著人口嚴重老化的趨勢,歐洲國家的改革圖像會不會是台灣下一階段的遠景,而年金私有化衍生的退休所得不均、性別不平、老人貧窮率上升,以及金融市場的風險動盪,台灣年金體系未來應如何轉變,都值得提早思考與因應。(前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委)


圖片來源:路透


相關閱讀

【後金融危機歐洲國家年金轉型】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2831

【年金改革未竟之憾】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1079

【英國年金改革政治經濟學(上)】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5442

【英國年金改革政治經濟學(下)】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5632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NGO工作者的異想世界:真正的謙卑本報訊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2-28


■褚士瑩


最近同時看了兩本值得一起對照閱讀、思考的書,一本是60多歲的尋常家庭主婦瑪琳娜的回憶錄《沒有名字的女孩》(The Girl With No Name),另一本是靈長類動物學家瓦爾(Frans de Waal)的學術研究《矮黑猩猩和無神論者:在靈長類動物中尋找人性》(The Bonobo and the Atheist: In Search of Humanism Among the Primates)。


(上圖)矮黑猩猩在剛果金夏沙市郊的禁獵區休息。(圖文/路透)


回憶錄的故事主角目前丈夫和兩個女兒居住在英國的鄉間,但在1954年,4歲時被綁匪遺棄在哥倫比亞的原始叢林裡,孤立無援的她在不知所措之際,碰上了一群卷尾猴。年幼的她跟著猴子們學習了覓食、攀爬以及躲避危險等生存技能,甚至學會了猴子的語言,而得以跟牠們一同嬉鬧、分享食物,或是清理彼此的身體和毛皮。這群猴子不但是她的救命恩人與朋友,讓她忘記孤獨,感受到「家」的溫暖。

歷經5年的叢林生活,她懵懵懂懂地跟著一對獵人回到了人類的社會。只是,在那裡等著她的並不是期待中的溫柔擁抱,而是無情殘酷的欺凌鞭打,先後曾淪為奴隸、童工,甚至憑藉著一身從猴子那裡學來的靈巧身手,搖身一變成為街童竊盜集團的首領,直到14歲那年,這個飽受生命苦難折磨、已經沒有了名字的女孩得到好心人收養,獲得「瑪琳娜」這個名字,終於開始逐漸實現那個建立自己家庭、安穩生活的夢想。

靈長類動物學家瓦爾,則是終其畢生精力在研究人類的近親黑猩猩和矮黑猩猩,他提出具有說服力的論據,證明動物不需要宗教,也顯示一些看起來非常像人類的道德行為,證明宗教並不是讓人類具備高尚情操的必須條件。

瓦爾在實驗室的實驗中,我們看到黑猩猩即使在沒有「好處」的情況下,也會幫助其他黑猩猩獲取食物,甚至在同伴獲得食物時也會拒絕獎勵自己。在野外也是如此,比如年輕的黑猩猩會幫年老體衰的老猩猩送水,也會收養來自其他猩猩家族的孤兒。瓦爾也觀察一群野生恆河猴,年輕力壯、甚至脾氣暴躁的成員,對於族群當中得到相當於人類唐氏症的猴子,也會特別容忍有耐性,不會因為這些染色體異常的同伴的脫序行為而欺負牠。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瓦爾是誰,但是如果提到在TED演講中播放的一段影片,你可能就有印象了。在那個實驗裡,來自同樣族群、且互相認識的兩隻猴子,分別被關在兩個籠子內。研究人員要求猴子拿出石頭交換食物,其中A猴的回報是「黃瓜」,B猴的回報是「葡萄」。相較於黃瓜,葡萄是牠們更偏好的食物。因此在實驗中,A猴看到B猴拿到葡萄,自己卻多次拿到黃瓜後,而表達出了複雜的情緒,不僅會將收到的黃瓜往實驗人員身上丟,還會拿石頭往牆上敲,甚至是用手拍打玻璃窗,動作相當大,顯然是生氣了,證明動物也有公平的概念,但是華爾街的股市營業員卻沒有。是的,那個科學家就是瓦爾。

無獨有偶的,當我第一次在《動物行為》期刊讀到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証實鳥類也會為同類辦葬禮,受到傳統想法顛覆的內心,也有同樣的巨大撼動。

科學家研究中指出西方灌叢鴉(烏鴉的一種)遇到一隻死去的同伴時,它們會大叫著相互通知且停止覓食,降落在死鳥的身邊並聚集在它的周圍,為其舉辦葬禮。為了證明這不是巧合,研究人員甚至多次把一系列的物體(包括不同顏色的木塊、死去的烏鴉,逼真的機械烏鴉,和象徵獵食者的大角貓頭鷹標本等)放到後院中,觀察這一區域的西方灌叢鴉如何反應。結果烏鴉對於木塊的反應相當冷淡。但當發現一只死去的鳥時,它們開始發出警告的叫聲,警告遠離這裡的其他烏鴉。然後這些烏鴉會在死去鳥類的周圍聚集,形成雜亂無章的大型聚會。它們發出的叫聲會吸引新的烏鴉來到葬禮。這些烏鴉也會停止搜尋食物,這種行為上的改變會持續一整天。有趣的是,這些本來在野外會攻擊生病的烏鴉、或是攻擊競爭對手烏鴉的鳥類,絕對不會撲向這隻死鳥的身體。

至於貓頭鷹標本出現時,這些上當的烏鴉則會以為獵食者已經到來,也會趕緊聚集到一起並且發出一連串的警告叫聲,甚至會猛撲向標本試圖嚇走它。

其實我們都不是第一次看到類似這樣的研究,比如說長頸鹿和大象,也會在最近死去的近親身體周圍徘徊,證明了動物對死亡擁有一種精神性的概念,會留意到它們死去的同類,甚至會為逝去的同類哀痛。

反觀人類社會,互相抨擊、踐踏卻是自認為高高之上的人類社會當中的潛規則,宗教和哲學的自負,讓很多人很難接受這種很多時候人類行為其實不如野生動物的觀點,我們不但認為自己與所謂「低等」的動物與眾不同,甚至自以為是地用「道德」的想法,對於其他弱勢者進行施加即使在動物社會中也會自我節制的暴力和霸凌。我們在瑪琳娜的回憶錄裡看到,在瓦爾的研究中看到,在華爾街的貪婪中看到,在台灣反對多元成家的遊行當中也看到,這些都是強而有力的證據。但是如果我們繼續選擇傲慢的姿態,扣上宗教與道德的大帽子,遮住可以看見事實與科學的眼睛,那才是人類專屬的真正悲哀。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2-28

▲《沒有名字的女孩》書封。(來源/Pegasus)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2-28

▲《矮黑猩猩和無神論者:在靈長類動物中尋找人性》書封。(來源/W. W. Norton Company)


相關閱讀

【有尾巴的吉娃娃犬】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9030

【生命的練習曲:蠶寶寶的回憶】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9228

【生命可不可以買賣?】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6930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讀者來稿:迪士尼的乖女兒「出櫃」了!本報訊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2-28


■莊蕙綺


票房大獲好評的《冰雪奇緣》是部讓我從頭哭到尾的卡通,它不只顛覆傳統地讓人思索什麼是「真愛」,擁有魔法的艾莎公主所經歷的,真切地碰觸著我身為女人、身為同志的生命經驗。身為同志的不可說,必須壓抑、隱藏,擔心家人承受有個同志女兒(姊姊)的流言蜚語,曾被父母叮囑不可以讓妹妹、弟弟知道我喜歡女生等必須隱藏起真正的自己;如同艾莎被父母叮嚀著不可以讓別人和妹妹知道她擁有冰雪魔法、要隱藏、別去感覺、要當個好女孩。

一路走來,向家人出櫃有好多的故事,曾經因為擔心害怕,向家人隱藏著同志身分,像艾莎將自己孤寂隔絕一般,杜絕家人的關心探詢;出櫃後,妹妹曾寫給我「對不起,讓你孤軍奮戰那麼久,今後會努力與你並肩作戰的」;弟弟特地留著學校輔導中心邀請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教育小組去演講的報導,讓我知道他聽見了同志的生命故事。我的出櫃經驗是幸運的,家人間的愛帶來理解與支持;學校所規劃認識同志的性別教育,讓妹妹和弟弟看見了其他同志的生命。

《冰雪奇緣》的公主們不只出櫃,還告訴女孩們別再當「乖女孩」了。

女孩成長為女人的過程,受了家庭、社會多少的規訓,常被要求許多的「該」與「不該」,不可大聲說出慾望、月經的諸多禁忌、母職的美麗與哀愁;慢慢地慾望被壓抑、不滿足於身體形象、將真實快樂的自己隱藏在「乖女孩」的影子裡。為什麼女孩/女人們要畫地自限、被動消極、隱藏慾望、等待真愛?迪士尼的乖女兒「出櫃」了,拒絕當個「完美的乖女孩」,快樂且自信的做自己最自在!(世新大學性別所研究生)

後記:《冰雪奇緣》的另一個巧思─在電影字幕落完的最後片段,大雪怪的可愛舉動自然地破除陽剛、陰柔間的疆界,讓人會心一笑。


圖片來源:華特迪士尼影業


相關閱讀

【你們不曾經歷過】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7497

【出櫃政治學】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6474

【同志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牽手嗎?】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8144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No.201】閱讀,翻閱生命的篇章~@【【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電子報】
祀奉神明廟宇之美@【智慧藏百科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4-02-28』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