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者電子報-NO.18(勞動權的反思)─目擊者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October 08,2012【勞動觀點】攝影記者論壇呼籲增加專業對話
宋小海/報導
傳統的新聞價值認為影像資訊必須透過專業機制與一群專業人 員進行採集與製作,才能成為準確、富意義、有價值的新聞訊息。 但隨著數位科技讓攝影的技術門檻不斷降低,以及「公民新聞」 風潮的興起,加上網路部落格的廣泛流通, 新聞影像的專業與非專業界線已經日趨模糊難辨。
針對上述現象,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舉行「從技術與倫理談新聞攝影專業」論壇,邀請多位記者共論。中國時報攝影主任黃子明陳述其中的主要問題,包括當今媒體環境對攝影工作者的衝擊、新聞亂象下攝影記者如何自處、攝影記者如何看待自身角色,以及專業組織能否有效運作。
攝影記者的工作處境
TVBS攝影記者楊育昇認為,目前數位化對電視台的工作流程影響還不普遍,反而是收視率的壓力競爭,導致新聞主管經常要求「其他電視台有的畫面我們也要有」,以及進行雙分割、畫圈、特效等強調手法,造成許多時候新聞專業內容有所扭曲。
公共電視攝影記者羅盛達表示,自己目前負責新聞專題工作,邏輯與每日新聞的方式不同,主要需要進行題材研究,並蒐集大量影像資料。他也認為近年網路的發展,也正面增加電視的新聞報導影像曝光的效益,因而數位匯流的新聞大平台,可能是未來趨勢。
現任職於中央通訊社的資深攝影記者施宗暉則說,攝影記者的專業限制經常來自於沒有影像訓練的主管,看電視有什麼就要求什麼,也不尊重攝影記者已有的照片。例如每年考季後,滿級分學生聚在一起跳躍的照片,就是攝影記者在主管壓力下被迫「用嘴巴拍來」的擺拍產物。
施宗暉表示,攝影記者有一天可能會消失掉,尤其媒體已採用更先進的硬體技術,用DV拍攝連續畫面再抓圖,以後攝影還不如找海軍陸戰隊退役就好,既容易衝撞擠入現場,又可長時間工作。施宗暉認為,新聞攝影現在取代性很高,除非背後有更深層的東西,若能以”Producer”(製作人)的概念,訓練工作者從拍到剪,一個人獨立完成報導,或許是未來的趨勢。
蘋果日報資深攝影記者杭大鵬則認為,以前媒體有壟斷資訊權力,現在民眾自己可以主動拍到第一手照片提供。他認為正面而言,科技解放讓非專業的民眾可以紀錄攝影記者到不了的場合,對攝影記者是挑戰,但不可能全然取代。
壹周刊攝影主任姜永年表示,自己在工作過程中,經常必須「說服」文字記者、主管選用哪些照片、也要面對美編如何裁切、壓標等情況,整天都在打仗。攝影記者雖然自認媒體不能沒有自己,但在組織產製過程中,常會感到自身很容易被取代,雖然自己還能為照片把關,並參與所有後製的流程,卻也不免遇到文字記者荒謬的提案。他認為攝影記者的專業不是自己關起門來談,而是在組織內與老闆、總編輯、文字記者、後製美編與文編,共同討論出一個守則。
建立集體組織與對話空間
今年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推出「新聞圖像使用原則」,期望做為業界專業守則。苦勞網記者王毅丰則反思,能發揮專業的攝影記者,若覺得陳幸妤的畫面沒有新聞價值,就沒必要追著她跑;或是不需要造假、設計畫面打擊政治人物。他更批評,過去專業攝影記者被灌輸不能干預現場等倫理,現在卻又經常失效,肇因於「選擇性的專業」:當資本家覺得市場有利,即使例如陳幸妤沒有新聞價值,攝影記者也要因「專業」之名帶回畫面。
對於專業被選擇性運用的情況,王毅丰回顧苦勞網的成立緣起,當主流媒體報導統聯客運罷駛事件,大多僅在消費者權益受損上打轉,一群社會運動者對此不滿而催生出苦勞網,就是要從所謂的「專業者」奪回詮釋權。另外,苦勞網建立輪值主編制度落實內部民主,也嘗試打破科層化的制度限制。
「我們可能有必要重新建立我們自己當代的新聞專業規範。」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的成員鍾宜杰則提問,當前大家所談的新聞專業,到底是新聞媒體機構還是新聞從業者?符合現狀的是,入行門檻由媒體機構認定、專業責任由媒體機構承擔、專業判斷由媒體機構掌握、從業人員只是提供勞動服務;但他認為新聞專業應思考反轉為新聞從業者掌握:入行門檻由專業組織認定、專業責任由從業人員承擔、專業判斷由從業人員掌握、媒體機構承擔行政管理責任。
鍾宜杰說,新聞記者因為社會公權力賦予特權與期待,因而有權力質疑老闆,但背後需要專業組織的力量。他也批評目前記協是一個力量非常弱的專業組織,包括新聞攝影研究會,都仍未受同業普遍承認尊重。
前任新聞攝影研究會理事長、聯合報攝影記者鄭超文則表示,過去攝影記者在編輯部被邊緣化,很少參與討論過程。攝影記者感覺遭受壓迫,並不是因為無法選用哪張照片,而是根本沒有對話,所以促成對話也就是成立專業團體的原因。新聞攝影研究會透過舉辦攝影比賽與展覽,除了讓專業者之間溝通,也是與社會大眾對話。
【新聞圈】聯合線上副總經理李彥甫轉戰電視圈
記者宋小海/報導
「我本來應該留我公司的MAIL,但很不巧的,我的MAIL將在三天後就會失效。」聯合線上副總經理李彥甫在27日的公民新聞論壇,發表聯合報系如何運作公民新聞時,在投影片報告最後,透露自己即將離開聯合報系。他也因此笑說,許多聯合報系數位內容的後續發展,個人也不好表示意見。
李彥甫於會後表示,雖然目前尚未到新公司就職,因此暫不便透露服務哪家媒體,但未來將會電視台從事數位匯流工作,除了一部分的新聞內容,也包括各種節目。他說雖然離開17年的工作崗位有些不捨,但也是嘗試新的挑戰。
【特別報導】董事會持續爭議 治理願景恐被忽視
宋小海/報導
公視董事會爭議從今年開始遲未降溫,工會理事長謝啟明透露,董事會爭議掩蓋了公共電視長久內部經營團隊的治理問題,例如原來應一年一度進行,卻懸擱已久的總經理馮賢賢的年度考核案,3月29日才在7名董事的會議中首度通過,即是問題之一。他認為經營團隊強勢、高壓決策治理模式,導致「公共電視卻缺乏內部公共參與」,並非健康發展。
多位社運、學術人士在近期討論場合中,對公共媒體的未來表示憂心。媒體改造學社在22日舉辦第三屆公民媒體會議,即邀請苦勞網特約記者孫窮理與專欄作家周奕成分析公視的問題。
多位社運、學術人士在近期討論場合中,對公共媒體的未來表示憂心。媒體改造學社在22日舉辦第三屆公民媒體會議,即邀請苦勞網特約記者孫窮理與專欄作家周奕成分析公視的問題。
決定權回歸公視基層
苦勞網特約記者孫窮理自認對公視並未深入瞭解,但他舉南韓政府出資的公共媒體中心MediAct為例,該中心在今年也因總統李明博介入,引發南韓社運界對此進行抗爭。孫窮理從社運團體的小額募款進而引申社會支持的重要,認為台灣公視的問題,除了媒改社、媒觀等少數團體關注,還需要有更多民間社會支持,而且不能只是2009年初號召3000人上街頭的形式,更應該著重長期關係的經營與發展。
除了外部的支持力量,孫窮理也認為,或許制度不是根本問題,而公視內部有沒有自己本身的力量,透過工會或是專業團隊等形式,把決定權回歸到公視基層。
董事遴選機制複雜難問責
身為傳播學生鬥陣元老的周奕成則表示,現在公視的目標模糊,領導者與經營者也無法把所有工作人員整合成一個團體,給予奮鬥的目標。公視因不同文化菁英之爭,但社會不只沒有人關心,而是連反對的人都很少。
周奕成說,公視現在明明就是國家電視台,卻假裝不是國家電視台。當初公視為了要排除政府、政黨、民意機關的介入,把董事會遴選設計得非常複雜,脫離民眾常識,導致人民不知道這些董事怎麼來的。但其實政府、政黨可以用很多方式介入,卻以獨立、程序問題為藉口遮掩,反而沒有辦法問責。他也認為,某些特定專業團體,或是政治大學新聞系的學術網絡,其實在公視的影響力都超乎比例。
周奕成強調,或許公視可仿效台灣民主基金會的模式,讓政治力有清楚的管道可循。由於過去公視傾向多元文化的內向思考,反而很難建立共識,如果公廣集團能與國家、產業戰略結合,定位在亞洲及華人世界,把廣電、文化創意產業等投射到海外市場,或許能夠增加爭取政府資源與民眾瞭解支持。
行政院缺乏政治規劃
在公民媒體會議之後,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馮建三則在「公民新聞論壇」、「傳播學生鬥陣春季論壇」等場合強調,目前公視其實並非面臨新聞自由或獨立自主的問題,而是因為行政院沒有傳播政策,缺乏「政治規劃」。
馮建三說,自己雖從未擔任公視任何董、監事、顧問工作,但董事內部的意見雙方大多是長年的朋友,建議也已給過了。他對於周奕成提出公視在華人世界之願景表示贊同,也批評這幾年來的先後執政黨皆缺乏對公視的願景,致使更換董事人選總無法顯得理直氣壯。
馮建三強調,因為行政院沒有「政治規劃」,大眾應向行政院要求一個合理傳媒環境,如果行政院認為經營團隊不理想,就要把目標講清楚,而不是要被抬轎的人自己走進去。同理,現任董事長鄭同僚也有責任把經營願景講清楚,外界才有支持的理由。
【新聞圈】深入議題 公民新聞進化專業團隊
記者宋小海/報導
隨著網路科技發展,公民記者社群日益成熟,公共電視在2007年創立的PeoPo公民新聞平台的新聞內容,至今也累積逼近40000則。公視與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共同主辦「2010PeoPo公民新聞論壇」,在27日當天邀請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高雄縣旗美社大分享公民記者培力經驗,學者、非營利組織工作者分析如何經營新聞議題,多位實際參與者也進一步討論公民新聞的效益與未來發展。
論壇中除了觸及公民記者的內在動力與報導策略等面向,公視新聞部經理何國華則提到,八八風災是公民新聞比較明顯的轉捩點,災情當時主流媒體也徵求公民記者的報導,但風災之後的後續重建與矛盾現象,主流媒體則多半撤守。目前公視、原視及客家台等除了一同進行相關專題報導,也感謝PeoPo相關公民記者的幫助。
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看顧災區重建
關於風災重建議題,除了PeoPo公民新聞平台,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成立發展,也是至今重要的一股力量。身為發起人之一的馮小非表示,之所以有成立獨立新聞網的想法,是因為瞭解目前的媒體不可能密集投入重建議題,畢竟沒有一個媒體為單一事件而存在。然而,重建牽涉數萬人以上的權益,以及幾十億的捐款,所以應該有專心的媒體看這件事情,也就要有人專心的工作。
「業餘公民新聞記者是不夠的,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時間,政府製造災難的廣度與速度真的都太大了。」馮小非表示,新聞網藉由幾個人以「社會互助會」的集資概念成立,就像是共同購買「有機」新聞。
馮小非提到,公民新聞必須被信任,除了多加查證、與商業媒體記者分進合擊互相合作等方式,並透過討論板的積極維護互動,也讓大眾瞭解記者編輯的採訪侷限,希望外界能彼此補充證據,信任度也在公開過程中被建立。
在記者之前我是一個公民
「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特別的是,我們不是只去跑新聞的人。」論壇前一天剛從高雄縣那瑪夏鄉離開,新聞網記者鐘聖雄則說,與受災民眾產生交集信任,不應只是告訴他們要寫採訪報導,而是詢問「假如我要寫一篇文章可以幫上什麼忙,可不可以告訴我是什麼,我們一起來想辦法」,進而建立一體爭取公共利益的感覺。
「在記者之前,我是一個公民。」鍾聖雄還說,民眾因為在抗爭活動擔心警察逮補,自己有時就主動掛名為活動負責人,並且也會將全台各地的重建問題、經驗,以及公部門的回應方式,與地區民眾交流訊息。長期下來,也讓人瞭解莫拉克獨立新聞網是為了關心重建的公共議題,與民眾走在一起。
大眾媒體看不到的慈濟大愛石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陳順孝同樣也是新聞網的發起人,他認為新聞網追蹤大眾媒體不願碰觸的議題。
陳順孝舉例,協助重建的慈濟做了很多好事,但是災民入住的大愛村週遭,卻設計許多「大愛石」,刻有「一早就看到浮屍在大馬路」、「哪裡有災難哪裡就有慈濟,真感恩」、「但願我那微薄的財產能夠賣掉,用一半捐給大愛台」等語。另外慈濟也在原住民教堂的十字架正下方,設放證嚴法師的「十在心路」。陳順孝表示,新聞網談論這個議題,並不是否定慈濟的貢獻,而是希望慈濟可以做得更好。
新聞的中小企業
對於公民新聞的未來發展,陳順孝表示,目前PeoPo公民新聞平台有60%以上是民眾報導身邊的故事,嚴肅性、全國性的議題報導顯得較少,但要改變現況並不是強化「記者」的採訪特權,而是政府資訊應該透明公開,更要有單一窗口以供查詢,讓一般人以「公民」身份即可取得。
陳順孝也提到公視「我們的島」與公民記者朱淑娟的合作關係,以及今年網路媒體獲得美國普立茲新聞獎的案例,認為專業記者與公民記者可建立合作關係;公民記者呈現多元訊息之外,也可由基金會等方式提供資源,讓公民記者逐漸走向以獨立記者與小型工作室的方式進行,成為新聞的中小企業,與主流媒體合作及競爭。
【特別報導】假處分連鎖逐解套 公視董事會傷勢猶未止
編按:近期公共電視董事長鄭同僚被新聞局假處分案、鄭同僚對陳世敏等8人假處分案,先後透過主動撤銷、法院抗告而解套,然而衍生的法律訟訴與言辭交火尚未平息。
記者宋小海/綜合報導
公視董事長鄭同僚等7名董事在上個月被新聞局假處分後,「僅存」未被停權的5名董事互推陳勝福為代理董事長,隨後並呼籲新聞局撤銷假處分,也主動聲請撤銷原先鄭同僚對陳世敏對8名增聘董事之假處分。然而當新聞局17日正式撤銷後,監事黃世鑫指陳勝福未經法定程序選為代理董事長,逕自解除對8名董事之假處分,即控告陳勝福等5名董事背信。
恢復職權的鄭同僚在19日召開董事會,並據內政部規定的「會議規範」:若開會人數長期不足額情況下,可以經過二次延會,在三次開會時以總額三分之一決議。當日會議即以7名出席董事,通過華視法人代表名單、原民台、客家台台長遴選委員會名單,及公視執行副總鍾裕淵年度考核。
鄭同僚緊急開會 各方交相抨擊
陳勝福等5名董事當日未出席會議,而是發表聲明,指責監事黃世鑫違法否定董事會決議,並不當指揮行政部門,禁止撤回8位董事假處分案,並造成監事陳炳宏憤而辭職。聲明亦指責鄭同僚強行通過華視董監事名單,形同安椿佈建,並主導通過華視今年播送政黨競選廣告,導致黨政軍退出三台之精神蕩然無存。
隔日,公視與華視工會也發表共同聲明,除要求鄭同僚撤銷對8位董事假處分,也強調董事會應有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而重大議案不應由極少數董事決定,包含指派華視下屆董監事人選及原客台長遴選。新聞局也聲明讉責鄭同僚「嚴重失職」。
鄭同僚除了強調此次會議為先前的延續會議,並表示因為華視在6月28日即將舉行股東常會,為避免民股取得華視經營權,才必須趕緊開會推出新的法人代表,維持公廣集團運作。
19日會議中的華視董事候選人建議名單包括鄭同僚、朱台翔、汪琪(新任)、周建輝、林谷芳(新任)、林志興(新任)、陳邦畛、陳勝福(新任)、彭文正、黃明川、虞戡平、盧非易、黃世鑫、陳正然、吳清友、黃蔭基、王俊秀、巴正坤。另推薦監察人林筠與陳炳宏。
陳世敏等5名董事抗告成功
另一方面,雖然鄭同僚未主動撤銷對8名董事的假處分,但24日台灣高等法院宣判,陳世敏、程宗明、廖元豪、趙雅麗、須文蔚等5名董事抗告成功,假處分廢棄當日生效,僅剩3名董事黃玉珊、林淇瀁、蔡憲唐仍受假處分限制。高等法院的裁定認為,在假處分後,增補董事與公視基金會的本案訴訟遲未提起,加上董事長推舉案對公視基金會並無急迫危險,種種矛盾顯示假處分並無必要。
5月27日,鄭同僚出席公視與政治大學合辦的「PeoPo公民新聞論壇」,並在接受《目擊者》記者採訪時,強調接下來《公視法》修法將是工作重點,也已邀集資深社運人士參與討論,除了要將原、客兩台由現在的政府標案改為比照公視的捐贈模式,另外也要確保公廣集團未來不再受政治力介入。至於抗告成功的5位董事,是否將在6月進入董事會討論,鄭同僚則表示不便多談。
假處分抗告成功的員工董事程宗明則批評,公共電視董事會在去年底開始的爭議只是末端表象,重點在於長久以來,政府不徵詢當事人意願與瞭解利益迴避關係,就逕自提名通過公佈名單後,才要進一步疏通,造成公視出現人頭董事的亂象。
程宗明另提到,華視已提出媒體園區的概念,公視經營團隊卻把新聞部拉回東湖公視,自絕於園區效益之外。今年3月少數董事通過這項決策不僅缺乏代表性,也沒有平息員工反對的聲音,是治理偏斜的問題。
【傳媒趨勢】學界籲政府、企業支持公共新聞
文/賴志雯(記協志工)
近年新傳播科技崛起,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展,帶來傳媒管道增加,並造就傳播數位化的時代;然而,報紙發行量與閱報率屢創新低,廣告營收也不斷下降,傳統新聞產業面臨嚴峻的挑戰。就出版產業而言,從生產流程到內容的產製,及讀者端的閱讀平台,也因為科技發展而產生多樣化的選擇,對出版產業造成不小衝擊。
在「2010媒體公民會議」,主辦單位媒體改造學社邀請到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副教授胡元輝,及大雁出版基地董事長蘇拾平,探討「新科技下的報業與出版業」。其中,胡元輝呼籲台灣效法美國經驗,政府可成立新聞發展基金,或由企業所屬之公益、慈善基金會,支持非營利或低營利媒體。
歷經多家公、民營報社、電視台的媒體人胡元輝認為,目前傳統媒體已經逐漸進化成新的媒體,走向網際網路的時代,甚至美國普立茲新聞獎也開始增設網路媒體報名,今年更有網路媒體奪獎。對於網路新媒體正在挑戰傳統主流新聞媒體的現象,他認為的確有機會藉此建立更多元的民主環境,但還不要抱持著過度樂觀的態度。
根據美國互動新聞學機構所屬之新聞實驗室(J-lab)調查發現,要推動社區發展,必須正視社區媒體的功能,而傳統媒體已無力顧及社區事務,反倒是傳播科技的進展,使得網路等新興媒體可發揮社區連結的功能。
胡元輝指出,商業要與公共一同並進,可站在另一個高度協助媒體,建立獨立的基金,或是支持傳統媒體「基金化」。他認為,我國外交部都能成立台灣民主基金會,為何我們不能為了公共新聞,創立獨立基金會。此舉可重建政府和媒體間的關係,也讓企業與政府共同投入公共新聞業的發展。
數位出版是未完成的革命
另外在出版業方面,蘇拾平從新科技的發展對出版的影響開始談起,並提到現在中國廣為流傳,收費型的中文線上出版-盛大文學網,閱覽人數已超過上億,在網路上即可看到書的內容。還有像在美國的電子書,可上網閱讀雜誌,這些都會是將來的營利模式,不需要花費其印刷、送、物流等過程的成本。
蘇拾平表示,數位出版是項還未完成,還早的革命。他指出,數位出版是內容載體有了新的選擇,但閱讀習慣不是說變就變,選購機制也不是說有就有。數位出版為專一閱讀模式,也是綜合另外的科技產物,需配合通訊、手機、傳訊等。他認為,電子書雖然方便、也節省了許多的成本,但在哪裡讀,在哪裡買,還是個很大的問題。
對於未來的出版業,蘇拾平指出,從出版的成熟面來看,紙本書還有至少三到五年的優勢,是不可取代的。但他也指出,出版業開始截彎取直,從編輯到完稿的過程逐漸減少,造成傳統書店將不再是主流。
【傳媒趨勢】尊重母國語言 移民、移工需要資訊對等
文/潘承甫(記協志工)
在台灣,約有70多萬的外籍、陸籍配偶及外籍勞工生活,儼然成為台灣第五支重要族群。但過去討論國際移工、移民,大都圍繞在其社會適應或去除其差異的同化議題,很少人以他們的心聲、想法及需求為出發點做思考。
今年媒體公民會議即針對這種傳播政策現象,邀請外籍配偶暨勞工之聲協會副秘書長陳平、四方報總編輯張正,一同分享媒體服務與觀察之經驗。
陳平提到,過去自己在勞工電台工作,並策劃主持越南籍勞工收聽的節目,但台灣提供外籍勞工與新移民使用的廣電資源,的確是以公部門資源為主,不僅播出時間短、時段冷門,節目製作理念以台灣為中心,內容以政令宣導為主。
陳平認為,國內提供給移工、移民的媒體內容,都強調協助其適應與融入台灣社會,而忽略其對母國語言與文化的傳播需求,因此政府該對這方面有所思考,重視跨國移工移民的傳播權,使其有資訊接收的權利,並能深層表達自己的心聲與想法,才能達到文化交流的效果。
創刊於2006年《四方報》,經營至今有越南文、泰文兩個版本,除了打進零售通路,並參與舉辦多場相關攝影展及音樂會。總編輯張正說,《四方報》以國際移民、移工為出發點,也提供大量版面讓他們以母國文字發聲,分享在台灣的遭遇與心事。他認為,以母國文字呈現的定期移民、移工刊物,不只是穩定其情緒,更是要達到資訊對等,甚至能凝聚力量為自己發聲。
張正認為,移民、移工會是台灣未來一百年的競爭基礎,台灣應視他們為助力,尤其隨著國際移民、移工增加,台灣應當重視權利的保護。陳平也認為,政府應培訓台灣相關語言的人才,以了解新移民們的傳播需求,另外,也需培育新移民從事傳播產業,從節目的企劃、製播做起,才能保障其資訊、溝通、娛樂及文化延續的權利,也讓新移民們有機會替自己發聲,替自己爭取應有的工作權及媒體使用權。
【勞動觀點】工會定位未健全 記協常委提建言
記者宋小海/報導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於5月22日舉辦勞工研討會,其中一場論壇針對社工員工、媒體從業者、教師等「新型態工會、工運組織」展開對話。這些職業因為自我榜標或外界期許的某種社會責任形象,其工作者的勞動權益反而被忽視。
在媒體組織方面,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常務委員鄭超文分析,記協在成立之初,主張先做到自律再談權益,並維護民眾知的權利,但是媒體本身就是營利機構,所以相關組織除了標榜新聞專業,也要承認自己是新聞工作者的利益團體。
「要達到專業目的,首先要能集體對抗,媒體記者要成立的第一個利益團體應該是工會,保障工作者的勞動權益。」鄭超文也坦言,不管是攝影研究會或記協,至今尚未成立工會最大的問題就是實力不夠,而且也並非所有記者都有勞動意識。記協要準備成立工會之前,還是要建立記者的共同感。
鄭超文也提醒,雖然記協成立初期的目標也包括工會,卻一直未能達到目標。他認為從兩個月來擔任記協幹部以來,發現多數工作是發表聲明的議題討論。媒體工作者的特性是很會論述,但這種優點反而變成缺點,記協若意識到這點之後,還是要回頭從事相關組織工作。
與會的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曾昭媛則對媒體組織建議,當國家、市場控制更為細緻時,組織除了從工會加強內部群聚,也不要忘記對外呼應政策。例如媒體在更換執照時,也必須把記者的工作權納入,將勞動權倡議做為國家政策改革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