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目擊者電子報
報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創刊日期:2009-07-07
發報頻率:雙週刊
訂閱人數:40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目擊者電子報報
目擊者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1-08-31 16:00:00 / 報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公益聯播]當爸爸倒下來,誰來守護這個家
【封面故事】調查報導的前鋒與後衛 專訪新聞人林照真


力倡調查報導的資深記者林照真,轉任教職後仍心繫深度新聞採訪教育;今年6月她帶領學生組織採訪團隊分析核電安全議題,完成後並陪同學生舉辦發表影展。(記者宋小海攝)

編按:

 調查報導做為新聞專業及理念的極致展現,卻也在媒體經營日益困難的環境下,而漸難以獲得支持。然而今年台灣新聞圈則掀起振興調查報導的行動,除了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籌組媒合平台,募款支持調查報導探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也成立台灣首度調查報導獎,鼓勵新聞機構投注經費與人力在這項新聞類型。

 在九一記者節之前,目擊者除了簡介這一波調查報導呼聲,並刊載行人文化實驗室總編輯周易正的國外趨勢觀察,另外專訪在新聞界長期從事調查報導的林照真,分享她從新聞圈至學術圈之間,對於調查報導的投入及關懷。



特約記者羅心彤/專訪


  在當前台灣新聞界提及調查報導,林照真的名字絕不會缺席。

 現為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的她,今年6月先是在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公佈增設調查報導獎時,獲邀參與對新聞專業探討的論壇。而在台大新聞所舉辦的「媒體公民會議」當中,當時主持人胡元輝表示,剛成立不久、以推動調查報導為宗指的「優質新聞發展協會」,需要180萬元捐款始能運作時,林照真更宣布要以一己之力捐出尚缺的170萬元,好讓該協會立即上路。台灣深度調查報導興起與衰落之間,林照真在新聞圈創造輝煌,在學術圈雪中送炭,期盼初春再臨。


林照真在今年媒體公民會議表示,願自行捐170萬元,給予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推動調查報導。(記者宋小海攝)

調查報導為何重要?

 從1985年至2005年,林照真在研究所畢業後即投入新聞業,先後在台視熱線追蹤、中國時報和天下雜誌擔任記者。在中國時報跑了10幾年專題新聞,其中曾以「戰慄土石流」 獲吳舜文新聞獎。經歷過新聞從業人員最意氣風發的時代,到後來因為媒體過度開放造成同業高度競爭,犧牲新聞品質,新聞業踏入黑暗時期;林照真20年的記者生涯暫時結束後,便將舞台轉向大學新聞教育,用不同於記者的方式,持續為創造台灣更優質的新聞環境努力。

 在新聞傳統相對長久的西方民主社會,調查報導常被視為是媒體專業的表徵。一個調查報導作品的完成,意味著新聞工作者通常必須獲得媒體機構的支持,才能以長時間投入耗費人力與金錢的特定新聞題材。因而調查報導所經常體現的,是新聞媒體監督龐大社會機構的職責,亦是記者專業成就的指標。

 曾撰有《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鼓吹調查報導的重要,離開新聞圈進入學術工作之後,2009年更以《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一書探討新聞界對收視率的迷思,獲得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不過台灣新聞媒體整體經營環境並未見起色,林照真念茲在茲的調查報導文類,也更加顯得稀少。


2009年林照真以《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獲得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記者宋小海攝)


 今年台灣民間響起重振調查報導的呼聲,筆者因而前往訪問林照真的種種看法,問答當中她說有些問題仍正在思考,並謙虛的說她試著回答。

百花齊放後的寒冬

 林照真回想當初在報社工作的情形,認為那是一個可以讓投身新聞界的記者有培養專業能力、發揮理想的時代。「當時會覺得真的是在做記者,雖然報社難免有政治立場反應在社論上多,但在新聞上的干預不多,那是一個真的在做新聞的時代,新聞報導空間其實是不斷在拓展。」林照真說。

 在林照真眼中,在1985年她進入新聞這個行業,執政者管制已有鬆動,大環境雖然還是3家電視台2家報社的壟斷局面,對於政治新聞也依舊存在管制,因此民生相關新聞較多,尤其是環保議題,但同一時期的記者在即將開放的關頭,通過其他各種層面的訪問,例如政府部門和其他NGO團體,台灣新聞記者正慢慢建立一個完整的調查事件體系的脈絡。

 林照真指出,與環保新聞相較,當時其他社會議題還無法獲得太多較全面的報導,但很多運動也在那個時間點,已經慢慢解除管制,社會運動開始風起雲湧,例如原住民要求「還我姓名」,女性爭取平權,還有農民、勞工捍衛生存權力等運動,在解除管制之後,「記者在自由開放的地方更願意為弱勢族群說話,這種心態是很明顯的」。

 林照真說:「新聞界比其他行業更受到注意,跟著台灣的歷史社會開放一起往前進,無形中好像讓記者變成了推手,因為記者報導和媒體造勢讓弱勢團體的抗議形成某種輿論氛圍,開放了他們的空間。」

 解嚴前後確實是新聞記者最意氣風發的階段,報禁解除、有線電視台合法化後開啟另一局面,林照真認為「當時記者是很熱血澎湃的,台灣走向自由民主的關口,媒體百花齊放,每個人都覺得是個大好前程,沒想到過度開放讓媒體新聞品質大幅下降,新聞界進入寒冬,這都是記者始料未及的。」

第一線記者必須能維持專注

 只是面對市場競爭,記者的自主性不如以往,林照真認為衡量是否留在媒體的標準,在於「想寫的東西是不是登出來了」,更認為「想做的事不一定需要通過總編同意」。她以自己撰寫專題和書籍的經驗為例,許多都是她自掏腰包,利用休假獨自出國完成。

 但林照真亦瞭解,例如現今平面媒體報社開始迎向新媒體科技時代,為了配合主管政策,第一線記者沒辦法專心只做好記者工作,還需要在新聞現場採訪後隨時發佈線上新聞,更甚者需要自行錄製影音新聞,額外的工作要求對記者來說,其嚴重性更高於來自總編輯的限制。

 「以前對於一個專業記者的要求是對於事件掌握的程度越全面越好,長時間對於事件的追蹤,能夠培養記者成為該面向的專家,但因太過忙碌一直被打斷,只是消耗記者的專業能力,現今報社不想培養記者而是等記者疲憊之後再換新人的心態,既無法培養專業記者,對於整體環境也是相當不良的。」林照真指出,在新聞現場,新聞記者應該要參與整個過程,如果要趕回報社發網路文字新聞、影音新聞,這些額外工作需求所造成的中斷都會打擾記者對事件發展的掌握。

 林照真也不諱言現在是卡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結合的時代,同樣的內容如何能被多元複製,如何從文字新聞轉換成手機或是其他新聞,是現在報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但林照真還是強調第一線內容提供者絕對是最關鍵的一環。

 「如果一個媒體想要走的長久,新聞後面的媒體匯流分枝應該是取決於後面的技術人員,而不是讓第一線的記者忙的不可開交,造成新聞的破碎化,又如果媒體匯流沒有辦法讓現在的新聞達成最大的媒體效果,那就不應該這樣做,現今的媒體應該有這樣的體認才是。」林照真說。

不要輕言退出啊!

 當前嚴峻的媒體生態,使得許多記者期待新聞成為社會公器,卻時而事與願違,而主管以廣告主或收視率為標準要求呈現內容,也限制了記者的自主性。不少記者受不了這樣的體制和結構,選擇出走。

 「沒有一個環境是一塵不染的,有很多判準可以來批判這整個大環境,也許福利越來越少,老闆也換了,但只要你想寫的東西都有被刊出來,就算有些事可能管不上, 但表示這家媒體還可以待的。」在林照真看來,待在媒體裡絕對不比跑出來容易,還是有很多有理想、有能力的人,選擇待在新聞產業裡努力,因而她從不鼓勵別人離開媒體,但她指出,如果有些報導無法被媒體刊出來,也許就意味可以離開了。

 面對現今社會輿論普遍對記者汙名化,林照真則認為其實記者改變不大,但大環境改變了,電視台和報社的意識形態,以及市場走向都在左右記者,但林照真表示這種現象可能存在每種產業:「新聞界追求收視率、學術界選擇熱門主題研究、追求評鑑制度,沒有任何行業是完全沒有缺點的,新聞界有缺點,但還是有好的報導產生,不應該先要求完美的環境才有完美的記者,在不好的環境之下也確實有優秀的記者。」

 她也鼓勵還在主流媒體奮鬥的記者們絕不能輕易放棄,長時間觀察新聞界,她認為新聞圈其實不乏優秀的人才,主流媒體的影響力也還是大過於公民記者,「在主流媒體做起新聞報導也比較過癮,不要輕言退出啊。」

新聞機構與公民記者並肩努力

 今年6月她曾出席卓越新聞基金會舉行的座談會,聽到線上記者談到,當初想寫北市府究竟花多少錢來支撐焚化爐的運作,但主管建議不要寫,避免惹來麻煩,經營專題與應付Daily News時間也令人無法負荷;自體制內出走的前聯合報記者朱淑娟則沒有上述壓力,環境報導部落格成為她自己經營的新聞媒體,甚至成為環保署必須每天監看的媒體之一。

 最近前電子媒體的攝影記者李惠仁自費籌拍《不能戳的秘密》,深入追蹤政府部門隱瞞禽流感的醜聞,引起廣泛討論和注意;看起來似乎有理想的記者紛紛走向體制外,在體制外做更多事,公民記者也正逐漸成為引導重大社會議題的舵手。
 
 對此現象,林照真認為傳播科技帶來很多改變,公民記者的出現在預期之中,但是公民記者必定有所侷限,採訪上也會遭遇諸多不便,包括許多地方無法進入採訪、很多人難以約訪到,以新媒體作為反擊和抗衡的力量來說,公民記者的抗衡力量還是不足,但擴散的力量以私人的方式擴散相當可觀,只是林照真也提醒閱聽眾,並非所有掛著公民記者的新聞就都是好新聞,有些公民記者雖然有心但沒能力和環境去培養獨立的言論和獨立的角色,這也是公民記者在資源上不足之處。

 新媒體的確開放了空間,也開始有獎項也開放給公民記者,刺激傳統媒體報導所陷入的某種慣性,但林照真認為制度性運作的公司在實力上還是與公民記者相差懸殊,「公民記者當然要持續壯大,但我不認為我們可以期待公民記者改變台灣的整體新聞生態。」

 然而公民記者的力量和資源與主流媒體差異極大,總體人數也少,林照真認為給多主流媒體壓力,讓他們正確的對待新聞以及記者,再加上更多公民記者的空間,「兩者合作才會讓新聞環境更好」。


【封面故事】資助調查報導 民間籌組網路媒合平台
 
 
記者宋小海/報導
 
 在今年4月成立的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其理念在鼓勵深度調查報導,而於
8月26日舉行「優沙龍」聚會當中,分別贊助新台幣3萬元及1萬元,給予《大學圈地運動》獨立媒體人陳香蘭,以及《不能戳的秘密》導演李惠仁,另外預定最快在11月下旬推出「調查報導媒合平台」,讓更多調查報導採訪計畫可獲得社會捐款力量支持。
 
首先獎助獨立媒體人
 
 該協會獎勵兩位報導者的調查報導作品,皆是他們離開媒體固定專職後,以獨立新聞工作者身份進行,媒導於今年7月分別見諸媒體。

 陳香蘭《大學圈地運動》探討反映大學靠著一片片圍起的土地追求發展,區段徵收的過程,小老姓被迫離農離地。李惠仁則是在離開電視台後,自費拍攝製作紀錄片《不能戳的祕密》,旨在批判農委會等相關政府學界單位,對媒體及社會大眾隱藏禽流感擴散實情的現象。
 


李惠仁自費拍攝紀錄片《不能戳的祕密》,26日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蘇正平致贈1萬元獎助金。


 當天出席的李惠仁指出,影片製作完成後,曾聯絡幾家新聞頻道詢問能否播出,但多數則私下回應表示拒絕,原因在新聞電視台因接受農委會置入行銷等廣告預算,頂多只能稍微跟進報導,而不願開第一槍。

 最後影片透過網路媒體新頭殼、蘋果日報動新聞等處播放,李惠仁對此認為,媒體收受置入行銷,就有如影片中雞隻打了非法疫苗,短期存活但長期整體傷害極大。他另表示已
行文總統府、行政院要求調查農委會隱匿禽流感疫情,調查後續發展。
 
 
媒合平台網站盼11月上線
 
 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常務理事胡元輝指出,建置「調查報導媒合平台」為目前主要目標工作,希望透過網路媒合機制,讓各界人士出資贊助各類議題報導,再由申請計畫報導者獨立判斷完成調查報導作品,並獲取工作應得經費。
 
胡元輝表示,目前仍在調整機制架構當中,除了他自己之外,協會常務理事王錫河、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羅世宏、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中央通訊社資深記者賴秀如等人,共為該平台建置小組成員。
 
 另外,該協會推動的「優沙龍」,則提供贊助者與媒體人針對不同議題討論的聚會場合。胡元輝並表示,雖然協會募款尚有不足,但為了鼓勵優秀的新聞報導,由理事長蘇正平等5人做為審核小組,接受報導提案或主動予以補助;《大學圈地運動》、《不能戳的秘密》即是因此獲得贊助

 胡元輝表示,相關制度尚在研擬當中,目前預期未來媒合平台網站成立後,完成報導作品傳播流通則以平台網站本身為主要管道,並以創用CC的概念供各媒體發佈;若有媒體希望獨家刊登調查報導的內容,則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贊助經費。

 胡元輝說,雖然協會尚在募集資金,專屬網站也還未建制完畢,但其他有意願獨立從事調查報導者仍可在11月平台建置前,先透過協會信箱(abj0430@gmail.com)聯繫,瞭解如何參與計畫。


相關報導:一個關於愛的名字--賴亦恩


【封面故事】卓新首設調查報導獎共53件參賽 

記者宋小海/台北報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於今年6月公佈第10屆卓越新聞獎獎勵辦法,增設「平面媒體類調查報導獎」及「電視類調查報導獎」兩大獎項,期待提升台灣投入調查報導的風氣。至8月12日收件截止後,平面媒體類有26件、電視類有27件,共計53件作品參與台灣首度舉行的調查報導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於今年6月宣示成立調查報導獎的用意。(記者宋小海攝)



 胡元輝於今年3月擔任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在獎勵辦法公佈記者會上指出,調查報導對新聞業是重要核心的文類,需要耗費更多時間、資源,進行對公共文件的檢閱或深度專訪查索事件真相,這也是新聞業存在於民主社會的重要目標。

 「希望透過這樣的獎勵推動新聞界實質的進步。」 胡元輝也指出,目前
台灣新聞業經營模式面臨改變與衝擊,經營者考慮成本效益,自然把調查報導、國際新聞、甚至是地方新聞予以裁減。然而透過設獎,不僅讓實務界從事調查報導者得到肯定,同樣也希望媒體經營者看到,調查報導等文類對於媒體組織是重要資產,狹義而言對媒體聲望有幫助,事實上也是社會責任的貢獻。


 
【封面故事】數位書房-深度報導找到新平台

文/周易正(行人文化實驗室總編輯)

 儘管現代社會追求速度與效率,新聞報導日趨輕巧短小,有心人仍開拓了新的出版模式,讓具有深度報導能力的優質作家,找到發聲空間。

 《紐約時報》研究員比爾頓(Nick Bilton)曾說過一則小故事:他朋友的表妹有一次跟他借電腦要查新聞,大家以為接下來會看到BBC或者CNN的網頁,沒想到電腦一打開,她上的網站是Facebook。這位表妹說:「這就是我的新聞。」

 這個例子非常具有象徵性,標示了「新聞」意義的改變。一方面,新聞不再專指由專業人士寫出來的報導;另一方面,「新聞」的定義也改變了:我們的朋友現在在哪裡吃飯、在聽什麼音樂,都算一則「新聞」。

 無論這個變化帶來哪些優缺點,新聞篇幅變短似乎是全世界的現象。過去動輒4000字到5000字的文章已經很難見到,長篇深度報導幾乎就此絕跡。不過,仍有一群人,對於長篇閱讀、深度報導充滿熱情,希望藉由新的平台或營運模式,找回現在看來相當「傳統」的閱讀樂趣。

Byliner專攻深度報導▉byliner.com 

 今年4月,《阿拉斯加之死》(天下遠見)作者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發表了一篇名為〈三杯騙局〉的長篇文章,內容揭露《三杯茶》(馬可孛羅)作者摩頓森慈善縮水的內幕。克拉庫爾曾捐款給《三杯茶》的相關基金會,後來發現《三杯茶》許多內容與事實不符,基金會的善款也有問題,例如基金會自己曾經用零售價買過上萬本《三杯茶》,等於是將「善款」洗成「版稅」。這篇充滿話題性的文章,成為美國新聞節目《60分鐘》的主題,經過追縱調查和報導後,讓這場慈善造假的爭議,發展成全球注目的國際新聞。

 同樣令人注意的是,克拉庫爾發表這篇文章的場所,不是在《紐約時報》或《紐約客》這類傳統刊載深度報導的媒體,而是在一個名為Byliner的網站。Byliner是一家出版公司兼社交網站,由《Outside》雜誌前任編輯泰曼(John Tayman)所創,專門出版「比書薄、比雜誌長」,篇幅約在10,000字到35,000字之間的非文學性、深度報導作品。除了創業作《三杯騙局》之外,Byliner還陸續出版了福島核災深度調查、美國內戰的起源、紐約第一位女偵探等非文學故事。

 Byliner的書籍主要以電子書型式出版,部分作品也提供有聲書版本或隨選列印功能。電子書主要透過Amazon銷售(雖然也提供Apple store和Google的購買方式,但目前台灣只接受Amazon),所有書籍定價都不超過3塊美金。無論閱讀器是使用iPad、Amazon Kindle或新推出的Kindle Cloud,讀者購買之後,檔案會自動出現在Kindle程式的頁面上。除了出版,Byliner網站還會推薦各種人文科學類文章以供閱讀,成為另外一種好作家好文章的聚集討論點。覺得短文太輕薄無法滿足,喜歡享受讀完一篇文章至少要花半小時的讀者,會發現這裡充滿樂趣。


Atavist報導永不過時▉atavist.net

 另一家數位出版公司Atavist,同樣專門出版非文學性深度報導作品,文字篇幅也設定為「比書薄、比雜誌長」。但相較之下,Atavist比較有「未來感」,每本書同時都附有完整的有聲書,聆聽時,頁面會隨著聲音檔移動,聲音與文字能準確同步。有些作品還搭配了一些簡單的圖片,例如事件發生的地圖跟年表;讀者可以看到其他人對書的評論,也可以將書的部份內容分享到社群網站。Atavist公司強調,他們的報導文學都經過事實查證(該公司內部配有「事實核查員」),如果出版後有新的訊息資料出現,文章也會跟著修改,讀者永遠不會讀到過時的作品。

 Atavist目前的出版品主題包括:數位科技在埃及革命中的角色、歐巴馬如何在6個月內贏得選舉、《Wired》雜誌專欄作家追溯自己母親情人的故事,還有知名自然作家追蹤螞蟻的故事等。Atavist的銷售管道也是從Amazon到Google都有,但要擁有上述的多媒體功能,則只能在iPad上購買,雖然要比其他通路多花一美金,但多媒體的附加價值還是相當值得。

 面對變化的世界,許多人都希望能把過去優秀的媒體精神留下來。Byliner與Atavist兩家新的出版服務平台,都希望找到新的發表與盈利模式,讓具有深度報導能力的優質作家,找到新的發聲空間。

 身處在閱讀輕薄化的時代,我們非常樂見新舊出版社找到新的模式,挑戰既有的「書籍」型式與觀念,提供不同的閱讀體驗。不過,正如一位評論人所說,或許我們缺乏的不是可供長篇閱讀的優質文章,缺乏的其實是可以讓我們閱讀這些文章的時間與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比書薄、比雜誌長」的概念已經算是一種與時代的妥協,但能否讓讀者在閱讀社群網站龐大的資訊流之餘,還有力氣閱讀「長篇」文章,這可能才是真正的挑戰。

(本文原刊於8月27日中國時報開卷週報,經授權轉載)


【新聞圈】單、複數作品同較勁 卓新攝影獎標準難定位
 
 
記者宋小海/報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今年進入第10屆,除了增設「調查報導獎」之創舉,另外平面類新聞攝影獎也有所變革,調整為限制以個人名義參賽,系列作品上限12張,僅需其中1張獲媒體刊印即可報名。但在投稿截止前夕,則有記者同業私下表示,準備投獎時才知主辦單位卻並未區分單幅新聞攝影與系列作品,兩者本質評比邏輯根本不同,一同較勁恐有違公平。

 
卓新獎:經費是根本問題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開設新聞攝影獎,原先徵選單幅新聞攝影作品,並置於或「平面媒體類」(前兩屆為「報社與通訊社類」)之下,至第七屆提昇獨立為「新聞攝影獎」,並開放系列作品參賽,卻因而產生單、複數新聞攝影作品一同評比的問題。
 
對此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回應表示,歷屆評審也曾反映應分開給獎,最主要問題在過去基金會經費來源不足以區分為兩獎項,而今年獲得增加預算又以設立「調查報導獎」為優先,希望明年有能力調整制度,回應對於新聞攝影獎的意見反應。
 
邱家宜指出,攝影獎已做出變革,例如去年媒體機構以多位記者的攝影作品投獎,今年便改為限制以個人名義參賽,以突顯記者個人專業避免媒體機構優勢。放寬投件作品只需1張見諸媒體,也是鼓勵記者能夠以系列作品參賽。

 
只能勉強一併評審
 
「先前都有反映過了。」曾擔任卓越新聞獎第七、八屆新聞攝影獎評審的資深攝影記者謝三泰表示,過去擔任評審時,已反映過單幅與系列作品一同評審的問題,然而制度如此規定,也只能放在一起評審。
 
謝三泰指出,單幅攝影作品必須把故事融合在一張裡,重視可遇而不可求的畫面震撼,系列作品則更強調不同照片之間的鋪陳與故事組織能力。然而,兩類作品放在一起評審,就只能看哪一方較能發揮該類別的影像特性,並考量新聞故事重要性。系列作品看似較單幅有利,不過攝影者也有可能放錯一張照片,反而會影響整體表現。
 
 謝三泰認為,不同類型的攝影作品其實也該區隔,像體育、娛樂照片在新聞重要程度,就比政治、突發照片難被發現。因而卓新獎仍必須解決經費問題,未來最起碼拆成單幅、系列作品分別給獎,在專業才至少達到及格60分。

 
因期待而批評
 
例如單一民間企業舉辦的「吳舜文新聞獎」即已區分「專題新聞攝影獎」與「即時新聞攝影獎」,建立系列與單幅作品的審核標準差異,謝三泰認為,像卓越新聞獎或吳舜文新聞獎會被業界批評或期待,還是因為這些獎項有其公信力,應該針對問題予以解決。
 
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理事長余志偉則說,早先卓新獎等各新聞獎項請來各路評審,而多數評審容易視攝影為文字、專題報導的附庸,以致選出的新聞攝影作品往往難以服眾。2006年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之所以成立,雖然並無獎金仍針對不同的新聞攝影類型舉辦攝影獎,亦即是新聞界忽視新聞攝影「積怨已久」。
 
 余志偉指出,由於編輯台的選輯也會影響攝影記者原先的企圖呈現,因此今年看到卓新獎在新聞攝影放寬投件標準,接受不一定所有作品都要見諸報刊的概念,已算是前進一步;要求至少有1張新聞照片刊諸媒體,也還算合理的要求。雖然目前仍有單幅、系列作品的問題,期待未來能夠有所變化。


【新聞圈】納入公民新聞 卓新獎更卓越

文/朱淑娟(獨立新聞記者)


 公民記者傑利,今年以刊登在《
公民新聞平台》的報導「苗栗縣放流外來種牛蛙事件
」報名卓越新聞獎,但主辦單位以「公民記者」不屬於卓新獎獎勵對象「新聞從業人員」的定義,未接受他的報名,讓他感到相當不解與挫折。

 這是卓新獎創辦10年來首次有公民記者參賽,這兩年來公民新聞的表現已備受肯定,大法官釋字第689號日前也將「一般人」納入新聞自由保障對象,面對這些事實,國內最具公信力、同時也不斷透過獎項革新、推動媒體進步的卓新獎,此時此刻是否應拒絕公民記者敲門,或許有進一步思辯的空間。 

 傑利是資深公民記者,今年第一次參賽,而讓他燃起參賽念頭有幾個原因:一是這則牛蛙放流事件的報導,他搶得獨家,而且報導後不但在網路上引發巨大迴響,之後主流媒體跟進報導,讓這則新聞成為眾所周知的新聞事件。這則新聞的份量,幾乎與去年公民記者大暴龍的苗栗大埔事件報導不相上下。

 而傑利認為,這則報導完全符合卓新獎對於「即時新聞」的定義,那就是:「即時新聞指重大的突發新聞」。為什麼他不能報名?

 第二個鼓勵他報獎的原因,是去年我這個公民記者的得獎。但傑利並不知道,我去年之所以能參賽,是因為我把刊登在自己部落格《環境報導》的文章,轉載到卓新獎認可的「專業新聞網站」後,才以獨立媒體記者取得報名資格。

 來看看卓新獎對於「專業新聞網站」的定義:「以新聞採訪、編輯、發佈、評論等新聞工作為主要功能之網站」。之前中國時報副總編輯何榮幸曾說我的部落格《環境報導》是國內最專業的環境新聞網站之一,我當然不敢以此自居,但我相信不會有人認為《環境報導》不是「專業新聞網站」。

 但為什麼我不能以《環境報導》的文章參賽,而必須把文章轉載到別的網站、或主流媒體才能參賽?同樣地傑利也很納悶,為什麼《公民新聞平台》不是「專業新聞網站」?他認為主辦單位應先接受他的報名,然後再用「專業的角度」去評斷他的作品,而不是連入門票都不給他。

 另外我想,即使傑利跟我一樣把報導轉載到「專業新聞網站」,未必就能符合報名資格。因為卓新獎認可的「新聞從業人員」,包括媒體記者,以及「以新聞為主業的自由投稿人」。傑利有其他工作,公民記者則是他另一個無薪工作(公民記者都是無薪工作),他算不算是「以新聞為主業的自由投稿人」?

 所謂「主業」、「副業」也存在模糊空間,如果無薪的公民記者還願意付出時間、自付採訪費用採訪新聞,那個主、副業之別是否還需如此界線分明?

 好,即使傑利連這項也過關了,他恐怕未必就能順利參賽。因為他以網站上的影音作品報名「電視類即時新聞獎」。然而卓新獎將網站新聞歸類在「平面媒體類」,但網路所能做到的只有平面報導而已嗎?

 也就是說,傑利以網站上的影音報導報名電視類獎項,挑戰了卓新獎對網站的報獎定義。如今全球都一樣,幾乎所有新聞網站都有影音新聞,收看的人也愈來愈多,為什麼網站的影音新聞只能報名「平面媒體類」?

 說了這麼多,完全沒有苛責卓新獎的意思,前文提過這些年來卓新獎不斷革新獎項帶動新聞環境進步,值得敬佩。不過幾年前而已,有政府單位首長要求不必讓《苦勞網》、《環境資訊電子報》等網路媒體記者採訪,之後卓新獎授與這些媒體社會公器獎後,不但將網路媒體正名,而且還帶動網路媒體風潮。

 而去年我以獨立媒體記者的身份獲獎,同樣也讓獨立媒體記者在台灣的新聞界有了一席之地,如今以獨立記者身份到官府採訪已變成理所當然的事。加上今年首度增設「調查報導獎」也引起媒體界回頭審視調查報導的重要性。

 評估一個新聞獎項的成功與否,不外乎這個獎項是否能帶動媒體的良性競爭、以及社會進步的風潮,而卓新獎無疑承受了社會莫大的期待。一直以來,卓新獎以「獎勵傑出的新聞工作者」為宗旨,此時此刻讓公民記者也加入「傑出的新聞工作者」競賽行列,我想那更是具有時代意義的新聞進步指標。

(本文原刊載於8月19日環境報導部落格,經授權轉載)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1-08-31@【立報─言論廣場】
手機王 2009 年 5 月新機月報@【SOGI 手機快報】
本期目錄
【封面故事】調查報導的前鋒與後衛 專訪新聞人林照真
【封面故事】資助調查報導 民間籌組網路媒合平台
【封面故事】卓新首設調查報導獎共53件參賽 
【封面故事】數位書房-深度報導找到新平台
【新聞圈】單、複數作品同較勁 卓新攝影獎標準難定位
【新聞圈】納入公民新聞 卓新獎更卓越
活動廣告
「反收買新聞」聯盟成員
GLCA幸福生活站
人本教育基金會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大龍峒文化工作室
中國民國關懷生命協會
中華民國自由通訊傳播協會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
中華民國唐氏症關愛者協會
中華民國振鐸學會
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聯合會
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
中華民國殘障聯盟
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
中華民國學習障礙協會
公平稅改聯盟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反彰火聯盟
水美公害抵制協會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北一女中家長會
台中市大墩社區大學
台中市屯區社區大學
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
台中市社區婦女成長協會
台中市海線社區大學
台中市基督教青年會
台中市醫界聯盟
台中縣山線社區大學
台北水噹噹姊妹聯盟
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
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台北市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
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
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
台北市暹宸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
台北律師公會
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
台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台南市東門城腳文史工作室
台南市社區大學
台南市後驛文史工作室
台南市環保聯盟
台南新化社區大學
台南縣七股海洋保護協會
台南縣北門社區大學
台南縣南關社大學
台南縣曾文社區大學
台南縣新營社區大學
台灣二十一世紀議程協會
台灣人民監督法院協會
台灣人權促進會
台灣大學大學新聞社
台灣女人連線
台灣女性影像學會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台灣北社
台灣母語教師協會
台灣母語聯盟
台灣永續聯盟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
台灣自由緬甸網絡
台灣和平草根聯盟 
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
台灣社會福利總盟
台灣青年公民參與協會
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
台灣青年綠人
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
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台灣納稅人聯盟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台灣基督徒社會工作人員協會 
台灣基督徒學會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
台灣教師聯盟
台灣部落格協會
台灣都市更新公正促進協會
台灣勞工陣線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台灣媽祖魚保護聯盟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
台灣農村陣線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
台灣圖博之友會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台灣環保聯盟
台灣環保聯盟台東分會
台灣環保聯盟屏東分會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籌備會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打狗驛古蹟指定聯盟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
皮繩愉虐邦
仰山文教基金會
全國家長聯盟
全國勞動者家長聯盟
全球綠人台灣之友會
吉星福張振芳伉儷文教基金會
同志諮詢熱線
地球公民基金會
竹掃把聯盟
老高雄文化行動紀錄
沙遊治療學會
亞洲大學進修部社工系友會
兒少媒體監督聯盟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宜蘭社區大學
府城舊冊店
板橋護樹聯盟
松菸公園催生聯盟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花蓮鄉村社區大學
花蓮縣日安花蓮協會
青平台基金會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
青年樂生聯盟
信義綠鑽森林公園
南方野盟
南方影像學會
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
柳河文化工作室
洪雅書房
看守土城愛綠聯盟
看守台灣協會
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
紀錄片職業工會
美濃愛鄉協進會
苗栗縣社區大學
首都詩報
桃園大堀溪文化協會
桃園脊髓潛能發展中心
桃園縣成人暨社教推廣協會
桃園縣社教協進會
桃園縣勞工福利協進會
桃園縣媒體文化推廣協會
桃園縣新聞記者公會
桃園縣環保協會
桃園縣讀經推廣協會
草山生態文史聯盟
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
高雄市身心障礙聯盟
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
高雄市柴山會
高雄市產業總工會
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
高雄市輔育人員職業工會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
基隆社區大學
婦女救援基金會
婦女新知基金會
崔媽媽基金會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陳定南教育基金會
媒體改造學社
開拓文教基金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傳播學生鬥陣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轉寄『目擊者電子報-NO.37(調查報導的追尋)』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