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科幻科學報
報主:科幻科學
創刊日期:2000-01-24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7,384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科幻科學報報
科幻科學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科幻科學報
發報時間: 2010-06-01 05:00:00 / 報主:科幻科學報
本期目錄
最IN話題 ■ 打造雲端上另一個台灣奇蹟
科學小視窗 ■ 星海峽油污外洩 恐影響生態
編輯的話


秋天的天氣感覺不是這麼熱,好適合旅行啊~

Vulcan
星艦學院編輯小組

科科連結
[公益聯播]捐款芳名錄
最IN話題 ■ 打造雲端上另一個台灣奇蹟
▌文╱李名揚
▌提供/科學人


台灣能有今天的經濟成就,30年前建立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可說是最主要的原因,當年政府大膽決定投入半導體產業,產業界的領導人又選擇了「專業代工」這種首開先例的做法,由於策略正確,為台灣創造了驚人的產值,成為舉世稱羨的「台灣奇蹟」。

台灣雖然成為資訊產品生產大國,但是近年來,這種製造業的利潤越來越低,發展另一項不以製造為主的高科技產業,成為台灣下一步必須要走的方向。雲端運算屬於資訊領域,做為資訊大國的台灣當然具有某些優勢,但是,雲端產業中能發展的領域不只一種,政府能否提出正確的方針,將決定台灣下一個30年的命運。

與世界同步起跑

綜觀目前全世界的雲端運算產業,毫無疑問,美國是最領先的國家,目前已經提供雲端服務的公司如Google、Amazon、IBM、HP、Salesforce、Yahoo!、微軟、賽門鐵克、甲骨文等,全都是美國的大公司。但美國政府並沒有提供什麼政策支援,只是在2009年年底決定建置「政府雲」,導入雲端運算來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效率、減少耗電。

至於其他國家,包括日本、韓國、中國、歐盟各國及台灣,都是從2009年才開始注意到雲端運算的前景,並陸續提出一些政策與計畫。目前各國都打算建置政府雲,除此之外,工研院雲端運算行動應用科技中心主任闕志克指出,韓國是選定已有應用服務優勢的線上遊戲、網咖等產業加以雲端化,歐盟也是從具有優勢的電信領域出發,而中國提出的政策還不具體,但手筆很大。拓墣產業研究所通訊研究中心副理謝雨珊表示,日本目前比較著重於雲端資訊安全、相關法規、著作權的部份,強調雲端服務出問題時責任該如何釐清,但相較於其他國家,這樣的發展腳步似乎稍嫌緩慢。

台灣行政院剛於4月底公佈「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包括了「發展全方位、高度整合C4產業生態鏈」、「推動政府雲端應用」、「全方位協調、統合與管理執行方案」等三大策略。台灣的腳步可說與美國之外的各國並進,並不算慢。

雲端領域由底層到高層可分為:基礎的軟、硬體技術、建造雲端資料中心所需的組裝硬體及系統軟體技術、提供網路服務業者使用的平台技術、提供各種網路服務的應用軟體、與網路服務連結的上網裝置,此外還有貫通各層的寬頻網路。

台灣是電腦硬體大國,最底層的基本硬體及最高層與服務連結的各種硬體裝置本就是產業界強項,目前政府提出的雲端產業方案中,主要強調的是發展第二層將硬體組裝成資料中心的軟、硬體技術,以及第四層的網路服務應用軟體及與其連結的創新上網裝置,至於資料中心和應用服務之間的雲端平台則未特別強調。

以應用服務強化硬體裝置

資策會及工研院是政府擬訂雲端政策背後的主要幕僚單位。資策會副執行長王瑋坦言,雲端運算興起對台灣而言是一個危機,因為台灣的主要產值來自硬體產業,原本利潤就偏低,而雲端運算會使硬體的利潤再減少,一方面是雲端運算提高了電腦的工作效率,以前很多機構都要採購伺服器,以後會漸漸集中到提供雲端服務的資料中心,使需求總量減少;另一方面,以前用戶端的電腦需不斷升級,以後卻只要擁有最簡單的上網裝置即可,這些都會對台灣硬體產業造成衝擊。

王瑋主張台灣應發展各種應用服務軟體,才能將雲端的危機化為轉機。他指出,有人把雲端運算比擬做20幾年前的晶圓代工廠,那是台灣創造的成功模式,就是IC設計者不必管如何生產IC,只要將設計好的樣品交給晶圓代工廠負責生產就好了,這種分工模式創造了現今的IC兆元產業。現在的雲端就像晶圓代工廠,可以執行各種各樣的應用程式,軟體設計者只要專心設計出受歡迎的應用服務即可,不必擔心複雜的平台和資料中心的問題。

他舉Facebook上最有名的遊戲Farmville(農場鄉村)為例指出,因為這款遊戲廣受歡迎,開發者Zynga在第二年營收就達到一億美元,比當年的Google還快,而且團隊也不過30~40人。Farmville有一間「戰情室」,每天分析玩家點了那些指令、趨勢如何,以掌握販售什麼產品對玩家最具有吸引力。正是因為有雲端的平台,給了Farmville這樣的機會,而且剛開始也不需投資太多就可以推出遊戲。

像這樣善加利用雲端平台的創新雲端服務,比的是創新,看誰有好點子。雲端這個平台是提供給全世界的,那麼,台灣的優勢在哪裡?王瑋表示,台灣的資訊終端機產品世界第一,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應思考可以開發哪些雲端服務,跟我們的資訊終端裝置結合。

例如可以開發「教育雲」。台灣國中以下的學生有350萬人,若能把雲端服務跟電子書之類的裝置結合起來,就會有產業優勢,甚至還能賣給有上億學生的中國,這就是值得發展的方向。或是將台灣生產的各種醫療設備和雲端服務結合,也可提供很多不同的服務。

利用硬體優勢 建造貨櫃式資料中心

不過闕志克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同意台灣確實應該發展雲端的各種應用服務,政府可以提供一些資金,或是提供政府雲的一部份平台,讓年輕創業團隊試著開發創新的應用服務。但以政府的角色與功能來看,提出的政策應該要能為國家創造豐厚的外銷產值,他指出,除非能發展出全世界或至少所有華人都會使用的應用軟體,否則利潤有限,像台灣最有名的創新網站無名小站被雅虎奇摩併購時,也只值1億台幣,而台灣的伺服器大廠一年的利潤就有10幾億台幣。因此他主張,台灣在雲端產業最應該發展的,是建造資料中心的技術,而且是從硬體到軟體的完整技術。

闕志克指出,要建造雲端資料中心,需要有很完整的技術,現今大型資料中心內的各種電腦組件如伺服器、硬碟等,大部份都是台灣製造的,我們有很好的基礎,除了美國和正朝這方面積極發展的中國之外,別人都無法跨入。

然而,台灣雖然擁有硬體製造技術,卻缺乏把很多部伺服器組裝在一起成為雲端資料中心的技術。例如一個可移動的貨櫃型資料中心,裡面可能有1000個伺服器、2000個硬碟、50個網路交換器,這些組件要如何配置才能省電、容易散熱、讓網路順暢,這種系統架構的設計就需要研究。另外,還要注意資訊硬體以外的技術如防火、防震、防盜、建築法規、環境影響評估等,如果以後要外銷貨櫃型資料中心,也得了解其他國家的相關規定。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軟體技術,即管理這麼多部伺服器(每部伺服器又可用軟體分成多部虛擬伺服器)、硬碟的「雲端作業系統」,要能監測系統、掌握每一部虛擬伺服器正在使用多少資源、哪些資料存放在哪一部硬碟、當有伺服器壞掉時如何自動修復或馬上跳到備源伺服器、如何把閒置的伺服器關掉以節省電力等。

國內有些人認為作業系統的軟體技術不難,只要拿現成的開放源碼來修改即可。闕志克對此無法認同,他認為要做這種系統軟體,一定要有一套完整的想法,了解每一個元件之間如何連接、互動,如果有開放源碼就盡量用,沒有的就必須自己從頭寫。唯有這樣做,當系統發生問題時,才知道該怎麼解決,而且也沒有智慧財產權的疑慮。現在工研院正和英業達、緯創合作研究雲端系統架構及雲端作業系統軟體,他相信有七成機率可以成功,明年底就可推出產品;而這樣的時間剛好,因為現在建造雲端資料中心還沒有成為趨勢,預計兩年後才會出現大量訂單。

目前IBM和HP為Google、Amazon等雲端平台、服務提供者建造資料中心,其中的硬體大都由台灣廠商代工,闕志克認為,若台灣廠商能有建造完整資料中心的技術,Google、Amazon就可能直接找台灣廠商幫他們建造,這就是台灣的商機。另一方面,現在各國都要建政府雲,若台灣廠商能幫我們自己的政府建造很好的資料中心,其他開發中國家未來就可能請台灣廠商提供這類服務,如此一來,建造資料中心就可成為台灣重要的外銷產業。

王瑋並不反對研發建造資料中心的技術,他同意台灣應該從代工轉型,由純硬體轉向系統和資料中心,向軟體、系統及服務發展,爭取產業鏈上更有利的地位。但他仍認為,最新的商機在應用服務,這是我們軟體業和服務業的新契機。他指出,建資料中心所需用到的系統軟體,是國際大廠以數千人團隊研究了幾十年的成果,台灣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到一樣水準,只能降低成本來競爭;但這仍有很大風險,因為資料中心必須運作得非常順暢,不能有任何不穩定或資訊安全的風險。

王瑋表示,系統集成是很辛苦的生意。爭取建造資料中心的系統集成工程有兩個特性:在美國通常是大廠贏,因為公司將資料中心交給像IBM這種國際大廠來建造,出了問題的話,公司不會受到股東責怪,但若交給小廠而出了問題,一定會追究責任歸屬;在中國則是在地的廠商贏,即便是IBM,想替中國的大公司蓋資料中心,都競爭不過在地廠商,只能擔任在地廠商的下包商。他認為台灣不應強求一定要成為幫別人建造資料中心的主承包商,而應寄望別人建造資料中心時,會想到台灣有競爭力的資料中心技術。

他山之石

「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目前是資料中心和應用服務並重,到底台灣下一個30年的支柱會是何者,抑或兩者皆非,只能等待時間來檢驗。不過謝雨珊指出,台灣若要發展應用服務軟體,可能遭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政府到底能不能帶動廠商朝理想方向一起前進?

謝雨珊表示,我們政府的做法是訂出政策後,由廠商提出科專計畫,等做出一些成果後,政府再給予補助。但是台灣的廠商都是做硬體起家,以硬體的思維方式,在投入一個領域前經常會先問:「你告訴我市場有多大?訂單在哪裡?」可是應用服務一開始投入的研發經費很高,卻可能必須等2~3年後才有營收,恐會影響一般廠商的投資意願。

韓國採用的是另一種做法:政府訂出發展方向後,以政府資金成立公司,專門開發公有雲及上面的應用軟體,等有了一些成果,再擴及私有雲;就算最後沒有很成功,至少也可提供國內市場使用。謝雨珊建議政府應該學習韓國的魄力,為應用軟體建置示範場域,例如智慧生活的概念,讓廠商、民眾在實際接觸中了解雲端可以提供哪些應用,然後再把這些應用擴散出去,最後才能建立一套完整的商業模式。

台灣其實有廠商早在政府提出政策之前就已開步向前走,例如廣達電腦早在五年前就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研發雲端運算的虛擬電腦系統(當時還沒有「雲端」這個名詞)。近期則在研發適合雲端中心使用的低階伺服器,並投資了英國公司Toumaz,為其雲端醫療電子事業部門佈局,還將推出「雲端照相機」。

趨勢科技也是在五年前以其強大的軟體能力為基礎,開始研發雲端作業平台技術Elaster,並提供開放源碼,讓客戶可在雲端平台上撰寫自己需要的應用程式。今年又成立子公司「騰雲計算」,專門提供造雲所需的技術開發、系統整合、技術支援、教育訓練與專業顧問等服務。

又如中華電信,除了耗費鉅資在板橋興建雲端資料中心以提供雲端服務外,也提供線上客戶關係管理(CRM)軟體,讓企業選購使用。英業達除了和工研院合作研發貨櫃式資料中心外,也建構「健康雲」,讓會員在家自我檢測各種身體指數後,上傳到雲上,並統計所有會員(目前有8000人)各種身體指數的平均值,讓會員了解自己的身體與其他人相比較的情形,做為個人健康管理的參考。

一些半官方或民間單位如資策會和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也投入雲端服務研發工作。資策會開發的教育雲,可在雲上提供教師教案,並搭配裝載了學生課本、作業本、連絡本、成績單的雲端書包共同使用,希望帶動教育雲的風潮;醫療雲則讓醫院可隨時監看加護病房,並將重症患者的X光或其他醫療影像放到雲上,以便跨院治療。軟體協會則為中小企業設計聯合接單的專案管理系統,讓中小企業也有機會接受大訂單。

在政府及各方積極投入下,今年可說是台灣的雲端元年,但在熱鬧起步之後,如何找到最適合台灣的方向,讓台灣資訊產業能搭著雲端運算再造第二春,才是未來真正的挑戰。政府提出的「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真的是最好的嗎?或是還有其他的可能?

(本文由科學人提供,原載於科學人2010年第100期6月號)

科學小視窗 ■ 星海峽油污外洩 恐影響生態
▌文/科科報編輯小組


新加坡海峽上周發生馬來西亞籍油輪和貨船相撞意外,意外發生在距離新加坡樟宜東東南方13公里處,導致2500公噸原油外洩,部分油污已從新加坡海岸漂流到馬來西亞海域。

根據外電報導,事發後新加坡隨即關閉東岸公共海灘,被污染的海岸線至少有7公里長,不過官方聲明油污大致上已經控制住,但部分油污漂到馬來西亞海域。

附近漁民則擔心油污會破壞水產生態,影響漁民的收穫,已經有漁民發現魚網遭大量油漬沾滿,影響作業。

推薦訂閱
2013月圓蝠團圓@【蝙蝠報報】
【科幻科學報 No.697】夢的科學@【科幻科學報】
科幻科學報
轉寄『【科幻科學報 No.527】打造雲端上另一個台灣奇蹟』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